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2-06-22 20:39
Web1.0时代的一件往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腾讯研究院 (ID:cyberlawrc),作者:西北偏北、王焕超,题图来自:《生活大爆炸》


“为互联网而奋斗,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目标之一。如今,全世界已经有一半的居民常驻线上,推动另一半居民告别离线,无疑是这个时代的使命。我们每个人都要为代表平等、潜力无限并且能够让创造力充分发挥的互联网做出贡献。”


这是 2019 年 3 月 12 日,万维网发明者蒂姆·伯纳斯·李在互联网上线 30 周年纪念活动上,发表的30 years on,what’s next #ForTheWeb?主题演讲节选。


作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技术要素之一,互联网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与重塑,几乎所有人都有所感知,因为我们经历了这个过程,并且正身处其中。当然,任何影响深远的技术变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回到 30 年前的起始原点,计算机网络的黎明时刻,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会是什么景致?


最接近这个问题标准答案的真相,隐藏在一个褪色许久的名字当中:AOL,America Online,美国在线。


领跑者的崛起


对于 20 世纪 90 年代的北美年轻一代来说,AOL,就是计算机网络的代名词。


尽管在 1983 年圣诞节上映的电影《战争游戏》(War Games)当中,许多观众就已经见识过了“通过一条电话线,远程连接其它计算机终端”的网络雏形,而当时不少大学生,更是通过公用电脑早早领略了网络聊天室的魅力。但至少在北美地区,真正把计算机网络从小众推向主流的先驱,依旧是诞生于 20 世纪 80 年代末的 AOL。


一切的源点,始于 1989 年,Quantum Computer Services(QCS)的一项商业决策。



彼时,这家来自美国弗吉尼亚州的计算机服务商,刚刚宣布为 Apple Ⅱ 以及 Macintosh 用户设计的 AppleLink 平台,因为“未能取得预期中的成功”,与苹果公司不欢而散。但至少在 QCS 的高层眼中,这款自家产品很可能代表着计算机行业的未来。


他们的底气源于 AppleLink 项目的前身 Quantum Link,早在 1985 年就赢得了不少 Commodore 64 用户的赏识。随着图形界面的引入,更是吸引了当时许多主流终端(例如 Tandy 个人电脑)用户的关注。


因此,即便民用计算机网络还属于新生事物,但 QCS 依然敏锐地捕捉到了“线上就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正是在这一目标的驱使下,QCS 做出了一项影响深远的决定:


1989 年 10 月,剥除了关联苹果的内容之后,AppleLink 更名为美国在线(America Online,AOL),正式上线。



以如今的眼光来看,作为早期网络中心平台,AOL 的界面相当粗糙,但对当时的用户而言却十分受用。一系列主题分类频道填满了整个页面,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随意点击,浏览平台官方推送的各类资讯。“AOL 给什么我们就看什么”——这种无异于阅读晨报的体验,就是初次接触 AOL 网络的用户最直观的感受。



上线初期的AOL,产品架构基本沿袭了 Quantum Link“线上资讯/互动交流”的模式,但经过持续迭代完善,进入 90 年代之后,除了看新闻、发送邮件和线上聊天之外,网络游戏、在线教育和线上购物等功能,都可以在 AOL 平台得到完整体验。


乐观来看,我们基本可以把当时的 AOL 视作早期互联网的一个缩影,一种类似沃尔玛或者家乐福的一站式大卖场——只要选择了 AOL,就意味着便捷的上网体验,并且不会无聊。


但现实一点来说,即便不断扩充内容疆域,AOL 显然也和当下的“网上冲浪”是两种概念,点击站内标签不断跳转页面的浏览体验,最多也就是在按摩浴缸里享受人工造浪的自娱自乐而已。


即便如此,对于从 20 世纪 80 年代末到 90 年代初接触网络的第一批大众用户来说,内容丰富并且“即开即用”的 AOL,确实给他们带来了前所未见的安定感。考虑到在那个时代命令行和字符界面依然流行,一个单凭点击就能不断开启新世界的平台意味着什么,已经不言而喻。



然而,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AOL 的崛起,充分证明了线上生活对大众用户的可观吸引力,但是面对规模和财力更加雄厚的 IT 同行,行业资历并不深厚的 AOL,究竟是如何赢过竞争逐步做大,一举成为 20 世纪影响力最大的互联网产品?


