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1-06-25 12:33
亲爱的观众,你们对国产剧的要求实在太高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先生制造(ID:EsquireStudio),作者:思辰,编辑:谢丁,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总有人问,为什么现在的国产剧都不好看?我们把这个问题扔给了一个影视策划。Ta要求匿名,但可以讲真话。


Ta说最讨厌听到两种论调:


一种是:“外国的月亮比较圆。”


另一种是:“还是老剧更好看。”


因为在中国,电视剧制作的各个环节都在丢分,做到90分几乎成了一种玄学。不过Ta也强调,这只是个人看法,也许有失偏颇。



Ta在一家影视公司做策划。“策划”这个工种,观众没那么熟悉。大部分人对“幕后”的认知,局限于导演、编剧和制片人。但事实上,拍一部电视剧涉及的环节非常多。


今年上半年,被讨论得最多的电视剧是《山河令》。Ta观察出了一些规律:爆款剧未必是最“好”的,而是让人有讨论欲的,甚至可以是有“怨气”的。


“特别烂的剧,其实就没有太多讨论空间了,怨就不一样,通常是它明明可以很好,但是却烂了,你有点爱它,又很恨它,《权力的游戏》也是这样。”


除了让人生怨,另一种制造爆款的方式是做到90分以上。


但Ta觉得这太难了。Ta告诉我,中国电视剧拍得特别长,有太多环节和太长的周期,每个环节都可能丢分。前期做出一个80分的剧本,只能保证拍出及格线上的剧,而拿到90分,是一个近乎玄学的事。


尝试回答“国产剧为什么不够好”时,Ta再三提及自己视角的局限性,“毕竟创作就是玄学,解释玄学是很难的。”


以下是Ta的口述:


立项:IP和作者是怎么被炒热的?


我做过IP剧,也做过原创剧,比较下来,我会发现原创更难。


做原创,难在你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主题,一个无论怎么创作都不放弃的准线。有时候做着做着,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了。做原创故事需要一个能力很强的人,可能是导演或者编剧或者制片人,由他来组织整个创作流程,其他人则完全信任他。


IP呢,可能更像风筝,你当然会到处飞,但你好歹会有一根线。IP会给你一个核心的点,有时候是它的名气,有时候是冲着作者个人风格。比如说马伯庸,他的作品通常会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亮点,可以就着这个点去做很多的延展。


一些公司专门有版权部门去筛各种IP,另一些公司是“策划”来做这个事,也就是我们。我们会和出版社、IP代理保持联系,看到不错的小说,就可以做提案,公司觉得OK,再去谈接下来的版权购买和开发。


但买IP也会遇到很多问题。尤其前几年IP热的时候,很多质量不怎么样的小说,都卖出了天价。因为某个作者,只要有一部小说被大公司买了,其他公司就会听说这个事,然后把他剩下的小说也翻一翻、瓜分掉。


这样下来,越火的作者就会越火,但是越无人问津的作者就会越无人问津,两极分化非常严重。


遇到这样的IP,开发起来就很痛苦。有一些言情小说要做成甜宠剧,我们自己看着,都觉得很老套,很恶心,想要快进。


在立项阶段,我们会帮编剧做一些市场预判,但预判不一定准确。编剧负责想自己到底想写什么样的东西,可以是一个设定、方向或者人物,而策划负责告诉他们,故事设定的可行度、市场会不会喜欢,以及它怎么样才能更好。


这样听起来,策划好像是一个过渡性的工作。你要是能写,你就去做编剧了,会赚得更多。或者你性格外向一点,就去当制片人了。确实是这样,这个工种普遍来讲不太被重视,更别提确实也有很多策划只会批评,不提建设性意见,让编剧很反感。所以大家不知道这个工种也情有可原。


但策划还是有必要存在的。也会有一些创作者不太会考虑市场因素,只顾自己写得爽。这种时候可能就需要有人提醒他们,当然了,这种提醒被不被采纳也是玄学。


我们这个工种的重要性,取决于这个戏打不打算好好拍。


如果希望按部就班地去做一部戏,肯定对每个环节都很重视。但如果是希望赶紧拍完、卖掉挣钱的话,策划就不重要,它需要的是写得很快的编剧,和擅长控制成本的制片人。策划是提意见的,越提意见反而拖得越久,可能就没有必要了,或者必要性就是,帮助编剧做一些文本打杂的活。


寻找编剧:他们真的是写字界最赚钱的人吗?


