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原创
2022-01-16 11:46
奥斯卡欠韦斯·安德森一个“最佳对称奖”

出品|虎嗅青年文化组

作者|黄瓜汽水

题图|电影《法兰西特派》


本文首发于虎嗅年轻内容公众号“那個NG”(ID:huxiu4youth)。在这里,我们呈现当下年轻人的面貌、故事和态度。


世界上有两个文艺青年最爱的导演。

 

一个是絮絮叨叨的伍迪·艾伦(Woody Allen),还有一个就是大名鼎鼎的强迫症导演韦斯·安德森(Wes Anderson)。

 

前者被文青拿来阐述自己的浪漫哲学,后者是如今最流行的审美标准。

 

但凡谈及“对称构图”和“色彩搭配”的时候,许多人都会把韦斯·安德森和当年让他声名鹊起的《布达佩斯大饭店》牵出来溜溜,恨不得把自己家都装修成韦斯·安德森电影里的风格。

 


上个月,韦斯·安德森的新电影《法兰西特派》上线流媒体,卡司奢华,全是大咖:9个影帝4个影后,挤破头都要占个名额。在戛纳主竞赛单元首映后,获得了全场长达9分钟的掌声。

 

然而评价两极分化。豆瓣评分7.8分,IMDb7.4分——对于韦斯·安德森来说,这已经是他近年来最“差”的一次成绩了。



如果你带着《布达佩斯大饭店》的滤镜打开《法兰西特派》,那恐怕会大失所望,甚至还能睡着。至少豆瓣影评里有不少人在观影途中进入了香甜梦乡,坦白承认自己欣赏不来这部“外表华丽但内核干涩”的电影。

 

对于个人风格极其强烈的韦斯·安德森来说,他似乎不在乎观众吹捧他还是批评他,就像是一个随缘的餐厅老板,吃不惯他的趣味是你的事,做不做这道菜是他的事。就像王家卫也不会在乎你能不能理解他的台词。

 

这部《法兰西特派》,是否真的让大众对“审美封神”的韦斯·安德森彻底祛魅了?


这位被全世界追捧的“对称狂魔”,还能整出新活儿吗?


 


这部电影的差评,多半因为横亘在观众面前的第一道门坎:没有剧情。让你看两个小时世界上最漂亮的PPT,恐怕你也坐不住。

 

韦斯·安德森这次的电影试验疯狂且偏执:他要彻底“影像化”一本杂志。

 

这本杂志就叫做《法兰西特派》,原型是著名的《纽约客》。杂志拥有一位宅心仁厚的白发主编,他手下有几位极具个人特色的专栏作家。就连电影中的主编和作家们,也与《纽约客》的原型一一对应。

 

从翻开这本杂志的第一页开始,观众就开始了一场“视听阅读”。作为考究到极致的强迫症,韦斯·安德森甚至在电影里贴心地还原了杂志页码和纸质排版,试图让观众用眼睛去“摸”这本杂志。

 

法国版“编辑部的故事”,由四篇专栏构成,结构平行且风格迥异。导演希望和观众一起,不代入任何感情地去翻阅这些故事。

 

开篇的旅行专栏是简短的文字vlog。



作者带着读着/观众在这座虚拟的法国小城“无趣镇Ennui-Sur-Blasé”闲逛,就像把go pro夹在车头一样,游记在这项影像实验中是如此呈现出来的。

 


简短的环境介绍之后,三个主题故事才姗姗来迟。

 

第一个故事是艺术专栏。



一位监狱里的重刑犯(本尼西奥·德尔·托罗饰)爱上了看守他的女狱警(蕾亚·赛杜饰),于是以女狱警为缪斯,创作了后现代画作。

 

一名艺术商(爱德里安·布隆迪饰)把他炒作成了一个身价千万的艺术家,可画家除了爱人之外什么都不在乎。

 


第二个故事,是政治专栏。

 

女记者露辛达(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饰,《三块广告牌》女主)记录了一场发生在法国校园内的学生运动。许多影评人都看出来,这场运动明喻了法国的“五月风暴”。

 


大学生们的诉求,在导演对左翼激进青年的调侃之下,变得幼稚而离谱——

 

争夺男生进入女生宿舍的权利,而战斗的方式是国际象棋。

 


作为中立旁观者的中年女记者露辛达,还和运动领袖甜茶卷入了一场忘年三角关系,甚至在床上帮助学生们起草了运动宣言。

 


最后,青年甜茶在运动中意外丧生了,失落的女记者将她的所见所闻一一记录下来。

 


最后一个故事,是和美食毫无关系的美食专栏。

 


作者去警察署长家中赴宴,撞上了匪徒绑架署长儿子的大事件。

 

警察署长派出了家中的厨师,去绑匪窝点中送饭投毒。在一番缠斗过后,署长的儿子莫名其妙地得救了。



没错,上面的故事就是这么离谱又跳脱,让人一头雾水。

 

直到观众把这本“杂志”翻到最后一页,恐怕才能明白韦斯·安德森的本意。

 

最后一页,是主编的讣告。

 


直到最后我们才明白,电影真正的主角不是前面四个故事里跑马灯的人物,而是任由作者们天马行空、也坚持不删一个字的主编。

 

