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0-09-30 13:46

家喻户晓到“无戏可拍”,那些千禧年的女顶流们开始踏上回归之路

本文作者:郭吉安,题图来自《演员请就位》第二季先导片


“如果说有一天市场有这么一个角色说一个女人走下坡路,无止境的走,不见尽头,那我就去演一个不见尽头的这么一个走下坡路的女人。”《演员请就位》第二季中,马苏在先导片中对着镜头感慨。


这是她在2018年初事件后首次直面自己的“过气”,同样,因感情危机而中止演艺生涯的黄奕、因结婚生子而逐渐淡圈的胡杏儿也出现在了这一季节目的参与名单中。


这些平均年龄40岁的女演员,曾经都是炙手可热的风云人物:初代古偶女神、荧屏清纯玉女、后TVB世代的港姐代表……


她们红于千禧年间,都曾有过不止一个国民度颇高的代表角色,此后在风云变幻的十余年内享受过鲜花、掌声、名誉,被粉丝追慕,是无数剧组争抢的女主角,是一个时代头部女艺人的代表。


她们的演技似乎无需证明。


但或是困侑于家庭,或是被负面打落,她们以演员身份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已是多年前。经典的角色消失在时间长河中,跳动在看客唇齿间的,是八卦消息、生活故事之类暧昧的影子。


“所以我来到这个舞台了,大家都会说黄奕这一手好牌就打烂了,我想把它一次一次地赢回来。从现在开始,我的人生是胡不是糊。”黄奕说。



一、辉煌往事


毋庸置疑,李玉湖曾是一代人的记忆。


那个明眸善睐,爱哼唱着扬州小调的“错嫁闺秀”是不少人心里古灵精怪的代名词。而出道主演的首部作品便赶上了这样一个好角色,黄奕的星途曾经一片璀璨。


她也像剧里那个风风火火的丫头,浑身上下都是闯劲,“有点盲目自信,就觉得自己是女一号了,戏也老好了,怎么那么天赋异禀。”


以至于在《上错花轿嫁对郎》刚拍完的时候,师母曾经问她最近在干吗。黄奕直接回答:“我不就在等着火嘛。”那是20年前,她刚23岁,觉得自己演了这么好的角色,没有不红的理由。



这份“大红”降临的快极了。戏一经播出,这个长相讨喜、眼睛尤为好看的姑娘成为了观众追逐的女神,后来黄奕在横店拍戏,曾被一堆高喊着“李玉湖”的人满世界追着跑,眼前所见乌泱泱都是人,吓得她躲进酒店窗帘后面藏着。“就是那会儿,真正有了红的概念。”


紧接着便是雪花般找来的剧本,从2001年起,她几乎没睡过一次饱觉,一年可以连着拍一百二三十集戏。间歇也没停下来过,拍杂志、出唱片、拍广告,“那会儿觉得人生就像是一个行李箱,从一个剧组到另一个剧组,忙起来连今天在哪个城市都记不得,最累的时候甚至在拍戏中倒在红毯上就睡着了。”


《卧虎藏龙》《新女驸马》《还珠格格3》……好在随着一部部作品播出,她也从李玉湖变成了黄奕,被观众记住了名字。那是她的高光时刻,有人天生便是一张好观众缘的脸,赶上一部好戏,便拥有了进入头部阵营的敲门砖。


马苏也有过这样的好命,让她一夜爆红的那部戏名为《大唐歌飞》,那时尚青涩的贾乃亮在剧中饰演一心恋慕她的书生,她扮演清丽秀雅的“歌妃”许合子。



也正是凭借这部戏说题材的历史剧,“马漂亮”被行业看到。这个黑龙江的直爽姑娘在现在以“接地气”闻名,但在刚出道那会儿,也是知名的“古装美人”,李师师、安小慧、练霓裳等经典古装角色都纷纷找上门来。


不同于当下容易被定型的小花,马苏的表演实力也逐渐被行业认可,古装剧外,都市爱情剧、生活剧、谍战戏纷纷抛来了橄榄枝,可供她选择的剧本五花八门。


马苏便再也没停下来,她一年能演五六部戏,甚至有时候电影、电视剧加在一起数量会更多。行业里说她是“拼命三娘”,给她起了个劳模的称号。


“我这个人从小就不算特别聪明,我妈老和我说,笨鸟先飞早入林,机遇差别人半步,就靠努力来追。当然,我也羡慕别人能喝咖啡,休息,但我一想到我能演这么多场戏,还是女主角,就高兴的很。”


