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0-10-22 21:04
什么是消费升级的中国之路?

中国经济必须通过消费、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升级来突破增长的瓶颈。在5G技术和数字基建上的领先优势和庞大用户市场所激发出的数字经济潜力, 将有助于中国成为全球数字经济的引领者、全球数字经济最大的推动者与服务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腾云(ID:tenyun700),作者:叶翔(汇信资本董事总经理、财新专栏作家),原文标题:《从需求到产业:什么是消费升级的中国之路?》,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在商品总体供大于求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必须通过升级来突破增长的瓶颈,即中国经济的增长依赖于消费升级、制造业升级以及服务业的升级。从经济关系上看,三者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但是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却存在一个主动力或原动力,即其他两者的发展有可能促进主动力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如果没有主动力的牵引,其他两者的发展却是难以为继,本身不成为动力源。


制造业升级的一个标志性内容就是用机器替代劳动,以自动化代替人的操作,这是中国经济过去几年以及未来多年正在发生的现象。因此,制造业升级的总体结果是制造业的就业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下降,这样制造业升级就自身而言,并不会带来劳动收入的提高。


制造业升级的另一个表现是,产品的质量改善,附加值更高,一般而言,意味着商品品质的提升与价格的提高,如果家庭收入不能提高,高品质商品的有效需求就不会产生。显然,制造业的持续升级是以消费的持续升级为前提的。


消费的持续升级有赖于绝大多数家庭收入的持续提高,多数家庭收入的提高要求经济体中劳动力市场总体上供不应求,或至少处于紧平衡状态,并出现结构性的紧张。这只有在服务业快速扩张的背景下才可能实现。


自2010年到2015年中国经济已经完成了转型的拐点,目前服务业对GDP的贡献已经达到53%左右,中国经济未来持续增长的主动力就在于服务业,其中消费服务业更是主要的。


互联网影响几何


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有近12亿民众活跃在互联网上。如微信全球月活超过12亿,小程序日活超4亿,抖音国内的日活也超过了3亿。线上的活动已经成为今日中国民众生活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互联网扩大了媒体的边界,也让任何个人无差别地利用媒体,影响媒体。


从民众的网上行为分析,在互联网的信息化时代,各种新媒体形式推陈出新、广泛推广,每一个个体既是网上信息的浏览者与接收者,也是各种信息的生产者与发布者。互联网真正是大众对大众的媒体。这是完全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后者是少数人对多数的单向的信息的传递与观点的灌输。


今天网民既受到主流观点的左右、挟持,甚至因此盲从,同时也在努力摆脱主流观点的束缚,他们用自己观察到的事实,或者编造的数据,出于不同的价值观、人生观,表达自己的认识、观点、看法。


每天数十亿条甚至上百亿条的信息在网络中相互流窜、撞击,随着真实客观世界的变化,不断证实或证伪了网上的观点,不断修正、侵蚀着网上的主流认识,在某个时点后,或者由于某个事件的发生,忽然之间,主流观点会发生巨大、甚至180度的大转变。原来处于观点交锋中的少数者、非主流者,一夕之间却可能受到众多媒体、流量的追捧。


互联网世界上这样的特点,大大强化了每个个体表达各自观点的意愿。


由此,互联网信息化的环境扩展了人对生活的想象力,必然培养了消费者表达独特消费意愿的习惯,它会要求供给者满足其个体的独特需求,并且愿意为实现这种个体需求支付更高的价格。


消费者愿意表达个体需求,愿意为实现个体需求支付更高价格的市场环境为C2B的发展与转变提供了强有力且广阔的市场需求。


在今日互联网时代,中国消费升级、消费市场的增长将不再重复当年日本、亚洲“四小龙”消费升级的老路,他们只是表现为商品品质的提升以及品牌价值的提高,而将走消费升级与个性化消费相结合的新途径,或者说消费升级不仅仅是所消费的商品更贵、质量更高,更是因为商品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从而实现更高的个体效用。


过去几年网上商务的发展已经显现,小微企业借助互联网触达的无差别性与应用的便利性,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发挥着自己的聪明与才智进行产品创新与品牌建设,它冲击了任何固步自封的企业与品牌,将颠覆传统的经营理念与方法,正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与变革的伟大力量。


以制造企业数字化为例


从商品的供给方看,要满足消费者的小批量需求,甚至是单件需求,制造企业就必须具备极强的柔性制造能力,企业的生产周期需要大幅缩短,企业制造效率极度提高。这将催生智慧工厂、智能制造的出现,即制造企业的数字化。


但是, 就算是终端消费商品的生产企业,单个企业的数字化并不足以向消费者提供及时、个性化的商品,因为上游的零部件供应商如果仍未完成数字化,就会拖了终端商品制造商的后腿,只有整个制造企业系统的数字化才可能实现商品制造的个性化与及时性。这就需要工业互联网。由于中国许多企业的自动化并未完成,因此中国的制造业升级将表现为自动化与数字化并行的情形。


制造企业与制造企业(M2M)间数字化成形后,还只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生产信息流的相通,要实现物的相通,还需要物流的数字化。