确定好项目,我们就会和编剧签合同,进入正常的创作周期:大纲、人物小传、分集、全本剧本。在每一个阶段,项目都很容易黄掉。


但有时候,我们是希望它黄的,因为感觉已经没戏了,往前推进很困难。


可能是随着时间推移,故事不新鲜了;或者是题材问题,比如涉及史实的古装剧突然限制变多,再做下去就是浪费时间。慢慢的,大家不再提它,也不再为它继续开会,默默地就黄了。但说不定有一天,它又能起死回生。


即便是跟“爱优腾”这些平台合作的剧,也是有可能黄掉的。因为每个公司都会说我跟平台已经定了合作了,但很有可能只是意向。平台接触的乙方太多了,最后谁做,能不能做成,都不好说。


我们尝试跟平台合作过一个IP开发,那个作者的小说,卖影视版权至少500万以上。但最后项目失败了,因为最开始定的是温情方向,群像戏,到中期突然有几部甜宠剧很火,平台就要求把这个IP也往甜宠的方向做,180°大转向。


这就是周期长的痛苦,市场随时都在变,已经做了很久的东西,方向一变,全都白做。你看,平台的钱也不是那么好挣的。


我们为项目找编剧,有点像制片人选演员,我有个项目最多谈过10位编剧。


编剧署名在哪个位置,一般是看他的实际贡献。比如独立完成前几集剧本定稿享有编剧署名权,但是顺序之类的可能都不会定那么死,因为变动会比较大。


但这是正规操作的情况下,也有很多暗箱的情况。一些大编剧可能啥也没干,就给他署到前面。前一段时间还有制片人给宠物狗署名编剧的荒谬事,不奇怪。


很多写过豆瓣3分、5分作品的编剧,都不缺活儿,最怕的是没有作品播出来。一般小编剧的定价是单集3到5万,但只要你有一个播出项目,而且是大家听过的,就能到5万以上,如果有过爆款剧,单集10到15万都有可能。超级大编剧可以到20万甚至更高,我听说最高的好像有50万以上的——不过都是那种已经不怎么自己上手写的了。


编剧的收入也是很奇怪的,你一旦成名了,如果对自己的要求又很低,招几个新编剧做个工作室,大量接活,就能大量地赚快钱,但是如果你对自己要求高,也不太能跟别人合作,赚钱就不那么轻松。赚的都是掉头发的辛苦钱。


很多人可能觉得编剧赚得多,就算是新编剧,单集3到5万,24集就是100万左右,听起来不低,但一个项目至少两年,还不算中途夭折的,不算拖了三四年的,不算甲方倒闭拖欠尾款的,折合下来其实跟普通白领差不多,还极不稳定,可能几个月都没入账,也不算精神损失费。所以为了平衡风险,很多编剧会同时接几个项目,但那就是进一步地剥削自己了。


也有矛盾的情况,比如编剧价格涨上去之后,很可能写不出自己成名作时的水平了。


因为他们迅速地完成了阶级跃升,从3万一集,摇身变成20万一集。行业里所有人都会跟你说你好厉害,你老家的亲戚、不熟的同学都会跟别人说,我认识一个很红的剧里的主创。你的档期迅速排到明年后年,大导演、大公司都会来找到你,你会有极大的心理满足感。


这种情况下,人不飘是不太可能的。还怎么沉下心来写一个普通人视角的故事?可能你也变得“精英”了。


剧本创作:一个剧本的创作周期到底要多久?


