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机器宠物”能否治愈孤单?| 荐读
2021-06-04 16:09

“机器宠物”能否治愈孤单?| 荐读

文章所属专栏 全球科技纵览·趋势必读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本期导读:


本期首先关注人机关系。一个看似是未来但却正在发生的场景:越来越多的美国独居老人开始依靠机器宠物度过孤独的日子。那么机器宠物真的能抚慰独居老人的孤独嘛?其次,普通人对于机械手臂的认知可能还停留在某些“超级英雄”中,但现实生活中,很多佩戴义肢的用户并不愿意成为所谓的“Cyborg”。这可能是一种被误导与被误读的人机关系。


超级智能机器是人类的最后一个发明,这类观点已经广泛现在各类畅销书、影视作品之中。而特德姜则在《纽约客》发布的长文中,驳斥了这一观点。


目前,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成为了其延续生命的唯一选择。本期还将通过一个案例回顾和两份对 NYT 数字版的数据分析,来展现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的现状与启示。此外,互联网、智能手机赋予个体更多权利的同时,各国政府、执法部门也在将新技术纳入自己的工作场景中。在疫情期间,公众放弃了众多隐私与权利,那在疫情结束之后,公众还能拿回自己的权利吗?


机器宠物、义肢与人机关系


  • 机器宠物能否抚慰独居老人的孤独


New Yoker|2021–05|链接免费镜像|30 分钟(阅读时长


这篇 New Yorker 长文展现了一个看似是未来但却正在发生的场景:越来越多的美国独居老人开始依靠机器宠物度过孤独的日子。


文章作者访谈了多个地区的独居老人,他们拥有不同样子/类型的机器宠物。这些机器猫狗很快就成为各自的“家庭成员”:一只名叫珍妮的猫咪每天“呆在”92 岁老人的身边,或安静或热闹地陪她度过每一天;疫情期间,一位 81 岁的老人每天与家里的“宠物”交谈缓解孤独。


文章里有几个细节让人印象很深:老人们对于机器人“智力”能力并不清楚,而当他们抱有很大期望与这些机器宠物沟通并得到失望答案的时候,往往会更孤独。在文章采访过程中,作者发现每一次与被采访者之间的电话通话视角都非常长,老人们总有很多话要说,他们实在是太孤独了。


尽管这只是美国部分地区关爱独居老人的一项举措,但机器人或机器宠物将不可避免地成为我们变老过程里的陪伴,一如你我现在手上的智能手机。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让这些机器人变得聪明些。


  • 一位使用机械手臂用户的自白:我讨厌它


INPUT|2021–03|链接|15 分钟(阅读时长


你我这样的普通人对于机械手臂的认知很可能还停留在某些“超级英雄”电影里,比如漫威系列里的“钢铁侠”或者 DC 漫画里的钢骨。他们通过把机械组件与身体相结合,不仅成为了“Cyborg”,还能拯救世界。


但在这篇来自真实义肢/机械臂用户的叙述里,他们的生活并没有完全被机械臂所改变。“假肢技术仍然非常有限,以至于当我戴上假肢时,我变得更加残疾了”,这是本文最触动我的一句话。更进一步,作者一边探讨了公众对于义肢/机械臂不切实际的幻象,一边又选择性地忽视其高高在上的价格。


最后,作者这样建议:我们不断接受来自其他人或技术工具的帮助,这有助于破解我们对于义肢或机械臂的迷恋,这是因为,成为“Cyborg”,并不能改变需要这些设备的人。


传统媒体数字化的现状与启示


  • 报纸数字版的启示


TK|2021–05|链接|10 分钟(阅读时长


传统媒体,如报纸、杂志的数字化转型从来不可能一帆风顺。比如这篇文章开头就提到,《泰晤士报》数字版从最初立项到最后上线,足足花了两年时间,这在“寸时寸金”的互联网时代几乎不可想象。


