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2-04-09 14:00
被质疑的牛津女孩:“求证”本应是“尺子”,为何变“刀子”?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知著网 (ID:covricuc),作者:沐沐,原文标题:《牛津女孩被疑学历:“求证”本应是“尺子”,却又为何变“刀子”?》,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网络审判中的“自证”,并不是沉冤得雪的美满童话,而是一个难有happy ending的荒诞现实。


 “今天我以牛津年级第一的成绩,从数学建模系毕业了。”


3月14日,中国女孩朱雯琪在微博分享了一则自己的毕业视频,却不想因此陷入了“被求证”与“自证”的漩涡。


(牛津女孩朱雯琪分享的毕业视频)


将近一周的时间里,不断有各类博主从各种角度向内容的真实性发起挑战。


可是,面对着浩瀚的“求证清单”,她的证据再有力,也不过是精卫口中衔着的一枚枚“小石子”,很难对抗风浪,更别说填平大海。


不过,令人略感宽慰的是,她的“成绩”最终还是在外力的帮助下收获了应得的肯定。


(媒体的采访报道)


在媒体越来越多的采访与报道中,人们也展开了进一步的反思。


有人站在女性立场,批判“性别偏见”的桎梏。有人从职业角度,谈及“群体性人设”的束缚。


引发了反思的“被质疑”,或许能成为击中“性别偏见”的一颗石子,也或许能够为某个群体形象带来更为丰富的修辞。可这就是观众期待的“欢喜结局”吗?


纷争虽已休,“余韵”仍未止。


对她的围剿式求证,并非是衡量是非的尺子,更像是一把“伤人见血”的刀子。


而这却不是第一次,也绝非最后一次。


常见但不合理的声音:“你需要自证清白”


有人质疑其学历,有人质疑其能力,还有人质疑其目的。而这些质疑,都裹着极为相近的“话术外衣”。


在将近一周的时间里,朱雯琪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既然你是牛津毕业的,那你的毕业证呢?”“既然你说你是学数学的,那你做道题证明一下自己。”


这样的声音,几乎存在于每一个陷入“真假争议”的事件之中。可常见的声音未必合理,他人的“建议”,也未必要依。


现实生活中,司法审判遵循“无罪推定”原则,即被告人不负有自证无罪的义务,若无证据证实其有罪,则应被视为无罪。


网络社会中,逻辑却恰恰相反,被怀疑者往往需要自证清白,否则就无法洗去嫌疑。


“我怀疑你,所以你要证明一下自己。”这句话听上去是多么霸道而不讲道理,可仍有一些人,将其奉为律例。


“既然你是清白的,那为什么不能证明一下呢?”“拿出证据并不难,你发一张照片/一段视频/一份证件就好了嘛。”


可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被求证者”是否拥有证据,也不在于拿出证据的动作有多么简单,而在于:我本没有向你出示证据的义务。


(网友评论)


可遗憾的是,如此不堪一击的“求证”逻辑,却往往能够使发起“求证”的人立于不败之地。


相对应的,“被求证者”始终只能被动地接受质疑与攻击。


媒体采访中,朱雯琪表示,在自己向转发质疑贴的博主展示学历证明后,该博主并未道歉也未删帖。反倒是另一位数学大V提出了新的建议:做题。对于她的答案和思路,该大V倒是给予了认证结果:“应该是真的”。


(某数学大V对朱雯琪的解题思路表示认可)


可是下一秒,另一群人又围绕着“奖学金”紧随其后地展开了新一轮“求证”。


她的经历,恰好印证了那句“欲加之罪”。晒出证据,不见得会换来认可,即便换来了一部分人的认可,也不妨碍另一部分人趁机添加新的炮火。


在无止无休的“求证”与“自证”里,“被求证者”但凡有任何一环没有照做,那么他曾经所有的配合,就会反过来成为压在他身上的“锅”。


“为什么前面的质疑你都给证据了,现在却拿不出证据了呢?”


所有愿意给出证据的人,希望的无非是换来理解和认可,可遗憾的是,网络审判中的“自证”,并不是沉冤得雪的美满童话,而是一个难有happy ending的荒诞现实。


质疑他人,是对信任缺失的补偿吗?


在被网络审判收编为一种“酷刑”之前,“求证”一直是个实实在在的“积极行为”。


在现实语境中,“求证”行为意味着客观,代表着严谨。当某个结论或者某种猜想,还尚未能被认定为事实的时候,就需要我们通过“求证”的方式寻找支撑。


站在客观中立的角度。“求证”行为,往往源于信息的缺失和全貌的未知。


因此,要求他人自证清白的逻辑虽不合理,但也并非每一个“求证”的人都怀揣恶意。对于一部分提出求证需求的人而言,他们所秉持的,实则不过是一种探求真相的围观者心态,希望通过“求证”的方式,来填补存在于当局者和局外人之间的“信息高差”。