物流公司根据企业出货与进货的信息,规划配送时点与最佳路径,选用适当的运输工具,使物流与企业的原材料采购与库存、产成品的出货与库存相链接,优化企业库存。相应地,生产、流通与销售中各个环节的数据必须完全打通,工业互联网才告完成。


因此,以数字化为目标而进行的自动化,或者说数字化与自动化相结合将是中国制造业升级的现实选择,同样也不同于现今发达国家制造业曾经走过的从机械化到自动化的路径。


实现工业互联网首要条件是低延时、高带宽的5G网络的建设,目前中国的三大电信运营商已经在大规模铺网建设。在此基础上,云存储,云计算,大数据建设等,将是中国较长时间的新基础设施的投资。这构成了中国基础设施的升级内容,中国将会有两套高效的基础设施,支撑传统经济的基础设施与支撑新经济的基础设施。


现今的发达国家历史上在其经济升级过程中都会面临一个问题,制造业企业的“二八”现象越来越严重,每一个行业中的头部企业越来越大,中小企业减少,这样由于企业的效率提高,行业就业量就会减少。


中国制造业的最高就业数是在2012年,达到2.32亿,占总就业的比例为30.3%,此后制造业的就业量与就业比率就双双进入了下降趋势,到2019年就业数为2.11亿,占总就业的比例下降到27.5%。与此同时,工业增加值2012年约为20万亿,2019年达到了32.2万亿,意味着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7年提高了76.3%。


因此,当中国的制造业在进入数字化、人工智能化过程中,企业的效率将进一步大幅改善,劳动生产率会大幅提高,制造业的就业量更会减少,是否由此恶化全国的就业形势?如果就业恶化,家庭的收入就难以增加,消费则无法提高,经济增长将会停滞,进一步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动力就会衰竭。


因此,经济的数字化如果能够改善就业,提高家庭收入,数字化与经济发展就会进入互为促进的良性循环。2012年以来,我们看到,尽管制造业的就业数在减少,但中国总的就业数据在持续改善,2012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到2018年末下降为3.8%,2019年末进一步下降到3.62%。这是因为服务业快速发展,服务业新增就业完全吸纳了制造业的就业减少。2012年末服务业就业2.728亿,占总就业比率35.7%,到2019年末服务业就业数达到3.65亿,占比已达到47.4%。7年间增加了9220万,远高于制造业减少的2100万。


数字化的服务业能不断增加就业吗?


那么在AI广泛应用之后的服务业,在数字化之后的服务业,还能快速发展并不断增加就业量吗?


前面提到,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的结果是,企业能够对每个消费者的需求进行量身定制。实际上,这个量身的过程是消费者自己参与设计的过程,通过与企业的沟通与互动,他/她把自己的价值观、审美观、人生观这些无形的内容具象为自己的消费品形式,体现为造型、款式、色彩、大小、明暗、质感等要素,企业根据这些要素设计并制造出最能满足消费者感受与情感的消费品,从而给消费者带来最大的效用(Utility)


在数字化之前,某个企业的设计师每年只会设计有限种类的产品,由于每一种类产品生产的数量极大,单一产品中内含的设计师的知识价值是有限的。数字化之后,消费者对产品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独特要求,一定意义上也就参与了产品的设计。


如此一来,每一件产品除了内含企业设计师的知识价值外,还包含了消费者本身的知识价值,并且随着企业对消费者价值取向的进一步掌握,产品的价格除了反映企业的设计、生产与制造成本外,也必然逐渐地能够反映消费者本身的市场价格。


这样,原本是无价值的消费者对产品设计的知识,就商业化了,转化为商品价值的一部分,一个商品的消费者也同时是该商品生产的服务者,从宏观上看,将大大提高整个经济体的价值。


经济数字化过程的另一项内容是,人们通过手机等移动感知工具,将人在生活中的许多户外与户内活动,包括游山玩水、餐饮娱乐,都有可能部分或全部进行数字记录,并发布到各种数字媒体平台上。


这样,人在物理消费的过程中,也生产和提供了数字内容。与此同时,人在物理的消费过程中,也可以进行不同内容的数字消费,比如在钓鱼过程中可以看短视频,在饭店、在宾馆等物理闲暇消费过程中,都可以进行数字消费。


这是与传统经济下的情形极为不同的。传统经济下,当消费者在进行消费时,他就不可能进行产品的生产或服务的提供,比如你在理发或等候理发时,不可能提供问诊服务的。反之亦然,当他在生产时也无法同时进行消费。


由于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一天24小时,一个月30天,一年12个月,因此一个经济体中所有人的时间总量是基本固定的,总是由生产时间+服务时间+消费时间构成,一个经济体所有人的时间总和,就是“总体人”的时间。消费时间是由有经济价值的消费时间与无经济价值的消费时间组成。“总体人”的单位时间价值与一年的时间乘积就是该经济体一年的总经济价值。


