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7-12-06 21:00
创新工场汪华:移动互联网的下一个风口在哪里?

虎嗅注:创业创什么?有悲观者感叹人口红利已尽,风口难得。创新工场的管理合伙人汪华却不这么看,在他看来,第三波人口红利背后仍蕴藏着无数的机会,在这样一个在巨大的消费升级、重构的起点上,还有太多能做的事。具体是怎么说的?来看看这篇分享。


以下整理自虎嗅F&M创新节现场速记。


其实投资人跟创业者坐在一起经常聊的就是下一个风口在哪里,该干嘛之类的事情,而最近这一段时间大家都有点悲观,因为有很多的声音在说移动互联网已经到了下半场了,感觉很多红利都已经被人做了。 “我该做什么呢?”很多人会问我。


其实在我看来,首先,移动互联网没有到下半场,移动互联网还在上半场。其次,我们整个中国实际上是在一个巨大的消费升级、重构的起点上。为什么这么说?原因就是这个:现在我们面临的三件重要事情的交叉口上,第三波移动互联网的人口红利,移动支付红利,OMO(线上、线下融合)的红利。



我来一个一个的解释一下。

    

第三波移动互联网的人口红利


创新工场是从2009年开始做移动互联网的,到现在移动互联网已经经历过了两波人口红利。到现在为止所有的大公司,无论是小米、头条、美图、知乎、OPPO、ViVO,这都是人口红利造成的。




第一波人口红利是从2011年开始的,这波人口是原来核心的三亿重度互联网网民,或者简单地说,是那个年代去买小米手机和苹果手机的这波用户,当然也包括三星。他们是一二线城市里边比较偏年轻的这些人口。所以你看包括我们自己投资的美图、知乎、今日头条、小米都是跟着这波人口起来的。


第二波人口是从2013年、2014年开始发生的,这波人口是什么?这波人口实际上是移动互联网往三四线城市下沉造成的人口红利,是二三四线城市里面比较年轻的人口。大家简单想一下买OPPO、ViVO手机的人。这波红利带来了包括快手、映客等一系列的兴起,包括微博的二次崛起。


为什么小米在早期的时候,攻城略地非常厉害,但是到了前两年出现了短暂的下降和陷入低谷,其中有一个核心因素就是小米跟着一二线的人口在增长,但这个人口饱和了,而到了第二个阶段,小米没有跟上,反而让OPP打了线下的渠道。


这两波人口已经诞生了十亿美金、百亿美金级别的公司,但是这个事其实没有完。第一波人口三亿,第二波人口也是三四亿,按照这个定义,实际上中国还有将近一半的人口,其实还没有真正的重度的使用移动互联网,这就是我们说的第三波人口红利。


第三波人口红利就是二三线、三四线城市里面的主流人群,也就是二三四城市里面的二十多岁到四十多岁的人群,和一线城市里面年龄更大的一波人群。这波人群并不是说刚刚才用到智能手机,他们可能三四年前就拥有一台智能手机,比如你可能给你父母买了一台小米,但这波人口实际上是把智能手机当功能手机用的,他们一天联网的时间只有十几分钟,并且最关键的一点是,他们并不真正拥有使用智能手机去进行支付的能力。


那么,到底是什么时候,这一拥有大规模的人群才真正意义的“上网”了呢?是从2015年底这个趋势才开始显现。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因为微信。


其实直到2015年左右,这群人才开始用微信去替代掉原来的电话、短信,将微信变成他们主要的通讯手段,同时开始把朋友圈之类的当作他们主要的信息获取来源。如果你去看他们手机的使用情况,微信在里面能占了70%、80%,而微信的红包让这拨人慢慢地习惯在移动互联网上花钱。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一点,这波人掌握了中国家庭主流的消费,一个年轻人买了OPPO手机,可能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但是这个人群控制了整个中国的家庭消费的主要支出的部分。

    

