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2020年,金融科技能否逃出生天?
2020-01-02 18:16

2020年,金融科技能否逃出生天?

文章所属专栏 前沿技术情报所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从互联网金融风险积累、扩大、暴露到此后持续至今的清理整顿,我们付出了巨大代价,教训非常深刻,值得认真反思总结。”

 

央行副行长潘功胜最近在一次论坛活动的致辞中这样表示。

 

不论是互联网金融还是金融科技,这一年都处在风暴中心,P2P走在被清退的边缘,现金贷在监管之下也持续缩量,同时砍头息、套路贷等行业顽疾依然不绝。蚂蚁金服、京东数科、陆金所等金融科技公司也比往年更加低调。

 

另一方面,央行发布了金融科技规划,央行的法定数字货币也呼之欲出。银行也纷纷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并提出开放银行的战略。金融科技队伍正在悄然生变。

 

金融科技这样行业,正在经历剧变。这个行业还有未来吗?

 

监管风暴下,行业再无昔日荣光

 

潘功胜称,概念游移和科技外衣改变不了金融本质,无论是FinTech还是TechFin,无论是ICO还是STO,都应透过眼花缭乱的名词甄别其业务活动的实质。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没有改变金融的风险属性,其风险的传染性、涉众性反而更强,网络数据信息安全风险也更加突出。

 

确实,P2P频频暴雷带来了大量金融难民,现金贷也因为高利息、砍头息、套路贷、暴力催收等问题声名狼藉。金融科技也因为这些问题而名声受损。加强监管势在必行。

 

金融科技面临的环境愈加艰难,受监管的不是技术本身,而是应用模式确实存在诸多合规性问题,甚至影响了社会稳定这一政府底线。因此就不难理解当下互金政策与金融科技政策的初衷了。无论是P2P在多个省份被一刀切地清退,还是现金贷面临的强监管,都是源于此。此外支付领域的断直连、备付金集中交存、二维码互通等,货币基金领域的规模限制,民营银行的“智能存款”产品遭遇“限量”的窗口指导,都是为了稳定的缘故。

 

为了稳定,监管部门也希望金融科技这个行业更多由银行等持牌机构来主导,所以最近两年内,陆续有十家左右的银行成立了金融科技子公司,做技术的输出。而央行也有研究部门在做法定数字货币的研究,证监会等监管部门也在研究监管科技。


最近几年成立的金融科技子公司

 

2019年金融科技领域非常受关注的事件就是对滥用爬虫技术的治理,新颜科技、摩羯科技、集奥聚合、公信宝等公司相继被查,同盾科技等公司的爬虫部门解散,有爬虫业务的公司人心惶惶。


监管部门祭出这一招,一方面是因为现在对数据安全的管理越来越严格,大数据风控所用的爬虫技术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侵犯了用户隐私,另一方面,很多没有风控能力的P2P、现金贷公司严重依赖外部采购大数据服务,查处爬虫公司对于P2P、现金贷公司的出清有釜底抽薪的效果

 

金融科技公司的主体正在发生变化,在以前,金融科技公司更多来自民营领域,包括蚂蚁金服这样的大型科技公司,以及诸多的创业型公司,如大数据公司、P2P公司、AI公司等,现在金融科技阵营更加庞大,除了原来的这些主体,还包括银行金融科技子公司、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等,甚至央行等管理部门也是金融科技的研发主体。


这一年,头部的金融科技公司也普遍低调。


蚂蚁金服把此前风头无两的芝麻信用“雪藏”,从金融信用转到商业信用领域,服务阿里生态;为寻找新的用户增长点,重点在推广相互宝,社会价值更大但商业价值有限;董事长井贤栋集中精力主抓海外业务。


京东数科在淡化金融属性,强调在数字营销、智能养猪、工业信息化、智慧城市等领域的进展。


腾讯金融科技营收增长迅猛,但仍以支付为主要来源,缺乏跟蚂蚁金服对标的能力。想要发展完善消费贷、现金贷、商业贷等产品,在当下政策环境下又欲遮还羞。微粒贷虽好,但微众银行毕竟不是腾讯的全资公司。


前些年金融科技名声大噪。2019年,风光不再。


现在的金融科技其实很脆弱很单薄

 

金融科技在这几年里做成了两件大事:

 

第一,加速了使金融领域的线上化运营,支付、存贷汇、证券交易、保险、基金等都可以通过线上APP来交易。当然以前也可以线上交易,但金融科技带来的易用性、处理高并发的能力,都使得线上APP交易更加便捷,使人们广泛接受了线上金融服务

 

