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2-02-14 17:16
每月只要30欧元,德国俱乐部如何培养下一代小运动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余晟以为(ID:yurii-says),作者:余晟,原文标题:《谷爱凌之外【续】》,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上周写了《谷爱凌之外》,各位读者留言提了不少问题,所以在这里回答大家的问题,并继续谈谈小孩学体育的话题。


首先请看几张照片,之前有疑问的读者朋友应当能看清楚了。



这是初学者的辅助装备,用绳子紧紧捆住的两个叠在一起的啤酒箱子,高度正适合三到五岁的小朋友。据我观察,大多数小孩都在这个年龄段开始学滑冰,再大一些的也有,但不多。



我家小朋友最喜欢的教练,四五十岁年纪,总是戴一顶有毛球的蓝色帽子,和蔼可亲,一点没有“油腻”的感觉。


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虽然初学滑冰的辅助装备很简陋,就是两个啤酒箱子而已,但滑冰的人是全副武装的,除了冰刀,从头盔到手套,从护肘到护膝,一应俱全。


实际上,“规矩多”也是我在德国的深刻感受之一,似乎不管做什么,装备不要求豪华,但必须齐全,必须符合规定。这一点,可以看看我的街拍照片(街拍照片素质会高一些,因为冰球馆里只能用手机)



可以看到,一家四口都戴了头盔,而且四辆自行车都有可以点亮的车灯。图片里没有展示的是,小朋友如果要在自行车道上骑车,必须先考证(好吧,也总有人违反规矩,但大多数人都是遵章守纪的,而且违规被警察抓了代价不低)



自行车行李架带人也是很普遍的,但只能带小朋友,而且必须使用经过认证的的儿童座椅,小朋友必须戴头盔,系安全带。行李架的承重以及儿童座椅的适用重量,都有明文规定。回想起来,我小时候常见的直接跨坐在行李架上的坐法,算得上是“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这里可以清楚看到小朋友们的水壶和水嘴,因为冰球的头盔有一张网状面罩护住脸部,所以喝水时必须借助长长的水嘴。



这里可以清楚看到场地的使用情况。左侧是水平最高的区域,两支冰球队在对抗演练,分别身着红色和蓝色队服;中间是中级训练区域,小朋友在学习冰球的基本动作;右侧是基础训练区域,孩子们还在学习滑冰。


有读者问,如果大家都不自带装备,俱乐部是否有足够多的装备提供。其实只要装备能满足这样规模的训练就可以了,毕竟可以轮换使用。据我观察,一般只要过了初级阶段的学员都会自己购买装备,如果只是用俱乐部提供的装备,难保每次都能取到最合适自己的。


看完照片,再谈几个问题。


如果初学的费用是每月30欧元,来参加的孩子都是什么样的家庭?


说实话,我觉得什么家庭都有。看孩子们怎么来的就知道,有开车来的,有骑自行车来的,还有搭公交车来的。不过说实话,骑自行车或者搭公交车来,未必就说明家庭经济条件不好。


我现在觉得,我之前对于“西方国家”的想象很大程度上被美国垄断了,认为人人都住教区的独立屋,家家都有好几辆车。来了德国之后发现,在城里住公寓的人真的很多,而且住公寓也不是什么坏事。毕竟住在城里,办什么事情都方便,而且城市规划比较好,即便你住公寓,也同样很容易接触到森林、草地、湖泊,并不会远离自然。


至于出行,许多家庭即便有车,也不会时时开车,短途出行(5-7公里)许多人都选择骑自行车或者坐公交车的。一方面汽油真的很贵,这几天95号汽油的价格都要去到2欧元/升了,合人民币差不多15块;另一方面,大家的环保意识普遍都比较强,德国的垃圾回收率是非常高的,而且我见过的德国人,许多都不理解美洲和亚洲某些国家“夏天要把冷气开得冻人,冬天要把暖气开得熏人”到底有什么意义。


这种区别也产生了很多有趣的现象,其中之一是,德国、荷兰等欧洲国家的小朋友普遍和邻里的关系比较好,因为一般都是走路或者骑车上下学,不会由家长开车接送,所以社区的归属感很强,放学之后还能玩在一起,聚会起来也容易。


德国街头经常可以看到七八岁的小朋友自己上下学,自己背着乐器去上音乐课,似乎从小就有很强的独立感(当然家长也有家长自己的生活)。我们这有位妈妈每周开两小时车接送女儿上舞蹈课,就已经让大家“叹为观止”了。相比之下,不少自媒体文章称赞“早上四五点起来,开十来个小时的车送小孩去练习滑雪”作为父母“用心栽培”的表率,在普通德国人看来简直疯狂,绝对不会效仿。


俱乐部对小孩的培训,与中国有什么不一样?


我没了解过国内现在的培训机构是如何培训孩子的,只能依据我自己之前的经验来谈。


我印象最深的是,所有的教练似乎都很重视孩子的兴趣,也知道怎么培养孩子的兴趣。之前我提过,小朋友第一次练习滑冰,十来分钟摔了很多跤,早早就要离场。我本来还想讲一些“不要太早放弃”或者“苦尽才会甘来”的大道理,但是教练一点不在乎,“毕竟第一次嘛,你已经做得很好了,你还会来的,对吧?”


同样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对“磨刀不误砍柴工”的强调。身为家长,我开始的希望很朴素,就是看到孩子滑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快。但是我逐渐发现,开始的很长时间里,教练都在教基本功,甚至是比基本功还基本的动作,比如怎么摔倒,怎么站起来,遇到意外情况怎么保护自己……而且是用小朋友非常感兴趣的方式来教,一点不枯燥,所以小朋友能学得兴致盎然。如果只是一两个教练这样做,还可以认为是教练“有心”,但如果大家都这样做,那必定是背后有一套方法论在支撑。


对于孩子的培训,如果能始终培养和保持兴趣,如果有一整套培训的方法论,就会知道他确实在一套宏伟而稳固的体系里学习和成长(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也需要不断学习)。这时候,孩子到底能不能成为金字塔顶尖的少数人,到底会不会被其他人淘汰,其实根本不重要,也不必要焦虑。


所以我时常在想,“竞技体育”看起来光鲜亮丽,其实理解起来也千差万别。到底是以“竞技”为核心,把“体育”当成达到目标的手段,还是以“体育”为核心,把“竞技”当成一种锻炼形式,其实对人的选择、心理、幸福感,都会有巨大的影响。


最后我想说的是,如果有兴趣,真的可以去看看汉斯·罗斯林的《事实:用数据思考,避免情绪化决策》。这本书的第一章讲的就是“一分为二”的思维谬误。简单说,它一般用“三板斧”来分析复杂事物:


第一,把事物分为两类,比如“好和坏”、“穷和富”、“聪明和愚蠢”;


第二,从两类里各举一个例子来对比,比如“好人如何,坏人如何”、“富人如何、穷人如何”,“聪明人如何,蠢人如何”;


第三,基于对比进行俯视,强调“只要你做不到最好(最富、最聪明),其实就没有差别”;


可惜的是,罗斯林在书里剖析的这种伎俩,似乎被时下的不少自媒体反其道而行之,尊奉为“流量密码”,用来引发读者的焦虑,继而赢得追捧。如果罗斯林教授地下有知,恐怕也会大呼意外。


相比之下,我更欣赏因为探讨“公正”而为大家所知的桑德尔教授的一句话:因为我们大多数人必然都是普通人,所以能让大多数普通人过得更好的社会,才是值得大家选择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余晟以为(ID:yurii-says),作者:余晟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