所以这波人群的崛起,意味着一波全新平台的公司将出现,就像第一波人群捧起了小米,第二波人群捧起OPPO,第三波人群依然能够创造出巨大的公司,在这里面已经有初步的迹象,大家可以看到在过去的一年多的时间里边已经有很多,已经有一些公司从零发展到几千万用户的规模,或者是短短一年的规模从零到一个月几十亿的销售规模。


第二个巨大的红利是移动支付


移动支付本身在过去几年是几十倍、上百倍的增长。现在,微信、支付宝的支付笔数达到了数亿笔,移动支付会重构整个消费的结构。


首先,移动支付本身的规模、体量的扩张,就能证明业绩数量扩大数倍。


无论是过去的电商、游戏甚至最近崛起的知识付费,所有的这些在线交易和业务都因为移动支付的扩张扩大了很多倍。淘宝已经很厉害了,拼多多又崛起了。你看到现在这些女孩子在网上付钱买游戏,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中年妇女会在网上买心灵情感课程、家庭课程、育儿课程,这些在以前是不可能发生的,都是依靠移动支付的普及。移动支付本身消费的无痛性、便利性,使得原来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成为可能,比如说花两三块钱买一个课。


第二点,移动支付本身除了便利性之外,还会增加消费的总规模。移动支付的下行不单单是支付的下沉,它实际上是伴随着金融和消费杠杆的下沉。


如果大家用上了支付宝、微信,看着下沉的是微利贷或者是消费金融这些东西,相当的是什么?相当于为中国每一个人都发了一个信用卡。但在过去的时间里,其实中国拥有信用卡的人只有10%左右,真正拥有10%信用卡的人慢慢的扩张到70%、80%。


那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这会极大地促进中国总消费,为中国每一个消费者加一个消费杠杆。这个事在过去欧美发达国家已经被证明了,信用的扩张,消费信用的扩张,消费能力的扩张,消费杠杆的增加就会极大地促进一个国家的消费功能、消费结构。


我们国家一直说要做经济转型,要从一个供给侧国家往消费端国家做,包括生产型的国家往消费型的国家走,这些我们做过了很多的尝试。其实最终完成这些尝试很有可能不是所有的政策,而是移动支付,移动支付本身就完成了中国的经济转型和结构化转型重要的助力。

第三点移动支付带来的是消费场景的扩充。

   

移动支付本身不仅仅是说一个信用支付或者是一张虚拟的信用卡,它实际上可以让任何人在任何地点完成支付,并且还可以在上面跑复杂的应用逻辑。举个例子,我们投资的摩拜单车,摩拜单车本身没有移动支付是不可能发生的,你不能跑在马路上用刷一张信用卡。新零售本身也是需要移动支付,把网络信息之类的不仅仅是支付,还包括场景、消费通过手机连到网络,包括现在说的去中心电商。

    

移动支付还会创造无数个我们过去从来没发生过全新的消费场景、应用场景,这是结构性的变化。

    

第三点就是OMO线上、线下融合

    

OMO线上线下融合的概念,虽然早就有了,但我们第一次为此感到特别兴奋是去年上半年我们投资摩拜的时候。那时候摩拜只有几百辆自行车。我们观察到特别有意思的现象,一辆自行车放在马路上,什么事都不干,一天就能带来几十个用户的注册。




如果大家是做消费电商之类或者是任何一个线上推广的,就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在传统的这些领域里边,为了抢那点点的流量,人脑子都打成狗脑子了,为了获取一个有效用户,几十块钱、上百块钱的汇聚成本。即使你愿意花这些钱,还不愿意买它的量。而摩拜从诞生到现在获取了数亿用户,一分钱流量获取成本都没花过。这是什么样的概念?这就意味着一个事情,到现在为止,虽然互联网已经看的非常厉害了,但是整个互联网依然还在很小的战场打仗。


我们回归到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这几十年的历程,当移动互联网最早发展刚兴起的时候,比如说四大门户,SP业务,游戏等这样的业务,那时候互联网是一个纯线上、娱乐、社交的时候,整个互联网对整个实体经济或者是经济的影响成分只不过是个位数的百分点。