第二,通过大数据风控实现了消费金融领域的规模化服务能力。以前个人消费贷款也需要线下审核、面签,服务成本高,如果单笔借款金额过低,利息和手续费不能覆盖成本。在大数据和AI技术的加持下,可以通过模型来评估借款人的信用水平,进而决定是否放款,以及具体的放款额度,服务成本大大降低,小额借款也变得有利可图。由此,也带来了消费金融市场的繁荣。

 

但金融科技没做成的事还有很多。


在消费金融领域,大数据风控带来了消费金融业务下沉的可能性,但不是每家公司都能做好,很多打着金融科技旗号但是没有相应实力的公司,依然在走着通过高利息高手续费、暴力催收弥补坏账损失的老路,败坏了整个行业。

 

在对公业务、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缺乏建树。这些年AI在金融领域应用,消费金融领域作用是很大的,但是在中小企业融资这块,AI的作用还没有体现出来。

   

业内人士表示,银行对公业务的数字化进程一定是滞后于零售业务的。企业法人的数据少,不足以用AI去判断信用。而且对公业务对数字化的需求也少,因为对公业务一直以来主要靠大客户拉动,银行没有动力去推进。小微企业或者个人经营贷也是最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收入占比上,小微类业务占比不大,所以银行没有动力去做

 

另外就是商业模式的不确定性。金融科技在商业模式上,与传统IT服务相比,有一个明显突破:传统IT服务企业只是把软硬件卖给银行挣一笔服务费,一部分金融科技公司通过拿牌照等形式做借贷业务,也通过助贷、联合贷款等形式,从银行资金放贷中分享利息收益,不只是收取一笔服务费,而是实现了在借贷交易规模中的分成,从而形成更大规模的收入与利润,促成了更高的估值


同样是应用AI等技术,在做AI解决方案的公司中,能实现10亿以上营收的公司寥寥无几,旷视这种头部的公司2018年营收14亿,2019年应该不到20亿。盈利更是羞于说出口。受制于较高的研发成本、交付成本,旷视2018年经调整的净利润只有3220万,2019年上半年盈利3267万元。


这甚至比不上金融科技公司一个季度的财务表现。2019年三季度,360金融收入25.83亿,净利润7.34亿;拍拍贷营收15.12亿,净利润5.99亿这么大差距的背后,是金融科技公司在助贷、联合贷款模式下完成的。做AI解决方案,则只能按项目来收费


但现在金融牌照越收越紧,助贷、联合贷款前景不明,监管部门想切断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之间的助贷,让银行自己有数据化的风控能力,但大部分银行还不具备,而且银行也有多种资产配置需求,想要切断又不容易,所以一直悬着。如果助贷、联合贷款的形成最终被监管否定,那么金融科技公司的收益可能大大缩减。

 

看看行业里的融资情况,在年底,有排列科技、维择科技、东方微银、金蝶金融、氪信科技等公司获得融资。这些公司中,大部分都不涉及助贷、联合贷款业务,更多是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角色。这显示了资本的谨慎。

 

金融科技未来的机会点在哪里?

 

这样来看,金融科技似乎气数已尽?并非如此。中长期来说,金融科技肯定是值得看多的,有很多理由支持。

 

AI技术应用,银行自己做不完、做不了


首先,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的需求永远存在,而且靠银行本身的科技实力很难满足。

 

业内人士对虎嗅Pro表示,行的科技部门对业务的理解深度、洞察能力都不足,银行前后台部门割裂很严重,就算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原有问题还是会存在,还是会依赖外部技术公司

 

而银行的技术需求依然很大。第四范式副总裁柴亦飞表示,和四大行聊AI的事情,银行收集各个业务条线和业务部门的需求,数量级超过三百个,以银行现在IT的开发能力和承接能力,可能需要做5年

 

金融科技子公司成立了,也不能满足银行的全部需求。有业内人士表示,和某银行金融科技子公司聊过后发现,成立子公司后,各个分公司都有人带业务需求纷至沓来,他们很崩溃,处理不过来。

 

需求多而又多


银行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以前我们可能觉得金融科技就是大数据风控,最多再加上智能获客、智能客服,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比如银行要大规模使用AI技术,不只是开发或者引进算法就行了,在底层要有支撑AI生产力的数据处理平台、数据库等产品,IT构架稳定运行,需要金融云支撑。这些都是需要去补足的。银行的一些劳动密集行业务,比如票据,也都需要OCR等技术来提高效率

 

在数据平台这方面,柴亦飞此前表示,大家认为金融行业的数据基础都做的比较领先了,其实还不是。今天要去搭建一个面向AI需求的数据仓库,要做的事情和以前传统BI做的数据仓库,是不一样的。

