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2-07-14 15:43
当一个文科生帮一个理科生报志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ShyBean(ID:gh_ba13ac73afd5),作者:Shybean,头图来自:《小欢喜》


最近帮妹妹填报高考志愿。我学纯文科,她学纯理科,报专业的方向截然不同。在帮她报志愿的过程中,一些文理的碰撞以及其他的细节我觉得很有意思。



妹妹对“医学实验技术”这个专业比较感兴趣,但她纠结要不要报。因为她看过一个用猴子做药物实验的视频,感觉那些要被牺牲掉的猴子很可怜。不过她对拿小白鼠做实验没有太大心理负担,主要因为猴子长得太像人了。


我觉得这里面的伦理很有意思,对动物的同情程度与其外貌跟人的相似程度有关,这算不算人与动物的“差序格局”


小白鼠在实验中被用得多了,人们可以很自然地将小白鼠与做实验联系起来,强调其功能性,弱化其生物性,这是不是“贴标签”的力量?


听到她与猴子共情,我也有些为难,毕竟伦理价值冲突可能不利于职业心理健康。不过我们最终还是决定报这个专业,因为我们判断,学校不会为本科生花钱买猴子做实验的,猴子太贵了,能摸着小白鼠就不错了。


理科发展的约束是预算!



某天我坐公交车路过学校正在建的兽医学教学楼,看到旗子上画着的小动物们,突发奇想,跟妹妹说:“不如你报个动物医学给小动物治病吧,随着多物种家庭的兴起,宠物医生应该会很有市场的。”


妹妹查了一下动物医学的课程,非常感兴趣,于是她的第一志愿就报了动物医学。其实她还有个想法是:给动物治病的心理压力比给人治病的心理压力要小,因为“判得轻”……


这个想法倒是很符合现今动物与人的权益之别,法律在保护人的权益上有更多考量。


但我想,当代的动物医学教育也许需要比传统的兽医学教育更加重视医学伦理方面,尊重动物病患,增强共情能力,毕竟宠物的主人们往往将宠物当成家人一样,这种精神上的关怀同样不可忽视。也许这可以是将来医疗社会学研究的一个方向吧……



我们在选专业的时候,我发现妹妹有一种不自信,比如她很想学医,但她害怕自己不能胜任;比如她对科技类的很感兴趣,但她担心自己学不好……这种不自信制约着她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


恰好我搜到一篇发表在美国社会学评论上的论文(Cech et al., 2011),该研究提出一个概念叫“职业角色自信”(professional role confidence),包括专业技能自信(我能行)和专业契合自信(我适合)两个维度。


研究者发现,虽然女生表现出读理工科专业的潜力,但她们相较于男生还是对自己选的专业更不自信,更不容易继续坚持下去。


我很难说清楚妹妹的不自信是否是因为一种性别刻板印象,但我确实发现我们父母对这些专业的评价有性别刻板印象的倾向,比如他们说“这些理工专业男生多”,“女孩子吃不了这个苦”等等,这些语言可能无形中会对她的职业角色自信产生负面影响,让她觉得自己无法胜任。


判断自己能否胜任、是否擅长确实是选择专业时需要考虑的重要条件,但如果这种判断受到一些性别观念、刻板印象的影响,我想我们应该对这种判断持有一种批判性,并且多用优势视角看待自己,增强自信。


以我妹妹为例,虽然她理工科的整体成绩不算突出,但她每个学科也有学得好的部分,而且在日常相处中,我能感受到她有一种坚韧、不服输的精神,动手能力也比较强,认真负责、耐心细致的品质也得到过旁人的认可,这些都可以帮助她在一些她喜欢的专业上做得好,所以我鼓励她大胆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专业。


其实选什么专业都无所谓,毕竟无论你在网上查什么专业,都会被劝退。


这年头无论学什么专业,拥有一种“我能行”和“我适合”的牛X气势最重要。



在帮妹妹报志愿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家庭在选专业这件事上存在家庭冲突,子女觉得父母干预自己的人生,不尊重自己的意愿,父母觉得自己是为了子女好,以后子女就会明白自己的苦心。


