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8-04-27 21:30
天猫海外营销总监锦扬:华人群体之后,是布局海外本地市场

新的电商形态层出不穷的今天,国内电商第一阵营的代表,阿里巴巴,也一直没有停止过出牌。


近两年异军突起的如拼多多、微信电商等都在叫嚣着电商新生态的崛起。流量越来越贵,人口红利几近消失,单纯电商生态的红利像是已经顶到了天花板,红利焦虑环境下的阿里,一边布局新零售,一边还腾出手来加持了海外市场。


从2016年成立海外部,阿里就在嗅探海外市场的机会。4月24日,阿里在悉尼举行的阿里之夜千人论坛上,逍遥子(阿里CEO张勇)就表示,阿里之所以到澳新地区,“重要的,是能够把阿里在中国建成的数字商业生态延展到海外市场”。这句话的意思不难理解:澳新将是阿里实现全球化野心的一个新的“跳板”。


而在此之前,阿里一直在加速拓展的第一个“跳板”,是海外华人和临近的东南亚市场。2017年6月,天猫海外部门启动天猫出海计划,其目前主要的目标人群就是海外华人群体。


巨头的嗅觉总是灵敏的,在国内纷纷喊出“电商已死”“跨境电商没有生存空间”等口号的时候,被称作电商“最后一片蓝海”的,是还没有被完全开发的东南亚市场,而亚马逊、阿里巴巴、京东已经在试图抢占先机。可以说,海外华人群体和东南亚市场,是阿里手上实现“全球化”的一把枪。


今年3月份,阿里向Lazada集团增资20亿美元,同时,阿里元老彭蕾卸任蚂蚁金服董事长,成为Lazada CEO。阿里已经明显加快了抢占东南亚市场的动作。


对东南亚这个地理位置上较近、供应链最好管控的“跳板”,阿里还是相当重视的。


4月26日,在天下网商和阿里妈妈联合举办的“2018新网商营销大会”间隙,天猫海外营销总监锦扬接受了虎嗅的专访,在她看来,跨境电商并不是没有生存空间,相反,这是个增量市场,还是一片蓝海。锦扬还坦言,品牌的出海营销对国内市场产生反哺是客观存在的,海内外的两个市场是互补的。


对于天猫出海之后的动向,锦扬也明确表示已经对海外本地的、外国的市场有了一些思考和布局,但是还不完善。


以下是虎嗅采访锦扬内容:


虎嗅:有一种说法不知道锦扬有没有听过,说“跨境电商没有生存空间了”,不知道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锦扬:我们恰恰认为是相反的。今天来讲的话,国内电商环境压力越来越大,获取流量的成本也越来越高,意味着好多人都在往外面(海外)看,这个时候一定是个增量,如果做增量的市场,会给商家很多运营上的负担,比如说这么多的平台、这么多市场,要一家一家的开店,这一定是不可持续发展的,所以我们做出海的业务,也是希望用比较轻巧的模式让商家减负。


对于中小商家来讲,现在是有很多跨境的渠道可以让商家去销售,但是从我们的角度来看,我们并不希望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单纯的销售通路,商家其实并不缺。他们缺乏的往往是对市场的认知,对于消费者的需求,以及品牌如何在海外打开自己的营销通路,所以天猫出海的定位其实是品牌的出海。


不局限于中小商家,很多大品牌、想往“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品牌”一步一步走下去的这些品牌方,都是我们认为的一批潜力股。


从这个就角度来看,很多大的品牌,像小米、华为,它们是比较早就有了布局,但还有很多层出不穷的从过去成长起来的品牌,和现在国内有很好的想法但是还没有能力的(商家),都是我们想要去发展和培养的一块。这个领域上我们和商家也有很多的探讨,这里面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虎嗅:之前有一件事,就是李宁在纽约时装周的亮相,这是不是你们一种营销出海的手段?


锦扬:是的。这个事情不是一厢情愿的,一定是要和品牌方一起合作。很多商家自己就有这样的一个营销的想法,然后跟我们一起开拓。


就像前两天,逍遥子在澳大利亚讲的,其实我们不是把自己定位成一个渠道,(商家)到渠道里面去卖货,或者只是把澳新的东西带到中国,他(逍遥子)希望能培养起数字电商的一种模式和生态,我们发现我们去到的地方,当地的物流也好,营销的网红也好,包括各种服务商,都形成一种生态。


虎嗅:逍遥子在澳洲说过一句话,是“有种乡愁叫淘宝”,所以目前天猫出海的用户还是海外华人居多?东南亚的业务面对的也是地理位置相近华裔群体,但毕竟这个群体的体量还是很有局限性的。这一点您是怎么看的?


锦扬:很多人都有这个疑问。其实我们现在天猫出海是有两条通道,一个是淘宝平台,我们针对的是海外大约一亿左右的华人;另一个是通道,通过和Lazada的合作,未来还会覆盖东南亚有近6.5亿的本地人。在这个平台上,和Lazada通过“collection”的方式,把淘系里面的商品输送到Lazada的平台上,去补足Lazada在非标这个品类上面的缺陷。其实这样的话,在东南亚的市场上,华人以及本地的人群,我们都有瞄准。


虎嗅:像刚才所说的,天猫出海打通了华人通道之后,还会有东南亚本地市场的打通。那在这之后,天猫出海还有没有别的诉求?


