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3-05-12 21:25
“让我考考你”,爹味为什么会存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硬核读书会 (ID:hardcorereadingclub),作者:张文曦,编辑:王亚奇,题图来自《狗十三》剧照


爹味常常在不经意间传遍整个房间。在场的人默默忍受着不能说出口的不快,而当事人对此毫无觉察。


“你还年轻,想事情比较简单”“你以后就知道了,我都是为你好”“让我考考你”“其实你不懂”......它们或出现在逢年过节时的家庭餐桌上,或出现在和长辈、前辈们共聚的酒桌饭局上,甚至会出现在窘迫的相亲现场。而代际传递到今天,爹味侵入无孔不入的互联网。


1. 天下苦“爹味”久矣


要追溯源头的话,爹味说教其实是从mansplaining这个单词发展而来。


mansplaining是一个合成词,由man(男人)和splaining(explaining,“解释”一词的动名词态)组合而成。


mansplaining这个词还衍生出mansplainer(自以为是或好为人师者)等词汇。2012年,mansplainer被《纽约时报》列入“年度热词”。然而,十多年过去了,爹味说教的热度还是没有消退。


《狗十三》剧照


mansplaining的原意指男性以一种居高临下的、过度自信的方式对女性进行评论或解释。到今天,爹味说教已经不仅仅面向女性,更可能是家庭的长辈、领域中的前辈对年轻人的一种俯视的说教。


年龄和阅历成为他们引以为傲的社会资源,他们再以这种资源作为耀武扬威的工具,将年轻一代预设成不谙世事、缺乏规划和判断力的无知形象,口若悬河地输出以个人为中心的观点和意见。


《欢乐颂》第一季剧照


他们忽略谈话者的感知,对别人施加压迫感,在原本就不平等的关系中,如果对方不听取他们的意见或不认可他们的观点,就会再度被道德、情感绑架或者贬低。


爹味说教可能会披着关心的外衣,变得更加隐蔽。比如,“善意地”告诉一位拿了驾照的女性司机该怎么开车,“关切地”和亲戚家小孩说文科出来不好找工作、挣不到钱。


社交媒体上,一些女性分享一些日常中碰到过的“mansplaining”。一位网友分享一位从来没骑过摩托的男性非要教她怎么拉摩托车的制动手杆。/社交媒体截图


一些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在相亲过程中遇到的爹味发言,里面有试图教人做事的“你微信头像模糊不显眼,有喧宾夺主之意,我建议你修改一下,彰显阳光大气”的言论,也有大男子主义的“我不想凌晨不睡觉还在和你争这个事,你去问一下哪个女的没做过家务?”的质问。


更常见的是,当女方只是在分享某个见闻或生活片段,男方已经搭好了戏台,戏瘾大发地进行长篇大论的分析,“她一定能从我身上学到点什么”是输出的主旨。


人们不解,这些几乎出现在生活中每个缝隙的爹味发言究竟从何而来,又为何能存在?


《小妇人》剧照


2. 爹味为何能够存在?


爹味说教的行为更多由男性实施。


长久以来,社会给予男女两性两套截然不同的评价标准,相同的行为男性更能获得肯定,而女性面临的考核标准往往更加严苛。


同样是在事业上取得成就,男性会获得纯粹的赞美,而女性则可能面临一些不友善的眼光打量,更可能被贴上“不顾家庭”“bossy”之类的标签。男性处于更宽容的环境里,无形中滋长了他们难以被发现的傲慢。在一系列复杂的机制下,部分男性天然地将自身的地位视为高位。


《小妇人》剧照


当表达意见时,男性往往会站在主导的权威位置,女性倾向于附和和沉默,哪怕发表意见也可能被礼貌而敷衍地一笑带过。美国公共作家丽贝卡·索尔尼特在《爱说教的男人》一书中分析了“沉默的女性”现象的成因。她认为,女性的沉默不是主动的行为,而是被动的噤声。


“男人向我和其他的女人解释事情,不管他们是否知道她们在谈论什么。”丽贝卡·索尔尼特写道。她将这种言说比喻为街头的性骚扰,向女性暗示“这不是她们的世界”,从而让女性陷入沉默。“它训练了我们的自我怀疑和自我限制,同时助长了男人毫无支撑的过度自信。”