策划跟编剧的关系,很像出版行业的编辑和作者,所以在有的公司,策划也叫责编。


大家应该看过一些电视剧里,身为编辑的女主角为了催稿,会帮她的作者做很多事情。这确实是存在的,编剧不是说需要我们做一些服务性的工作,而是他们需要一些情感陪伴。


作者、编剧大部分时间是独处,独自写一个虚构故事,容易陷入一种巨大的孤独、或是对自己不确信的状态。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面对一个自己写的故事,面对了三年,打开那个文档你就会想吐。有时候我需要带他们出门走走,见见活人,让他们有一些社交。


我发现许多编剧有一个共同点,他们觉得每天过得特别快,感觉自己刚刚坐到电脑前,天就黑了,刚好是下班的那个时间,看到街上下班后的白领或者放学的学生,他们就会觉得,“天啊,那些人又度过了真实而有收获的一天。”而他们自己今天可能一个字没写出来,一事无成,会有很强的挫败感。长期这样,人真的会疯的。


更让人难受的是,在这个行业跟很多其他行业一样——会来事会忽悠的人,远远比那些认真踏实肯干的人赚得要多。我说的每天在独处中濒临疯狂的编剧,属于自己贴身肉搏去写剧本的人,他们会比较需要一个陪伴的人,时不时把自己从被困住的状态里拽出来。但那些会忽悠的编剧,可能就只需要动动嘴皮子,钱就来了。很不公平的。


另外一个矛盾的点就是,大家希望编剧有生活,但编剧不太可能有生活。行业机制不会给编剧体验生活的时间,编剧背着交稿周期的压力,对于要写的内容,去做做相关采访就差不多了。像《我们与恶的距离》的编剧,做了一年多采访和调查这种事情,很难在国产剧的机制里被允许。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非常困惑,该不该跟编剧成为朋友?成为朋友后,你又是他的甲方,有时必须跟他传递一些指令,尤其是换编剧的情况,会很不好受的。当然,换编剧肯定是因为项目走不下去了,说明已经不顺利很长一段时间,双方对这个事情是有共同认识的,不是那种“突然有一天硬要把这个人换掉”。


但是和编剧一起开剧本会,有很多开心的时刻。


比如我和编剧开会,聊着聊着,发现一个故事情节、一个设定是我没有见过的,或者发现了一个大家都觉得很好玩的点,这是最开心的阶段。创作有一定的不可预测性,它能给你带来一些非常抽象的快乐。


但过程里也有很多痛苦,比如开会前,计划解决四个问题,开完只解决了一个,或者一个都没有解决,那天开了六个小时的会,整个人脑子都不转了,最后我和编剧两个人面面相觑。


又或者你想到了一个绝妙的设定,但是跟人物原本的设定打架,改还是不改?我和编剧可能会争执,需要互相说服。比写剧本更难的是改剧本,改个四五稿是很正常的,最多能改八九稿。


这样下来,一个24集的剧本,创作周期需要两年。经常有人无法理解。我见过有人跟编剧说:“你写一个大纲为什么要一个星期?难道不是一天就写完了吗?”编剧快被气昏了。


没有正常的创作周期,就让烂尾变得很普遍。想要一个三四十集的剧不烂尾,要给至少三年,现在一般只给两年,所以很多戏都是前面很好,后面不太行,因为没有全本剧本就开机了。


但韩剧、日剧也烂尾,烂尾是个全世界编剧都面临的问题。美剧稍微好点,因为他们经常是集体创作,不是单打独斗。


何况还要注水。现在电视剧卖给平台,你能叫上名字的剧,可能是单集价格500万到800万,像《庆余年》这样的大制作大古装,可以卖到1000万。你多做一集,多赚几百万,人很难抵抗这个诱惑。所以大纲有24集的剧,会诱惑编剧写成30集,拍的时候又抻到32集,剪片子又剪成了36集,一步一步,温水煮青蛙。


开拍 :谁掌控了电视剧真正的权力?