   

接下来我们到了电商的时代,本质是把实物的零售也纳入到移动互联网的范畴之内,把互联网的影响一下子给扩充出去了,但是扩充到什么程度?也不过扩充了不到10%左右,也就是说日常的卖手机这件事,手机的电商也只不过占手机的总销售额的20%而已。

  

扩展到了O2O的年代,实际上把服务业也加到了互联网,扩展到了30%左右的地步,剩下的70%都是广大的空间还都是一片蓝海的,完全没有被互联网有效的覆盖。


从这个角度来说,整个互联网对于整个社会效率的提升或者是对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影响,还有70%的空间没有扩张。这个就是所谓的线上、线下融合。

无论是前段时间马云说的新零售,还是摩拜,还是在教育领域的双时课堂都是这样,这对于双边是非常重要的,对互联网来说是新的增长空间,对于实体行业来说或者是剩下70%的领域来说这是一个改造和效率提升的必然。


举个例子,我们的电商购物体验,在过去十年已经有了巨大的飞跃,大家想想十年前我们在网上买东西是什么样的体验,现在是什么样的体验,无论是价格、服务、物流这些所有的东西;我们十年前到商店买东西是什么样的体验,到现在商店买东西是什么体验,依靠的就是线上线下的打通。

这三点就决定了线上、线下融合的可能,一方面需求的必然,一方面前提条件都已经具备。这三个加在一起,放在消费、新零售的角度实际上是全面的红利。


对于第一波人口来说,是一个消费升级和场景升级的过程,他们过去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消费体验,他们需要的是更好的服务、更新的场景。升级的场景,像盒马鲜生,超级物种,包括最近的小米之家,就是在这个领域里边的范例。


对于第二波人群来说是电商化、品牌化、渠道化的过程。对于第三波人口来说就更大了,几乎是一片空白,第三波人口是整体性的消费提升,就跟80年代的日本一样,这波人群要消费更多的东西,要消费以前没有消费过的品类,这不仅仅是实物的消费,也包括了服务的消费。

    

在这里边有两个特别重要的后端的事情。


一个是供应链的提升。整个中国其实前端非常的先进,中国的移动支付,物流感觉都比美国要领先五六年了,中国的后端也世界领先,是世界上著名的中国工厂,但是中国的中间端是非常落后的。举个例子,我们经常会发现中国制造的东西,在美国买比中国买还要便宜一半,到日本去买中国生产的马桶圈,便宜多了。



还有就是AI技术赋能,AI这个事情大家听起来好像很炫,但这个事情放在现实角度来讲就是自动化,数据自动化、流程自动化、交易自动化、物流自动化所有的这些东西。


所以中国接下来从消费来讲,两端来讲,刚才三大红利是提供了未来的增长空间和量的提升,而AI和工业再造是提高了质的提升和效率的提升,这两波加在一起,实际上是前端的量和后端的质加在一起,就是所谓的新零售核心。

    

最后我做一个结语。三百年前,在日不落帝国的时代我们经常说大英帝国,过去几十年我们说的另外一个词是美国,而现在我们潜在的往后的开端,是中国,尤其是在新零售领域。


大家已经初步的看到,腾讯、阿里这样的公司几乎是只做中国业务的,但他们的市值、规模已经可以跟Facebook、谷歌、亚马逊做全球业务的公司抗衡。为什么只做一个中国业务的公司可以跟做全球业务的公司抗衡?


很简单,在消费的领域是看有效人口,如果我们把有效人口定义在掌握在移动支付、移动互联网,掌握了消费支付的能力、技术手段,并且有一定的消费水准之上的这些用户,随着我刚才说的消费普及会达到八亿、九亿的有效用户,欧洲、美国加在一起,欧洲四亿,美国三亿,还得分成不同的国家,加在一起还不到中国的数字。印度虽然大,如果说起有效人口,印度的有效人口两亿都不到,我们现在站在中国巨大的变革前沿,在这个领域做中国就是做世界,谢谢大家。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