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2-06-23 21:42
这些解压玩法,别再坑年轻人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惊蛰青年(ID:wakinglism),作者:肖纽扣,编辑:阿基拉鱼,校对:向阳,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不管人类更新换代多少届,“解压”一定是个绕不开的话题。


经典如ASMR解压球,柔软的手感配上脆脆的声音,一切不顺心的事都被捏碎赶走。



用小刀刮香皂,香皂成了渣渣,但我们疲惫的心得到了救赎。



2021年,TUFTING爆火,无数少男少女沉迷于“拿着枪搞毛线”。


TUFTING/ @陈卓璇


到了今年,霸屏的沙雕玩具“对于小学生来说幼稚,对大学生刚好”。



还有用胶带圈起来的球,用小刀划出一道彩虹,令人感到无比舒适。


胶带解压球。/@熊熊卷球球


现如今,“解压”不再是个扁平化的词语与自我宣泄,它已衍生出多变的内容、新型产业和社交空间。


而在互联网上数以万计的解压视频和社交途径中,“伸手要钱”的线下解压经济也应运而生,扮演着一个独特却又迷茫的角色。


1. 解压五千年,花样永远不嫌多


永和九年的一场大酒,创造了冠绝千古的《兰亭集序》,它的背后,莫不是东晋文人的一场集体解压?


当然,老祖宗们的解压秘诀流传至今仍是治愈良药。可是倘若有一天,失意的诗人穿越来到现代,恐怕也只能感叹“格局还是小了啊!”


如今,在小红书上搜索“解压”,你将看到千奇百怪的119万篇笔记。


小红书截图。


现代人对解压内容的口味似乎向着越来越“变态”的方向发展,几年前霸屏的是史莱姆、切肥皂和ASMR, 而如今拥有超高流量的视频拍的是挤黑头、夹粉刺、治疗甲沟炎、头皮屑清理和清洗包括地毯在内的各种脏东西……


在B站上,甚至有几位修脚师傅摇身一变成为UP主。他们发布的工作视频成为了“重口味”年轻人们的解压宝藏。


修脚的升华。/Bilibili截图


当然,最原始的倾诉式解压在媒体与科技的发展下有了新花样,仍然拥有不少拥趸。


豆瓣上“解压方式研究会”容纳着2万多位“压力研究员”,他们通过发布帖子探讨各种稀奇古怪的解压神技——在纸上写满丑字、整理超市货架、看农村爱情剧……在这里,他们是一个个去个性化与符号化的人,背负着相似的压力和烦恼,拥抱着不同的独特解压癖好。


解压方式研究会。/豆瓣截图


除了相互救赎,不少重压人群也尝试着通过专业的指导缓解焦虑。


手机应用商店里装着上百个心理咨询软件,淘宝上更是有无数线上咨询服务。尽管线上心理咨询师的资质良莠不齐,还是有超过4000万用户涌入了线上咨询平台。


具备1000小时以上咨询经验的心理咨询师中, 80%左右会选择入驻互联网平台。/CBNdata


与此同时,“花钱”的解压方式远不只心理咨询。


解压所衍生出的新型消费形态不断“出圈”,商家们嗅到商机,于是一连串的商品开始冒头。解压球、捏捏乐已然不能满足成年人的需求,他们将“魔爪”伸向儿童玩具。一时间,原本为孩童设计的编发器、玩偶纷纷成为了大学生的解压玩具,一家家打着解压旗号的手工店、解压馆也越开越多。


各式各样的解压馆。/大众点评截图


从一二线城市下沉到三四线城市,从单一的DIY店到包罗万象的解压馆,解压经济已然跑出独立的赛道。


与社交空间和自媒体内容相比,解压经济不再是自我寻找一个宣泄出口,更像一场属于大众的“解压狂欢”。


然而,新的解压时尚总是不断更替,曾经大火的流体熊、TUFTING、解压馆等店似乎只是昙花一现。许多店主目前面临着经营困难,一家又一家开起来的小店,正在一家又一家地倒闭。大起大落背后,解压店铺究竟是什么样的?