作为《泰晤士报》数字版项目的参与者,文章作者回顾了过去五年的一些想法和心得,他把焦点放在数字版报纸的新闻模式与互联网产品模式之间的挣扎。从传统报纸所营造的编辑推荐、可完成阅读的价值到当下互联网产品追求的时效性、互动性等,这两种产品理念不断冲突与融合。与此同时,诸如 Axios、Substack 等新一代媒体或平台也在快速崛起,他们的做法又给转型中的传统新闻行业带来诸多启示,这篇文章非常值得一读。


  • 以数据思维分析 NYT 的标题与头版文章


TJCX|2021–03|链接1链接2|20 分钟(阅读时长


《纽约时报》(以下简称为“NYT”)无疑是数字化转型最成功的传统报纸,无论是数字版订阅读者数量还是广告收入,NYT 都是行业的标杆。


与此同时,NYT 数字版提供了丰富的 API,这也给外界一个进一步了解、使用 NYT 的机会,在这个背景下,一位来自 Stripe 的工程师 Tom Cleveland 做了两个数据分析。


第一个(链接1)是分析 NYT 数字版标题是否采用了 A/B 测试。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其他数字媒体(比如 Buzzfeed),NYT 的标题设置比较克制,也没有太多 A/B 测试,整个分析过程很值得一读。


第二个(链接2)是作者抓取 NYT 数字版的头版文章,以分析其类别、倾向和标签。分析结果发现,NYT 的头版有一半是新闻,而另一半是观点。这意味着,你一边在了解这个世界正在发生什么,一边又被人灌输这些事件背后的动机与缘由。这些观点、评论或社论被“秘密”隐藏在新闻之中,具有非常大的迷惑性。


机器带来的“智能爆炸”与一个技术“赋能”样本


  • 超级智能机器是人类最后一个发明吗?


特德姜|2021–03|链接免费镜像|20 分钟(阅读时长


关于人工智能取代人类最流行的一种说法是:超级智能机器是人类最后一个发明。因为以后的机器可以由“超级智能机器”来发明设计,而此时人类文明是否被毁灭,全依赖于这台“超级智能机器”是否仁慈。


这类观点已经被广泛引用、变形,并出现在各类畅销书、影视作品之中。而特德姜这篇发表在《纽约客》的长文,就是要驳斥这个观点。特德姜举了一个代码编译器进化的例子,过去 50 多年人类计算文化的发展,离不开计算机程序的迭代,而其更低层的优化则是生成计算机程序的代码编译器的迭代,通过一代代编译器的发展,最终带来的是更快、更好的计算机程序。但在整个过程里,人类程序员或者说工程师,主导着代码编译器的升级和发展


当然,正如特德姜所言,这个例子并不能完整对应“超级智能机器”制造机器的立场,因此他又提供了其他几个领域的技术发展案例,其核心是在说明两件事:


其一,技术创新不代表智能创新,技术爆炸也不代表“智能爆炸”;

其二,当我们关注技术快速发展的时候,也应该将注意力放在推动这些技术前进的人类身上。


就我个人的立场来说,至少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人工智能不会也不可能替代人类进行智能创造,更不可能出现“超级智能机器”。


  • 一个 Oracle 制造的技术“赋能”样本


The Intercept|2021–05|链接|20 分钟(阅读时长


在互联网、智能手机赋予个体更多权利的同时,各国政府、执法部门也在将新技术纳入自己的工作场景中。Intercept 的这篇长文,就是一个被披露的科技公司如何将先进技术卖给执法部门的案例,也展现了当下整个科技行业,特别是所谓“AI 公司”——无论中美、无论公司大小——的技术落地轨迹。


关于这一类事件的切入角度有很多,价值判断的背后,也是技术伦理、公民权利以及政府边界等议题的延伸。虽然并不一定有一个所谓“准确答案”,但讨论过程本身就已经有意义了。


疫情结束后,我们的权利可以拿回来吗?


FT|2021–05|FT 官网Youtube|18 分钟(观看时间


延续上面长文所谈到的观点,在 FT 上月发布的一个自制情景剧里,探讨了政府为抗击疫情而“迫使”公民放弃隐私和数字权利,进而触及到“公共卫生安全”与“隐私保护”之间的矛盾,很值得一看。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