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1-12-12 08:30
在创业初期,如何科学的打磨创业方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胖福馒头(ID:amazingfounder),作者:James Currier(硅谷明星早期投资机构NFX的创始合伙人),编译:G(胖福馒头主理人),原文标题:《杰出创业想法的隐藏逻辑》,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今年年初,我做了一次复盘,梳理了从进入早期投资工作以来接触过的3000多个项目。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我们投资后目前保持高成长性的项目和所谓错过但目前也保持高成长性的项目,几乎绝大多数当前在做的方向和当初一起交流时的方向大不相同。


这种不同背后,更多是这些项目的创始人在变化中的一种主动调整。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尽早找到适配的方向是创业早期制胜的关键之一。


寻找到一个完美契合的创业方向的重要性,很多创业者和创业故事都对此有过佐证。比如近期我读到诞生于浙江台州的米其林三星餐厅新荣记创始人张勇的创业故事 : 


起初张勇只是把开餐厅当作副业,除此之外他把90年代能做的生意都做过一遍,汽配、造船甚至开矿。然而最后发现,餐饮才是最适合自己的方向。他提到 “一个人真的要花很多时间,走过很多路径,才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事业。”


正如作家茨威格说到:“一个人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年富力强时发现了自己生活的使命”。


今天分享的内容是关于“如何在创业初期科学的打磨创业方向”,这个话题我认为稀缺且具有分享价值。作者是硅谷明星早期投资机构NFX的创始合伙人James Currier,在创立NFX之前,James是成功的连续创业者,硅谷最受瞩目的互联网增长及网络效应方面的专家之一。


James的分享中有2点让我极其有共鸣:好想法是第一位的,之后的努力都是锦上添花,如果一开始的方向就错了,那只会与初心背道而驰,耗时耗力。创业初期阶段,适配的方向就是创业成功与否的重要命门之一。其次,在创投生态中,最大的资源浪费就是让优秀的人去做平庸的事。


对于超级个体来说,最大的成本不是你花了多少资金,而是你最宝贵的时间。两个月前,我跟目前全球范围内最快晋升为独角兽级别公司之一的创始人闲聊,他感叹在一定程度上,创办一家充满挑战的公司和重新做一家赛道成熟的公司在难度上其实不相上下。大方向对了,在勇于挑战的过程,也会得到更多的助力。


2019年我投资了一家目前从事跨境相关的公司,认为其创始人具备成为新一代超级个体的潜质。我非常欣赏他的一点是始终向更具挑战和有更大机遇的方向迈进,同时能够抵住一些有利但平庸的诱惑机会,这点其实知易行难。近期他们拿到了全球最大消费基金的新一轮投资,也许谈成功还为时尚早,但这种特质十分宝贵。 


为了给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在不影响内容的前提下,本篇做了一定的调整。希望能够给您带来启迪,以下为正文内容:


我们和许多创业前就拥有丰富经验的创始人合作,其中有连续创业者,也有曾在知名企业就职的高管。他们想要创办公司,却不知从何做起,仍处于打磨创业想法的阶段。


厘清创业想法并不像听上去那么简单,成功的创始人很少会分享他们在创业初期为了寻找好的创业灵感而辗转反侧的经历。事实上,大部分顶尖创业者在想出我们熟知的创意(创业方向)之前,都经历过严格的创意打磨阶段。


俗话说,成功等于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换句话说,成功的1%来源于创意,剩下的99%都源自于执行。


我们不认同。


在创业后期,这样的说法或许可行,但在前期,核心创意才是关键。初期想法或发展方向的微小调整都会对之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


有了好的创意,之后的努力都是锦上添花,会随时间发展得越来越好;与之相反,如果一开始的方向就错了,那只会与初心背道而驰,耗时耗力。


我们认为,在创投生态系统中,最大的资源浪费就是让优秀的人去做平庸的事。


值得注意的是,创办一家平庸的企业和创办一家跨时代的企业同样困难,都需要投入百分之百的心血,因此,最好一开始就向更伟大的目标进发。


我们团队的成员也曾是一些很棒企业的创始人,累计创办超过10家公司,合计退出金额超百亿美金,因此我们觉得有责任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与其他创始人沟通过程中发现的有趣想法,这样你们就不用浪费时间在一些很平庸的想法上。



今天我们将分享5个框架,帮助创始人们优化创业想法,以便他们顺利地从阶段一过渡到阶段三。


一、框架1:适当创新


作为一名创新者,总是希望自己能够提出一个100%全新的想法。但实际上,没有什么是完全创新的,并且你越一意孤行,就越会事与愿违。全身心地投入某项事业是很了不起,但是创新必然伴随着风险。风险太高意味着失败;而风险太低则表明这个项目不过是个复制品,也注定不会成功。因此,优秀的创始人需要做好取舍和平衡。


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的方式之一是使用我们从游戏公司学到的一种框架:在打造新游戏时,只修改之前游戏中的一个部分。一款游戏主要由三种要素构成:


  • 平台终端—PC端(电脑)游戏,网页游戏,手机游戏,社交平台游戏,主机游戏等;


  • 核心机制—征战类,老虎机类,收藏类,射击类等;


  • 主题—龙,亚特兰蒂斯,海盗,维京人,宇宙,吸血鬼,黑手党等。



在这三个元素中,只改变其一也许就能够帮助你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别好高骛远,别想着颠覆传统,要清楚你在测试的哪些想法是具有创新性的,哪些是真正有用的。



最伟大的创意往往都能在“事实证明能行得通”和“全新的想法”之间找到平衡,迭代更新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创新。人们所崇拜的大多数创新型企业也都属于“为传统项目注入新能量”这一类。


二、框架2:充分利用技术迭代杠杆


如果你的创意没有重大的科技变革做支撑,它就比较困难能取得突破性的成功。这让技术对创业想法形成的时机十分关键。你知道在过去的3-36个月里,科技发生了哪些变革,能助推你发明新产品,或是创造新体验吗?


参考案例:


  • 打车:出租车随处可见,没有什么稀奇,但随着智能手机的应用和普及,只需轻轻一点,用户在诸如SideCar、Lyft、Uber等打车软件上下单后,即可实时获取车辆位置。此外,各类打车软件还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支付方式,人们不再需要取现金或是使用信用卡,而可以通过便捷、及时的在线支付完成付款。


  • 财富管理:十分富有的人会雇佣专业人士为他们打理财产、管理投资,但8月底上线的金融应用程序接口使得Wealthfront将类似的服务从净收入500万的人群推广至净收入1万的群体。


  • 视频分享:视频主播已经存在一段时间了,但其实在2007年,宽带的普及才真正为YouTube的成功奠定基础。在此之前,YouTube根本不可能独立发展。


总结下来,就是要在已经被事实证明可行的领域,基于目前的技术发展,应用最新科技成果,寻求产品上新的突破。


三、框架3:承担更高的风险


这个框架最初来源于橡树资本的Howard Marks,而我是从Wealthfront的Andy Rachleff身上学到的。Marks意识到,很多杰出的创意既蕴含了新的真理,同时又包含了未达成共识的争议,这就意味着很多人起初并不看好这个想法。


这样的逆向思维,能够让你在一个不那么拥挤的市场上取得优势,给予你更强大的能力去占有市场份额,在其他人之前取得成功。对于依赖网络效应的公司和快消公司,这一点尤为有效。做一些“傻事”或是“看起来像过家家”的事或许是有先见之明的做法,不妨用这个框架测试下你的创意。



四、框架4:解决问题 VS. 创造机会


当你在为Facebook、SuperCell或Slack展示自我推销PPT时,你能否举出一个你正尝试解决的问题,并令他人信服呢?恐怕不太容易。但不论如何,你可以很轻易地将此创意总结为:“如果能这么做,就太好了。”


许多投资人都说,所有PPT展示都应该阐明此项目所解决的问题,但我们并不这样认为,很多杰出企业也不会买账。


在阐释创意和想法的时候,你当然需要想清楚,这些想法在何种程度上解决了哪些问题,但你还需要思考的是,这些想法会带来怎样的机会。基于你对这二者的理解,你对于企业的认知也会大有不同。


五、框架5:市场风险 VS. 运营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你不知道人们是否对你所创造的产品有需求;运营风险是指——在运营的过程中,你不清楚自己能否做到世界顶尖水平。


Twitter就是成功经受市场风险考验的最好例子。人们真的想与陌生人分享140个字符组成的内容吗?事实证明,是的,但即使在Twitter发现这一市场后,他们仍会遇到一系列的运营风险。他们能让这个网站保持这样的规模吗?他们勉强做到了,所以Twitter只是碰巧成功了。


SpaceX则不同,它几乎没有承担任何市场风险。Elon Musk确信有大量的潜在用户愿意为太空旅行买单。不过,SpaceX承担了巨大的运营风险 —— 一个仅凭几亿美元运转、只有几名员工的团队能成功把人送上太空吗?


连续创业者和他们的投资人通常对创始人的执行力更有信心,因此他们愿意在一个较为成熟的市场里直接面对现在的选手和市场竞争,并且相信自己的执行力优于现在的选手。这些创意通常都具有明显的运营风险和相对较小的市场风险。


连续创业者追逐“仅有运营风险”的创业机会这一点,可以从许多发展起来的“全栈”公司看出,如保险行业的Lemonade,家庭护理行业的Honor,住宅房地产行业的Compass等。


初次创业者通常需要避免与竞争对手正面相对,因此他们往往会青睐那些不同寻常、非共识的创意。因此,在创业伊始,初次创业者往往会承担更多的市场风险,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最初面临市场风险的企业也终将遇到运营风险的考验。


仔细考量你的创意,看看它会遭遇何种程度的市场风险和运营风险,并思考对你来说,哪种更好解决。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胖福馒头(ID:amazingfounder),作者:James Currier,编译:G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