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会员畅享妙投服务,按年开通最低至3.5元/天。
点我开通
会员畅享妙投服务,按年开通最低至3.5元/天。
点我开通
京东要隐藏,拼多多要修饰,这个数“神奇”在哪?|利润篇8
2020-06-10 11:42

京东要隐藏,拼多多要修饰,这个数“神奇”在哪?|利润篇8

文章所属专栏 打开财报的4把钥匙

虎嗅注:


最近,“税务部门要求电商卖家为刷单行为补税”的消息刷屏,而刷单早在两三年前就已经是很“成熟”产业,并且可能是中国电商心照不宣的秘密。在彤师过往关于电商的分析中,多次提到GMV数据只能作为投资参考,原因之一就是刷单行为的存在。


且GMV水分大、各电商平台确认GMV的口径不同、会计师亦难以可靠核查。阿里、京东先后停止在季度中披露GMV、年报中也只一笔带过,只有拼多多喜欢拿这东西说事儿。今天这篇就通过京东、拼多多等案例,让你更彻底了解GMV。


总成交金额,简称GMV (Gross Merchandise Volume),经常被电商平台用来炫耀规模。消费者只要下单,不论是否付款、是否发货、是否退货或拒收,统统都纳入总成交金额。


虚构已经成交的订单来夸大营收,要虚构出库、发货、收款、物流、用户签收、平台与供应商或第三方卖家结算等一系列数据,不仅工作量大风险也大。因“证据链”过长,疏漏任何一个环节肯定能被核查出来(假设审计师想查)。虚构GMV只是举手之劳,未成交、没付款、没发货……可谓来无影去无踪。


已上市的电商平台不至于或者说不需要直接造假,只要对第三方卖家刷量造假睁一眼、闭一眼,就可以坐享其成。还有更厉害的大招——调整GMV口径,既然通用会计准则没有相差规定,怎么确认GMV企业说了算。


所以,每次在文章中提到GMV,笔者都强调它不是GAAP指标,而是PR指标。

本文是 打开财报的4把钥匙 付费栏目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