大家因为他的死聚在一起,共同写了最后一篇属于《法兰西特派》的文字:主编的讣告。




这部电影的问题非常明显:形式大于内容,视觉压倒文本。看到最后仿佛什么也没看,是一部漂亮的“废话电影”。

 

《法兰西特派》几乎在影片一开场就能抓住你的眼球,它最大的优点是视听艺术,但它最大的制肘也是视听艺术。

 

影片一开头,就致敬了法国新浪潮电影雅克·塔蒂的《我的舅舅》。丝滑的画面调度,还是那个满足资深影迷的熟悉的味道。


 

韦斯·安德森著名的横移镜头,也在这部电影中变得更加放肆。

 

对空间格局的打破,打造了一个梦幻的视觉国度,也许是为了致敬法国新浪潮电影中的戈达尔,也许是导演独宠自己的想象力的狂欢。

 


这次,色彩大师韦斯·安德森竟然大胆地放弃了色彩。或者说,他非常有想象力地创造了色彩的第二种使用方式。

 

在“作者们”展开叙述的正文部分,画面是大量的黑白。一旦到了读者可以自行发挥想象力,随着作者文字放飞思绪都时候,画面一秒钟切换为彩色,打破了传统电影的叙述方式。

 

沉浸在贤者时间里的画家仰望天花板,看到了流动的光彩:

 


狡猾的艺术商展示画作时,任凭读者的想象力把画面渲染为彩色:

 


女狱警优雅地走在以她为缪斯的艺术品面前,画面由黑白变成彩色:

 


被绑架的小男孩,害羞地询问门外看守的妓女“你的眼睛是什么颜色”,下一秒西尔莎·罗南的瞳孔便有了色彩:

 


再次回顾导演的私心:让每一个观众都变成这本“杂志”的读者。正如我们阅读纸媒的感受,字体段落都是黑白,配图是彩色的,读到了作者的文采飞扬处,颅内高潮的同时,颜料桶打翻在白纸之上。

 

除了色彩的鬼马设计,导演的“游戏童心”也没藏住。

 

希区柯克的悬疑氛围,转头就能被下一个镜头打破:追击匪徒的警察,变成了木偶剧场的黑白画片,韦斯·安德森就像提着线玩游戏的小孩,调度着每一个巧妙的镜头。

 


当然,观众肯定会质疑:导演个人的爱好、趣味、致敬,和大众又有什么关系?

 

这部电影的缺点,也在韦斯·安德森分秒必争的炫技中暴露无遗——高难度的横移镜头、复杂的镜头调度、精致的色彩搭配,除了让我们惊叹创造力的边界之外,很难体会导演到底想表达什么。

 

抽离感情,背对观众,甚至彻底放弃了“叙事功能”,最终这本影像杂志,只能算得上是一部眼花缭乱的短片合集。

 

韦斯·安德森让他群星璀璨的豪华卡司也毫无用武之地,最终不可避免的陷入了自说自话的艺术家的自恋困境。

 

表达核心的缺位,正是《法兰西特派》远不如《布达佩斯大饭店》和《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评价高的原因——

 

视觉上再怎么完美整饬,文本上还是掩盖不住孱弱干涸。



但我依然认为,《法兰西特派》是一部真诚的电影。

 

虽然这是一部私人的情书,但每一个细节都埋着导演人文情怀的银线。就像主编给作者们的教导:“试着让这段话读上去像你刻意为之的。”

 

与之互文的是,这部电影也是韦斯·安德森“刻意为之”的作品。他执拗地要带领众人进入他的视觉王国,炫耀他藏在最深处的宝藏——即便这份宝藏略显幼稚拙劣。

 


白发主编的死亡,导致了这本杂志的死亡,最终指向的,是整个纸媒时代和报刊亭们的逝去。无人留意,却已经是完成式,被彻底埋在土里。

 


和《纽约客》的主编Harold Ross呼应,片中那位隐藏的真正主角白发主编,是一个对手下作者们极尽溺爱的新闻工作者。

 

哪怕专栏字数太多了,作者的报销经费超支了,或是作者根本没有任何写作经验,甚至作者拖稿30年,他都要坚持把杂志办下去,并且“不会毙掉任何文章”。他允许任何天马行空的文字存在。

 


也许对于置身事外的观众,纸媒的死亡无足轻重,飘忽跳脱的叙事极其不友好。但对于韦斯·安德森和纸媒时代的参与者,这就是一场盛大而无聊的浪漫。

 

片尾出现的一幕:影片献给《纽约客》的历任主编和代表作者们

 

《法兰西特派》海报致敬了《纽约客》风趣美妙的封面

 

你当然可以说这是小布尔乔亚的无病呻吟。韦斯·安德森并没有为新闻行业产出一篇严肃伟大的铭文,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确实充满了谐趣的天真,更像是写给新闻行业的一则童话故事。

 

如果说《布达佩斯大饭店》缅怀了欧洲罗曼蒂克的消亡,那《法兰西特派》就纪念了一种优雅阅读时代的谢幕。

 

这些是在流量赋予韦斯·安德森“审美、对称、平衡、色彩”这些标签之外的,隐秘的浪漫心思。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