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社区团购的自圆其说与隐忧
2018-12-21 18:44

社区团购的自圆其说与隐忧

文章所属专栏 深案例

虎嗅Pro注:2018年下半年,社区团购的火越烧旺盛,大批资金涌入,一时间风头最盛。但好景不长,大批公司随着融资烧完而倒下,转眼不见踪影。两年过去后,以阿里美团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们,再次进入这一赛道,这次又会有什么样的新“答案”?


下午为旧文,详细解析了社区团购这一赛道的兴起发与展逻辑,还有其发展中的难点,请读~


局面在8月份发生了变化。


17日,社区团购企业“你我您”宣布完成GGV领投的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

22日,食享会宣布获得险峰旗云的1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

31日,位于苏州的社区团购平台邻邻壹向媒体披露获得数千万元融资,投资方为红杉资本;

……


融资消息越来越密集地传来,有机构统计,2018年下半年,社区团购领域融资事件达23起,金额接近20亿人民币,26家机构入场。与此同时,美菜、环球捕手、京东等新零售独角兽、巨头们也在相继进入到这个赛道中来。


社区团购并不是一个新模式。早在四五年前,便有家庭主妇们依靠亲友在国外的关系,在微信中将邻里聚合起来,做些奶粉、辅食、化妆品的代购;也有精明的水果店老板将进店的用户加为好友,做一些车厘子、榴莲等高价格水果的预售。


2016年,一个位于湖南长沙的创业团队发现这一现象,尝试将这些夫妻店老板、宝妈连接起来,一方面充当他们的供货方,另一方面提供一些简单的运营培训。这是一个闷声发财的好生意,2016年,只有二十几个人的你我您,创造了1000万元的净利润。


资本的进入打破了这种闷声发财的状态。


近两三个月,你我您董事长兼CEO刘凯频繁往来于北京、深圳之间,拜访投资人、寻找合作伙伴,“融资是次要的,主要刷行业存在感,让投资机构在做决策的时候会想到,还有一家最大的在这里。”虎嗅精选见到他时是下午2点,他刚刚结束上一场会谈。他将时间做了精确的规划,一个半小时的采访结束后,他马上奔赴另一场会面。我问他一天能睡几个小时,他哈哈哈一笑道:“抽空眯会”。


在刘凯来北京拜访投资人的同一时间,十荟团的十几个城市经理从全国各地飞到北京总部开12月的月会。这次月会格外漫长,从上午一直持续到晚上。四个月前,有媒体问及十荟团CEO王鹏当前首要任务时,他的回答是打磨业务模型。如今再来重新思考这个问题,王鹏的答案换成了扩张。月会结束后,王鹏奔赴外地,12月份他们计划新开11座城市。


默默无闻了两年的社区团购行业突然间成为风口。身在其中的人们都在拼速度——融资速度、扩张速度。他们紧张、急切,但似乎更多的是欣喜,“进来的人越多越说明这个模式受到认可,是行得通的。”有从业者如此说道。


他们对这一模式十分乐观,坚信从中会诞生百亿美金巨头企业。食享会CEO戴山辉甚至向虎嗅精选做出这样一个判断:“社区团购,是继100多年前出现的传统店铺,20多年前出现的线上电商之后,第三个家庭消费的主流渠道,未来黄金10年2018年才刚刚开启。”


这一判断并非没有道理。社区团购解决了电商和零售行业三个十分棘手的问题——高居不下的流量成本,难以压缩的物流成本,难以削减的库存成本。


在流量上,社区团购的拉新是基于熟人关系,成本几乎为零。在物流上,集中送到站点,由团长完成最后一公里配送降低成本。在销售上,采用预售可以做到零库存。


有人也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反对。11月底的虎嗅FM节上,有虎嗅作者向天图资本管理合伙人冯卫东询问对于社区团购的看法,他回答是“不看好”,“无论是现在的社区团购还是之前的团购都不是一个真正的品类渠道,这只是一种营销拉客的方式。”