相比前两位,草根派出身的胡杏儿就没有出道便迎来大爆女主的好运,她从未接受过专业的演技训练,1999年凭借港姐季军进入TVB培训班。


那时适逢陈慧珊、蔡少芬一众港姐离开,TVB想捧出一批新人。胡杏儿便从2000年开始,直接被丢进了一个个剧组,开始在实践中磨炼着演技,也积攒着运气和机会。


“一点点演小小的角色,别人的妹妹,别人的朋友,别人的女儿,整整两年时间都在各种戏里串。当时甚至有导演直接和我说,杏儿你别做梦了,你不可能有机会做主角的。”


也正是这句话激励了她,那时合作的前辈秦沛鼓励她:“你一定要相信自己,如果连你自己都不相信,你就不行了。”胡杏儿也被一下子点醒了,她咬紧牙关,决定一定要做好。


她试过一天工作二十小时,定一个十分钟的闹钟,欺骗身体“睡了一觉”,也曾经在最累的时候睡在公司的“鬼屋”,心想“就算鬼来搞也不怕,我只想睡觉”。在这样的拼劲下,2002年,胡杏儿等来了《流金岁月》中的丁善茵,虽然也是别人的妹妹,但是个弱智,她有了进一步的发挥和表演空间。


正是凭借这部作品,胡杏儿一举拿下了当年TVB的飞跃进步女艺人奖。隔年,她终于开始在内地观众耳熟能详的作品中饰演主角,《律政新人王》《冲上云霄》《我的野蛮婆婆》……TVB的后花旦时代开启,胡杏儿在其中留下了大名。



千禧年初,黄奕、马苏、胡杏儿在连轴转的拍戏、演戏,名气伴随作品一路上升,行业赞誉、粉丝簇拥,她们是那个年代香港与内地头部女艺人的代表。


那时的影视行业正处于百花齐放的好时候,琼瑶领衔的偶像剧市场蓬勃发展,金古梁温的武侠世界熠熠生辉,现实题材反腐、都市情感作品大热,情景喜剧也诞生佳作频频,港圈正处在最辉煌时代的终点,内地的影视产业生机勃勃。带着对新时代的企盼,行业大步向前。


对她们而言,这意味着无数找上门的作品,大把可供选择的剧本,和始终在荧屏上闪闪发亮的身影。


二、艰难时刻


但2014年仿佛成为了一个节点,从这一年起,或是主动,或是被动,三人都缓下来,停止了大步前进的步伐,那也成为不少那个时代女星退出舞台的开端。


“就是从那两年开始,有了流量这个概念了,开始还好,还是有很多戏找你,突然间市场就变了,对你不需求了,好像当年拍的那些生活剧、拿的奖都不复存在了一样,会演戏的人太多了。”马苏感慨。


2014年起,行业刮起了仙侠剧风潮,大IP+大制作+流量艺人的组合备受市场追捧,而马苏这样的实力演技派则会被邀请去饰演其中“反派”。“因为你肯定不是最仙儿的那个,别人来找你的时候不能说让你演女三女四,太丢脸了,给你个面子,说是所谓的反一。”


而连续一整年,市场都在传递这样的信号,正如每一个步入中年的女演员,马苏陷入了角色困境,她真切的意识到,行业变天了。


马苏在《美人制造》中客串杨夫人


“之前上学的时候,老师说一定要当一个好演员,凭实力说话。但等我到了成为演技派的时候,时代突然变得需要流量,然后我们这些人就只能去流浪了。”


尽管迷茫和不甘,但行业的变化并非马苏能左右的,她只能慢慢往前走,抓住每一个还能演的角色,去走一条注定是下坡的道路。直到2018年,因为被卷入丑闻,她直接掉进了深坑:几乎没人找她拍戏了。


“我觉得就是人生经历吧,可能是我还不够努力,把路走岔了。”


同样走岔路的还有黄奕,她甚至摔的更惨痛些。


“当时太年轻,出道就女一号,然后就成名,一路太顺了,自己的三观很多都不准确。比如我觉得男人爱我就该像五阿哥那样,但琼瑶阿姨没告诉我生活里没有这样的男人。”


