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0-09-03 15:12
为“谭松韵母亲被撞案”愤怒后,我们还应关注什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Vista看天下(ID:vistaweek),作者:指听


谭松韵母亲被撞身亡的案子引起了全网范围的关注,这是让很多人都始料未及的。


从昨天各种“公职人员徇私枉法”的猜想,到今天庭审更多细节被公开和总结,网友的情绪也随之经历了一番大起大落。


有关这起案子中许多被情绪带动的疑点,正逐渐得到澄清和解释。


但依然有些问题,是值得让其作为一个社会议题,而非只是“女明星的悲惨私事”被关注的。


被痛骂的庭审过程,到底是怎么回事?


8月31日,谭松韵的母亲被撞身亡一案在四川省叙永县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法院网站对九个多小时的庭审进行了全程直播。


当天夜里,谭松韵的后援会发微博对庭审细节提出疑问,并总结出了“证据缺失”“原告律师多次被打断”等疑点。



由于庭审实录的时长达到了9个多小时,网友很多都是通过视频片段凭着来了解事件的。


再加上被告一直没道歉、在法庭上“胡搅蛮缠”等细节,人们对于他“上头有人”的指责也开始甚嚣尘上,并逐步延伸到了对于执法人员水平甚至动机的质疑。


然而在看完庭审之后,人们才厘清了很多在之前的质疑中被混淆的细节。


第一个疑点是,法官和公诉人到底有没有偏向被告?


此前有网友质疑,公诉人曾经阻止原告律师出示证据,且审判长多次打断原告方发言,以此论证法庭在“偏向被告,干扰原告方的申诉”。


然而从庭审现场来看,这样的指责明显是没有道理的。


先说审判长,打断与案件无关或者过于情绪化的发言,本就是他维护法庭秩序的一部分。根据庭审录像显示,审判长也曾经多次打断过被告方律师的发言,不存在“偏袒”的情况。


还有个别人因为审判长普通话不标准就批评其“不专业”,也是有点“挑刺儿”的意思。


对公诉人的指责,也不乏对事实的张冠李戴。



有人质疑公诉人阻止原告律师出示事发现场的录像,是“居心不良”。


但在实际庭审中,这份录像其实是一段模拟撞击的演示录像,而不是现场监控。


而公诉人也并非是阻止视频的出示——正如她所说,按照程序,刑事诉讼环节的证据应该由公诉人出示,原告律师可以在稍后的民事诉讼环节出示这段视频。


事实上,公诉人不仅没有表现出对被告的偏袒,而且确实履行了自身职责,提出了多个对被告不利的信息点。


比如在被告马某某交代自己当时车速40公里/小时后,她反复对于当时车辆“前挡风玻璃被撞出心形大洞”的细节进行质询,试图还原当时车辆的真实运动状态。


在结尾陈词时,也多次强调被告“没有悔罪态度”,并主张从重处罚。


整体看下来,审判长和公诉人基本上按照庭审规范走的,莫名成为部分人情绪的出口,实在有点冤枉。


那么下一个疑问是,案件中是否存在“证据消失”?


一开始不少人听说的版本是,事发路段监控录像坏了,附近的行车记录仪坏了,能证明被告“毒驾”的检测样本不见了。


这些所谓“巧合”也一度被认定是办案人员“动手脚”的证据。


然而庭审中谈及的真实情况是,附近车辆的行车记录仪不是“恰好坏了”,而是没有安装。


而事发路段的监控也提取出来了,尽管“无法恢复清晰度”,但能够看清车辆发生撞击后,停车后又开走的细节。


所谓的“毒驾证据丢失”,也是一个误传。


这段庭审被部分网友看作是警方“推脱责任”的证据。


现有的信息中基本可以表明,无法认定毒驾不是因为所谓的样本丢失,而是因为在尿液、毛发和血液三项检测中,只有尿检的结果呈现阳性。


但尿检本身存在较高的“假阳性”可能(服用一些特定药物也会导致尿检阳性),不能单独作为毒驾的证据。


因此原告律师试图论证警方的毛发、血液检测流程有误,来说服法庭采纳尿检结果来论证肇事司机毒驾。


必须承认,办案人员在采样程序上确实存在疏漏:采样时没有视频记录,也没有留出多余样本。


因为检测机关一般最多将送检样本保留7天,结果出来就会销毁。这也客观上导致,确实无法再次检测来证明或排除肇事司机的毒驾可能。


从目前展露出的细节判断,就此认为办案人员是”暗箱操作“,似乎还为时尚早。


根据法律博主的科普,即使三项检查都是阳性,毒驾这件事也不见得就能在法庭上“板上钉钉”。


法律博主@法山叔对于案件的争议进行梳理。


在信息模糊、事实混乱的情况下,大众的情绪一度陷在“阴谋论”的设想中无法自拔。


然而现在看来,尽管这案子在舆论的发酵中变得全网轰动,但就目前披露事实来看,我们似乎也只能把它当作一个普通的交通肇事案来关注。


为什么这悲剧,会让所有人不禁齿寒?


那么,网友们愤怒的是什么?


