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9-03-17 20:57
上古时代的一场现金贷沙龙纪实

本文来自:起朱楼宴宾客(ID:the_great_time),作者:observerdq,获原作者授权发布。


315晚会将消停多时的互金行业再次推上了风口浪尖。


虽然在监管加强的背景下,互金公司们“闷声发大财”的时代早已结束(世上再无P2P)。众多头部平台也已经“洗白上岸”,纷纷摇身一变,成为大洋彼岸或者香江对岸的上市公司。


但从“714高炮”、“砍头息”等做法来看,这个行业的乱象非但没有解决,甚至在光鲜亮丽的上市公司外表下,有变本加厉之势。


周末偶得一老友文章,他已在这个行业沉浸多年。这虽然仅是他在朋友圈的一篇随笔,信息量却大得惊人。


从这篇讲述多年前一次沙龙的纪实文字中,可以窥得这个行业众多大佬的“初心”和“野望”。


不忍私藏,故分享之。希望这个行业未来总有一天,能真正对得起“普惠金融”四个大字。


1


2012年6月的一个周六,我跟随51信用卡的孙老板去上海参加一个小型沙龙,当时我的身份是工作秘书(“长随”)


那次沙龙是互金主题,幕后组织者是后来做IT桔子的文飞翔。沙龙邀请的创业者分别来自拍拍贷、融360、51信用卡、我爱卡及一家互联网保险团队,所以主题其实偏互金的信贷方向。


信贷方向的四位创始人风格大相径庭,所做业务看似也差别较大,数年后却共享了同样的核心盈利模式,四家里出了三家上市公司。


2


似乎融360多由叶大清在外露脸,那次也是他出席。


叶大清给人印象身形高大、仪表堂堂,在美国金融界工作多年,意识到国内信贷领域的垂直搜索机会,和庄辰超相谈甚欢,拿了庄的天使。就在演讲前不久,融了KPCB的新一轮。


人逢喜事精神爽,加之估计是在美国大公司职场训练带来的“专业”演讲水准,所述之融360模式真是极具创业典范之形象。


12年初我看到创投媒体介绍融360时,便极陶醉于这模式。庄辰超从搜索中看到了垂直领域的机会,挑了商旅做成了去哪儿,叶大清推及至信贷领域,庄辰超十分喜欢。


多么流畅、精巧的逻辑推演。


当然,我是指对创投媒体写作以及初级从业者观赏(当年的我)而言。现在来看,这些逻辑限于表皮,仅观其形尔。


更加重要的论证应当关乎诸多细节:信贷领域的搜索量到底几何?服务供给端的供给水平如何、竞争格局如何?SEM竞争激烈程度几何?


或者,甚至纯粹流量动物的视角都更加值得讨论,低买高卖,批发线上流量,零售卖给线下信贷员。


3


和叶大清的踌躇满志相比,拍拍贷的胡宏辉隐隐似有已经跑了半个马拉松的疲惫感(或是一种创业老兵感、沧桑感)


现在来看,12年仍然是P2P行业的早期阶段,拍拍贷选择了hard模式,线上双边启动 + 坚持不兜底、纯协调,声称自己是真正意义的P2P。


同期的人人贷很受追捧,模式便简单得多,本质上单纯是个在线理财平台,搞定投资人教育,就成了,资产端是创始人家族产业里的线下放贷公司。


相形之下,拍拍贷教育投资人的成本颇高,投资人得亲自上阵去决定钱借给谁、还得组织催收工作、还得承担本金损失的风险。


当时我颇不解这“莫名其妙”的选择,觉得让普通人去承担专业的事情,注定做不大。


现在再想这件事,有新的疑问,不知当年拍拍贷的选择是一种情怀、还是对法律风险的规避,毕竟宜信早年做线下P2P模式,据说唐宁是把脑袋放在裤腰带上的。


(插曲。沙龙请到的VC人士之一是经纬的丛真。胡宏辉讲完,丛真在点评环节和胡互动时有轻微的争执,已经忘记就何事了,估计和纯信息中介的定位有关。当时的印象是,哇,这可是上了情绪的互动,性情中人,有意思。)


