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1-02-22 17:27
操心职位能做多高,不如关心职业能做多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药魔术(ID:drugmagics),作者:刘谦,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打工人在职场上普遍都关心怎么升职,也就是职位能做多高,这个好理解。


但是比做多高更重要的是做多长,就是职业寿命能有多长,这个可能有人不太理解。


一个人能把职位做到多高跟学历,工作经历,专业能力,个人努力,情商和运气等很多因素都有关,初级职位晋升只要人不太笨又算努力就行,中级职位晋升就要兼具努力和专业能力,不然你驾驭不了更大的业务;高级职位晋升就有点玄妙了,拼能力和拼业绩是最基本要求,要看很多素质的东西比如情商,表达力和逻辑性等,这些东西不太好培养,都是在学校或者职业生涯初期就定型的。还有加分项如人脉、家庭背景、本科学校、海外经验和咨询行业工作背景等等,这些一般的打工人就更修不到了。


大公司的管培生第一份工作也要做销售代表,和一个常规招聘的销售没什么两样,假设二者努力程度相似,5年8年后二人的职位可以差2级以上。30岁以上做销售的人,我只要看你的简历再跟你聊一会就能推测你一直打工职位能爬多高,至少有个七八分准吧。


我常常勉励年轻的同事:你们未来都会做到大区经理或总监,没必要着急哈。其实还有半句我没说:升到这些职位你也基本就到头了,人生还长着,所以更不用急。


这种晋升标准其实是公平的:企业内部架构都是金字塔型的,职位每往上一层就会减少一个量级,少数人升职才是自然规律。竞争初级职位的人能力和素质差异很大,通过业绩就可以筛出来;竞争中级以上职位能力差异越来越小(或者越来越难分出差异),一些如背景,性格和素质等软性条件就更重要,所以不是你够努力就可以一路向上的。现在企业流行管理扁平化,管理职位减少后升职可能就更难了。


前段时间热议公司要求员工996是不是合法,但议不议它都在那里。公司不需要强制,营造的氛围足够让员工自发996或007了。人不是一根烧不尽的蜡烛,这样的状态持续3-5年就可以把人的脑力、体力和动力消磨光。我见过太多优秀人才入行后用力过猛,不是遇到重大挫折后怀疑自己就是口碑做砸了被迫退出行业,勉强继续的也是充满怨念。


就算这种状态你能撑十几二十年,你的学习能力、体力和魄力都在下降,但你的收入随着年龄在增加,从老板眼里看你的性价比已经不如年轻人了。更重要的是你的观念开始变得保守,你对很多新事物看不起也看不懂,可能会让公司错过很多商业机会。


一切都看起来很悲催?其实这是自然规律,新旧交替才能社会进步。认清这个规律才能指导我们延长职业寿命,毕竟我们需要的不是永远赖在职场,只是不要被过早淘汰。


所以对大多数普通打工人来说,我建议要更多关注如何延长自己的职业寿命。


也有人会反对啊:上班那么辛苦,早点退休不香吗?为什么还要延长工作时间。


你的储蓄够养老吗?人均寿命越来越长,你很难说存多少钱就能管一辈子。凭通货膨胀的速度,我们目前认为足够退休的钱也许20年后会远远不够。


并不是快退休的人才要考虑延长职业寿命,按照现在带量采购的速度,2-3年内就会有500个最畅销产品实行集采,相关营销人员不免要另找出路。虽说创新药会吸纳一部分,但也有不少人可能无工可打。还有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也会淘汰一部分简单劳动,延长职业寿命可能要从医药代表抓起了。


再说就钱算够了,人生不还是要有点追求吗?脱离社会会加速人的衰老,尤其是思维和记忆。有些人也许觉得后半辈子跳跳广场舞搓搓麻将也挺快活,也会有不少人愿意像我一样从工作中找到乐趣和自我价值吧。


有人说做得高才能做得长啊,高层人脉广、背景靓或资源多,自然就能一直做下去喽。其实人性都是就高不就低的,你一旦坐上了高位通常就很难下来,而高职位就那么一些,高处不胜寒大家都懂。


有人说做得长不难啊,我就做个普通执行的岗位,老老实实听领导的话干活,与世无争不能干到退休吗?除了公务员和少数垄断性企业,现今企业很难平稳发展几十年。且不说企业大调整会影响到你的工作, 长期做简单执行工作很容易让人的技能退化,反而会加速被职场淘汰。


还有人说我不要打工,过几年就去自己开公司创业。现在开公司门槛真的好低,但开成功的机率更低。我从事的医药行业的门槛这十年提升得很高了(零售,自媒体等行业应该也差不多),资本促进了大公司越做越大,小公司没有特别强的能力和运气很难杀出来。个人创业的难度实际比打工高得多,打工都很平庸的人创业成功可能性接近于零。


我是1995年开始做销售代表的,当时全公司有40多个代表。十年前聚会的时候就听说有1/4的当年同事已经退出医药行业了,现在要再问问只怕更少了。


说了这么多,你已经明白要延长职业生命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还想要有质量的职业生命。但要延长还是有很多办法的,首先咱们要理解是什么缩短了打工人的职业寿命。


中国早就没有终身雇佣的概念,人一辈子都会换几次工作。绝大多数人换工作的路径不是跨行业,比如从汽车业换到化妆品业,从一种岗位换到另一种的人比如从财务到人事,或者一个城市换到另一个也不算多。多数人的职业生命还是在不同类型的“单位”中切换,比如从大公司到小公司,从核心岗位到非核心岗,从打工到创业;年轻人还有机会任意切换,职场中老年因为竞争力下降就只能 “单位”越换越差,直到再找不到性价比合适的工作为止。