于是在还没等到30+年龄困境的时候,黄奕先感受到了“结婚+”带来的巨大危机。


在经历了一次闪婚闪离的失败婚姻后,与黄毅清的相识相爱让黄奕以为找到了命中注定,两人再婚,育有一女。然而就是在2014年,黄毅清微博开骂,指责黄奕出轨做戏。


一夜之间,千夫所指。黄奕迅速体会到跌落地狱的滋味,戏约骤停,广告商纷纷索要违约费,她用“负债累累”形容起当时。“最可怕的是我不敢面对,我甚至连门都不敢出,就躲在家里。”


不是没想过重新回到演艺行业,在这期间,她也曾努力争取过,有一个9000万投资的电影几乎敲定了她做主角,但后来看到一些关于她的新闻,衡量到风险性,他们曾经要求黄奕签一份赔偿协议。“可我哪儿有那么多钱呢,所以就算了,这个工作也就没有接到。”


“在那些年,我一直在做的一件事不是拍戏,而是告诉大家,我不危险了。”


相比马苏和黄奕的被动淡出,胡杏儿的选择更为主动些。


在TVB成名后,胡杏儿有很长一段时间,处于一种拍戏到麻木的状态,高强度的工作让她完全没有自己的生活空间,同质化的角色让她逐渐不相信、也不喜欢饰演的人物:菜鸟新人、傻白甜女孩,好心做坏事的乐天派……


“比如《冲上云霄》里的苏怡,我就不喜欢。我是个比较悲观、现实的人,她太乐观了,我不相信世上有这么好的人,演起来就很痛苦。”


于是从2014年起,胡杏儿开始放慢脚步,那是她离开TVB的前一年,她逐渐把更多机会留给新人。“真的只有是很喜欢的角色才拍,演过的重复性角色、不合适的都会拒绝,不像以前那么辛苦了,开始找回自己的人生。”


她更多的来到内地拍戏,跳出TVB这个让她感到安心的“动物园”,去外面看更大的世界,感受不一样的体制。在内地,胡杏儿无法再接到大女主作品,而是开始出演配角,对此她甘之如饴:“内地的市场大很多,选择也很多,相比主角,精彩的角色更重要。”


于是她彻底慢了下来,有更多时间过自己的生活,去拍拖,和朋友吃饭,更多陪伴家人。“女性很难去平衡家庭和工作。你要工作的时候肯定是牺牲了家庭,你要家庭肯定是牺牲了工作,只能说是两头牺牲,来回游走。”2015年,胡杏儿步入婚姻,两年后,她怀孕生子,逐渐淡出了荧幕。



在时代的新浪潮下,港圈没落,内地影视行业的流量时代来临,资本气势汹汹的涌入这片流淌着奶与蜜的宝地,用更为成熟的商业逻辑要求行业形成一套“稳赚不亏”的财富密码。于是鲜花、鲜肉被捧上神坛成为公式中的“流量”,男频和女频的经典作品成为保底不亏的“大IP”,视频平台的竞争被摆上明面,影视行业的头部玩家开始洗牌。


信息飞速爆炸,艺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开始被互联网曝光,辉煌过的S+小花们不再是大时代影视公式中的重要构成,她们步入家庭,逐渐被行业抛弃或是遗忘。


三、我是演员


但没有人会甘心。


她们执着的想重新回到影视舞台上,回到不同角色的生命里,用更丰沛的人生经历,和被起伏磨砺后的心境,继续做个演员。


黄奕的复出首先要走出的是“心门”,女儿成为治愈她的良方。“那时候我精神状态很差,每到晚上就很惊惶,我抱着女儿,看着她在我怀里纯真的笑,那是个双向疗愈的过程,那时候唯一想的就变成了要尽可能多陪伴她,不让别的东西打扰她。”


黄奕和女儿


这也给了她重头再来的勇气,“我想给我的女儿提供体面的生活”。黄奕转行做起生意,被合作伙伴骗过,栽过跟头,亲自去家具市场进过货,最终渐渐步入了正轨,她开起月子会所,投资了蛋糕店、服装店,也一点点把自信找了回来。


于是在影视行业的复出也被提上日程,近期,她重新演回女主的戏是一部网大。无论是片酬、还是剧组制作都离她之前拍的电影差了十万八千里。


但黄奕的心态已经好了起来,她帮助团队调整剧本,还当起了“临时灯光师”,闲暇时甚至学起了摄影和镜头语言。“我可以在逆境当中学会怎么样把一个普通人做好,我可以把这么多年经验去赋予这些年轻演员、年轻导演,我觉得出来的成果是非常棒的。”