 

未来银行业全面应用AI技术,不仅在具体的AI技术服务上有技术需求,在数据基础设施上也有升级的需求。

 

一家数据科学平台负责人表示,基础设施数据服务包含了数据仓库、数据服务、AI基础平台、影像平台等,在上面有客户管理、运营管理、风险控制、精准营销、监管报送、监管分析等功能。另外在城商行、股份制银行、保险、民营银行、基金、村镇银行、银行派驻机构、消费金融公司等,也都有投资交易知识图谱和运维监控方面的需求。传统的Hadoop技术已经很难发挥业务价值,需要科技公司通过产品化的能力,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行业里面做落地并丰富应用生态

 

央行在金融科技规划中也提到了具体的技术发展点:企业级大数据平台、金融云、AI、分布式数据库、分布式账本、人脸识别、监管科技等。



这些都是金融科技未来还可以继续发力的点。


降本增效压力下银行有求于技术


传统金融对金融科技确实也在慢慢到了需求节点。今年RPA就火了一把,被看做是一个小风口。有人认为主要是RPA这个传统产品借助AI才重新被关注,但其实更重要的原因在于银行的竞争压力。


业内人士表示,原来银行躺着赚钱,无所谓就是多花点人,反正都能赚。现在各家银行之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每家都有降本增效的需求。相对比较低效、重复的工作,要么铺人力,要么付出较高成本对系统改造,RPA找到折中的方法,对系统不产生较大的影响和改造的基础上,能够低成本解决原来需要大劳力才能解决的问题。RPA技术早就成熟了,从技术本身来说并不是难事。RPA受关注,不是技术积累到这个点,而是需求点产生了。


这种思路在智能客服、OCR等应用上也都适用。

 

新业态、新技术带来的需求


不断变化的金融模式也需要金融科技的支持。以理财子公司为例,今年银行的理财子公司纷纷开业,依赖母行线下网点渠道的传统营销模式显然已经过时,获客更多要走线上数据化运营的路子,在投资品的选择上也需要智能投研产品的支持,对资管科技的需求预计也会慢慢显露出来。预计对用户画像、精准营销、智能投研、量化交易、智能客服等技术应用都会有一定需求。


对于一些新兴技术,金融机构也会有越来越多的需求。比如5G,正好迎合了银行、券商等建设智慧网点、无人网点的需求。2019年的最后一天,工行发布了智慧银行旗舰店,融合了智能柜员机、实时制卡智能柜员机、智能领取机、工商执照制证机等产品,背后都需要5G技术的支持。中行、建行、浦发等银行也都有这种网点建设。这背后都需要大带宽、低时延、海量连接的5G技术支持。

 

已有的金融科技应用,进一步做深


另外,已有的金融科技应用,正在一步步做深。


比如智能客服,以前是只能做一些简单的问答,当需要回答比较复杂的问题时,需要真人客服来处理,作用是让客服少打无效电话。还远不能帮人解决决策的问题,比如电话打给谁、选择什么时机、销售什么产品,这些问题上的不同处理方式,决定了谁是比较好的客服人员。


业内人士表示,现在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模型构建,其实可以帮助客服人员具备这样的决策能力。数据发现,不同的产品在销售的过程中,有些产品是今天打完明天再打,成功率会高,有的产品是今天打完以后,明天不要再打了,有的产品是打电话再发消息效率会高,差异化很大,模型可以帮助客服人员优化决策。


再比如数字化程度不高的对公业务,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技术元素加入进来。

 

德勤管理咨询总监王凯对虎嗅Pro表示,对公业务的技术支持,最近几年成长性越来越大。银行正在推动交易银行全链数字化的进程,不仅仅是营销、风控环节,银行的内部管理、知识管理,也在数字化。因为对公产品非常复杂,是定制化的,每个季度都在变。如果没有很好的管理体系,或者人工智能的介入,产品很难管起来。现在很多银行在对公业务的知识管理上,引入了很多智能化的手段。最常见的就是语义分析工具,对知识进行管理和自动推送。

 

德勤还在给一家国有大行的小企业部门做客户的流失预警。现在小微客户的迁徙越来越方便,换一家银行越来越容易,对各家银行来说竞争更激烈,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用技术提前预测到客户的流失,对一些交易行为或交互做回归的分析,来找到一些关键指标,观测这些关键指标,找到可能的关键流失节点,然后进行一些干预。

   