锦扬:其实在这方面,海外本地的、外国的市场上怎么做,这个坦白来讲我们确实已经在有一些思考和布局,但是现在,思考还并不完善,如果有进一步的进展的话,肯定会尽早地和大家做沟通,但是实际的事实是,这种国内的高性价比的品牌和商品,确实是可以满足海外消费的高价差和本地买不到的诉求。


我们也在思考怎么去布局,但是现在确实还不够完善。


虎嗅:说到李宁的出海,我认为,它更多吸引的其实还是国内人的目光,因为毕竟这个品牌的形象还是根深蒂固在国内消费者的认知里,这样的活动如果说是为李宁做形象颠覆的话,可能只有国内的人会感受得到,所以可不可以说,其实天猫还是考虑到这样的营销对国内消费者是更有效果的?


锦扬:这确实是海外的营销对于国内的一种反哺,这是存在的。


可以举例来讲,去年春节的时候,我们也带着一些中国品牌在海外的市场做了活动,当时我们有结合了海内外的PR做了大量曝光,我们看到这些品牌在国内的微信的搜索指数,飙升到比“双11”还要翻了几倍,所以说,这一定是互补的,它既是一个纯增量市场,同时一些营销、PR的发声,还会带来一些国内的关注度,这是一定的。


虎嗅:刚才像您所说,提到东南亚市场,少不了提到Lazada。前段时间彭蕾卸任了蚂蚁的董事长,还要赴东南亚那边做Lazada的CEO。那现在Lazada跟阿里整个的电商生态融合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了呢?


锦扬:我们的团队可以说是和Lazada合作非常紧密的一个团队,在Lucy(彭蕾)过去(东南亚)之前,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里,我们已经和Lazada进行了深度合作,我们一直有业务上的往来。


Lazada其实覆盖了东南亚近6.5亿人的一个市场,但它其实有一些品类上的缺陷,比如刚刚提到的非标类,刚好淘宝有一个很大的丰富性,所以我们一直在通过淘宝collection这种买手模式对Lazada进行改善。并且未来我们可能就是代表着Lazada的跨境业务。


这其实是埋下了一颗种子,在两年前的时候,这个市场已经从零到一,现在是在从一到十这样的突破状态。其实已经不是说从现在才开始布局,从比较早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开始在合作了。


虎嗅:虽然说东南亚跟我们在地理位置上来说相对是比较近的,但是还是存在着一些文化差异,阿里已经想要把Lazada彻底纳入阿里的电商生态,在这样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一些问题和阻力?可以举一些例子吗?


锦扬:不知道你有没有关注过,Lucy和逍遥子都说过,我们去到一个市场,一定会尊重这个市场,没有什么样的东西是说我一定是要把中国的成功模式复制过去。任何东西复制过去不见得一定是成功的,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尊重本地市场,尊重本地的模式。


对于Lazada来讲的话,我们一定是吸取它在本地的一些精华,我们能做的是把我们优秀的产品、技术和一些成功的经验带过去,但是在做法上一定是要以本地化为主,如果不去做本地化,只是复制一个模式,那也肯定不是我们想要的。


我们一直在思考的就是怎么去做本地化。


虎嗅:目前跟东南亚的合作,首先因为地理位置相近,从供应链上来讲,比如说货源、物流、仓储,这部分来说目前是否比较好掌控?


锦扬:应该说物流需要一个长期的搭建,像菜鸟,作为我们整个全球运的一个支持方,现在也在部署很多跨境的干线,以新马市场为例的话,我们也开通了大件的海运的线路,通过这种线路,能更方便地把一些过去不可运的品类,输送到新马市场。


物流当然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在我们的布局上来看的话,也是在循序渐近地去突破这样的问题。


虎嗅:在打造这样一个供应链之后,有没有想过把供应链往外沿去延伸?有没有考虑过把制造等供应链环节完全转移到海外,去往外沿推,有没有这样的计划?


锦扬:这个(外沿)的前提是建立在某些类目、某些品牌上面有非常强的爆品机制。因为想要做在海外去布仓的话,一定是建立在你有一定的周转的前提下。目前海外用户购买是两段式的物流,首先是在国内,首先是集运,然后再发送到海外。在下一个阶段,如果当某些品类的商品的成交量有更强的保障的话,我们一定会去思考如何去海外布仓。


虎嗅:彭蕾赴任之后,会不会在支付上有一些大刀阔斧的动作?


锦扬:实际上,天猫海外成立是在2016年,之前也一直有天猫海外的业务存在。所以支付宝和我们一直有长期的合作关系。因为海外的用户一直在买,所以一方面支付宝已经做到了和本地支付方式的一个接入,以香港台湾来讲的话,本地的一些支付方式都在陆续地接入进来。


这都是支付宝跟我们共同做的海外的本地化,这也是一个国际化的趋势。未来,支付宝在东南亚会跟多国本地的合作伙伴建立本地版的支付宝。


虎嗅:那你们有了解彭蕾在支付上会有哪些具体的动作吗?


锦扬:目前这方面还不是特别清楚。(我们)与支付宝一直有紧密的合作,我们最大的希望还是提升海外的支付率吧。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别打CALL,打钱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