而来到《演员请就位》第二季,黄奕是想要证明给渐渐长大的女儿——她真的是个演员,在电视里演戏时,有光环的那种。


“临走前,女儿让我放心的去乘风破浪,她在家里做我的后盾。所以我来了,我要用我的方式让你们看到,不管我的姿态是好看还是不好看,但是我先要让你们看到,明白我是安全的。”


如果说来到节目,黄奕有着破釜沉舟,光脚不怕穿鞋的勇气,那胡杏儿要面临的顾虑便多的多。


“因为演员还是挺感性的,挺脆弱的,这样赤裸裸地站在观众面前,站在很崇拜的导演面前,让他们去评论你到底做得好不好,我还是会害怕,万一做得不好怎么办呢?”


在步入35岁之后,胡杏儿的作品选择多了起来,得益于更包容的文化氛围,香港不乏各类深度探讨中年女性的作品,关于“取卵”,关于“丁克”,她所面临的角色类型相比年轻时也更为丰富。


但影视行业的整体收缩也让这样的优质角色越来越少,面临的竞争越来越大。尤其在结婚生子后,“找来的剧本是逐渐减少的,以前戏还是很多,就有选择,现在可能一年一部,也不一定会定你。”


节目中四位大名鼎鼎的导演对胡杏儿的吸引力更是让心底不甘的火苗不停跃动。


“节目中有这样几位导演,我之前就觉得我这一辈子可能连见他们的面都很难,别说合作了。能和其中任意一位导演合作、交流,都对我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胡杏儿最终还是克服了顾虑,站上了《演员请就位》第二季的舞台,“我也希望透过这个节目让观众会记得,也可以让一些导演看到,我不光是一个妈妈,还是一个演员。”


保持勇气站上舞台后,更大的困境还在后面。对于曾经在大制作中出演各类女一号,有着丰富的影视表演经验的艺人来说,综艺录制方式下的表演是最难习惯的点。


马苏便花费很久去适应在舞台上的种种干扰。许多经典的内容面临的情绪大开大合,而和对手戏演员的配合又颇为临时,在不断调整磨合后站上了舞台,还需要在演出过程中习惯面前奔跑的摄影师和远方咳嗽、大笑的观众。


“都是表演,但录制的模式和平时拍戏还是太不一样了。尤其是这个舞台不光协作,还多了一层竞技。演戏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功劳,需要全身心和对方协作。但站在舞台上,脑海里却还是有根弦提醒你,你们要竞技,还多了一层输赢。”



这样的状态一度让马苏颇为纠结,但她还是凭着自己老演员的经验,扛过了一道道关卡。她太需要这个舞台了。


“我现在不需要试镜了,顶多就是向导演自荐一下,如果对方觉得不合适,那也没法继续下去。这时候从前你饰演的角色就会是个套子,影响别人对你的认知。就觉得你这个脸,只能演这个,什么女企业家、女强人。但我想让大家知道,只要你给我机会,我马苏都能演。”


于是她坚定不移的站上了这个舞台,去给自己拼多一点的机会,去满足尚存的表演野心。


“《演员请就位》第二季的节目主题非常清楚。我在这个年纪走上这个舞台,像个学生一样来寻找自己。我希望观众也好,业内的导演、制片人也好,能再一次看到我,看到我是个好演员。”


在这个行业中,没有人能永立潮头。即使是曾经的S+演员,也面临着“后浪的冲击”,就像身后有一条追着自己的狼狗,只能狂奔,才有生路。选择权的消失只是一瞬间的事情,没有过渡和转圜。一旦时代变化,曾经的光环也会化为桎梏,将他们紧紧束缚在原地。这是身为演员的“悲剧宿命”,少数像赵薇这样的聪明人,会很早为自己找好退路。但大多数人只能随时代浪潮中沉浮。


好在行业正逐渐回归。泡沫化的影视行业开始一点点回归清醒,裸泳者散去,留存下的是强竞争力、强内容性和对行业初心赤诚的创作者。当创作的标准逐渐回归到好内容,角色的选择标准也渐渐回归到好演员上。


她们还能走多远?


灯光、摄影、音响已就位,只待帷幕拉开。


本文作者:郭吉安,系列文章上篇:《被抢角、被删戏、被闲置,“还来不及红就被忘了”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