零售专家陈岳峰在对2019年零售预测中提到社区团购:“社区拼团的未来,在经历了初期的火爆后,大概率是与无人零售一样,最多成为消费市场的一种极为有限的补充。”他认为社区团购模式的弊端包括且不限于难以进行二次流量变现、团长没有忠诚度、生鲜品类难以进行全国扩张。


近期虎嗅精选与主流社区团购企、投资人、零售从业者们进行深谈,从商业角度来探讨,这一模式是否成立,竞争的关键点在哪里,以及之后的发展路径是什么。全文近1万字,将分上下两篇刊登,这是上篇。


先抛出虎嗅精选的主要观点:


-社区团购大概率能跑出巨头玩家。


-早期社区团购依靠团长起量,但长期来看,团长重要性会被弱化,取胜的关键在于供应链的强弱——能否有商品议价能力、能否获得优质产品、能否提高配送效率。


-社区团购会发展成线上的连锁便利店,一方面品牌化,另一方面做全品类。


一、说得通的模式


如果按照企业背景将市面上说得上名字的社区团购平台进行分类,我们大致可以分出四类:


-纯创业平台:你我您、食享会、松鼠拼拼


-传统零售商孵化而来:兴盛优选(背靠湖南便利连锁芙蓉兴盛)、邻邻壹(背靠苏州生鲜连锁鲜果壹号)、考拉精选(背靠湖南便利连锁快乐惠)


-电商企业孵化而来:十荟团(社交电商有好东西孵化),美家优享(B2B平台美菜孵化)、小区乐(环球捕手孵化而来),友家铺子(京东旗下)、同程生活(同程旗下)


有很多媒体将每日优鲜旗下的每日一淘也归为社区团购,实际上每日一淘是通过提成来鼓励会员分享购买链接,由三通一达按单件全国配送。它既不强制小B组建微信群,也不集中发货由团长完成最后一公里配送,因此算不上社区团购模式。


风口不是给草根的。排名前十的社区团购选手无一出身草根,他们大多孵化于已成规模的中型企业,即便是你我您、食享会、松鼠拼拼这类创业团队,也是精英创业的典型。你我您董事长兼CEO刘凯,在2004年到2016年供职腾讯,历任腾讯手机游戏业务第一任产品总监、腾讯投资总监;食享会CEO戴山辉是生鲜电商本来生活的创始团队成员;松鼠拼拼CEO杨俊是美团的第四号员工、美团销售负责人,经历过千团大战,也经历过美团转型。他们或有着资本上的优势,或有供应链资源,或管理过千人规模的团队,深谙人性与管理。


这些成熟团队涌向社区团购的原因通常有两个:其一,为原有业务寻找新的增长点;其二,创始人本人有足够大的野心想造就一个百亿级企业,而认为社区团购是个绝好机会。


起家于苏州的社区团购邻邻壹,在今年8月份获得红杉资本的数千万元融资,从而在行业里名声大噪。创始人肖志龙原为水果连锁鲜果壹号CEO,按照肖志龙的规划,2018年鲜果壹号将在华东地区开设100家门店,实现20亿到30亿销售额。“后来发现门店没办法这么快,想快但快不起来,选址难度比较大,很难找到合适的。”2017年年底的董事会上,肖志龙提出用社交团购的方式提高渗透率,“门店渗透率低,我要做更多渗透率,渗透到小区里面去。”于是邻邻壹诞生。


在这方面意图更为明显的是京东等电商企业。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数据,2013年我国网购市场规模增速为42%,2017年底降至29.6%;网购用户增速从2013年26.3%降至2017年14.3%。负面新闻和下行的经济环境正让京东的业绩持续承压。从11月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来看,京东营收1048亿元,同比增速为25%,创下连续9个季度以来的最低增速,且首次低于30%;年度活跃用户数为3.052亿人,比第二季度减少860万人,首次出现环比下降。京东迫切需要一个新模式来寻求增长。因此,京东孵化出了友家铺子。


