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8-12-17 18:14
中国人为什么爱赌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布尔费墨(ID:buerfeimo),原刊于功夫财经。


一个有趣的事实:在拉斯维加斯的赌场的墙上没有钟。


最近金立手机的老板在海外赌博损失惨重,导致银行债权危机,员工大规模解约,供应商公司股票大跌等连锁反应。这一事件促使我开始思考关于赌博的一些问题。


中国人好赌是出了名的。据说在全世界的各大赌场里,中国人的脸就是VIP的标志。拉斯维加斯出手阔绰的赌客中,八成都是中国人。而在一些东南亚国家的赌场里,中国人则接近九成。连续多年,每年都有中国富豪因赌博家破人亡,富二代赌博导致父亲变卖家产甚至自杀这一类消息。我就见过一位赌球输了几个亿,被债主追债东躲西藏的大公司老板。


中国人的赌博热情绝不仅仅存在于出国赌博,一掷千金的富豪之间。在国内的小城镇,农村,各种棋牌室都是人满为患。到了春节就更加热闹,从大城市回乡过年的人总爱聚在一起赌两把。毫不夸张地说,赌博成了中国农村的第一大娱乐项目。各种赌博相关产业在农村也异常发达,而赌博已经成为农村离婚问题的重要原因。


赌博在中国人中间的泛滥,促使我思考一个问题:中国人为什么这么爱赌博?中国的制度、文化和经济发展中,有哪些因素会导致出现这种问题?


谈到“这一代的中国人和其他国家的人,有什么不一样?”这个问题,首先就要从中国的经济发展中找原因。因为中国近三四十年的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是全球都罕见的。在1970年代,我们还是全世界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到了2010年代,我们已经是(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DP全球第一的国家了。


图:历史上的各主要文明占世界GDP的百分比


可以说近三四十年的中国,不仅是富豪阶层,而是每一个阶层,都要比上一代人更加富有。这种全社会性的,突如其来的财富增加,给每一个阶层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也就是说,在大多数人的记忆中和祖祖辈辈的经验里,我们只有“如何做一个穷人”的经历,而没有“如何做一个有钱人”的经验。特别是那些富豪,要学习的地方要比穷人更多。


我举一个例子。很多白手起家,从底层摸爬滚打起来的富一代,因为自己的童年最缺少的就是金钱,所以就以为给孩子更多的钱,就是给他们最好的东西。他们中的很多人的孩子学习成绩差,考不上国内的好学校,就送孩子出国留学,给他们买别墅,买跑车,给他们可以用来花天酒地的零花钱,以为这样孩子就能够在国外“成才”。很多富二代就是这样,因为过多的金钱和父母陪伴的缺失,培养成了醉生梦死的废物。


即使没有被培养成废物,那些开了洋荤的海归富二代,也基本上不会回国接父母的班,做他们眼中的脏活累活,当剥削工人的万恶的资本家。他们中还算争气的,也普遍向往那些在大城市高档写字楼里面光鲜亮丽的中产阶级“白领”工作,而对“接老爹的班做土老板”这件事嗤之以鼻。这导致了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中国白手起家的富一代,他们中间很多人的产业,也就到他们老的时候为止了。


以上是一个例子。说明“中国的很多有钱人,还没有学会怎么做有钱人”,说明他们的精神还配不上他们的财富。没钱的人也别高兴得太早。中国的很多普通人,也没学会“怎么做有一点儿钱的人”,也配不上他们那一点儿财富。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们就像那些惯坏了第二代的土老板一样,有了一点儿钱就开始挥霍,开始抑制不住自己对想象中的“上流社会”的追求。


在很多普通人的眼中,上流社会的人普遍会弹钢琴,用刀叉优雅地吃法餐,品味波尔多的红酒,欣赏古典绘画大师的作品,懂得繁复的拉丁文法以及芭蕾舞剧。于是他们一窝蜂地送孩子去学钢琴,学芭蕾舞,学西洋绘画。可以说,想象中的“上等人”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这样就以为自己进入了上流社会。正如十九世纪英国的穷人,把有钱人家里泡过水,已经倒掉的茶叶拿来继续泡水喝,仿佛自己也能喝得起茶一般。


中产阶级尚且如此一叶障目,而那些尚未培养出中产阶级品味和行事方式的社会阶层,他们的财富则更是来得快,去得也快。最近几十年中国到处在大兴土木。每一次征地,就能培养出一大批的拆迁暴发户。拆迁户阶层,是赌博及其他恶习泛滥的重灾区。有房产投资经验的人可能都知道,拆迁户持有大量房产的区域,它的房价可能一直都会低于市场平均价。他们中间很多人因为还赌债等各种各样的原因,被迫贱卖房产,导致房价被砸盘。可见他们的德行与才能,并没有能够随着财富的增长而增加。


我今天并不想谈社会阶层问题。我想谈的,是几乎每一个阶层都面临的普遍问题。正如那首山东话拉丁说唱音乐《我赚钱了》所说的那样:“我赚钱了赚钱了我都不知道怎么去花”。这就是我对“中国人为什么这么爱赌博?”这个问题的第一个答案:因为我们的钱来得太快了,以至于我们还没有时间去学会如何做一个有钱人。虽然我们有钱了,但是我们的精神没有跟上我们的财富。德不配位,导致我们的财富来得快,去得也会很快。