4


孙老板也是创业老兵,但和胡宏辉苦战在一场硬仗中不同,51信用卡项目刚启动了两个月,充满了朝气和想象空间。


孙老板更像是一类野生成长的创业者,没有那种科班化的气质(说起科班化的气质,想起了同一个场地几个月前来的一位创业者,任鑫)


没做PPT,也没那么多优美的推演、框架、市场分析之类。大概是讲了下拉了四个开发人员、如何艰难地说服这四个人(因为基本都认为要做的是一件荒谬的事情)、如何酒店闭关一个月、如何在上线当天立刻验证了其实毫不荒谬,诸此等等,现在创投媒体应该经常会提及这个桥段。


我耳朵已听得起茧,但时至今日,即便已被孙老板删去微信好友,打心里仍然觉得这整个事情足够牛,这个工具的精巧设计、以及测试出了足够多用户愿意给出自己私密的邮箱账户密码。


若让我总结孙老板的打法,就是超强的工具创新力、强劲的开发执行力,但在运营方面我没看到亮点(严谨起见,截至2015年5月的观察)


这个打法,也体现在他04年启动的三维地图E都市项目,彼时以极普通一软件销售的身份,在那么早期的互联网阶段,能发起做成如此花哨、看着颇有难度、有想象力的产品。


(题外话:庄辰超挖掘搜索背后的需求,这个线索引出了去哪儿、融360。有些相似地,参照51信用卡爬虫技术 + 用户交出互联网账户用户名密码模式,孙老板也或多或少引出了一批创业项目,51公积金管家、橙牛查违章、分期管家、信用管家一票儿项目。


当然再强调一次,这种线索、推演又是比较表皮的思考,更接近本质的思考应该关乎:移动端相应领域官方服务缺位带来的机会?这种机会仅仅是一种获客意义上的机会,本身并不构成完整的生意逻辑。)


5


51信用卡推出不过两个月,彼时在信用卡领域的资深互联网玩家,当属我爱卡论坛了。


我爱卡在上海设了一个移动事业部,俞亮是负责人。相比较其他三位,俞亮资历较浅,也谈不上是个创业者。其貌不扬,举止远不若其他三位自信大方,演讲内容我已完全忘记。


会前闲谈及演讲环节,俞数次表达了不满,觉得51信用卡侵用了我爱卡的品牌(论坛域名是51credit.com),给我一种“小气感”。


本来我应当会忘记俞亮这个名字了,但两年多之后,在纯线上微额贷款领域,出了一个引人瞩目的新秀,手机贷,创始人俞亮。这勾起了我的一些朦胧记忆,确认了一下,果真是他。当年的气质格局位次如今倒也没变,手机贷还是要显著逊色于其他三家。(后话。我爱卡17年底被51信用卡收购了。)


(插曲。孙老板演讲时,到场了一位美女,坐了他的位置。基于害羞的个性,没好意思提醒她。后来才知是一位VC嘉宾,KPCB的一位投资经理,点评风格颇科班式、不带入情绪。


KPCB投的一个团队,跟51信用卡却有些小摩擦,现在来看真是不足挂齿——那便是当年的卡小二团队,同时期也开发了信用卡账单管理工具,一直在争、认为自己是第一家,不断向苹果应用商店发起荒谬的投诉。


这个团队在工具创新力上倒也是好手,13年就跑通了全线上流程的微额贷款服务,后来很快切入P2P,应当也是第一批玩活期理财模式的。每一件事入场都很早,做没做大,就不得而知了。)


6


啰嗦这么多字,其实都是互金信贷上古时期的事情了。真正重要的大势,发生在16~18年期间。大家殊途同归,找到了同一款印钞机,走向了纽交所和港交所。


附录:


若要说说这印钞机的机理,大致跟下面这些相关:


供给侧技术革命引发了Near-prime人群市场从近乎0瞬间爆发(产业配套设施迅速成熟到位)


一个庞大的中下阶层客群的特定特质(缺乏自律精神、规划习惯,得过且过的生活态度;总体上对欠债还钱的认可,无论是出于一种社会道德观念亦或是对放贷方的畏惧感)


国家层面缓慢、落实不到位的监管(18年以来已大有好转)


本文来自:起朱楼宴宾客(ID:the_great_time),作者:observerdq,获原作者授权发布。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别打CALL,打钱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