换言之,先发制人的 AOL,到底是怎么成功的?


不仅仅是快人一步

总成本超过 3 亿美元。在那个时代的某一时刻,全球生产的一半 CD 都带着 AOL 的 LOGO。我们以 6 秒钟一位的增速,不断获取着新用户。——Jan Brandt,AOL 前首席营销官


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来定义 AOL 在 20 世纪 90 年代的策略,那就是“地毯式轰炸”的营销推广。


当时线上广告并不流行,因此 AOL 采用了互联网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地推运动 ”:软盘光盘,狂轰乱炸。


那个时代的 AOL 体验光盘,是最常见的“实体垃圾广告”。报纸杂志夹层和邮箱直投自然不必多提,早餐打开的盒装麦片,在航班途中领到的飞机餐,超级碗比赛开场前的观众席座位,甚至在冷冻牛排的包装盒里,这些北美民众生活日常息息相关的边边角角,几乎都能找到印刷着 AOL 徽记的 3.5 寸软盘和 CD——把工具盘插进你的 PC,来试试真正的“美国在线”吧!


单从成本来看,这场营销的投入令人瞠目:1993 年,第一批 3.5 寸 AOL 软盘寄出的时候,总量超过了 20 万份,每张磁盘的成本高达 1.19 美元。即便此后采用了更容易量产的 CD-ROM 光盘,每获得一位注册用户,AOL 依旧要支付平均 35 美元的预算。



花这么多钱,值得吗?答案是:物超所值——平均 35 美元的获客成本,换来的是足足 350 美元的客户生命周期价值。整个 20 世纪 90 年代,AOL 绝对是互联网行业的最大赢家。


获客之后就要提升留存。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在并不开放的 AOL 平台上流连忘返?答案并不复杂——除了作为 ISP 领先整个行业推出学习成本几乎为零、一步到位实现 PC 联网的可靠方案(毕竟,那是大多数 PC 上都没有 TCP/IP 协议的时代)之外,AOL 对自家平台的内容建设,更是达到了惊人的完整程度。


游戏、通信、线上学习、网上购物和在线股票等服务领域,在彼时的 AOL 统统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全面发展——所有这一切,都集成在 AOL 之中。尽管体验网络需要以分钟为单位进行收费,但在 AOL 上度过的每一分钟,都让那个时代的北美用户感觉物有所值。


不夸张地说,在那个并不遥远的时代,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功能完善的  AOL,或许就是网络体验的“最优解”。


领先业界推出新手适用的上网方案,随后用功能完备的线上平台吸引用户留存,再凭借非开放式的平台架构,把所有用户的活跃时长尽收囊中。在新手免费体验时长耗尽之后,已经习惯了AOL 的用户,需要继续为 ISP 的 AOL 缴纳联网费用,来维持连线。


就这样,凭借领先于时代的“免费试用”产品理念,从平台架构到盈利模式,AOL 毫无悬念地成为了时代的佼佼者。


2000 年 1 月 10 日,“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的合并,规模最大的内容提供商与影响力最大的渠道服务商合二为一,让 AOL 登上传媒与 IT 行业的巅峰。在《财富》杂志当年的全球 500 强企业中,AOL 排名第 37。


AOL的凋零


但是,AOL 未能躲过衰落的命运。


21 世纪之初,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如日中天的 AOL 形势也受到影响,一路急转直下——2000 年初与时代华纳合并时高达 1120 亿美元的市值,在三年时间里就蒸发掉了 750 亿美元。


20 世纪顺风顺水的 AOL,为什么翻了车?最直接的原因,是 AOL 与时代华纳貌合神离的“合并”架构:完成并购之后,AOL 没有考虑业务方向的变化是否需要调整发展步幅,泡沫时代高达两位数的年增长率,依然是它不可动摇的大目标——然而,包括网络、电视、电话服务一体化在内的尝试统统失败,摊子铺得太大的 AOL,终于尝到了步子迈得太急的苦果。


