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7-08-14 14:56
想出海的中国公司要做好哪些事?首先就是……

虎嗅注:本文作者Elliott Zaagman(艾略特·扎格曼) 是一名培训师、组织变革管理咨询师, 专注于帮助中国企业走向全球化。他所采用的全方位四维讨论模型,可以从内到外改善企业的管理模式,帮助公司尽快迈出通往国际化的重要一步。您可以通过Linkedln或个人微信号:ezaagman 与他联络,或关注他的新浪微博和知乎账号:@Ell小查。


本文为作者  Culture Globalization 系列文章的第一篇,后续文章将陆续登出。


经作者授权,本文中文版首发虎嗅,由虎嗅编译,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并务必注明该条虎嗅注全文。


编译|乌鸦骑警


作为一个美国80后,我一直认为“中国”就是“全球化”的同义词。


小时候,我常听说的消息是某个姨妈或者是某个舅舅,又或者是我某个发小的父母又要去香港出差了;高中的时候,电视里常播放的则是 “平地起高楼”的“中国传说”;而到了大学,老师们讲的又是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扩张战略。不过直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我才第一次来到中国,那年,“中国惊艳世界”的说法脍炙人口。


从2008年到现在,又是一个十年。“中国”还是“全球化”的同义词,但语境已经悄然改变:当西方国家对中国投资的脚步逐渐放缓,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却在向世界展示着他们的全球化野心。


所谓“风水轮流转”,过去是外国企业吸纳中国人才、打造国外品牌,以期吸引中国消费者;现在则变成了中国企业吸纳国际人才、打造国内品牌,吸引的则是外国消费者。过去,外国企业竭尽全力试图把自家的企业文化灌输给其在华的中国员工和国内市场;现在则轮到中国企业在尽己所能的将中国的企业文化传递给外籍员工和广袤的海外市场。


不过这也给许多中国企业家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要知道,几十年前,当那些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时候,公司总部一般都会选派一些在海外市场浸淫颇深的高管来主导自家企业在中国的发展航向,这些人一般都有过带领多元文化组成的团队取得成功的经验。为了适应和管理好多元化、国际化的工作团队,公司还会打造一个健康、稳固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公司员工培训系统。


相比之下,目前中国的跨国公司在管理国际化团队方面还有待成熟。尽管有海外经历的员工在企业中并不少见,但真正见多识广、有着跨文化团队管理经验的专业人才又并不多见。


“多元化方案”,这个在很多西方国家的企业看来十分常见的概念,却并不在中国企业的“管理学辞海”之中,而这势必会让中国企业在招徕和留存外籍人才方面处于不利地位。更糟的是,管理的落后也会使国内企业在出海打造国际品牌方面失去应有的先机。


不过好在这种局面不难改观,只需要采用一些简单的管理步骤就可以逐渐营造起一个繁荣的国际化工作环境。这些管理步骤可分为四个维度:语言、企业价值观共鸣,管理层与领导力,以及本地化经营。篇幅所限,今天我们首先来看语言方面。


语言


在您的企业,有“英文通道”吗?


在2005年吸收IBM的PC业务之后,联想将英语作为了公司的官方语言。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知名的事件,毕竟这样的改变对于广大中国企业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但联想别无选择。在收购IBM之后,公司的规模扩大了三倍,同时中国籍员工在公司所占比例也急剧减少,这使得学习英语成为摆在员工面前最为紧迫的事情。


相比之下,其他公司就不存在这样的情形,他们的公司总部都在国内,大部分员工也都在国内,虽然海外也有分公司,但区区几百的数量跟国内成千上万的数字比起来实在不值一提。对这些企业来说,让他们每一位员工都改变工作语言不仅不方便、而且没必要,看上去还有些蠢。


不过语言却又是一个绕不开的难题。从2005年联想收购IBM到今天,12年过去了,但为自家公司的语言问题而头痛不已的中国企业家却只增不少。这说明,语言,真的是公司能否成功实现国际化的关键所在。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认清问题的实质。我有不少中国朋友曾对我说,“你看,外国公司老是要中国人说英文,既然这样,那中国企业也可以立个政策,让外国人只准说中文。”关于这个问题,我有两个要点要强调:


1. 外国企业也难称完美,如果你关注外国公司的负面新闻,你会轻轻松松的发现很多。不过,我需要指出的是,(除了那些强令中国员工学英语的公司,)很多外国企业采用的是更宽松、更进步的语言政策,事实上,那些取得成功的公司多半也都是这种企业。所谓“见贤思齐”,中国公司的榜样不应该是那些语言政策单一的外国公司,而应该是那些取得了更大成功的外国企业。