精英创业者们则在这一项目寄予了自己的抱负。“社区团购是O2O的模式升级,典型的线上线下结合。从零售讲,它是继店铺,电商之后,家庭消费的第三个主要渠道,而且呈现出明显的稳定性、持续性还有爆发性。未来这个领域一定会有龙头出现。”戴山辉说。刘凯也表达了对这个项目的看好,“GMV过千亿,估值到百亿美金,社区团购未来会诞生这样一个企业。”


社区团购对他们的吸引力在于似乎完美解决了流量、物流、库存问题。


社区团购的拉新是基于熟人关系。各个平台到小区中招募宝妈、夫妻店店主充当团长,团长将住在同一小区里的邻居拉到微信群中。因为有邻里关系作背书以及促销信息的刺激,这些进群的人很容易转化成下单用户。拉新成本几乎为零。而在传统电商行业中,流量枯竭已经成为共识,依据易观数据,天猫的获客成本从2015年的171元增至2017年的273元,京东获客成本从2015年97.8元,猛增至2017年的258元。


在物流上,集约化配送降低成本。全程走干线物流,进入到城市后由货车集中送到小区门口,再由团长完成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多家社区团购平台给出的数据是,从城市仓库到团长,平均一单配送成本只有五毛钱。而诸如三通一达的一件发全国,每单最低成本为四块五。


社区团购采用的是预售模式,先统计订单需求,然后再去采购,可以降低生鲜储存时间过长而造成的损耗。


险峰旗云管理合伙人王世雨是最早投资社区团购的投资人之一。今年6月他与食享会CEO戴山辉见过3次面后,决定投这个项目。除上述三个理由外,他认为更重要的是生鲜品类尚没有被阿里、京东等电商垄断,这可能是零售行业产生新巨头的最后一个领域。“阿里、京东已经基本把标品都垄断了,当年大家认为唯品会可能从服装中杀出来,但现在来看它还是没能打败阿里的流量黑洞。生鲜无论在选品、仓储、运输上都有特殊性,这导致天猫、京东这些巨头并没有优势。”


从理论上来看,社区团购模型走得通。现实给出的数据也绝对好看:食享会、你我您月交易额在11月底破亿,邻邻壹交易额环比增长超过50%,十荟团5个月的时间拓展了20个城市。


那为什么这个商业模式诞生两年多,直到今年下半年才被广泛关注?


拼多多上市是一个导火索。7月26日,拼多多在纳斯达克敲响开市钟,随后其股价一路飙升,一度突破300亿美元。3年上市、订单量超过京东,拼多多的爆发让外界意识到社交电商的可能性。


不止一个社区团购从业者向虎嗅精选举了同一组数据——微信越活跃用户数有10亿、淘宝月活用户数有6亿。而这没有被电商渗透的4亿用户,就是尚待挖掘的红利。“我觉得你要成长为一个大公司,肯定要去吃一些红利,绝对不是靠我自己团队牛逼我比别人很辛苦,不是那个原因。”美到屋CEO丁李向虎嗅精选直白说道,这家成立一年的美妆零售连锁店开始利用社区团购来做用户渗透。


还有一个原因是小程序的成熟。早期团长们使用Excel表格手工统计订单信息,小程序大大简化了订单统计的难度,并提高效率和准确度,它的出现给社区团购的快速发展创造条件。


二、冷启动阶段


社区团购的冷启动阶段依赖团长,尤其是头部团长。


互联网的规模打法屡试不爽。先用低价甚至是补贴来抢占规模,然后通过精细化运营,呈现规模效应。近几年跑出来的滴滴、美团外卖都沿用这一打法。


在社区团购领域,这一打法同样适用。王世雨将社区团购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跑马圈地阶段,第二阶段是长跑,比拼的是供应链能力以及高效的管理。