传统经济体的增长主要依靠人在经济体中时间的三个变化:第一,提高生产与服务的时间。比如一个农业经济工业化过程,就是把农民逐渐转变成为工人的过程。农民一年中大约不到一半的时间是农忙,其余大部分的时间都是荒芜掉了,这些时间没创造价值,远超过了休息所必须的时间,是无经济价值的消费。当农民成为了工人,一年四季都在工作,创造的价值自然远超作为农民的劳动。


第二,提高消费时间中的“有服务消费时间”,降低“无服务消费时间”。比如,消费一个晚餐,家中的主厨应用其技能与劳动把原材料变成了美味的菜肴,家中的食用者是不用支付服务费的。虽然服务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是真实发生的,但在经济学意义上,因为这种服务没有发生财务关系,财务统计上此类服务就不存在,没有发生过,好像是“无服务的消费”。


这一类服务没有交易,没有进入市场,因而不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一部分。无服务消费就是不形成社会经济活动的消费。而餐馆的消费显然就是有服务的消费,菜价扣掉成本后的价差体现了餐馆的各种服务,包括主厨与服务员的服务,这种服务会在经济统计上体现,是“有服务的消费”。


电商与外卖的发展正是物流方面从无服务消费到有服务消费的变化。消费者不再自己将购买的物品拎回家,或自己走到饭馆就餐,这个动作与过程不产生经济价值。但是如果由物流或快递公司运送,或外卖小哥送餐到家中或办公室,消费者支付了货物与饭菜的运送,就带来了新的经济价值,也带来了新的就业。


同样,在家庭内或朋友圈内的消费与在外部消费而产生的经济意义之不同的消费例子,比比皆是。从在家中睡觉到旅店过夜,从同学或工友的帮助理发到理发馆的美容,从家中的洗衣到洗衣店的服务,等等。越来越多的饭馆就餐,越来越少的居家就餐,越来越多的宾馆过夜,越来越少的住家过夜,有服务的消费越来越多,也意味着服务的时间越来越多,经济体就得到了增长,工作岗位就会扩张。


消费者从无服务消费转向更多的有服务消费的原因之一,是由于收入增加,时间价值大幅提高,消费者进行无服务消费的机会成本提高,且明显高于支付服务的费用。


原因之二,是由于从事其他经济活动所附带的必须的服务消费,比如出差是为了完成某种经济活动,像商务谈判,出差所带来的服务消费,包括在外的饮食与宾馆的休息就是副产品。


原因之三,是消费者的消费品质要求大幅提高,非专业的无服务消费不足于满足消费的丰富要求,比如需要一种与个人长相,气质、地位相一致的发型,就不是同学或工友能够提供的了。


第三,更重要的是通过人的单位时间价值的增长来实现。当工业化的第一阶段完成后,人口红利结束,刘易斯拐点已过,第一项的增长空间就不多了;当服务经济快速发展期结束后,第二项的增长空间也就有限度了;此时经济的更快增长就需要依靠人的时间价值的增加。比如,人的知识与技能含量越来越高之后,人的单位时间价值就提高。今天中国工业企业进行转型升级,越来越依赖于创新、技术与知识,正是人的单位时间价值提高的表现。


互联网让勤奋的中国人更容易获取知识、增长知识,自然有助于中国人时间价值的提高。这是数字化对经济发展的另一项贡献。


当然,今日的中国第二项的发展尚未结束,而第三项的发展才刚刚开始,也就是处于高速增长期,正是互联网发挥其作用的时期。


经济的数字化则给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另一个更大的空间,特别是服务业,无论是生产性服务业还是消费性的服务业。生产性的,如人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为企业提供咨询、软件服务或产品设计;消费性的,如有医疗专业知识的专家可以在线上为病人提供线上问诊。


人们既可以在线下提供各种服务,又可以在线上提供同样或相似的服务,比如医生的线上问诊、看片、咨询,各种技能的线上培训。可以在线下进行物理上的消费,同时又可以进行线上的消费或提供线上的服务。如此,一个经济体的价值总量就等于线下的经济总量加上线上的经济总量,即线下的时间价值加上线上的时间价值。


这样,互联网的存在让消费者的消费时间大幅延长。相应地,服务的时间也必须大幅增加,这将大大增加了中国经济的就业需求,促进就业增长。


数字经济的发展不仅有助于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还将帮助中国经济的全球化。


首先,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制造业的数字化,将大幅提高中国产品的制造效率,抵消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产品竞争力的负面影响;


其次,经济的数字化,让中国的广大消费者、互联网用户参与了产品的设计,从而将极大丰富产品的形式,有利于扩大中国产品的全球市场边界;


其三,数字化强化了制造业的竞争力,巩固了产业链的完整,使中国经济体可以不断地产生储蓄,为中国进行全球投资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


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在5G技术和数字基建上的领先优势和庞大用户市场所激发出的数字经济潜力,决定了中国必定会不断摸索、开发出多样的数字化产品,并成为全球数字经济的引领者、全球数字经济最大的推动者与服务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腾云(ID:tenyun700),作者:叶翔(汇信资本董事总经理、财新专栏作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