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一个可能赢过顺丰的农民快递
2019-01-25 17:30

一个可能赢过顺丰的农民快递

文章所属专栏 深案例

本篇内容为虎嗅Pro会员专享。


图片/虎嗅摄


谁能想到有这样一天呢——快捷酒店比五星级酒店的利润还要高。2018年秋天,这样的事情却出现在了快递领域。


第三季度财报披露后,中通快递(下称“中通”)超越顺丰快递(下称“顺丰”)成为国内快递公司单季利润的领跑者(10亿元对7亿元),从而结束了顺丰统治该项数据的历史记录。

 

这算不上一枚重磅炸弹,但也足够令人惊讶。好比有一天你打开新闻,发现了小米超过iphone、如家超过希尔顿、卡西欧(手表业务)超过江诗丹顿,或者任何一组类似于此的对比。那些中低端品牌的经营者,实际上赚到了更多钱。哪怕只有一个季度。

 

可是在一切发生之前,大多数人都不相信上述故事能发生在中通身上,或者说他们很难认同中通所代表的那类族群——包括中通在内的几家快递公司圆通、申通、韵达,被外界称作“通达系”。他们拥有国内快递市场份额的起码50%以上,电商物流市场的70%以上。


“等我们第四季度财报出来你再看,我相信整个舆论会发生巨大反转的。”中通副总裁/研究院院长金任群指的是,中通极有可能在全年净利润上超过龙头顺丰。目前,前者前三季度净利润总和略高于顺丰。

 

这种自信并非没有根据,虎嗅查阅多家证券公司的报告发现,两者在2018年的利润总和预测上几乎相差无几,甚至两家公司对自己的业绩预期都十分接近。胜负难分。

 

看多中通逐渐在业内达成共识。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杨达卿告诉虎嗅,中通董事长赖梅松是通达系中最有战略定力的创始人,同时良好的企业管理有助于战略被执行落地。

 

来自中通重要战略合作伙伴的菜鸟网络中的一名匿名高管说,中通对很多趋势判断要快同行一步,这是中通成立时间最短却成为通达系老大的关键。这位高管也相信中通净利润会超越顺丰。

 

本期深案例,虎嗅锁定中通,深挖其后发制人的根本原因,并还原中通对中国快递模式的思考。作为中国电商的晴雨表,我们还将透过中通,列举电商对国内快递业的钟种影响。本期深案例将分三篇发出。


底层逆袭


作为舶来品的快递,在中国以外采用直营模式已经被默认为基本规则。FedEx、UPS、DHL都是这类模式的代表。在国内,顺丰是该模式的拥趸,也是最形似国际同行的民营快递公司。


在世界范围内,快递直营是一套已经被证明行之有效的模式。但在中国,直营压力重重。顺丰近年来职工薪酬总额一路走低,相反外包成本大幅增长。其内部也展开了名为“伙伴计划”的员工承包机制(被外界指认为加盟,官方否认)。


加盟是这片土壤对快递领域的二次发明,一个个独立网点,依靠熟人裂变,织成遍布全国的一张大网。目前加盟制快递公司大获成功——特别是在电商发展迅速的中国——它们承揽了远超直营快递公司的业务量。


但组成这只快递大军的绝大多数人都来自受教育程度不高的社会底层,包括白手起家的农民老板。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拥有多所国外大学游学经历的京东董事长刘强东用“搬砖头”、“打酱油”来形容通达系的所作所为。他还断言这样的公司未来最多剩下一家,上限依然是“搬砖头”、“打酱油”。

 

或许刘强东只是说出了某部分人群的观点:离开中国最大的电商公司阿里巴巴,通达系难成气候。证据是后者有七成(约)业务来自前者,并且单票利润始终在几毛钱附近徘徊。

 

如果这样的结论有些武断,那另一种带有“原罪式”的判断就很有市场:这些农民居然用加盟的方式来做快递。于是发生在通达系身上的种种现象——廉价、爆仓、破损、暴力分拣、丢失——都可以用“因为加盟”解释。

 

“每次通达系出事,总会引起一部分群体的狂欢。”这是中通快递副总裁/中通快递研究院院长金任群所观察到的现象。他晃着手机说道,在他的通讯录里就有这么一撮人。“好多人预设立场,因为你是加盟制,所以如何如何。从逻辑上说,这叫简单枚举法。但这是错的。”简单枚举法在18世纪被证伪。