编剧、导演、制片人、演员,大家都在争到底国内应该是什么中心制,我觉得“平台中心制”是更合理的说法。编剧认为自己是乙方,制片公司其实也认为自己是乙方,真正的大甲方是播出平台。


以前电视剧不就是卖给电视台吗?卖给电视台的时候,他们不会说“你现在要做一个什么故事?我来听听,我派几个人去参与你这个项目全程”。


电视台买电视剧,大多数像买水果一样,水果已经摆在那了。摊贩和客人都很固定了,不会有特别多的彼此剥削、猜忌。


但是现在购剧的平台,权力不断扩张,他们试图垄断电视剧生产中获纯利润最多的那些环节。最明显的就是艺人分约制。这个制度起源于2017年,“腾爱优”三大平台为了应对演员高片酬的现象,通过分约制把控艺人,演员通过分约,获得出演该平台剧集的机会,平台按比例抽取演员的片酬、后续商业代言的收入。


为什么会给艺人分约?因为艺人好像是这个环节里赚得最多的角色,我猜如果编剧赚得多,平台马上就会跟编剧分约了。


我来教你怎么分辨大型制作公司和小公司,有一个简单粗暴的方法。前段时间,行业不是发布了一个长视频抵制短视频的联合声明吗?上面署了名的,都是这个行业里还说得上话的公司,当然不一定完全涵盖。


平台成为中心,制作公司就很难做中心。


我认识的许多制片人,都处在很想做好却没有太多空间的尴尬里。他们能保证拍完、不超支、不超期,就已经很厉害了。不过我没怎么接触过平台的制片人,也许他们能够从头到尾去贯彻自己的东西,做一个“大制片”。


大部分剧组的生态,就完全是“工业化”的反面,不是一个特别规范的地方,更像是一个江湖,一个小社会,按照权力体系排列。如果你是希望工作中有“明确规范和标准”的人,可能在剧组就会很痛苦。


剧组是和前期创作氛围极其不一样的环境。这也是我说的不可控,因为一个剧组那么多人,不可能人人都理解你的故事到底在讲什么,主题是什么,想要揭露的社会痛点是什么,可能很多人就是当一个行活,拍完了就进下一个,很麻木的状态。


对我们前期人员来说,最可怕的可能就是没有全剧本就开机,现场的统筹、制片也会觉得很噩梦,每天都不知道第二天拍什么。也许有人会问,韩剧为什么可以边写边拍?


一方面是因为体量不大,基本都是16集,我觉得韩国从业者已经习惯了这个工作模式,当然他们也有压力很大的、剧组人员有猝死的事件。而且韩国是比较典型的编剧中心制。


我觉得说中心制一定要意识到一点,谁中心,谁就承担最大的责任。


韩剧编剧会完整地跟完项目,会跟导演和演员沟通,所以韩国编剧的全局掌控能力应该也是比较强的。而且边写边拍应该一般也就剩后面的几集,是可以通过观众反馈来调整的。


通过



上线:通过算法来判断市场,真的有效吗?


影视行业风险和不确定性是很高很高的,我自己总结,就是因为风险不可控,所以公司和平台热衷两件事:玄学和算法。


基本上没见过不请大师来算公司布置或者选址的老板。至于算法和大数据,平台是很重视的。因为都想更好的指导创作,出爆款嘛。


但是我觉得,爆款剧不是这么做出来的。数据只是一种经验,经验指导不了未来创新的方向。看数据唯一的价值是,会让人发现这周又播出了这么多又烂又没有声量的糊剧。糊的剧都一样,爆的剧各有各的爆。