《爱说教的男人》

[美] 丽贝卡·索尔尼特 著,张晨晨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5


言说可视为表达权利的方式,而日常生活中的被打断、被忽视促成了女性的沉默,也让男性在说教者和审判者的位置上坐得更加稳固。


值得注意的是,爹味的mansplaining其实已不局限于两性之间,它也适用于任何权力不对等的关系中。甚至,当处于血缘或智识资源的上位时,就算是女性也有可能成为释放爹味的一方。


国产剧《小欢喜》里的单亲妈妈宋倩对女儿乔英子的学习和生活关心得无微不至,但观众却在这对母女的对话中品出了强烈的压迫感。宋倩会用“你是我最重要的人,咱们俩的人生理想应该是一样的呀”“我从来没想过,我女儿就是这样回报我的”之类的话对女儿进行情感绑架,以爱之名,将管制的绳子越绑越紧。


《小欢喜》剧照


《哈利·波特》中的乌姆里奇也是爹味女性的另一位代表。在开学典礼上,乌姆里奇打断校长邓布利多的发言,发表了一通说教式的言论。乌姆里奇的掌权也让霍格沃茨变成官僚手下的机构。


现实生活中,有豆瓣网友反思,自己作为女性,也曾因为凭着自己的学识优势而落入爹味的陷阱,“有过度引用的毛病,专业梗用起来经常大段解释,遇到性别理论相关更是恨不得把半本书给人讲一遍”。


人们讨厌爹味发言的时候,并不区分特定的性别,只是平等地厌恶一切剥夺他人主体性、单方面的灌输和说教。


3. 没有一个“爹”不自恋


在和这类人的谈话过程中,人们发现,不管对话如何开启,最后的焦点都会落在对方身上。他们讲话时,总是会以“你不懂”打个当头一棒,紧接着把聊天内容引到他们身上,最后用他们的光荣事迹结尾。社会学家查尔斯·戴伯把这种很想主导对话、总把话题带到自己身上的现象称为“对话自恋症”。


瑟列斯特·赫莉的《同理心对话》中举了一些对话的例子,譬如一人对朋友说他昨晚去看了某部电影,朋友则说他也看了,但不是很喜欢,并开始长篇大论剖析电影。“对很多人来说,掌控对话已经成了一种习惯。对话的焦点落在谁身上,未必容易察觉。”瑟列斯特·赫莉写道。


《狗十三》剧照


除了个人心理的原因外,爹味说教还有一部分来源于身份认同问题。


在过去,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单位,上一代人几乎都以一个最终拍板的主导者身份示人。不在意其他成员的意见、以个人为中心是曾经的常态。


《小欢喜》剧照


如今,进行信息传播的变成了年轻人,输出的观念也越来越新潮和年轻,反996、gap year、丁克等新兴社会思潮逐渐传播。


但在经历了城镇建设和工业化的上一代人看来,苦难叙事和宏大叙事已经融入血肉,因此这些观念等同于不思进取、不合常理的堕落思想。当目睹这些思潮还有不少人支持的时候,他们切实感受到了身份认同的危机感。


两代人之间存在着代际的差异。/《漫长的季节》剧照


他们发现,他们无法再像以前一样建立意见的一言堂,让身边的人都全心全意地信服自己。这时,爹味说教变成了一种重新找回身份认同和地位的手段。


两代人生长环境不同,表达意见和观点的方式不同也情有可原,亦不排除一部分长辈向后辈给予建议时是出于善意。但听众也足够敏锐,能够判断出哪些话是包含善意的粗糙表达,哪些话是自上而下的俯视和打击。


语言是武器。词语是说教者压制他人的凶器,浇筑起噤声的高墙。但同时,词语也可以成为反抗的武器,捍卫自身言说的权利,溶掉那座高墙。


讨论爹味发言不应该被回避。因为当人们在讨论“爹味发言”或者仅仅是命名“爹味”一词,都是通过语言来推进这种关乎性别、关乎权力的公共讨论。


《爱说教的男性》有这样一段话:“你可以用语言的力量埋葬意义,也可以用它挖掘意义。如果你缺乏描述一种现象、感情或处境的词语,那么你就无法谈论它,你们也就无法聚到一起来应对它,更不用说去改变它。”


时代已经变了的事实无法改变,来日也不再是过去的时代。除非说教者接受这点,否则饭桌上离席,只会留下一股爹味。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硬核读书会 (ID:hardcorereadingclub),作者:张文曦,编辑:王亚奇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