 

“有人被传统观念固化,或者带着情绪和敌意。”金任群问虎嗅,知道通达系为什么不受欢迎吗?“因为都是农民,结果农民把他们干掉了。他们的优越感现在成了羡慕嫉妒恨。”金任群曾是被农民快递击败的一员,他后来加入前者。


本世纪初“洋快递”陆续入华,迄今为止其加在一起的中国市场份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相反,从最早政策打压下的加盟制农民快递却展现出强大生命力。

 

中通为何如此赚钱

 

既然开篇提到了净利润水平,我们对中通的探究不妨就先从这个角度入手。

 

中通净利润反超顺丰其实早有迹象。


作为中低端快递品牌的代表,中通素来以高毛利著称。对公开财报数据的计算可知,2015年~2018上半年期间,中通快递毛利率始终维持在33%上下。相较之下,顺丰在同等时期的毛利率水平只有中通的57%。

 

国泰君安的研究显示,顺丰单件快递的固定资产投入是电商快递企业的6倍以上。如果说顺丰直营模式带来的高成本影响了毛利率表现,那另外几家加盟制快递公司——申通快递,圆通快递,韵达快递在相同时间跨度下的毛利率表现同样败给中通就很能说明问题。尽管都是低成本的加盟制,但是各家控制成本的能力明显有高下(有的毛利率还不如顺丰)。

 

中通的营收规模和净利润水平早就超过了包含百世快递在内的通达系公司。由于毛利率水平更高,使得中通在业务量反超同行之前,就已经实现了利润反超。考虑到顺丰单票收入是通达系公司单票收入的3~4倍,中通净利润水平追赶顺丰的进度被延长至今。

 

不过这一平衡正在松动,电商快递在业务量的绝对数字上是商务快递不可企及的。2011年中通快递的市场份额还只有7.6%,到了2018年上半年,这个数字已经变成了17.4%,全行业第一,且没有明显增速放缓的迹象。

 

如今,每天有3000万包裹在中通网络上运作,是顺丰日均业务量的3倍有余(2017年数据)。结合上文单票收入的对比,中通的赚钱能力已经和顺丰处于同一级别。接下来,如果顺丰的业务增速还不能保证,那最赚钱快递公司的名头很可能就要易主。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加盟制快递公司较直营快递公司在成本上的优势——包括末端网点房租电力水费,车辆购置,人力……所以接下来的分析重点将放在中通是如何在此省钱的基础上进一步省钱的。

 

在加盟制快递公司的构成里,分为总部(直营)—转运中心(直营/加盟)—市及以下网点(加盟)—收件人。


举例说明其运转顺序:A市网点快递员揽收发往B市的包裹,通过分拣交给转运中心的班车,再由转运中心利用干线运输至B市。B市网点分拣过后,最后由快递员派送给客户。

 

该流程下,作为独立法人运作的加盟网点直接面临市场化竞争。除去固定加盟费,总部很难控制通过售卖更多面单/物料费用提升自身利润空间。

 

快递总部本身不具备盈利能力,仅提供技术/法务/运营等方面支持。不裁员不降薪,只通过管理很难做到成本节省。

 

最关键的一环来自转运中心,快递的运输/中转成本占了整体经营成本的60%左右。也就是说,控制成本的最直接方式就是从转运中心的精细化管理入手。

 

在加盟快递诞生初始,因为业务量低下,时效要求不高,以及技术限制,导致快递公司各网点呈孤岛分布,且地盘有限。彼时只有人肉快递:经营者背着各样信件包裹做汽车或者火车亲自送往目的地。

 

随着业务量上升这一做法首先被淘汰,加盟快递公司转而购买金杯汽车运输,快递范围和时效第一次被提升。

 

当业务量进一步扩大时,小型汽车的效率和运送半径已经无法满足,这时候飞机和铁路运输成了主流方式。范围和时效再度提升。

 

下一阶段,业务量继续扩大,长距离运输成为常态需求。此时包机带来的高成本以及不可控变成隐患。

 

对中国快递市场来说,每一次量变都将产生质变。但是进化到上述阶段时戛然而止。快递公司的营收很难支撑其重资产建设,比如转运中心。

 

结果中通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它开始有计划地在各大区,然后是各省建造转运中心。转运中心为总部带来了干线运输的收入——在各加盟网点产生的每一件包裹都要为此支付运费。于是企业运转效率和业务量重新匹配。