2. 花钱解压,到底解没解呀?


如果你去过不同家打着“解压”旗号的店铺,会发现他们无一例外都有着以下的特点:


(1)让消费者动起来——拳击、砸瓶子、砸键盘、拿着TUFTING机器“突突突”……展开的不只是你的皮,还有你的心;


(2)可爱、治愈的成品——无论是TUFTING中可根据个人喜好定制的各种图案、用品,还是随意发挥都可以很有艺术感的流体熊,去一趟“解压”店铺,总得淘点萌物回来;


(3)装修时尚、精致、充满色彩——网红INS风,可爱风、清新田园风等,无一例外地都戳中年轻人的“心巴”,吸引着他们前来打卡;


(4)低门槛,快反馈——冠以解压名号的DIY小店,相比于画画、刺绣等对耐心、专注力要求高的活动来说,很容易上手,同时这些店的标配往往都是超级有耐心的嘴甜店员。解压馆内的解压体验也往往简单粗暴。


解压店铺又是怎么宣传它的“解压”作用的?


暴力宣泄和萌系治愈,即以上第一、第二点。


然而有趣和吊诡的是,大多数消费者更奔着第三点而来,商家也更喜欢营销这一点。


对解压店铺寄予厚望的人往往失望地发现, “颜值”“潮流”是主角,“解压”只是个噱头。


打卡凑热闹对于许多人的吸引力远远高于“解压”本身,一家解压店铺最出圈的不是服务态度与解压体验,而是适合拍照和打卡。


某解压馆特色项目。图/大众点评截图


进入解压馆、各式手工店,你会发现认真体验项目的人很少,乱逛的、精心摆姿势拍照的人很多。有的人在为发布社交媒体积累素材,而更多的人则是来凑热闹的。


在这样的语境下,“解压”店铺本身产品的解压效果正在被弱化,它逐渐变得与普通网红店铺并无二致。而在疯狂的打卡背后,拍出美丽的照片并证明自己赶上了潮流仿佛才是真正能够缓解焦虑的步骤。你的负面情绪也许在P完图发完社交媒体后才一瞬间释放,却在发现无人点赞后再次找上门来。


探店打卡。/小红书截图


这正在变味的解压,告诉着你,跟上潮流最重要。


不仅如此,解压店铺自身的“解压”作用也远不如宣传中的有效。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姚琦谈到,一则心理学实验曾说明,暴力宣泄并没有降低我们的愤怒值,甚至可能起到反向效果。


而解压店铺内对“颜值”的过分强调也起着反作用。


同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姚玉红教授指出,目前很多网红解压馆为了夺人眼球,在空间里设置了鲜艳的颜色、刺眼的灯光和夸张的道具。“这点尤为错误。作为解压场所,整体环境应以柔和温暖为佳,不宜过分热烈。”


同时,许多一窝蜂开起来的小店并未真正做好经营准备,只是奔着红利而来。这就直接导致许多手工店铺的教学与工具不够专业,撸猫、撸狗店铺的卫生不够干净,“萌系治愈”有时却演变成了失望而归。


“解压经济”不够解压的背后,是商家们宣传着“解压”,却并不真正关注体验本身是否“解压”,行的仍然只是网红经济那一套。他们披着治愈良药的外衣,实际上是只想赚你钱的偏方。


相比于纯粹、免费的解压视频和真诚、不做作的匿名交流,解压经济更像是按着你的头,吸引着你买下船票,涌入这浩浩荡荡的“解压潮流”,却并不关心你将去到何方。消费者们不是为了“解压”买单,是为“热度”买单。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店里的解压体验却往往不如自己窝在被子里看点视频、和朋友吹几瓶小酒来得有效。


真正被压力折磨的人群,也许并不适合栽进这场喧闹的解压盛宴。


商家们抓着年轻人的痛点疯狂营销、扎堆,却也因此把路走窄了。


3. 解压经济,还能走多远?


