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家姻心理(ID:gh_b23d067f4e3c),作者:陈子源,责编:刘祥宇,编辑:甄卓,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现在你最重要的事情是,结婚,不要一天到晚就想着工作!”
“你看看你都多大年纪了,还不结婚,隔壁家跟你同龄的,孩子都会打酱油了”
“我每天在公园相亲角给你物色人选,你倒一点不着急”
……
面对父母的屡次催婚和“被相亲”,有的人无奈,有的人愤怒,有的人焦虑。在不断被催婚的压力中,父母与子女的矛盾也在无形中加剧、放大。
父母为什么催婚?
父母与子女之间存在着牢固的代际联结(intergenerational ties),这意味着父母和孩子在任何时期都有相互的期望,而父母对子女的期望之一就是“正确”地走在社会期许的轨道上,子女的任何偏航都可能会对父母的幸福感产生负面影响。而在儒家文化背景下,结婚是成年期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并且对结婚时机也有着具体的规范,三十岁就是一个重要的节点。
有研究者在中国背景下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子女(尤其是儿子)的超龄单身(高于三十岁未婚)与父母的心理幸福感负向相关。也就是说,子女越是超龄未婚,父母感受到的幸福感越低。
一方面,这表明大部分父母依旧保持着对子女婚姻及结婚时间的传统态度,同时对于儿子“成家立业”抱有更强的期待和责任感。在“正确”的时间进入婚姻被视为父母成功养育的一个里程碑,反之,则可能被父母视为是自己的失职。
另一方面,大部分中国父母之所以会将子女是否成家立业当作自己的责任,还与父母同成年子女的高卷入程度有关。经济层面的卷入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不少成年子女在大学毕业后仍然会依赖父母的经济支持,无法完全独立,这就使得子女同父母的情感上的分化更为艰难,父母自然而然地会更多的参与和干预子女的婚恋状况,这种现象会充分地体现在催婚甚至催生等现象里。
你是否容易受到父母催婚的影响?
从父母角度来看,子女的婚姻是理所当然的,有婚姻的人生才是“完整的”。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变化,与年龄相关的婚姻规范受到了挑战,年轻人开始拥抱“轨道”外更广阔的“旷野”。相比于遵守传统的家庭规范,年轻一代更注重个体自身的需求,这也暗示着单身群体内部的差异性。
为了更好的了解单身群体,有研究者根据一系列基本社会动机区分了不同类型的单身者,结果发现了三类:
(1)具有强烈独立动机的单身人群,他们同时对群体归属、地位或寻找伴侣不感兴趣;
(2)有较强自我保护程度,但同时群体归属需求也比较高的单身人群;
(3)自我保护水平较低,同时群体归属需求一般的单身人群。
如果你是第一类单身类型,你会非常享受当前的单身生活,不会过多考虑所在团体里其他人的需求,也不愿意服从家庭的指令和安排,比起让父母和世俗赞赏,你更愿意沉浸在单身的快乐中。
如果你是第二类单身类型,一方面你会对遇到的人比较警惕,一方面又渴望融入集体,当面对父母的催婚时,你是赞同的,某种程度上你也希望自己在情感上有所归属,但过强的自我保护又会阻碍你开放性地接触更多潜在对象,也许这会给你带来不小的焦虑。
如果你是第三类单身类型,你的自我保护程度较低,更愿意接触不同的人,但你并非特别渴望融入集体,所以对进入一段关系没有很强烈的动机,对你来说也许跟不同的人成为普通朋友是一件更容易的事。所以当你面对父母的催婚时,你很可能采取模糊的话术来应付父母,告诉他们会去接触更多的潜在对象,但实际对脱单却不会太过上心。
相应的,有研究进一步的分析发现第一类人群对目前的单身状态满意度较高,而第二类人群则展现了最强的改变意愿。
当然,这些结果表明在考虑年轻人单身现象时,不能一以概之,需要充分考虑每个人的独特性,有些人可能是主动选择单身,有些可能处于渴望和担忧的矛盾中,还有的可能就是缺乏结束单身的现实契机。
父母期望与个人选择的冲突,如何应对?
在结婚率和生育率下降的大背景之下,代际联结的趋势却没有减弱的迹象。在这种情况下,父母的期望与子女的婚姻自主选择之间的分歧可能会越来越大。
家长期望与个人选择之间的冲突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代际差异,在这样的差异面前,理解和沟通是达成两代人之间共识的关键。以下是一些解决冲突的建议:
坦诚沟通
沟通是化解矛盾的关键。二代人的想法很大程度上都受到所处时代的文化的影响,双方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达到更幸福的生活。子女需要坦诚地与家长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同时也倾听和理解家长的期望。父母也不能一味地“推进”自己想要的结局,而应该在这个过程中更好地了解子女的需求到底是什么。
自我探索
每个单身人的背后可能有着不同的原因,年轻人无论是选择继续单身还是进入婚姻,都应该是为了自己的幸福和成长。应该先深入思考自己的价值观、需求和人生目标,确定对婚姻和单身生活的态度。
寻求平衡
代际联结给两代人提供了相互的保护,也施与了一定的束缚。子女在尊重家长期望的同时,家长也要尊重年轻人自己的选择和个人发展,共同努力寻找双方可以接受的中间地带,或者找到其他方式展现对家庭的责任和尊重。
参考文献
Chen, D., & Tong, Y. (2021). Marriage for the Sake of Parents? Adult Children's Marriage Formation and Parental Psychological Distress in China.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83(4), 1194-1211.
Park, Y., MacDonald, G., Impett, E. A., & Neel, R. (2023). What social lives do single people want? A person-centered approach to identifying profiles of social motives among singl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家姻心理(ID:gh_b23d067f4e3c),作者:陈子源,责编:刘祥宇,编辑:甄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