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下一个十年,中国最强的造富风口 | 医药篇
2021-04-07 15:29

下一个十年,中国最强的造富风口 | 医药篇

文章所属专栏 投资就是选赛道:讲透6大热门赛道
释放双眼,听听看~
00:00 14:23

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每个年代都有属于自己的潮流,而每个潮流之上都有属于自己的造富风口。二十年前房地产行业成为风口,于是我们看到了做地产的首富王健林,见证了像万科那样十几年翻百倍的地产大牛股。十年前互联网行业成为风口,于是我们看到了做互联网的首富马云马化腾,见证了腾讯阿里超越工商银行,成为中国市值最大的公司。

 

那么下一个十年,哪个行业会成为新的造富风口?


毫无疑问,这个行业就是大健康。甚至连马云都说:“下一个能够超过我的人,一定出现在健康产业”,而大健康产业的核心就是医药。也许十年或者更长时间之后,我们回过头看,今天的医药产业就像过去的房地产和互联网一样,成为一个个造富神话的发源地。


一、未来的时代潮流:从人口红利到人口老龄化

 

核心原因在于,时代的潮流变了。

 

二十年前,房地产能成为风口,背后是中国的高速城镇化和巨大的人口红利,20-30岁人口十年增长5000万,城镇人口每年增长2000多万,房地产怎么可能不火?

 

十年前,互联网能成为风口,背后是3G到4G的信息化升级,以及随之而来的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当随时随地上网聊天购物刷视频成为现实的时候,BATJ(百度、阿里、腾讯、京东)和TMD(头条、美团和滴滴)怎么可能不火?

 

而我们之所以看好大医药产业,核心也是未来一个确定性的时代潮流:从人口红利到人口老龄化


二、从需求看大医药产业

 

咱们今天不讲什么复杂的理论,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大家跟着思考一下。假设现在有两个国家,一个国家全是20多岁的年轻人,我们姑且叫它“青年国”;另一个国家全部是80多岁的老年人,我们姑且叫它“老年国”,那如果让你去这两个国家创业,你会选择做什么生意?

 

你肯定首先得思考一个问题:这两个国家的人都需要什么?只要你去这两个国家走一圈,这个问题不难回答。


  • 青年国

 

青年国的人还年轻,他们需要买房,准备结婚生子,喜欢美食,喜欢打游戏,喜欢旅游,喜欢追剧,喜欢买最新款的iPhone手机。那你自然是去做和他们的需求相关的产业,最大的需求肯定是房地产和吃喝玩乐。


  • 老年国

 

老年国就完全不一样了。老人们既不需要买房,更不需要结婚生子,吃喝玩乐的需求也远没有年轻人那么多,因为实在是嗨不动了。但他们并不是不花钱,相反他们可能花费更多。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身体开始出现各种问题,必须定期做个全面体检。检查出病症就要去医院看病、买药、做疗养,病好了一出来就赶紧去做保健,换个医疗配套好点的小区,找个靠谱的护工。一年算下来,这些花费不比年轻人的吃喝玩乐少。而且他们年轻时候工作都还不错,赶上了经济发展的红利期,有一定的财富积累,再加上社保和医保又很有保障,所以花起钱来一点也不含糊。所以在这里创业,当然是选择做医药、医疗、保健、养老等等的产业,这就是我们说的大健康产业。

 

现实中当然没有如此极端的国家,每个国家都会有年轻人和老年人,但当一个国家年轻人减少、老年人增加的时候,他们的需求和产业就会从青年国向老年国倾斜,也就是说和健康相关的支出会明显增加。

 

历史大数据也支持这一结论。全球各国的数据统计发现,65岁以上人口的人均卫生费用支出大概是65岁以下人口的27-48倍,我国的相关研究也表明,60岁居民的医疗卫生支出大概比40岁居民高出50%-100%。


现实中有没有青年国和老年国的例子?当然有。最典型的就是日本,上世纪50到70年代的日本就是典型的青年国,而80年代之后的日本就是典型的老年国。中国也正在发生类似的变化,过去三四十年,我们是典型的青年国,劳动力充裕,房地产和制造业崛起。而最近十年和未来的几十年,我们的人口结构越来越像日本,劳动力人口下降,老龄人口快速增加。随之而来的一定是房地产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衰落,以及医药等大健康产业的崛起。

 

从时间节奏上看,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占比超过10%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通常认为这标志着一个国家正式进入老龄社会。在此之前,老龄人口占比和医疗卫生支出在GDP中的占比关联性不明显,但一旦老龄人口占比超过10%,医疗卫生支出就会加速增长,在GDP中的占比会随着老龄人口的比例快速提升。

 

当年的日本就是如此。以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0%为节点,日本的人口老龄化大概开始于80年代,医疗卫生支出从70年代到80年代快速增长,总支出翻了5倍,90年代因为金融泡沫的崩溃出现短暂停滞,但进入21世纪之后再次加速增长,目前日本医疗卫生支出占GDP的比例超过10%。

 

这是什么概念呢?给大家一个对照数字,房地产业在中国GDP中的直接占比最高时也不超过10%,而日本的大健康产业比这个高得多。不过日本还不是大健康产业最发达的国家,美国的大健康产业占比超过15%,是美国当之无愧的第一大产业,也是全球健康产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相比之下,中国的大健康产业比例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虽然没有精确的统计,但预计占GDP的比例大概只有5%-6%,未来十年在GDP中的比例无疑会大幅提升。因为从人口结构上看,我们目前正处于大健康产业的爆发期,我们目前的人口结构有点类似于80年代的日本。中国目前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占比大概是11.5%,刚刚超过10%的老龄化临界点,而这大概相当于日本1986年前后的水平。

