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2-06-07 21:10
每年写高考作文的中年作家,发现孩子们的心灵变小了

如果一名学生从小不爱阅读、不爱写作,不愿意去打开心灵感受外界,是不可能写出一篇优秀的高考作文的。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风声OPINION (ID:ifengopinion),作者:韩浩月,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6月7日清晨,对于家有考生的家庭来说,是不一样的,紧张的气氛以看得见、看不见的形式到处弥漫着。而我和往年的今天一样坐在书桌前,不进行其他任何工作,只是平静地等待着,写一篇今年的高考同题作文。


这样的情形,已经重复了十多年近二十年。


记得最早写高考同题作文,是给《新京报》的文化评论版写,当时的评论版编辑潘采夫,开创性地提供了版面并将这一做法延续多年,前几天和他连线直播,谈到这段往事,说到两个话题,一是很遗憾早期的报纸没有数字版,当年写过的作文网上搜索不到了,二是为什么我们这些评论员(成年人)要写高考作文?


为考生开拓一下思路,借此缅怀一下青春,或者就高考作文题目抒发一下对时事的看法,这些都是理由。但潘采夫提到的一点,是我没有想到的,他说评论员写高考作文,其实是制造了一种新文体,这种新文体,是对高考作文框架的一种突破,是尝试用多元的思考、多样的语言工具,来对固化的作文思维进行一下冲击。


近年来,媒体组织评论员、作家写高考作文成为一种风潮,也是对评论员写高考作文这一新文体的延续与扩散,这是一件有必要、也有意义的事情。


就我个人的观察来看,现在的孩子写高考作文,无论在思维还是在文采上,模式化的痕迹要更明显一些。


不久前有亲戚的孩子发来他写的高考作文模拟题,让我看看怎么修改会更好些,但看完之后发现,没法动笔修改,不是因为写得太好“一字难改”,而是作文堆砌着大词、口号、陈旧的名人名言和故事例子,和他作为年轻人的生活、情感、思考几乎毫无关联,这样的作文,阅卷老师看了想必会头疼不已。


好作文应该是学生写得顺利、老师读得愉快、读者为之击节的文章,记得数年前的确有这样的高考作文在网上流传,引起广泛的关注,但这几年少见了。那些优秀的高考作文跑哪儿去了?那些文章为什么不能再成为讨论焦点?再深一点地谈,这个时代属于年代人的声音,难道不能通过文章的方式传达出来,只能用一个个像YYDS、绝绝子这样的自造流行词、流行语来表达了吗?


因为常和要参加高考的学生们交流,感觉到他们在写进行高考作文模拟写作练习时,普遍存在胆子小、不敢敞开内心、不愿意展示才华、不想冒险突破的心理,“不求高分,但求稳妥”成为多数考生的追求。


这种心态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是近年的作文题目对于考生来说越来越难,老师在教学时和学生在练习时小心翼翼,宁可在划定的表达范围内不断重复,也避免用个性的写作诠释考题;


二是高考作文弱化了考生的感性表达优势,全国卷与地方卷,都侧重于要求考生进行理性分析与清晰的观点输出,但年轻人的阅读面与知识面,不足以为此提供支撑,思考深度也达不到写作起来游刃有余,如果让他们多写一些抒情文章,或许更能激发表达欲与真情实感;


三是来自大环境的影响,老师与家长,亲朋与好友,在交流中多不鼓励学生多写多练多思考,而是苦背范文,头脑被别人的语句充斥,虽然明知道写出来千篇一律,但最终还是无奈地随大流。


我坚持写高考作文,美其名曰的说法是“重返青春,找回年轻”,“和年轻人进行一次文字层面的交流”,其实最真实的想法,还是期望年轻人能够用放松一些的态度来看待作文,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写作这回事。


高考作文,考的不是今天考生所面对的一道题目,而是考一名学生自小学时就应该具备的积累。高考作文临场发挥的可能性不大,如果一名学生从小不爱阅读、不爱写作,不愿意去打开心灵感受外界,也不情愿用文字来更精准地传递内心,那么他是不可能写出一篇优秀的高考作文的。


同样,写好高考作文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在进入大学校园乃至毕业踏入社会后,有更多需要用到文字表达的机会,那时便会发现,如果再用写高考作文时的套路,是完全无法适应需求或要求的。


与其为高考作文焦虑,不如把作文写作当成爱好,或者当成提升自己综合素质的方法,认认真真、投入全情地去写。我一向认为,写作是一项回报很高的行为,只不过写作的回报,能被表面看到的是一部分,另外一部分,则是自己感受到的。


基于此认识,我写高考作文的原则是:消化掉所有的宏大叙事,用日常生活为素材把生硬的命题进行软化;尽可能地多动用情感元素,把个人的生活经历与生命体验与这世界巨大的变动挂钩,浩瀚由无数个渺小组成,只管把一些渺小写到位就可以了;适当多用一些文学语言,更确切地说,多用一些诗性的语句,来强化文章的可读性。我们曾是诗的国度,在浪漫主义与理想主义方面有传统,要使用起来;要乐观,不沮丧,这和能量正负没关系,对未来有信心有热情,本来就该是年轻人的本色……


评论员、作家以成年人身份写高考作文,也是一次公共写作,不见得他们写的就是好的,对的,值得学习的,但以具体的文章,来参与每年一度的高考作文大讨论,还是能够提供一些“标靶”作用。


一篇高考作文不过800字,可承载的信息却是没法用字数计算的,如果能够从中读到更多作文之外的东西,也算是这次公共写作的意义所在了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风声OPINION (ID:ifengopinion),作者:韩浩月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