让人无法否认的是,这个案子能够引发如此大的关注,谭松韵的知名度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就像昨天很多普通网友加入讨论,一开始都是被她在法庭上真情实感的陈述所感动。



与之相对的,人们越同情谭松韵,也就越对坐在被告席上的肇事司机感到愤怒。


作为一个酒驾后逃逸的肇事者,被告马某某确实给人们留下了非常非常糟糕的印象。


事发后也只赔偿了几万元钱,直到出庭依然在事实上多次推诿、抵赖。



遭遇悲剧的女明星,“嚣张又毫无悔意”的肇事司机,极大程度激起了旁观者的同情和愤怒。



然而,除了对谭松韵的共情,另一个同样重要、却常被忽视的问题这次也走入大众的视线,刺痛了许多人的心——


谭松韵在这次事故中所经历的痛苦和无助,其实广泛存在于交通肇事受害者的家庭之中。


一直以来,对于酒驾致人死亡这件事,法律与大众情绪之间一直存在着错位。


当有人期盼着马某某被判死刑时,甚至还并不了解,在交通肇事罪中“以命换命”是几乎不存在的。


从法律角度考虑,交通肇事罪本身就具有较强的过失性质。即使是造成重大危害也不会刑期超过7年,除非是逃逸行为导致被害人死亡了,才有可能获刑7年以上。


2010年快男阿穆隆在杭州酒后驾车撞人致死并逃逸,最终被判刑3年6个月。


再加上很多案件中肇事者都有自首、悔过等减刑情节,刑期往往更短。


比如去年11月,武汉一名男子醉酒、超速驾车,撞到电动车致人死亡,并在事发后弃车逃离。


但因为他主动投案自首,并积极赔偿受害人经济损失,获得了被害人家属谅解,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


然而另一方面,车祸对于受害者家庭造成的伤害却是极大的。


受害者家属要么痛失亲人,要么需要承担高额的医疗费用。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交通肇事的民事赔偿并不能令人满意。


此次谭松韵一家要求赔偿500万元,但按照正常的死亡赔偿金标准,可能只能拿到几十万元。


赔偿金能否落实也是个问题。一个事实是,交通肇事案中肇事者比受害人态度还横的情况并不少见。


被马某某撞成重伤的另一个受害者,其儿子就提到,家里人去讨说法的时候,甚至遭到了对方极其无礼的回应。



更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则是唐山的“教科书式老赖”的事件。


赵勇的父亲赵香斌遭遇车祸后成为植物人,在法院判赔85万后,肇事司机黄淑芬一直耍赖拖欠赔偿。



逼得赵勇不得不卖房给父亲治病,即使后来借助网络舆论,但想把赔偿款要齐还是难上加难。


交通肇事带来的惨痛从来不是一个孤例,甚至在谭松韵妈妈悲剧中的每一个让人心痛的细节,都不是绝无仅有。


如何让肇事者获得应有的惩罚?如何保障受害者获得实打实的民事赔偿?都是需要社会持续考虑、推进的问题。


真正的公道,不该是情绪支配下的“重判”


当明星的影响力再次把交通肇事的伤害捅到大众眼前,这或许也是案件引发无数人愤怒情绪的原因所在。


而谭松韵知名度带来的另一个影响是,很多远离法庭的人第一次主动观看了一场庭审的全过程。


正如上文中所说,尽管没有证据证明公职人员存在立场偏向,但办案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疏漏和瑕疵。


法律博主@法山叔


证据采样时没有备份、没有将经手人和信息记录清晰;被看作“无所不能”的监控录像还会出现不清晰的问题。


而这些都被直播庭审带到了大众眼前,也就带来了更多的质疑和困惑。


更重要的是,案件开庭是在四川省叙永县法院——一个县级法院,所谓的“小地方”。


这也踩准了大众对于“小城市靠关系”的情绪痛点。


当马某某的父亲被爆出曾任当地县文联副主席,庭审中一切所谓“不合理”之处,在很多人心中都有了“合理的解释”——强龙不压地头蛇。


“大城市里文联副主席不算什么官,但在县城谁还不得卖个面子。”


“好歹都是一个权力圈子的人,有来有往情分才能细水长流。“


尽管从这次的庭审实录来看,能支撑这种猜测的证据寥寥无几。但是人们集体性对“人情网”的讨伐和恐惧,却真实存在。


单单拿酒驾这件事来举例,山东商报就曾经报道过,一些小县城里的熟人社会,导致很多酒驾执法沦为表面功夫。



甚至交警什么时候查酒驾、在哪里查,都能成为圈子里心照不宣的秘密,导致“抽查”形同虚设。



网友对于谭松韵妈妈被撞案中的警方、法官、公诉人进行了大量的负面猜测,但另一方面其实也反映了对于小地方“关系网”的恐惧和不满。


或许正如案件中的另一位受害者家属所说,这个案子很普通但也很典型。


普通的地方在于,它无论是从情节的严重程度、办案的流程瑕疵、庭审的胶着和肇事者的嚣张态度来看,都是一起常见的肇事案。


甚至在所有交通肇事的悲剧序列中,连“特别恶劣”都算不上。


而典型之处则是,其中所反映的困境,以及受害者家庭面对的痛苦,都是需要社会重视并解决的问题。


对于公众来说,人们迫切希望谭松韵以及其他在这次事件中受到伤害的家庭能够在庭审中得到公正的结果。


但同时也该认识到,大众在情绪的宣泄下一味呼吁对肇事司机进行超出法律限度外的“重判”,是意义不大的。


真正的公道,不该是在“网络伸冤”中的音量大比拼——谁的声音大谁的问题才能被看到。


尤其是在交通肇事这个普遍又典型的话题下,每一位受害者未曾得到的“公道”、和他们维权之难的切身之痛,都值得借着这次由明星影响力带来的讨论,得到更加广泛和强烈的重视。


明星自带的关注度、有瑕疵的办案流程、扑朔迷离的传言……意外地让谭松韵妈妈的悲剧成为了大众释放情绪的的出口。


但人们的激愤若能不止于针对某一个肇事者、某一个案件,这次全网范围的讨论才能拥有更深切的意义——


如果借此推动大众和执法者对于酒驾危险性的重视,推动地方执法的严肃性,或许,我们才能真的拥有想要的公道。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Vista看天下(ID:vistaweek),作者:指听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