如果从家庭的生命周期来看,高考志愿填报恰好处于一个微妙的时间节点,当父母还把子女当成孩子,有意无意地干预子女的选择的时候,子女已经成年,拥有对自主决策权力的渴望。


我觉得可以抓住高考志愿填报这个机会,对家庭决策权力进行再分配,对子女进行赋权,尊重其自主决策的权利,培养其自主决策的能力(比如多渠道信息搜集,确定决策标准和依据,对结果进行偏好排序,风险规避等),这对子女独立人格的培养或许会很有帮助。


不过我觉得将选择权还给子女不意味着排斥家长的参与,因为对教育的投资是家庭层面的决策,作为“金主”的家长似乎也应有些话语权;其次,家长本身也是一大信息源,可以为子女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但这些只是我个人关于应该怎么做的想法,受到我个人价值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如果说实证研究,在志愿填报与家庭关系这个主题上,我非常好奇:


1. 在不同阶层的家庭中,志愿填报的决策模式是否存在差异?


2. 在什么样的家庭内,子女更可能和父母在志愿填报上产生冲突?


3. 在志愿填报这样的事情上,兄弟姐妹这些同辈角色会有什么影响?


我暂时还没有在现有文献中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希望以后可以看到相关研究。



不知道有没有人用理性选择理论解释高考志愿填报行为。就我的体验来看,理性选择理论在高考志愿填报这件事上的解释力不足。


首先,它忽略了选择困难症在决策时是多么不理性。我们上午刚刚讨论好要选的专业,下午因为某种内心的恐慌就把这个专业排除了。不到最后一刻,我们都不知道自己会报什么。甚至直到最后一刻,我们也不一定知道自己究竟报了个什么。


其次,它没有考虑到人际互动对志愿填报的影响。山东高考志愿填报本科常规批让填96个志愿,这个志愿的排序比较重要,家庭成员的你一言,我一语都会对这个排序产生影响。


最后,理性选择理论不知道当代人在报志愿这件事上也能摆烂。让报96个志愿,我们实在没精力选那么多,但保险起见,又不能不填满96个空,所以后面50个志愿基本上是随便选的。我们前前后后讨论专业选择太多次,以至于妹妹已经麻了,她到最后觉得所有专业都差不多,让我帮她决定就好,这种情况已经不是理性不理性的问题了,这是连选择都放弃了。



为了多了解一些志愿填报的相关信息,我特地去做了个文献回顾。


其中一篇论文用首都大学生成长追踪调查数据发现,大学专业存在明显的性别隔离,女生更多地选择文史类专业,男生更多地选择理工类专业。这种专业上的性别隔离是劳动力市场中职业性别隔离形成的重要原因(贺光烨,2018)


我当年报文科专业的时候确实没有发现什么对女生的专业限制,但在帮妹妹报理工类专业的时候,看到有些专业明确标注“只招男生”或者“此专业性质特殊,不适合女生报考/女生慎报”。


这样简单地标注“只招男生”或者“女生慎报”很令人费解,到网上一查,基本上解释就是,这类专业要从事的工作非常艰苦,环境恶劣,不建议女生报。其背后隐含的假设就是“女生吃不了苦”,“苦力活还得男生干”云云。


在感慨这种假设对男女都不是很公平之外,我突然对性别与吃苦的叙事产生兴趣,因为我记得小时候在农村生活,村里的妇女都要干非常繁重的农活,田间地埂、屋里屋外,她们都忙上忙下,干活是一把好手,没有说她们不能吃苦的。


但是,一到女大学生这里,就开始讲“女生不能吃苦”了,这里的性别刻板印象,是一种基于阶层或者文化资本差异的叙事,不是一种简单的性别问题。


其实无论男女,当大家都具有一定的文化资本(学历)之后,大家都不想吃苦,不然大家争夺文化资本还有什么意义呢?