与此同时,传媒出身的时代华纳却没有受到“年增长率突破 25%”的狂热目标影响,它利用 AOL 的优势资源,按部就班地将影音项目搭上网络宣发的顺风车,凭借一步一个脚印的稳健策略,最终在盈利上压过了 AOL 的风头。


与微软的竞争,同样给发展受阻的 AOL 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尽管在 20 世纪 90 年代历经冲突摩擦之后勉强达成了合作,但随着 2001 年 1 月,两家公司长达 5 年的合约期结束,微软与 AOL 的竞争再次浮上水面。


从 IM 平台到浏览器,再到门户站点和媒体播放器,在互联网行业的每一条赛道上,微软和 AOL 都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较量,Windows XP 预装的 4.6 版 MSN 就是那段斗争时期的典型产物。至于结局,MSN 当时的对手是 AIM(AmericanOnline Instant Messenger),还有人记得它吗?


不过,相比于这些微观因素,AOL 真正衰落的主因,源自技术环境的变迁:进入 21 世纪之后,性价比更高、速度更快的宽带网络开始普及,通过超链接探索互联网不再是浪费时间和金钱的蠢事,越来越多实现了上网自由的用户,开始将注意力转向 AOL 以外的线上世界。


尽管和 AOL 相比,大多数通过浏览器地址栏开启的页面都显得简陋无比,但这些原生态十足的站点,让曾经只通过 AOL 进入线上世界的用户,真正感受到互联网的魅力:自由访问其它 PC 终端和服务器,与线上的匿名好友方便快捷地交流共享软件。体验过这种自由自在之后,打开浏览器不再直接跳转到 AOL 主页,对于越来越多的用户来说,似乎已经不是问题。



然而,即便行业环境早已天翻地覆,身处漩涡中心的 AOL,偏偏在 ISP 赛道上落后了时代:宽带网络已经是大势所趋,拨号接入早已无法满足主流用户的带宽需求,然而 AOL 非但没有迭代升级产品,反而调头提高了拨号上网的收费标准——之所以 AOL 在网络电视以及视频通讯方面建树寥寥,这便是主因之一。


迟缓且老套,这就是千禧年之初的 AOL 带给公众的印象。昔日那个领先业界的先行者早已锐气不再,尽管一如既往地简单便捷,但随着功能更加完善的开放式网站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互联网新用户不再把 AOL 视作体验线上生活的必经节点。


即便“新手期免费体验”的 AOL 光盘依旧在源源不断地寄出,它们最好的下场,大概也只有变成茶杯垫。


不是结局

经历了 20 世纪最后十年的高速发展,渡过了 21 世纪初的全面衰退,AOL 并没有彻底淡出我们的视野——2021 年,依旧有 150 万用户维持着 AOL 的收费订阅服务。考虑到这项服务最低标准的收费都要 9.99 美元/月,乐观估计,仅此一项 AOL 就可以维持 1.8 亿美元的年收入。


不过,和全盛期相比,如今的 AOL 显然活力不再。主页虽然还没下线,但除了 AOL.com 之外,其它域名的站点都在陆续关闭。至于内容,确实还在更新,但基本也就是“维持更新”的程度而已。


无论如何,作为 Web1.0 时代的样本典范,AOL 确实留给了我们许多“传承”:某些在 Web2.0 时代大放异彩的产品理念,例如聊天机器人、新闻收报机(news ticker)和语音消息等等,都是  AOL 一代用户毫不陌生的概念。


AOL 留下的经验和教训,在 Web3.0 还未到来的如今,依旧不乏探讨价值:技术、功能和服务仅仅是一方面,如何适应时代、积极调整自身,如何明确“用户到底需要什么”乃至“用户到底想要做什么”,或许才是不同世代的互联网持续发展向前的关键。


进化永远不会停止,这就是互联网的本质。AOL 时代如此,属于我们的 Web 世代,同样也不例外。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腾讯研究院 (ID:cyberlawrc),作者:西北偏北、王焕超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