中国人为什么这么爱赌博?第二个原因,我想是因为中国的城市化及少子化,以及财富结构的巨大变化,带来的传统大家庭的解体,传统道德维护体系的缺失。


传统的大家庭之所以成为枝繁叶茂,子孙众多,并且长期存在的一种社会组织,与其说是他们重生养,不如说是他们中间有一个权威在维系着传统的道德规范。它确实是被时代所抛弃的。但是时代在抛弃它的封闭、保守的负面因素的同时,连同它的一些正面意义也抛弃了。这些正面意义包括一个很重要的职能,就是道德激励和经济赏罚。


大家庭不仅是血缘组织,更是一个经济组织。赌博在任何时代的家庭中,带来的几乎都是负面影响。所以一个传统的大家庭中如果出现了好赌之人,那么这个家庭很可能会对这个人进行道德规劝。如果道德规劝不管用,家庭权威就很可能对他进行经济制裁。


近几十年中国大规模的城市化,使得人们不再依靠家庭提供的资源来作为谋生的手段,而少子化,使得以往在大家庭中存在的、兄弟姐妹之间的竞争不再存在。我们社会的财富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天量的货币超发,使得父母一代人辛苦积累一生的财富,在喷涌而来的货币洪水面前被冲得七零八落。当父母一辈的人不再掌握关键资源,不再能在几个子女之间制造竞争关系,甚至不能用自己的财富来作为赏罚的工具的时候,家庭的道德激励和经济赏罚这两个重要的作用,也就跟着土崩瓦解了。


换言之,在轰轰烈烈的现代化进程中,中国的长辈已经失去了对晚辈的道德和经济控制。诞生在个人原子化时代的人们,从小接受的是统一的教育,参加的是粉丝团,接受的是综艺节目和朋友圈传播的支离破碎的思想。他们已经几乎没有任何传统道德的概念了。对于很多人来说,父母以及大家庭,已经是一个累赘般的存在,成了一种在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的时候才需要关注的点头之交。


有很多优秀的文艺作品在表现这种现代化带来的亲人之间的冷漠与疏离。我比较推崇的是小津安二郎的《东京物语》这部电影。这部电影虽然拍摄于1950年代的日本,但是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就好像是在说中国2010年代的事情。在现代化的大背景下,长辈的权威,家庭的传统美德,随着大家庭的衰落而土崩瓦解。货币超发导致投机盛行,引发暴涨暴跌的经济循环,使得人们越来越注重短期的机会,而忽略了长期的内在的道德。


《东京物语》预告片


谈到货币超发,经济周期,又不禁使我想到,难道这个社会中的赌徒,仅限于那些买彩票,砸金花,打麻将,去澳门赌场一掷千金的人吗?难道法币滥发和部分准备银行制度导致的经济周期,不是把整个金融体系,甚至整个经济体,都变成了一个大的赌场吗?那些开着奔驰,穿着Armani的金融从业人员,那些上市圈钱的公司老板,掌握世界命运的金融机构主席,他们不也是开赌场,卖赌具,或者亲自下注的赌徒吗?


美国华尔街衣冠楚楚的董事会,和中国小县城烟雾缭绕的麻将馆,这两种赌局实际上只有玩法的不同和下注多少的区别。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整个世界被现有的金融制度玩成了一个大赌场。现在我去看一部电影,在放映前的10个广告里,就有7个说要帮我还信用卡。整个世界正在前所未有地金融化,扁平化,原子化。就像一场大雨把蜘蛛辛苦编织多日的网洗刷得干干静净,那个我们的祖先编织了千年的关系网,他们曾经赖以生存的道德规范,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面对极度不确定的前途的,迷茫无助的,原子化的个人。


所以中国人为什么爱赌博?除了以上讲的两个原因之外,我想第三个原因在于:在金钱过剩,道德缺失的年代,每个人都在参与着这样或者那样的一场赌局。只不过表现方式不同:有的人打麻将,有的人炒股票,有的人梭哈比特币,其他人借钱买房罢了。


我并不是在反对现状,也并不是在大声疾呼恢复传统道德。我想要提醒大家的,是我们既然身在这样一个随时可能暴富,也时刻准备破产,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并且已经没有人敲打我们,提醒我们前路的凶险,那么我们就需要提醒我们自己,守住内心的节操与德行,时刻告诉自己,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在任何的时代,权势,财富,名气,一切美好的东西,虽然会暂时被人骗取,但是它们终将百川归海,回到值得拥有它们的人手中。现在这个时代与以往时代的最大区别,就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的渗透,上面提到的这种趋势要比以往更加明显,也更加迅速。在我们这个时代,从一文不名到亿万富翁,不需要太长的时间,甚至不需要太多的努力。有的时候,上天会眷顾一些运气好的人而已。但是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那些配不上美好的人,自然美好不会在他身上停留太久。


所以那些没有财富的人,不要问财富为什么还没有眷顾我,那些拥有财富的人,也不要问何时财富才会离我远去。我们需要问的,是我有何德何能,才能让财富一直和我在一起。不患人之不己知,求为可知也。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身外的财富,而是他拥有怎样的内心。因为一个人的相貌,他的生存状况,他的朋友和他的财富,最终会和他的内在相匹配。


谢谢大家。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布尔费墨(ID:buerfeimo),原刊于功夫财经。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