但是,职业上的分工导致某些同等学历的职业所面临的工作环境、工作任务就是要比其他的职业苦一些,累一些,这种情况下,反而又开始强调性别的差异,强调男女在体力上、吃苦能力上的差异,试图区分出哪个群体更适合这类工作,而这种区分方式,我个人认为可能是有一定历史原因的。


比如在古代,较高阶层的女性就是所谓的大家闺秀,“养在深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大家很自然地将高知女性与“娇滴滴”、“不能吃苦”这种形象联系起来,产生上述那种简单粗暴的男女分类法,而忽视了现代社会相比于传统社会,我们对女性的培养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女生从小跟男生在一个学校里接受培养(上女校除外),一起学习,一起参加军训、跑操、运动会、劳动……怎么就会在吃苦能力上产生那么大的差异呢?有些女生在体力、耐力上的表现也不比男生差呀。


如果我们要选拔适应恶劣环境的人,更为公平的做法是去测试能力,而不是简单地进行男女分类,把苦力活都丢给男生,对男生是不公平的,不相信女生也能做好,对女生也是不公平的。



最后谈一下我在这次高考志愿填报中感触颇深的一点:高等教育的异化。


首先是我在搜集各个专业信息的时候,刷到不少张雪峰的视频。这位曾在考研界非常知名的单口相声大师(没有贬义,我觉得他的视频很搞笑),如今竟也来进行高考志愿填报指导了。


我慢慢感觉现在的高等教育似乎越来越投资化了,选专业像选股票,家长都希望给子女选一支高回报的专业股,而张雪峰这类的志愿填报指导者就像是电视上教大家如何选股票的专家,给你分析各个专业的行情、走势,劝你买入或者不买。


无奈的是,我在帮妹妹选专业的时候,也不得不考虑这些问题,比如就业前景、竞争压力、收入水平、晋升空间等等,每看一个专业,我连学这个专业十年内的发展规划都想好了。就很现实。


如果单单是这样的话,我想还不至于说是“高等教育的异化”,毕竟大家读大学也是为了一个饭碗,争取一个好饭碗符合理性选择的规律。


但是有些家庭为了让子女毕业后有高收入,逼着子女选一些他们不喜欢的专业,比如经管类,上大学纯粹地为了钱而失去了梦想、热情、价值这些宝贵的东西,这就是一种异化了。


另外一个与“高等教育的异化”相关的方面是大学生的“幻灭感”。我在了解生化环材这传闻中的四大天坑专业的时候,读了不少劝退文学,我在这些劝退文学中感受到一种“幻灭感”。


本来有一腔热血、满腔抱负的少年,在很水的大学教育中学不到有用的知识,毕业后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读研读博还要给老师搬砖,然后开始变得满腹牢骚、愤世嫉俗,不甘心就这样下去,但又没有改变命运的机会,在挣扎和妥协中熄灭了眼里的光,然后只剩下混吃等死,冷眼劝退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人。


高等教育反而让人失去自我价值感,这难道不是一种异化吗?


这些高等教育的异化由非常复杂的社会因素导致,比如高等教育快速扩张时,量的增长与质的提升之间的不匹配,比如高等教育领域为了区分而产生的更加白热化的竞争……


到目前为止,其实我算是这个教育游戏的受益者,我不后悔读这个专业,也过着自己喜欢的生活,但作为一个社会学研究者,我想我不能沉浸在个人的安逸环境中,而失去对这些社会遭遇的触觉。


我需要通过这种不断的书写提醒自己,关注更多的人,了解更多的故事,进行更深的思考,尽一个社会学者的本分。


在我帮妹妹选专业的时候,我们没有回避生化环材这些专业,因为她确实感兴趣,而且她对未来要求也不高。至于她最后会被录到什么专业,我现在也不知道,但我想应该是没问题的,毕竟我们选的都是她喜欢的。


除了最后摆烂的那50个志愿。


参考文献:

1. Cech, E., Rubineau, B., Silbey, S., & Seron, C. (2011). Professional role confidence and gendered persistence in engineering.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76(5), 641-666.

2. 贺光烨. (2018). 专业选择与初职获得的性别差异: 基于 “首都大学生成长追踪调查” 的发现. 社会, 38(2), 213-241.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ShyBean(ID:gh_ba13ac73afd5),作者:Shybean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