观众现在也慢慢发现,甜宠剧里没有爱情了,全是工业糖精,因为创作逻辑不健康。


我的经验,目前国内做言情剧,故事还不是最重要的,所有人都只关心导演和演员挑谁。一个言情剧,剧本再好,请不到明星,最后播放量不会很高。一个剧再差,以前是请到杨幂赵丽颖,现在是请到了赵露思,肯定就不愁卖了。


甚至我感觉国内根本没人重视言情剧,觉得这个类型不入流。小甜剧是个非常low的产品。当市场抓到了一个粗暴的规则叫做“甜宠”,就以为是创作规律,它不是,这更像小白鼠的快感开关,按它,它就会有反应。


长期循环之下,言情剧就会变得越来越没有故事含量。


现实题材也有很大的困境,就连创作者都没有搞懂,我们到底在反应谁的现实?做一个全年龄层的爆款越来越难了,我们要如何做到一个剧让你喜欢看,你爸妈也喜欢看,爷爷奶奶也喜欢看?


很多观众批评国产都市剧悬浮,大部分是因为前期创作的时候,编剧脱离了现实。但更可怕的是,这些悬浮的都市剧赚到了钱。靳东的《如果岁月可回头》《精英律师》,都是口碑差收视率高,很受欢迎。陈建斌和李一桐的《爱我就别想太多》,豆瓣评分只有3.3,但是是优酷去年的爆款剧。


如果一个烂剧既没有讨论,也没有口碑,自然会被淘汰。最最可怕的就是那种豆瓣评分极低,但是收视率和热度都很高的剧。不管你怎么骂,这样的剧赚钱了,就会继续生产。


这种感觉有点像——你觉得坂元裕二和郭靖宇,谁更适合中国市场?


像坂元裕二的剧,比如《四重奏》,对生活有细致的观察,在中国可能不适合放在电视剧里,在vlog和网文里更合适。中国大部分观众——不是看日剧的那批观众——还处在对强情节有极大需求的阶段,给你爸妈看坂元,他可能会问这是什么?


但郭靖宇的《娘道》《铁梨花》,像一种民间传奇故事、地摊文学,我不是在骂它——地摊文学流传度很广,中老年电视观众能够没有任何负担的把它看完。


我已经看腻了公众号和自媒体的这种论调:外国的月亮比较圆。


虽然我也很难把一部国产剧看完。国产剧确实太长了,而且国产剧这个品类,指向的就是打发时间,我自己也没有那么多时间要打发,看剧就是为了了解同行在做什么。看美剧韩剧日剧负担比较小,40集的国产剧,就算倍速也太难看完了。


可是我觉得Netflix也并不那么好。大家都在夸Netflix出品必属精品,我觉得这句话很不成立。Netflix是一个最平台的平台,它也有算法,会顺应大数据的需求,迅速批量化制造出那个满足你需求的东西。近两年Netflix的爆款剧,是不会变成经典的,比如前一阵的《无罪之最》,我就不想再看第二遍。


电视剧有太多生产环节。观众如果质问,每个环节的人为什么没有做到世界上的最高水准,那你的要求就太高了。


因为环境不太一样。我们自己的生活也没有到最高水准。


虽然自己做得并不算很好,但看到观众的要求越来越高,也确实挺无奈的。国产剧其实更多的时候只能作为生活的镜像反应,艺术没有办法全部都高于生活,国产剧能做到20%是精品,其实已经非常非常难得了。


创作没那么随心所欲,大量同质化的东西会出现,大家都在寻求最安全的一个做法。


从平台的中心制来说,导致了作品的品质和收益不能够正向挂钩,当你不用做那么好,也能赚很多钱,甚至比那些做得好的人赚更多的钱,这个时候你会想要做好吗?你不会。


这两个比较大的因素,决定了我们能看到的大部分电视剧的品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先生制造(ID:EsquireStudio),作者:思辰,编辑:谢丁,“先生制造”是《时尚先生》的专题报道组,欢迎关注公众号,图文版权《时尚先生》杂志所有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