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2-07-07 19:10
全民拖延症的印度人,为啥总是这么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印度通(ID:chindiaguru),作者:小菠萝,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一、“拖延星人”的天堂


如果你是一个有拖延症的人,那么你在印度可能会找到一丝安慰。在印度,不守时是社会常态,遵守时间有时反而会被视为另类。


不少跟印度人打过交道的人都会体会到他们的拖延、磨蹭、懒散和不守时。例如,和某位印度朋友约好见面时间,一般对方不会届时前来,多少会迟到一会儿。


因此,跟他们打交道或办事情,很多人会感到有些头痛,其实这是因为不了解印度“习俗”而导致的误解,如果了解了他们的习惯,掌握了规律,就好办了。


更有甚者,制作了一个“印度时刻表”,介绍中印“时间概念”对比:根据时刻表对照比较,印度人说的10分钟,换算成中国的时间观念,大概要2个小时;而如果印度人告诉你需要一个小时,那么极有可能今天都不行了,只能等到明天。


这种磨磨蹭蹭的行事作风,甚至成为了一种“文化”,也让很多与印度合作的国家感到无奈和头疼。


印度员工上班经常迟到,下班却十分积极,往往是还没到下班时间,就已经提前做好了下班准备。


印度前总理辛格曾说:“我认为,我们已经越过了许多障碍,但仍有许多障碍要跨越。印度是个具有潜力的国家。我们只挖掘了表面的一些潜力。现在,看看我们的问题:我们的体制不珍惜时间,这是印度体制中一个让我很担忧的毛病。”


还记得4.94公里的博济比尔桥吗?


2002年开始动工,在2018年底才建好,在大桥开通仪式上,莫迪是这么说的:“我可以自豪地说,现政府完全改掉了印度过去的磨蹭文化。”有中国网友调侃说:“开工时生个娃,完工就能抱孙子了。”


除了土地私有制导致征地困难、基建资金有限、官僚主义严重等原因,办事效率低是重要原因。一天能办成的事情要拖到一周,一个月能办的事情拖延一年也不见怪,这样普遍的“拖延症”,自然延伸到整个国家的办事效率,成为印度经济发展的主要弊病之一。


不过,火车、飞机还是比较严格遵守时间规定的,另外,在一些新兴高科技产业区,员工的工作效率也堪称国际水准。


总体上说,印度人的时间观念是比较淡薄的。那么是什么导致印度人如此拖延呢?我们或许可以从这些方面之中寻找原因。


二、自古以来的时间观念


一方面,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两面临海,气候湿润且炎热,没有春夏秋冬的概念,只存在湿热或者干热。


印度土地普遍比较肥沃,适合种植各类农作物,物产极为丰富,一年四季都可以播种,也都可以收获,甚至躺着就能等到椰子、芒果成熟。


在安逸的物质条件下,人们往往会失去进步的动力,因此在历史学界,一直也认为,热带不可能出现强国。


所以,在印度没有所谓“农时”的概念,人们的时间观念自然也不强。拖延便成为了印度人自古以来忽视时间而养成的一种民族习惯。


另一方面,根据《毗湿奴往世书》,尘世的时间与梵天的寿命相比微不足道。而《梵转往世书》告诉我们:梵天的来去,不过发生在最高神毗显奴的眨眼之间。


古代印度人的时间系统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意味着对人间世界的蔑视和对深邃宇宙的向往。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这样巨大尺度时间体系的设想之下,人的寿命乃至人类社会都渺小到失去意义。


印度人通常把自己看得非常渺小,认为人的一生仅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所以普遍不怎么重视个人的时间概念。


对印度人来说,时间虽然有意义,但是不足够有力量。


三、宗教思想影响之下的思维方式


一方面,是以解脱为重心的宗教伦理哲学思想的影响。


古代印度哲人把梵称为宇宙的本体,宇宙间的一切现象,皆为本体之梵的显现。人可以通过精神上认识自我而体认梵,达到梵我合一,实现精神上的解脱。


印度人认为人生应当有“四大目的”,即利、欲、达摩和解脱。


  • “利”是指获得物质财富和经济利益。人的吃穿住行都离不开物质与经济,所以他们并不排斥创造和获取财富,但是,以贪婪之心、采取不正当手段获取财富,是罪恶之源。


  • “欲”是指人的欲望或愿望,过分贪图享乐也是一种罪恶。


  • “达摩”是指事物内在的规律或法则,包括人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和社会义务等。人的这些道德原则和社会职责是人的本性所决定的,是与生俱来的。


  • “解脱”是指一个人的灵魂从业报轮回的痛苦循环中彻底解放出来,达到“梵我合一”的最高境界,实现永恒的欢乐。


受印度宗教思想的影响,在印度文化中,很早就产生了否定物质世界的哲学模式,认为物质生活是虚幻的,现实世界的各种现象,无论财富、荣誉或是权力,皆为变化无常的过眼云烟,根本不值得留恋。


图片来源:pexels


另一方面,是业报轮回观念的影响。


印度人相信前生和来世,认为此生所受苦难是前世种下的因果,承受苦难是为了来生的幸福,这种观念让印度人很轻视自己。


人的命运几乎是被注定的,人在轮回中生,又在轮回中死,人的一辈子是做不了什么“大事”的,与其风风火火行事,还不如慢慢地享受生活。


这也导致了印度人对工作的态度是:时间对于人生来说是无限的,这辈子做不完,还有来生,下辈子转世,还可以继续做。每天的劳动所得,足够当天的吃喝就可以了。


四、重视精神生活的民族性格


在其他国家的人看来,印度人抱着一种得过且过的态度工作,至于工作做成什么样,似乎和他们毫无关系,只要能按时领到薪水并且正常下班,就基本可以了。


在这样的佛系大国,效率从来不是第一追求,怪不得有一本书的名字叫做《印度慢吞吞》。



其实,表象之下,是因为印度人有着淡泊外在物质、追求内在精神的倾向。


许多住在贫民窟的人或下层社会的人群,虽然生活清苦,但是安贫乐道,把希望寄托于精神追求上,他们把希望寄托于精神追求上,对现实的贫困往往无动于衷,甚至安贫乐道,重视找到心灵皈依。


所以,他们不紧不慢、驻足当下、享受生活,喜欢把时间浪费在美好而“无用”的事情上,比如阅读哲学和辩论。


甚至,印度人不比“快”还要比“慢”:孟买人嘲笑德里效率太低;德里人反击说,在孟买快节奏的生活没有乐趣;一旁的加尔各答人则冷笑道,德里和孟买都是被现代化和全球化“污染”的地方。


曾经在杂志上看到一位作者这样形容,“印度算不得一个十分成功的国家,但它的可爱之处也在于此——尽管外表看起来乱哄哄、吵闹闹,但大部分人在心底却是舒适有依的。”


可见这是一个把精神生活放在首位的国度。然而,全球化的大潮,对这个古老的国度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印度人仍旧不愿意快马加鞭、只争朝夕。


对于印度来说,如果在竞争中不能充分把握时间、提高效率,势必会导致国家的进步缓慢和相对衰退。


对于在996之中寻找平衡的我们来说,印度人的“慢”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如何获得真正的幸福?


参考文献:

葛维钧,古代印度的时间观念妨碍了历史学的发展[J].西域研究,1992,(02):78-83.

许利平,朱凤岚:复杂多元的印度工作效率[J].人民论坛,2018(14):28-29.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印度通(ID:chindiaguru),作者:小菠萝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文集:
频道: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