另外在中间业务收入这方面,中收业务很大的问题是受到政策、环境各方面的影响非常大,难以预测,不像信贷比较稳定容易预测。但由于需要提前做资源的投放,所以预测还是比较重要。以前的中间业务收入预测就靠财务部门拍脑袋。现在则通过智能化的手段去建立复杂的模型进行预测,而且每个产品都可以预


这样来看,原来数字化程度不高的对公业务领域,也在用AI等技术去改善效率。

 

2020年可能依然是苦日子

 

总结以上的积极因素:行业对于金融科技的需求从未改变,甚至从来没有如此强烈过,以至于银行都纷纷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央行也出马去研发法定数字货币,而监管部门也在研究监管科技。由于银行的技术能力整体上有限,业务前台与后台存在割裂,特别是大量的中小银行缺乏金融技术开发经验,而且证券、保险对金融科技也有需求,理财子公司也需要技术支持。从已经落地的金融科技来看,也还需要进一步做深,比如AI客服。大数据风控也是如此,还有用联邦学习等新技术去兼顾信用评估与隐私问题等发展方向。


从长远来讲,金融科技生命力还很旺。

 

这些需求比较琐碎,又是中长期的需求,不要指望需求在2020年大量爆发。更重要的是,金融科技公司往往需要以解决方案供应商的身份参与进去,在盈利模式上跟传统的金融IT服务区别不大。金融科技公司想挣大钱,势必还是要申请牌照去做金融业务,或者用助贷、联合贷款等形式参与到借贷中去。但这都面临政策不确定性。


从2020年的角度看,金融科技市场的监管政策仍未出清,行业还有很大的监管压力。特别是关于助贷、联合贷款的监管政策并未确定。虽然很多银行还不具备在小额信用贷款领域的规模化放款能力,还是得依靠一些金融科技公司的数据与风控技术,但监管部门不希望银行将核心风控外包,希望银行能自己打天下。毕竟金融科技公司良莠不齐,不是每家都有足够强的风控能力,如果风控不力带来大量坏账,金融科技公司赔不起,坏账还是银行的,这会影响金融系统的稳定。这其中的矛盾如何解决还未可知。


而助贷、联合贷款又是大部分金融科技公司的主要技术变现手段。如果被禁止的话,金融科技公司的收益不能跟放贷规模精密挂钩,只是解决方案的提供商,虽然有市场有机遇,但营收与利润水平可能难以匹配高估值。大部分金融科技公司在2020年势必都还得忧心忡忡地过日子。

 

行业里的重点公司、明星公司大多都是如此。

 

蚂蚁金服到现在为止依然是实力最强的金融科技公司,无论是场景、数据的积累,明星产品的数量,还是技术储备,都处在领先位置。背后阿里的资源也是其他企业无法企及的。2020年,蚂蚁金服的优势依然很难被超越。


不过蚂蚁金服也有自己的隐忧,联合贷款成了蚂蚁金服营收与利润的重要来源,但这方面监管政策未定;靠其他领域的技术输出,很难实现现在的营收与利润规模;前期被寄以厚望的芝麻信用也在征信管理政策之下,由金融信用转到商业信用领域,价值肯定会打折扣;另外,蚂蚁金服上一轮融资估值高,想要上市又面临市况不好,维持估值有难度,因此业绩压力大,阿里将此前的分37.5%税前利润改变为33%的股权投资,也是为了帮助蚂蚁金服释放利润。在业绩压力下,蚂蚁金服的补贴、市场拓展、新业务开拓可能会有一些影响。比如蚂蚁区块链的研发与应用,现在就是一个有营收压力的业务部门,而不是研究部门。

 

京东数科现在已经不是纯粹的金融科技公司了,而是在智慧城市、智慧农业、工业信息化、数字营销等领域做了不少探索,更像一家AI解决方案供应商,也有了一些标杆客户。这个转型方向值得肯定,做的事也跟实体经济切实相关,可能更有价值。


但从商业的角度看,这些布局都是长期性的,在金融业务之外,京东数科涉猎广,战线长,目前大部分探索的领域都是处在树立标杆客户的阶段,其实很难在这些领域获得规模化收入。毕竟从有标杆客户到可以全面推广,还需要经历市场培育和降低落地成本等环节,现在整个AI领域完成这一转换的公司也不多。现在京东数科营收主要仍然依靠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理财等金融业务来支撑,这方面面临上述政策不确定性,做大也是个难题。


腾讯金融科技被腾讯寄以厚望,不过预计还是会以支付业务与理财业务为主,辅之以云的形式输出技术解决方案。腾讯征信还没找到方向,腾讯微保也没有突出的成绩。在政策未明之前,一向谨慎的腾讯预计也还是不会在借贷领域有大动作。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