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互联网制造新“中产阶级”? | 荐读
2022-06-18 10:00

互联网制造新“中产阶级”? | 荐读

文章所属专栏 全球科技纵览·趋势必读 第二季
释放双眼,听听看~
00:00 08:01

头图 | 视觉中国


本期首先关注 2017 年 CIA 机密泄露事件,随后的调查中,FBI 发现一位曾在 CIA 工作的 Joshua Schulte 有重要嫌疑,于是所有的调查——连同本期推荐的这篇长文——都围绕这位年轻的程序员,你会读到很多令人咋舌的细节。


“Deadline”对于创业公司意味着什么?一位创业者提出了基于乐观主义者的方法论,值得一读;凯文·凯利的“1000 粉丝理论”似乎要复兴了,不要多想,这和 Web3 无关,更多还是 Web2 时代的故事,写得同样精彩。


本期还将推介以下议题:


  • 稍后读 Pocket 创始团队成员访谈;

  • 维基百科上的长尾条目;

  • 下一个“xx 经济”在哪里?

  • 一档关注工具使用的视频播客;


“More Reading,Less Junk”,欢迎进入本周的深度阅读时间。

 

谁制造了“数字珍珠港”?


New Yorker|2022-06|链接、镜像|60 分钟(阅读时长)


所谓“数字珍珠港”是美国中情局描述“维基解密”爆料其黑客部门机密文件时的用语。这件事发生在 2017 年 3 月,“维基解密”网站发布了大约 34 TB 的 CIA 机密数据,震惊世界。


随后的调查中,FBI 发现一位曾在 CIA 工作的 Joshua Schulte 有重要嫌疑,于是所有的调查——连同这篇文章——都围绕这位年轻的程序员,从他的身世到他的性格以及周围同事对他的评价,一位技术成熟但心智欠缺的男性程序员形象跃然纸上。


由于 CIA 不提供任何信息,这篇长文就以已公开的法庭文件为重要资料来源,你会看到一系列似乎啼笑皆非的事情。比如 FBI 不能直接下载“维基解密”已经公开的、所有人都可以下载的数据,就因为 CIA 将其称之为“机密数据”。于是特工们购买了一台新电脑,跑到星巴克接入 Wi-Fi 下载了这些数据,然后给电脑贴上“机密”标签,存放到特殊保险柜里。


再比如,这位为 CIA 黑客部门工作的 Joshua Schulte,尽管他会为自己的电脑或手机数据加密,但他又会把密码记录到一些很容易被发现的纸质笔记本上……更不要说他会直接在登陆 Google 账号的情况下搜索大量与“维基解密”相关的信息……


2020 年年初庭审开始后,中情局机密文件/网络的权限管理之混乱也可见一斑,一个名为“Devlan”的重要网络没有任何权限保护,甚至连第三方供应商也能访问,而大量诸如“123ABCdef”这类的弱密码几乎就是机密文件的通用密码。


这个故事还远没有结束,疫情中断了庭审,新的庭审已经在本周开始,后续或许还有更多值得玩味的细节。

 

Pocket 创始成员谈互联网过去十年


Vanityfair|2022-06|链接|20 分钟(阅读时长)


今年是稍后读产品 Pocket 正式发布 10 周年,过去十年,互联网内容消费发生了根本变化,无处不在的算法操控着 UGC 、PGC 以及机器生成的内容。


这篇来自 Pocket 创始团队成员 Matt Koidin 的专访从回顾开始,Pocket 出现在 Google Reader 被关闭后的第二年,但显然 Pocket 不是 GR 的替代品;接着又谈了与 Instapaper 的竞争关系以及“点击”与“保存”之间的不同。


这篇访谈的几个有趣点:其一,根据 Pocket 的数据,用户现在保存的长文比例并不比四年前低,这部分意义上解释了内容消费并不是零和游戏,即便碎片化内容越来越多,特别是短视频的持续流行,但内容消费依然呈现多样性;其二,目前 Pocket 已经拥有 65 亿条内容,这些内容也让 Pocket 具备了搜索引擎的潜质,或者说,它就是一个被低估的搜索引擎。

 

维基百科阅读量最少的几个条目


Colinmorris|2022-05|链接|30 分钟(阅读时长)


像极了任何一个 Web2.0 的产品,维基百科的网页也有一条“长长的尾巴”,这就是所谓的“长尾”,这些条目常年没人阅读,也很少被更新,那么,这些阅读量少的条目有什么特点吗?


