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0-09-03 12:06
伤害一个孩子最隐蔽的方式,就是剥夺他的隐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书单(ID:BookSelection),作者:轻浊、邹雨 ,编辑:燕妮,题图来自:《天空之城》剧照


1. 比起家人,更像敌人


这几天,一个在家里安摄像头,监控女儿看书的妈妈上了热搜。


看完新闻的网友纷纷表示:突然想起了小时候,被父母支配的恐惧。


事情是这样的。一位一年级女孩儿的妈妈,在家里安装了一个云台摄像头,即使人不在家,也可以通过手机随时监视孩子,有没有按时看书、坐姿是不是端正。


还时不时通过对讲功能喊:坐直一点。你在看什么书?怎么又看动画片?


不光摄像头前的孩子感觉到窒息,就连看这个视频的书单君,都感觉到一阵恐惧的哆嗦。


被以“关心你”的名义,24小时监视着,该是一件多么恐怖的事情。


没想到,事情一出来,更多类似的事件也跟着上了热搜。


南京一个14岁的小男孩打电话报警,称自己的父亲要装摄像头监控自己。



视频里,被指控的父亲破口大骂:


我监控你什么了?


你有多少隐私?


我是你什么人?


我不可以监控你?


这令人窒息的一连串追问,怎么越听越觉得熟悉?嗯,好像就差一句“我这都是为你好”了。


但这实际上早就侵犯了孩子的隐私权,是违法行为。


视频中,很多被采访的小学生都表示:接受不了,感觉自己像个囚犯一样生活。


而所有的家长都说:好好学习,自然不怕这种东西。我也是无奈之举。


不知为何,这些回答越听越不像家人,倒像是压迫者和反抗者的斗争,在他们的亲子关系里,我只看得到两个字:控制。



回想我们小时候,父母的控制,是“我坐在桌前写作业,妈妈坐在身后织毛衣 ”。是“回家的父母蹑手蹑脚开门,第一眼就看向电视机”。


但是时代变了,科技的进步使父母操控的手得以伸得更长,从前的反抗大法已经不管用了。


近期的新闻里,有一条是,一个小女孩趁着爸爸不在家,偷偷看电视,她的宠物狗在旁边放风。


听到家长的脚步声后,狗狗赶紧伸出前爪挠了挠作业,女孩迅速关掉电视,装作一直在写作业的样子。随后,家长进门。


一人一狗,配合得天衣无缝。然而他们没想到,家里居然还有监控。回家后的爸爸一调回看,一切都了然于心。

 


想从父母的手上,挤出一点儿自由空间,实在是太难了。


父母总是理所当然地认为,孩子是自己的所有物,是自己身上掉下的一块肉,一块肉哪有什么隐私权?


因此,在青春期,甚至成年之前,许多父母都认为,孩子的人格是不完善的,因此就应该依附于家长存在。


简单来说,就是:乖乖听话。


这种想法会给家庭造成多大的伤害呢?