“只有有了用户规模才会在后端供应链、资本等方面有话语权。”在王世雨看来,第一阶段会持续多久,归结于资本的热情程度,“如果vc愿意去投这个行业的第十名,那战争很难在短时间里面结束。之前团购第十名也能拿到钱。不过,现在市场环境下,大家都十分理性和谨慎,我觉得第十名很难拿到钱。”


传统电商、门店通常采用大促销来吸引用户,社区团购对于团长的依赖,决定着它要快速抢占规模,就要快速挖掘团长。


社区团购平台招募到团长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小区门口商店的店主,一类是赋闲在家的宝妈。


招募的方式也通常有两种,一类如松鼠拼拼,以强地推为主,介绍为辅。CEO杨俊出身美团,他沿用美团早期的拓展方式,每个城市设立地推团队,对于小区里的店面挨个扫过去,说服店主充当团长。另一类如食享会,依靠宝妈相互介绍,给予一定奖励,地推为辅。(也有行业人士告诉虎嗅精选,有平台为提高增速,采用违规的多级分销模式。这个不在文章讨论之列)


团购平台们将团长分为头部、腰部、尾部,其管理策略也不同。对于头部团长,通常会签独家合作协议进行深度绑定,提供资源上的倾斜。腰部和尾部团长主要是提升业绩,让他们看到收入的增长。


当王世雨决定投食享会时,团队内有人提出了这个模式的缺陷。“这个行业门槛进入比较低,所有人都可以进入。”


一名长期关注零售领域的投资人将社区团购和社区生鲜店做了对比:“在我看来,社区生鲜店可以通过早期优势店位的占据,再加上一定程度的补贴,让其他家店开不起来,毕竟一个社区门口也就那么几家店。但社区团购很容易进入,哪家给的分成多团长就去了哪家。”


团长招募几乎零门槛。以社区团购发源地长沙为例,2018年下半年,长沙涌现出200多家社区团购公司。他们规模并不大,拉上几十个微信群,去中国中部最大的蔬菜水果批发市场——长沙红星批发市场转一圈,便能开团。这类小平台多为区域性质很难规模化扩张。


领跑者们并不将这些小打小闹放在眼里,他们在意的是那些具备实力的玩家是否会破坏规则——不追求模式的健康性,通过不计成本的补贴将平台上的头部团长挖走。事实上针对团长的恶性争夺已经发生。


新经济100人描写过一个细节,一家头部社区团购公司之前为了挖上海的一个团长,曾一共寄出40箱试吃,都是价值100元以上的水果。最开始一天一箱,之后改一天两箱,再之后增加到一天三箱,最后对方说:“你别给寄了,我做。”


“团长资源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公共资源。”该公司的城市经理说,团长的联系方式往往只需要花几万块钱就可以从对方员工手里买到。


摆在明面上的是,有平台将对团长的提成从行业默认的10%,提高的15%甚至20%。依据刘凯给到虎嗅精选的说法,10%是你我您多年摸索而得到一个平衡点,随后被同行效仿,这个比例刚好既能使平台、团长双方赚钱,又能让消费者感觉卖的便宜。


社区团购的毛利在25%到30%,如果将分成比例提高到15%到20%,剩下的5到10个点很难覆盖住覆盖人力、市场推广等成本。抽成的提高,相当于烧钱挖人。


也有平台给团长发保底工资。对此,有从业者不以为意,“开工资就不是社会化力量了,开工资相当于当成自己的员工,员工就没有创业的力量。”


没有平台承认有头部团长被竞争对手挖走,他们将离开的团长形容为考核不过关被自然淘汰掉。


这是虎嗅社区团购报道的上半部,探讨了这一模式在理论上的成立与否,以及在操作中的隐患。在下半篇中,我们将探讨社区团购平台如何去解决团长流失这一问题。


现在头部玩家已经达到月交易额破亿的规模,初步形成规模。但当形成规模之后,团长的运营标准化,对于社区团购而言,头部团长的重要程度降低。而之后的比拼关键在于供应链的搭建。


下篇中,我们详解了社区团购如何做团长的标准化运营,降低对头部团长的依赖,以及做供应链中的难点。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