这篇文章就试图通过数据分析的形式回答这个疑问,作者是一位维基百科贡献者,他了解这个网站的运行特点,比如大量阅读量较少的网页其实是“消歧义页面”——汇总了多音字或多义词条目的页面,在过滤掉这些页面后,作者的数据分析系统找到了这些阅读量非常少的条目的共同点,其中绝大部分主题是虫子或奇怪的地点。

 

乐观者效应


Alexadr Wang|2022-05|链接|30 分钟(阅读时长)


你是否有或曾经有这样的时刻:只有在工作截止日期前的工作效率才最高,即便此前有大把的时间,你要么心不在焉,要么灵感枯竭,只有到了最后需要交付的时候,才能激发出灵感与效率?


AI 创业公司 Scale.ai 创始人 Alexadr Wang 将这种情况称为“边缘效应”,他认为创业公司可能每天都处在这样的情况里,但当公司规模开始扩大,产品或项目有了计划,并规划了时间周期和人员之后,人们开始沉迷于计划之中,如何调整项目时间、团队成员心理预期以及注意力,就显得非常重要。

 

文章用了大量图表去分析不同计划下的工作效率,对于理解文章观点很有帮助,其核心立场是设置一个更短的截止日期,不断 Push 自己的极限(比如上图),通过更短的时间完成核心工作,某种意义上“让现实扭曲”,这大概就是所谓乐观者塑造现实的基本含义了。

 

下一个“xx 经济”在哪里?


Darcy|2022-05|链接|20 分钟(阅读时长)


过去十年,我们听到了太多“xx 经济”的说法,比如信息经济、内容经济、共享经济等等,如何理解这个词呢?这篇文章提出了一个分析框架。


先看“经济”,“经济”的本质是帮助别人赚钱,无论是一开始就拿着投资人的钱显得财大气粗的 Uber、滴滴还是初期用爱发电的 Instagram,这些平台最终演变为帮助一类人赚钱的平台,网约车司机和各种网红们,都是通过这一类平台获得了收益。


但并不是所有“xx 经济”都会成功,原因就在于“xx”可能是一个伪需求。作者回顾了历次“xx 经济”的发展历程,同时也指出了判断是否是下一个“xx 经济”的标准:其一,这个产品是否在鼓励/鼓励用户使用;其二,是否拥有帮助用户变现的渠道。

 

互联网制造新“中产阶级”?


New Yorker|2022-06|链接镜像|50 分钟(阅读时长)


2008 年,凯文·凯利提出“1000 粉丝理论”,当一个普通人可以借助自己的手艺或技能,通过互联网得到 1000 个忠实支持者、并且每年掏出 100 美元的时候,他就可以辞去此前的工作,成为一个年入 10 万美元的新中产阶级。


2008 年之后的很长一段里,人们并不认可这个理论。彼时,Facebook、Twitter 与新浪微博刚刚起步,并以免费的噱头吸引各种内容创作者,用户既没有付费意愿,也缺乏相应的支付工具。随之而来的是所谓“大V”或“名人流量扶持”,导致大量普通内容创作者进入到流量长尾里,成为被平台与算法遗忘的群体。


但在过去五年多的时间里,“1000 粉丝理论”似乎又开始复活。一方面,为内容付费成为一种趋势,对普通用户而言,既然会为流媒体音乐/视频掏钱,为何不能买一份邮件通讯产品?


另一方面,全球范围内的社交媒体信任感持续下降,用户开始放弃 Web2.0 的巨头公司,转而开始寻找一些新的内容平台与工具,比如 Substack 就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机会,通过面向创作者提供的一整套工具,降低了创作者实践“1000 粉丝理论”的门槛,也为他们带来了收入。


但作者不无悲观地预测,由于 Substack 等平台天然也是 Web2.0 公司,当 Substack 等平台聚集了大量内容产品,当用户越来越习惯去 Substack 付费订阅内容,这些平台是否也会通过算法重复 FB、微博等平台的做法——扶持所谓的大V,让更多小众创作者难以为继?

 

视频播客推荐:Cool Tools Show and Tell


Cool Tools Show and Tell|链接|220 分钟(观看时长)


这是一档由凯文·凯利主持的播客,此前的 6 年时间都是音频内容,今年开始成为一档视频节目,目前已经发布了 7 期。和此前音频内容一样,每一期都会有一位嘉宾分享自己使用的工具,包括但不限于数字工具、物理工具等,透过这些工具,也能认识不同职业的精彩。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