解压店铺的生意难以维持,是我们肉眼可以观察到的事实。


曾经收藏夹里的店铺纷纷变灰,不少店主也自嘲着每日为0的收入。


北京“玩个毛线”(TUFTING店铺)的宋老板说:“我们在全北京的销量榜单上,一般都是第四、第五的水平,但都还没回本,可见别的店是什么水平。”


解压经济走向下坡路的背后是各种原因的复杂结合,尽管疫情的确削减了客流量,其自身的弊端才是问题的关键。


首先,是解压店铺可怜的复购率。


对于抱着打卡的心态去的消费者,既然卡都打过了,没有再来的必要了;而奔着精美成品去的,已经拥有了,也不是消耗品,没必要再去了;为了解压去的,更是被一般的体验劝退。


同时,解压店铺的消费并不平民。人均50-150元的解压馆,十几分钟就能走完;人均150+的TUFTING,更是令大众的钱包不愿“开口”;许多撸猫店、手工店也喜欢捆绑食物消费——只以套餐的形式售卖服务,在套餐中加入奶茶、咖啡、蛋糕等消费者可能并不需要的食物。


图/小红书截图


偏高的消费、偏低的体验,难以持续吸引消费者。


海口潮玩解压馆主理人、公司资深创意总监黄赫表示:解压馆必须不断引入时下流行的元素和升级设施,而全国性的巡回,也是解压馆保持新鲜度的一种方式。


然而,并不是每一家店都有能力“全国巡回”。解压时尚高速的更新迭代让这个市场难以捉摸,新鲜度往往只能持续几个月的时间。


在TUFTING、流体熊走红前,红的是数字油画和奶油胶制作、剧本杀、密室逃脱。而距离TUFTING、流体熊走红没多久,沙雕玩具抢占了年轻人的视线。


而问题也不仅仅是拿不准新的花样,就连在旧花样上做出“与众不同”也很难。各类店铺严重的同质化导致着僵局——类似的装修、产品、宣传语,也让消费者们疲于单一的风格和设定。


店家们想要脱颖而出,还得在解压体验上下功夫。然而,“解压”作为早已被现代人玩出了无数花样的话题,存在着太多可以替代解压店铺的内容与服务。


如上文提到的满足不同人群的视频、匿名交流小组,他们提供了一个更隐私、单纯的解压空间,通过自己的小怪癖、与人的倾诉交流等对症下药,来得更快也更有效。


复购率低、更新迭代快、可替代性强……导致着解压经济的尴尬局面。它把握住了需求缺口,却没能真正了解和关心消费者的心理,带来良好的、专业的、有趣的解压体验。这场兴起于疫情时期的不成熟的狂欢,没能交上令人满意的答卷。


几千年来,人们积极寻求着不同的方法卸下心灵的重担。每一代有每一代的解压方式,每个人也各有喜好,悲喜并不相通。


重要的是,当我们真的抱着解压的目的去做选择,应当听清楚自己内心的声音和需求,选择合适自己的方式重筑心灵高塔。


一个风口起来了、一个风口过去了,潮起潮落,压力和焦虑却还是永恒的萦绕。“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确实,一个人的问题和压力,始终需要自己去面对,往里走,安顿自己的心灵。


商业文明制造了消费者,我们,制造了自己。


参考资料

[1]《心理健康愈受国人重视,线上心理咨询行业悄然升温》全拓数据 2021-11-15

[2] 《摔碗、呐喊、打人偶……依赖暴力宣泄的解压馆当真能解压?》文汇客户端 2021-11-03

[3]《人均300元进“厂”体验纺织工?这届年轻人太会玩》搜狐新闻 2022-04-18

[4]《中国“解压馆”正遍地开花》 新加披联合早报2021-09-09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惊蛰青年(ID:wakinglism),作者:肖纽扣,编辑:阿基拉鱼,校对:向阳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文集:
频道: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