比如:海外名校、数学建模,这的确是朱雯琪和身边人的熟悉领域,但在一部分人那里却是知识盲区。


再比如:局外人对她并非知根知底,全部了解可能仅限于那段视频。


(朱雯琪发布微博记录自己的毕业)


正如朱雯琪在采访中自述:那本是一段发到家庭群中的视频。“当时大家都在恭喜我毕业。”


可当这段视频被上传到更多陌生人的社交平台时,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鼓励就变成了质疑。


因为了解状况的差异,当一个带有私人化经验的个体生活被分享于面向公众的平台时,被误解很容易就会成为表达者的宿命。


(朱雯琪在微博表达自己对“分享生活”的看法)


不过,分析至此,我们的面前似乎出现了一个新的疑惑:即便存在着信息差异,可为何人们更倾向于质疑既有信息,而非选择无条件相信呢?这就究竟是如“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一般的批判式思维习惯,还是善意消解带来的“反向认知”呢?


带着这种疑惑,当我们把目光投向网络社会,就会发现,这里正在进行着一场漫长而持久的信任危机。


在一次又一次的“翻车”事件中,网络社会的信任被一次又一次透支。就像善意的绸子,被烫了一个难以缝合的洞。


(骗人无数的“俄罗斯娜娜”)


就在几天前,拥有数百万粉丝的网红“俄罗斯娜娜”被封号。这位操着一口“俄式中文”的外国友人,被发现其实是中国人利用特效技术假扮的。在网友“不要放过那个娜娜”的声讨中,曾经的“人美歌甜”的评论就这样静静地躺在了互联网的记忆里。


当人们发现AI可以换脸的时候,曾经的心动一秒,就变成了如今的“社死”一刻。


当人们意识到视频是可以摆拍的时候,曾经为感人小视频流的泪,就变成了如今脑子里进的水。


“视频可以接,道具可以借。”被欺骗后发现的事实真相,就这样成为了人们嘴上和心里不相信网络信息的理由。


不过,倘若所有人都只是因为害怕被欺骗才提出“求证需求”,那么在得到对应的证明之后,“求证”就该到达尽头。可事实,却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并非如此。


被异化的“求证”:是固守认知还是逃避现实?


使得“求证”变成一项不可能做完的任务的,是一部分人在求证之前,就做好的结果预设。


“我就是要证明他是假的,因此不管他是否出示证据,出示怎样的证据,我都可以得出我要想的结论。”这样的思路,才是导致“求证漩涡”的源头。


它早已脱离求证的本意,唯一的共通之处仅仅在于:希望获取更多的信息。


只不过,它的目的是想让这些信息服务于自己的逻辑自洽。


(网友评论)


因此,被不断质疑的朱雯琪,即便是提供了官网照片,也依旧无法获得一句简单的道歉。


对于一部分不愿意相信她的人而言,“她在说谎”并不仅仅是一个被希望得出的结论,更是一个必须存在的支撑,支撑着他们一直以来相信的所谓的“真理”。


在对朱雯琪围剿式的“求证”中,这些人正在通过证明“她是假的”维护着自己脑海中长久奉行的“律例”。比如,“科研工作者就是没有精力打扮自己的”,再比如“这样的成就应当是男性的专利”。


因此,与其说他们是不愿意承认朱雯琪的学历,倒不如说他们是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认知并不合理。


(网友评论)


不论是对科研工作者的刻板印象,还是对女性的性别歧视,它们都殊途同归地聚焦在了一种认知与现实的矛盾上。


当一种现象与人们的固有认知产生冲突时,人们更习惯于从外部世界找原因,很难意识到是自己的问题。


这与其说是不愿意改变自己的认知,不如说是难以接受真相揭露出的现实。


这些现实包括但不限于:我没有精力兼顾形象和工作但有人可以;科研女性同样可以美美地打扮自己;优秀与性别无关。


不过,他人是否接受这种现实真的有那么重要吗?对于一个装睡的人,我们非得不惜一切代价地把他叫醒吗?


抗争和反驳是有意义的,可却不该背负着“伤害”的前提。毕竟,在这种“扭曲”的求证带来应有的反思之前,它早已给当局者带来了足够多的伤害。


(电影《让子弹飞》截图)


实际上,存在于网络审判中的“求证”行为,不论是源于信任缺失,还是出于固守认知,亦或是为了逃避现实,其本质都是一种自我责任意识的出逃。


正如,网络两端的信息差虽然存在,可填补我们面前的鸿沟,却并非是遥远的他人的责任。又如,网络社会固然面临着骗局丛生的困境,可我们自己的忧虑又何该成为附加在他人身上的审判?而打破陈规正视现实所产生的阵痛,就更是该不交由他人买单。


抛却“律己”责任的“律他”,或许真的更像是一把刀子,而非尺子。


参考资料:

光明网《不存在一种女性叫数学女》

新京报《“牛津数学女孩”改变了“学术青年”认知形象》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知著网 (ID:covricuc),作者:沐沐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