 

这件事的可贵之处在于,当时的中通已经学会用远高出自身体量的战略眼光,重新审视整盘生意。没人料到一家连快递身份都不合法的加盟快递公司会大胆押注重投资的直营转运中心。

 

今天,中通在全国拥有83座运转中心,超过任何一家加盟制快递公司。申通直到去年还忙着从加盟商那里收购转运中心资产,而中通早在2016年就实现了92%转运中心直营率。

 

历史已经证明对转运中心采取加盟制是一件短视行为。尽管短期内也能达到与直营的相同效果,甚至要省不少钱。但其由于第三方效率的完全不可控,以及多地运营数据不相通,劣势会在后期持续放大。

 

红杉资本在2013年投资中通快递之前,发现了其中奥妙。在不同公司对相同两点的运输成本控制里,中通全面领先其它人。直营的威力显而易见,根本不用担心加盟商省钱采购运量较小的车从而导致效率不高。一位早期员工告诉虎嗅,中通是最早大规模采购长车型以及挂车的快递公司,别的不说,他们一趟就能拉别人1.5倍甚至更多的货。

 

对转运中心持有者而言,他们能创造更多可能性。在那个还没有数据的年代,驾驶经验,采购经验,路线经验,分拣经验都能成为精细化管理的突破口。但如果是别人在做这些,快递总部就一无所知。

 

这是中通高利润的坚实一步,但还不是全部。方正证券的报告显示,中通在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载工具上相较于其它通达系跨均呈现出领先优势,最终反映结果自然是单票成本最优。

 

“中通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现金流,我们的营收和融资保证我们拥有充裕现金流。”赖梅松如此书面回复虎嗅的采访。和其他通达系老板不同,赖梅松创办中通前就实现了财务自由。他富有眼光并善于计算。“在企业发展初期,我意识到把赚来的钱中的绝大部分投入基础建设,将帮中通获得持续赚钱的能力。”据他介绍,中通从一开始仅在自建厂房一项上,就比同行的年租金省了不少。

 

另一方面,中通还是通达系公司中率先铺开电子面单的第一家。华平资本张磊回忆起2014年投资中通时,后者电子面单普及率还不到40%,几年后却蹿升至95%以上的表情还有些不可思议。

 

华平入股中通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为中通招聘主架构师,提供IT规划指导,以及协助数据中心方案的评估和造型。数据开始被重视起来,而电子面单是串联所有数据的第一步。

 

在此之前,快递业使用传统五联单——五张纸合一,记录着收/发件人的信息和地址,完全手抄。“但实际总部系统里是完全不知道这些数据的,只能通过网点去录单输入到系统里。”中通技术VP朱晶熙告诉虎嗅。网点录单方式为人力对着图片或者底单手动输入电脑。“成本非常高,网点也没有动力做这件事,他不知道这些数据对他有什么用。”

 

事实上这些数据是座富矿,关乎庞杂的路线调度和运营管理。“如果把某人从某地发往某地的信息电子化,数据就能实现前置。有了数据前置,我们的自动化分拣设备才能发挥作用。后面车辆调度,月台管理,车辆排班,好多东西依次串起来。”朱晶熙说,“我们还可以用这些数据帮助加盟商弄清市场规律,追踪大客户的动态。”

 

使用电子面单的决定并不轻松,但和当年建造转运中心一样,长期收益是一团越滚越大的雪球。不做的话就一无所有。谈及先发优势,朱晶熙点了点头。“数据沉淀是一定的。首先我拥有更多更久的数据厚度,然后我还知道哪些能用,怎么用,怎么用最好,哪几种数据之间怎么联系起来。这不是一天两天就实现的。”

 

他称中通电子面单普及率和对路线规划的准确率基本都已达到99%的水平,后者要高出同行3~4%。“不要轻视这3~4%,可能就是几十万包裹,出问题了往回追溯,逆向物流成本高是一个,还会影响到之后的调度计划,拖累整个网络运转效率。我们通过技术减少犯错机率就是在赚钱。”


#对后端的重投入,仍然只能部分解释中通毛利率为何高,在中通案例的后续两篇文章里,我们将详细解读中通市场份额飙涨之谜,以及加盟快递赛道的终局。



本篇内容为虎嗅Pro会员用户专享。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