 

而且,未来10-20年我们的人口老龄化速度可能比日本更快,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就指出,中国正以“史上最快的速度”步入老龄化社会。到2027年,中国将从一个“老龄化”社会转变为一个真正的“老龄”社会。具体而言,短短的25年里,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将从7%上升到14%。法国经历这种转变用了115年,英国用了45年,美国用了69年。

 

为什么我们的老龄化会史无前例地加快呢?原因很简单,因为60后到80后开始老了。今天的老龄人口就是过去的年轻人口。中国人口最多的三代人是60后、70后和80后,大概每代人都有2.2亿左右,而在此之前40后只有不到1亿,50后也只有1.6亿。2020年之前,老年人的主力是40后和50后,而2020年之后,随着60后以及未来的70后和80后进入老年,中国未来二三十年的老年人口将快速增加。

 

人口老龄化奠定了医药产业崛起的基础,而人均收入的提升会真正的为中国的医药产业插上翅膀

 

中国现在人均GDP才1万美元,算是刚刚步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人均医疗卫生支出才不到500美元,占比不到5%,不管是绝对额还是比例都相比发达国家有巨大的提升空间。比如健康产业最发达的美国人均医疗卫生支出超过1万美元,几乎相当于我们的人均GDP,这是非常恐怖的一个数字。大家不要看美国人不戴口罩,好像很不要命似的,其实他们在健康方面的花费是非常大的。刚才讲过的日本人均医疗卫生支出也有5000美元左右,大部分发达国家都在2000美元以上,都远远高于中国目前的水平。这其实也很好理解,收入越高肯定是越重视自己的健康

 

按照中国经济目前的增长速度,2030年中国的人均GDP最保守估计最少也能到1.6万美元,假设人均医疗支出占比提升到10%,那么人均医疗卫生支出也可以达到接近2000美元,相应的,我们可以大胆的预测,未来十年整个大医药产业的市场空间也能增长2-3倍


三、从供给看大医药产业

 

听到这里先别激动,我们反复强调,分析一个行业不能只看需求,不看供给。如果一个行业只是需求大,并不能说明它有投资价值。因为需求大只是好赛道的必要条件之一,还有一个条件也必不可少,就是这个行业的供给要有一定的门槛和稀缺性,而恰好医药行业也完美的符合这一点。

 

第一,从政策上看,医药行业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生命安全,所以受到严格的管制和监管,供给天然就有稀缺性。尤其是其中的医疗服务等细分领域,行业壁垒非常高,不是有钱就能办的,不仅设立机构要经过严格的审核审批,而且从业人员也有严格的资质要求,这导致整个行业处于严重的供不应求状态,这才有了老百姓一直头疼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第二,从技术上看,医药行业是少有的具有科技属性的消费赛道,科技含量非常高。原则上医药也属于大消费赛道,但之所以没有放到大消费模块,就是因为它不是一个单纯的消费行业,还具有很强的大科技属性。举个例子,创新药是医药领域技术含量最高的赛道之一,它的研发就有一个双十定律,就是研发一款新药至少投入10亿美金和10年的时间,你可以想象一下有多复杂、难度有多大。

 

需求端的确定性增长以及供给端的相对稀缺让大医药成了资本市场最具投资价值的赛道之一。从A股市场来看,整个医药生物赛道已经诞生了超过360家上市公司,基本是各个一级行业中最多的。食品饮料、家电、纺织服装、休闲服务这些消费赛道加起来都没医药上市公司多。

 

不仅数量有优势,质量也毫不含糊。2011-2020年间,A股的1990家上市公司中一共诞生了18只十年十倍股,而其中医药生物行业的公司多达7家,是所有行业中最多的。整个行业在过去十年间上涨157%,过去五年上涨61%。虽然没有跑赢食品饮料、家电和休闲服务,但在所有行业中也是妥妥的顶级表现,而且考虑到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太多,这个收益更加难能可贵。

 

从资产性质来说,医药行业不是顺周期股,也不是单纯的逆周期股,它既有消费属性,又有科技属性。所以总体来看,它的表现基本是穿越周期的,属于我们讲的跨周期板块。在牛市的前中后期都有不错的表现。不过由于前面我们讲的需求端的成长逻辑和疫情的催化,所以短期来看医药的成长属性更强一些,在牛市前期的表现相对更好。比如2019-2020年上半年,医药行业的表现基本仅次于食品饮料。不过长期来看,医药行业并不是那种像科技行业一样具有爆发性的行业,更像是一个跨周期的稳定性行业,非常适合长期投资者进行定投。

 

当然,没有一个行业是完美的,大医药同样如此。虽然医药长期来看是最稳定的行业,但同样也会有一些系统性的风险。最大的风险来自于监管的变化。医药行业事关公众健康的公益属性成就了它,但也给它带上了紧箍咒。别的行业赚钱是天经地义,但医药行业赚钱还必须考虑老百姓的承受能力,即便你不在乎监管也会强制你在乎。举个例子,2018年医药行业遭遇重创,医药生物指数全年下跌27%,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医药集采政策,简单来说,就是政府要组织医院集中团购药品,减少中间环节,压低药品价格,这样对卖药和产药的盈利空间其实都有严重影响,但为了减轻老百姓的看病负担监管必须这么做,这就是大医药的特殊性。

 

所以,千万不要觉得随便买个医药公司的股票就能赚钱,大医药是一个充满魅力但也布满陷阱的特殊性行业,必须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才能真正享受医药带来的投资价值。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