2. 目前,世界上大部分有着全球视野的专业级人才所达成的共识是:如果要做国际贸易,那就应该说英语,而他们自己也是这样实践的。相比之下,尽管中文正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流行,但相比于英文,说中文的人群还是太少了。而在一个需要用中文来进行日常表达的组织机构中,外籍人士所需要具备的能力绝不仅仅是说几句中文那么简单;如果他想积极的参与公司的讨论,他必须能流利的说中文才行。但具备这种素质的外国人就更少了。


另外一个现实时,除了一部分将英语作为官方语言的国家,还有更多的国家把英语作为他们的第二语言。因此对他们国家的公民来说,用英语表达就是一个 “中间地带”,在这里,谈话双方都能进行比较愉快的交流。


我需要澄清一下,我同样也认为中国企业应该鼓励他们的外籍员工学中文,并且给他们的语言学习创造机会和空间,不过这需要时间。而企业当下的语言问题又是刻不容缓、不容忽视的。


中国企业当然可以继续坚持要求所有员工都必须讲中文,但这么做会付出代价,这会使他们很难招募到高水平外籍人才,同样也会让他们的产品和服务在当地进行本土化运营时遇到重重阻力。


不过其实解决语言难题也并非需要兴师动众的来一次巨大的“语言变革”,企业们完全可以换个视角看问题。我们知道,市政府都会要求当地建筑在设计时加入无障碍设施,尤其是“轮椅通道”。虽然,使用轮椅代步的人士在一个城市人口所占比例可能都不超过1%,但在大部分城市,尤其是在发达国家的城市里,市政工程仍然不会忘了给这1%的人设置专用通道。


这些无障碍设施,一方面让残疾人和行动不便的人士享受到了他们理应享有的方便,另一方面,也让他们所获得的这些“方便”不会让其他人感到“不方便”。最终的结果则是使残疾人也能和其他人一样,平等的为社会贡献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与之类似,中国企业,尤其是那些致力于开拓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在语言政策上完全可以参考“轮椅通道”的思维,引入一个“英语通道”的概念。这个概念的核心诉求在于,让非英语雇员也可以在一个中文工作环境中“无障碍”的和其他员工交流,“无障碍”的知晓公司重要信息。


比如,在一些重要会议上,公司不仅要为这些员工配备翻译人员,同时也要给他们在会上自由表达的时间;再比如,当公司向员工群发重要邮件、发布重要公告时,也应该抄录一份英语版的内容提要给那些“有语言障碍的”人士。

                                             

为了确保市政工程的无障碍设施运行良好,当地政府通常会不定时派出督查人员来各单位检查。与之类似,在公司里,你可以鼓励员工们把那些“非英语通道”拍下来,并把照片分享到各团队的微信群中。


不过,不管怎么努力,盲点总是会有的。有一个著名的笑话,说的是一条叫A的鱼在水中游的时候遇到了另一条鱼B,于是A就问B,“在水里游,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感觉?”结果B回答道


“啥是‘水’啊?”


这个笑话的重点在于,身处某个环境中的人由于早已习惯了这个环境,而对这个环境的许多问题浑然不觉;相反,局外人由于不受环境所限,他们的观察反而会更加犀利和准确。有鉴于此,我相信如果你能鼓励你手下的外籍员工去留意公司管理上存在的语言问题,并把这些问题及时的反馈给公司的高层,那将是再好不过了。

 

必须学英语的人:高层领导与海外员工


尽管有些企业会野心勃勃的希望公司的每位中国员工都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但这其实是不现实的。事实上,对于中国的跨国公司而言,只需要让公司中的两类人说好英语就够了,即,主导公司全球战略的高管以及面向海外市场的员工。


对于主导公司全球战略的高管而言,指望他们英语出类拔萃同样也是不现实的,因为他们既没时间也没耐心去让自己的英语水平实现所谓“突飞猛进”般的进步。因此,给高管们搞英语培训课并不明智,更有效率的做法是为他们配备一名贴身的英语交流顾问。


这位顾问的主要工作不是帮助高管去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而是帮助高管去处理与英语相关的工作任务。比如,撰写公司英文版的内部交流文件;帮助高管应对英语世界的社交媒体,以及在某些必要的时候,成为高管的英语教练,帮助他用英文来进行公众演讲。这样做的目的当然是为了避免让领导遭遇类似“Are you Ok”之类的尴尬,你懂的。