很多体力型如建筑工地或服务型行业如服务员和快递员都是缺的,这些工作只要愿意做总是有的,但很多人宁肯待业也不会去做。所以社会上比较稀缺的是较高收入和福利的“体面工作”,延长职业寿命也是指增加这类工作的就业机会。


“体面工作”都是脑力劳动,需要技术、专业、经验和情商来构建你的职业保护罩。


懂技术算是一个大的保护罩,除非你掌握的是手工类技术,不然科技进步带来的技术更新换代,很可能让你会的技术一钱不值。比如你擅长PHP编程,但现在流行的是PYTHON和JS。


有经验是延长职业生命的法宝之一,医药行业里做过肿瘤药的人比没做过的底薪高20%,这就是经验的溢价,有大型团队管理经验,新产品上市经验或者投资并购经验都很稀缺。然而有些经验获取门槛不高,有几年积累就可以,例如销售。有经验的人多了,你的稀缺性就少了。经验也可能有副作用,它会固化你的思维,妨碍你接受新事物新模式 。


专业证书也是一个保护罩,但年轻人读书考证能力越来越强,CPA,CFA,律师证或者投行保代的持证者越来越多。


人脉其实对延长职业生涯很有用,我见过很多人在职场最低迷的时候都是靠人脉走出困境的。人脉是要相互捧场的,你个人价值持续下降,人脉也开始贬值了。跟人脉相关的是职场口碑,这也很重要,口碑好的人跟容易积累人脉,也总能不断找到新工作机会。


最后我重点说说做营销的人应该如何延长自己的职业生涯,因为这岗位还是有点吃青春饭的味道,职业消耗非常大。


第一步是要规划你的职业,不是走一步看一步。大多数人都是顺其自然低发展,出了问题也只怪自己运气不好,而忽略了没有职业规划的病根子。


既然多数人的职业生命周期都是从大公司到小公司,从核心岗位到非核心岗,从打工到创业,那我们就要尽量把每一段拉长;初入行尽量去大公司,学习正规的营销技能,不要贪图钱多或自由选择不太正规的公司;在核心岗位不要沉迷于低价值经验的重复,例如某个客户关系维护或者长期从事你已经很擅长的工作,应该尽量积累高价值的经验,例如新产品上市,复杂项目管理和投资并购交易,这些都等于是用公司提供的巨额金钱来提升自己的眼光和技能。


既然这辈子能升的职就那么多,所以不必心急火燎地不惜代价去升职,水到渠成后再升是最好的。在能力到位前就获得升职未必是好事,新职位你hold不住对自己是个煎熬,又抹不下面子去降级求职,职业发展一下子僵掉了的事情很常见。


其次就是要终身学习,我常看到的一个遗憾就是做营销的人往往喜欢把大量时间花在应酬上,过早丧失了学习的动力和能力。且不说现在大学教育往往脱离社会,公司培训又过于跟现有工作相关,我们这些工作十几二十年的人的知识体系很容易老化。虽然很多学习的回报不是立竿见影的,但学习本身就会让我们思维保持敏捷,对未来既有信心又有敬畏。


人到中年又事业有成的时候,思维很容易进入路径依赖的套路。通常会不关心新事物,会盯住新事物的毛病不放,很快就给贴了“不靠谱”的标签。新事物固然不是都好,但好多现在做大的产业和模式,5-10年前都曾被认为“不靠谱”。


所以我建议甭管你在公司是个多大的腕,一定要跟上形势:去了解现在年轻人在玩什么社会在流行什么。别管你西装革履满口英文,抖音快手虎牙和盲盒都要会玩,流量明星和潮牌也得认识几个。不要去贬低年轻人品味,现在孩子比我们更不好忽悠。TA们以后都是要取代我们的,所以我们得知己知彼,才能慢点被取代。


除了泛兴趣,我更主张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和个人职业目标,相对聚焦地去学习未来5-10年可能需要的技能,最好分别达到了解,熟悉和掌握三种目标状态。


比如在医药行业,营销人员需要了解医疗行业改革方向,医疗各个细分产业的特点,医疗机构的基本管理模式,医疗数字信息化技术,新零售的模式和落地等等;需要熟悉器械,诊断和耗材等行业的营销模式和技巧,医药数字化营销的理论和方法,创新支付手段的整合,处方药零售和电商,;需要掌握的包括但不限于新产品上市和带量产品院外营销,在研产品的上市前准备,客户洞察的挖掘,市场准入的方法组合等等。


成年人很多技能光听课或者看书是学不会的,因此我隆重建议要在职业生涯早中期多多主动轮岗,不是等到职业发展受阻才去被动轮岗。轮岗的跨度越大越好,包括地理跨度和职责跨度,尤其是要往有发展前途的新岗位轮。不要心痛轮岗带来的一些短期损失,我看到的都是未来有加倍回报的案例。


除了自己努力,还有多多积累人脉,尤其是比你高一两级的人。结交不是巴结,也要让人家看到你的价值。人脉不是有需要才临时积累,也不是积累了马上就要用。我看到过成百上千的例子,职业生涯的转折点都是人脉在起作用,你以为这是高考择优录取吗?跟人脉相对应的是职场口碑,口碑好的人跟容易积累人脉,也总能不断找到新工作机会。医药圈子很小,因为一时痛快或者贪图小利损害了口碑就难以修复了。


最后一条就是减少不良生活和饮食嗜好,坚持锻炼身体。没有健康做后盾,什么延长职业生涯都是瞎扯。


延长职业生涯的长度看起来没有拔高职业高度那么夺目,但它却是适合更多人的道路。当你从工作中找到一些小成果,认识了一些新朋友,增加了一些新技能,工作就成了一件让人愉悦的事,值得我们做到再也做不动的那一天。


都说投资要做时间的朋友,打工也一样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药魔术(ID:drugmagics),作者:刘谦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