2011年的美国,一个叫詹妮弗的华裔女孩,雇了三个杀手,企图谋杀自己的父母。结果母亲当场死亡,父亲逃过一劫。


其实,詹妮弗从小是个成绩优异的乖乖女,但进入高中后,她的成绩开始走下坡路,还谈起了恋爱,但完全不敢让家里人知道。


为了应付爸妈,她谎称自己考上了大学,每天假装出门上学。而“大学”期间,父母依旧那么严厉,不准她谈恋爱,不准她化妆,不准和朋友出去玩,不准上专业课以外的兴趣班。


纸总是包不住火的,谎言拆穿后,父母没收了她的手机电脑,查她的聊天记录,完全监控着她的生活。



这让她走向崩溃,最终才导致了上述的惨剧。经过四年的调查后,詹妮弗也最终入狱,被判无期徒刑。


父母对孩子的控制,就像挤压一个弹簧,压缩着孩子的自我空间。


总有一天,这根弹簧要么就失去弹性,自暴自弃,要么就奋力反抗,与父母变得势不两立。


2. 高压教育,真的是为孩子好吗


家长们每每用起“都是为你好”这一借口时,书单君其实从来都不怀疑他们的真诚。


问题在于,就像网上调侃的段子“有一种冷,叫做你妈觉得你冷”一样,家长们的“为你好”,多少有些一厢情愿,又一意孤行。


明明看到高压教育之下孩子们的反抗与不快乐,他们却能够始终坚信自己是对的。


他们总是觉得,自己站在“过来人”的角度,能一眼看穿孩子们将要走的弯路,并提前进行规避。


但事实上,在规避风险的时候,很可能要走更多的弯路,还有可能,摧毁一些更珍贵的东西。


在《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作者吴晓乐就讲述了一个和高压教育有关的经历。



大学时,吴晓乐担任了学生纪小弟的家教。


纪小弟的知识基础也不太好,为了培养他的学习兴趣,吴晓乐最初制定的学习计划,比较简单。


结果这可不得了,纪妈妈得知以后,不停地夺命连环Call,一打就是一个小时,要求吴晓乐必须“用力地督促他“,必须节节课都考试,还要布置双倍的作业才行。


除此以外,还要求吴晓乐准备一本”联络簿“,在这个册子上,要事无巨细地记录上课内容,包括教学进度,小考成绩,下次考试范围等等,以便她能够无缝从老师手里“接过”纪小弟,继续鞭策他学习。


纪小弟家里虽然没有摄像头监控,但和书单君开头提到的远程监控,真的是如出一辙。


随着进一步了解,吴晓乐发现,纪小弟虽然不爱学习,但在打篮球方面却很有天赋。


可纪妈妈并不在意,她早已替儿子规划好了人生路线:考上法律系,拿到律师执照,继承家里亲戚的律师事务所。


后来,为了不让他去练球,纪妈妈特意把家教的时间,从原本的下午改到上午。


这种方式不但没能激发纪小弟的学习潜力,反而让他更加抗拒。他最初还肯认真做作业,到后来就直接敷衍了事,根本不学习了,成绩就此一落千丈。



高压教育之下能否培养出优秀的人才?这件事没有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被父母控制着的孩子的人生,都不快乐。


而拼了命对孩子“好”的父母,最后反而都会失去与孩子好好相处的可能性。


3. 先成人,后成家长


家长对孩子的控制,伤害的仅仅是亲子关系吗?当然不止。


很多人都知道,父母的高压管制是有问题的,却说不出最大的伤害是啥。


是打游戏时间少了吗?是不能偷偷摸鱼了吗?这样的理由好像无法堂而皇之地对父母说出口。


其实,书单君认为,父母的控制,伤害最大的,是孩子与自我相处的能力。


上学时期,正是一个人自我意识形成的过程。除了学习,他们还在学会如何“成人”。


可是,一个时刻被摄像头盯着,生活被安排的满满当当,完全没机会和自己相处的人,怎么可能去思考自己到底是谁,自己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呢?



孩子的内心也需要隐私空间的,这个空间被家长持续挤压之后,只会导致两种结果。


第一,放弃自我思考,成为父母的傀儡。就像是习惯了鞭子的驴,你不抽,我就不走,你抽一下,我就走一步。一旦形成了习惯,等进入大学,走出社会,父母不在身边的时候,鞭子没了,怎么办呢?


形成自我意识的阶段已经过去了,这时的孩子,除了随波逐流,再也没有别的办法了。


第二,就是在父母看不见的角落里,双倍释放自我,卧室里安摄像头,上厕所你管不了吧;家里安摄像头,学校里管不了吧。


这样的孩子,一旦嗅到了自己不在父母管控范围之内,便会变本加厉地玩,原本对学习的几分热情,也完全散失殆尽了。



很多父母可能会喊冤,说:“这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还不是因为我关心你们,担心你们缺乏经验。”


这话不假,孩子们的确是缺乏经验,但谁又能够保证,父母的经验和判断就一定正确呢?


其实,父母很容易缺乏边界感,觉得自己和孩子是一体的,如果孩子优秀,自己才算优秀,而如果孩子不听话或是毫无建树,则代表着他们的无能。


这比事业、感情状况,都更容易动摇他们的自我认知,于是乎,父母们才会拼尽全力,教育好孩子。


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想要有“优秀的孩子”,而是因为“优秀的孩子”代表着他们是“优秀的父母”。


在成为父母以后,他们很容易就忘掉了自己也是个妻子/父亲、是同事、是社会上的一员,甚至是身为“自己”的身份,他们太执着于扮演好“父母”这个角色”,让自己无法喘息,也给了孩子们太多不必要的压力。



但其实,人生这么长,孩子完全经得起一些弯路,而且,比起浪费时间来,拥有自己的自主性和幸福,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正如网友“已注销人士暗蓝”所说:


“是活成一种标准,还是活成一个自我,活成一个独立的‘人’?这道题总是家长先做,孩子后做,然而这道题的结果,终究要归到孩子名下。家长之于孩子,只是也只能是起点和源头。源头不可能、不必要,更不可以安排河流的所有方向。”


比起打造父母心目中的“完美孩子”,不如留出足够的空间,让他们自行成长,也许反而会有不一样的惊喜。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书单(ID:BookSelection),作者:轻浊、邹雨 ,编辑:燕妮,题图来自:《天空之城》剧照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