我在上文提到了“面向海外市场的员工”,其实从广义上讲,我指的是所有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需要使用英文的中国员工。当然,这其中最需要掌握优秀的英语表达技能的人群应该是驻扎在海外分公司的那群人。


虽然我们都知道,对于海外分公司的员工来说,流畅的英语表达能力应该是一个基本的素养。但自从我在中国科技公司工作、写作以来,我却发现,这样一个基本的素养在中国的这些科技公司当中竟是如此的缺乏。


举个例子,一家快速扩张的科技公司曾给自己的美国分公司选派了一位连基本的英文句子都说不通顺的人来做那里的领导。


“我们完全震惊了!我们想说,这不是开玩笑吧?”一位该公司的美国籍前员工对我说。


“那里的人对我很失望,他们认为这都是我的问题,因为我不会说中文。可是,这里可是美国,他们是在美国做生意,他们还想怎么样?”


另一家刚刚低调进入硅谷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也是如此。


“我所在的团队有10-15人,不过只有我的英语还算流利,”一位就职于该公司国际市场部的中国员工如是说。


“这感觉这就是在中国大使馆,”一位曾供职于此的美国员工如此评价。


“出了门,这是加州,但进了门,这就是中国。”


再举个例子,一位硅谷高管曾受聘于一家中国初创公司,当时这家公司正准备在北美开拓市场,他们交给这位美国高管的任务是让他来带这家公司在美国的“国际扩张”团队。可是当他接手时他才发现,他的团队中只有一个人的英语还说得过去。


“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公司会选派这些人(指那些英语不好的人)来负责公司的国际化扩张。”


这些事例让我十分困惑,按说找一个英语说得比较流利的中国员工不应该这么困难,更何况,在国外工作,说英语又是如此的重要。可是为什么公司的国际团队里总是会有这么多员工英语水平不及格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询问了我的几位中国朋友和我的前同事,他们的答案很有意思:


“找个英语说得好的很容易,但要找个对公司忠诚的人就没那么容易了。所以很多公司在组建团队或者选派领导的时候都会选择那些对公司比较忠诚的人,这样就算他们能力不济、把事情搞砸,公司也觉得问题不大”,我的前同事对我说。


另一位朋友的回答更有见地:


“对很多中国人来说,被派遣到国外工作,尤其是被派到美国,绝对是一份‘美差’。因为只要他们在这里待上一段时间,就能顺利获得绿卡,获得这里的永久居留权。也正因为此,这些岗位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而公司大部分时候都会派遣那些过去在公司表现突出的人来这里,把出国工作当作对这位员工的奖赏,而不会很在意他的能力是否可以胜任国外的工作。”


基于这样的现实,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可以考虑建立一个“双向机制”:一方面为员工提供英语技能培训课程,另一方面也要制定一套清晰的评测考量体系。在决定派遣人选的时候,让每一位候选人都要参加考核,考核成绩合格后方可具备出国工作的资格。这种制度一方面兼顾了公司对英语能力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也留出了必要的余地,毕竟,确实也有不少人虽然英语不好,但仍然可以在当地的工作中表现出色。

 

最后的思考


几个月前,我和一位前同事共进午餐。我非常尊敬她,他比我专业的多。她曾经在联想的海外扩张部门工作过。那天席间她告诉我,“在公司会上用英语说话的最大问题之一,是外国人,尤其是美国人,会掌握整个谈话的主导权。有时候他们的表现甚至有些傲慢,他们根本不给其他中国同事时间来整理思绪,或者说,嗯,对他表示‘尊重’。”


这是我经常听到的抱怨,我也觉得这是(用英文来开公司会所带来的)很核心的问题。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现在很多企业都会制定明确的会议规则,让每个与会者都享有一定的时间来自由表达;同时也会制定相关对策,确保不让任何人以不恰当的方式主导会议。


那些妥善处理好公司语言问题的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视语言问题为公司的战略级议题,也正因为此,他们才会将公司的语言政策自上而下的彻底贯彻下来。


很多企业都在说“英语很重要”,也确实会投入资金来为员工做英语技能培训,但真正的改变并不在于花了多少钱做培训,而是发生在某一天的某一时刻,当公司领导突然想到,“如何让我的公司在全球化的维度上与我的员工和我的客户平等对话?”


直到这时,改变才真正开始。


接下来就是执行和落实,要把每一个环节都落实到位;要让公司有细心体察的能力,有理解他人的习惯。只有这样,公司才能走出自己头脑中的小世界,真正走近他们想认识的那群人。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