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0-10-29 20:00
在这部9分的荒诞美剧里,世界上没有一个“好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Vista看天下(ID:vistaweek),作者:Zozo,原文标题:《互联网上的“道德绑架”,在这部9分剧面前都是弟弟》,头图来源:《善地》


把人一生做过的所有事在道德的维度上进行打分,你能得多少分?


比如,收留一只流浪猫+35分,假装听懂了朋友的梗但事实上打开微博偷偷搜索 -24分,购买淘宝打版衬衫 -29分,勇敢承认自己无法欣赏古典音乐 +14分。


这就是美剧《善地》(the Good Place)的基本设定,在这套事无巨细的打分规则面前,人在活着的时候每一个行为都会带来分数的变动,并在去世的时候获得一个终局的分数。



分数足够高的人,在死后就能进入善地(the Good Place),分数不够高的人,就只能在恶地(the Bad Place)的折磨中享受永生。


尽管这个评价体系之主观,就跟你和你闺蜜的鉴茶技术一个水平(此处有剧透)


在第一季的开头,主角四人被告知自己在死后来到了善地,一个空气中散发着回忆你最怀念的味道的地方,这里的人道德至臻完美,这里的冰酸奶尝起来像是爱情和成功,这里的菜单上只有一道菜——anything you want.


但是,在这个完美的包装下,似乎所有人都在相互折磨。


冷漠自私的Eleanor每天被迫维持一个无私且热心的外在形象,只为了怕被人戳破谎言赶回恶地遭受酷刑,毕竟她死之前的工作是给老年人推销假“脑白金”。



相信万事万物都有终局答案而不敢贸然选择,从而变得极度选择困难的Chidi每天都面对新的道德困境。



他解决情感危机的方式,就是运用理性解构一切情绪。



注意力极差创造力极强、脑子空空却心存幻想的极乐废柴Jason被迫扮演一个从7岁开始就发誓保持沉默的和尚。



对聚光灯和他人的注视永远欲求不满的“肤浅女孩”Tahani却被系统配对与Jason成为了灵魂伴侣。



没错,你的直觉和主角团一样敏锐,所有的这一切都是来自恶地的恶魔设计出来的骗局。


恶魔的动机永远很纯粹,他们从不利己,只想折磨你。


为此他们兴师动众建造了这座模仿善地的园子,只为了让这四个脾性相克的人类在自以为是天堂的地方永远相互折磨。


而真正的善地,已经500年没有人去过了。也就是说,500年来所有人的人类都下了地狱。包括康德,圣雄甘地,马丁路德金。


很明显,这套打分系统已经出了问题。


问题就出在,现代社会已经变得过于复杂,几乎人类的每一个简单的、中性行为都会放大、延长出负面的社会效果。



比如,你只是在便利店购买了一个长相饱满的西红柿,你的购买就无意间支持了农户使用对危害环境与健康的杀虫剂。


比如,你只是购买了一台工厂生产的手机,你的购买也在某种程度上合理化了劳工恶劣的工作环境。



“道德模范”Chidi除了杏仁以外,完全没想象到自己还给别人带来了啥伤害。


又比如,在读过人物的《外卖骑手,被困在系统里》之后,我们又怀着负罪感点了多少次外卖?


这些问题不是消费者和商家之间的简单对立,也不是靠将矛盾转嫁给消费者的欲望就可以解决的,现代人没有拒绝更优质的商品、服务的义务。


只是有一点我们无法否认,我们的需求始终是这些轰鸣着运转的巨大经济实体的动力,动机上我们无可指摘,但因果上我们难逃其责


所以总体来说,在现代社会中,想做一个“好人”越来越难了。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做一个“好人”需要注意自己行为的全部衍生后果,他的生活是会是什么样子?


《善地》里就给了我们一个范例,一个在21岁与朋友嗑药之后迷糊间参透了一整个死后生活系统和评分标准的人。


从此以后,他就一直在按照计分的标准生活,只为了死后能去the good place.


他的一日三餐只吃自己种植的水萝卜和扁豆,因为他不想伤害长在家附近的野萝卜田,且扁豆的碳排放量最小。



为了完全的田园牧歌生活,不给环境增添一点压力,他也不使用任何电器。



甚至连用水都是自身循环,不跟水生动物抢夺资源。



他与人相处的方式,就是别人要求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只要能让对方开心,即便是一个以捉弄他为乐的恶毒小孩。



这份观察无疑是具有打击性的,一个将道德标准履行到极致的人是一个只利他不利己、生活毫无乐趣可言的可怜虫。


它给出的直接结论好像是:在现代社会做一个严格的“好人”是不可能的。


倒也不必如此悲观。


在剧中,没有一位主角真的严格对照着这套标准生活,但在反复的折磨下,他们的“好值”真的提高了。


Eleanor在队友产生情感联系的过程中认清了自己对于与人的亲密关系的需求,她不再嘲笑那些真诚善意的举动。


从一座冷漠的孤岛变成了不断给他人发射能量的信号塔。



Chidi发现了自己对于正确答案的追求破坏了他生活中一切美好的、知觉的体验,也对于亲近的人造成难以磨灭的伤害。


于是在恶魔反复的“折磨试验”中,他找到了面对未知的姿态,可以勇敢地做出决定。



Tahini把她对外界关注的一切渴望回溯到自己与姐姐的矛盾,从小生活在来自优秀姐姐的阴影下,她对于父母的认同成为了做一切事情的出发点。


在意识到父母的变态教育模式并与姐姐和解后,Tahini同样与自己极度渴望关注的欲望和解了。


Jason好像没什么变化,只是大家意识到他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因为只活在当下,所以有一种勇敢而无忧无虑的通达。



答案是很明确的,你可以完全和这套标准背道而驰,但仍然是一个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为他人带来鼓舞和能量并受到喜爱和尊敬的人。


这些标准的问题在于,它把所有人都当成了全知全能的圣人,圣人的视角没有边界,他们能注意到自己行为的一切负面后果,他们的同理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而普通人的视角和同理心永远是有限的,和世界那端遥远的人或者是未来的人类共情本身很难,甚至有时和身边最亲近的人共情都很难。


所以那些努力去在乎的人才更值得赞美。



所以不必因为“做一个能对自己全部行为的负面结果负责的人”是不可能的,就因此滑向相对主义的极端,认为一切善意都是虚伪的。


也不用就此就湮没在巨量的罪恶感里无法自拔,因为这种罪恶感事实上于事无补。



正因为每个人的视角都是局限的,每个人也只有践行自己的道德准则的能力。


希望减缓外卖骑手的工作压力的人会选择不在高峰时间点外卖;在乎气候与环境问题的人,会去超市的时候拿上自己的购物袋;愿意为两性平权做出努力的人,就从自己和身边的人教育起。


但我们都不应指责彼此在彼此在意的领域的付出还不够多。


这不是那种理想中的完美世界,所有人对所有的社会议题都全身心的投入,所有人都避免自身行为产生一切负面后果。


这已经是普通人能够做到的最好。


这种个体对世界的关注的意义不必被放大,也不必被悲观的缩小,它的价值就在这种关注本身而已。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Vista看天下(ID:vistaweek),作者:Zozo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