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2-07-28 09:11
郑州反超长沙,轮到无锡紧张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城市进化论 (ID:urban_evolution),作者:余蕊均,头图来自:图虫创意


截至目前,除南京、合肥及东莞外,已有21个GDP“万亿俱乐部”城市晒出上半年成绩单,排位变化引人瞩目。


第一梯队中,北京首次超越上海,坐上头把交椅;广州再度被重庆反超,掉至第五。


第二梯队中,外向型的宁波、青岛顶住压力,首次在半年业绩期内站上7000亿台阶;郑州则在增速不及长沙的情况下,以微弱优势力压长沙,同时超过无锡,一次性前进两个身位。



“郑州是怎么做到的?”一时间,坊间好奇心爆棚。多位区域学者在与城叔交流时谈到,短期现象往往有很多偶然性,上半年这一点点差别不足以分出高低胜负。“至少要看一年,最好看五年。”一位河南社科院专家表示。


事实上,郑州与长沙“你追我赶”由来已久,近年更是频频“交锋”——这两座中部省会在经济体量、人口规模、产业结构等方面均相差不大,难分伯仲。


去年底,河南提出到2025年“郑州国家中心城市GDP力争达到2万亿元”的目标;今年4月,湖南正式吹响“强省会”号角支持长沙发展,目标是到2026年GDP达2万亿元左右。


瞄准2万亿,竞相发展大幕已然拉开。前路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谁能坐稳“中部第二城”?更重要的是,竞赛并不限于“中部”,当这些对资源要素更具集聚力的省会城市奋起赶超,无锡又该如何向前?



无锡、长沙、郑州本是前后座的“同学”。


在2021年城市GDP排行榜上,三座城市分别以1.4万亿元、1.33万亿元、1.27万亿元的成绩,名列第14至16位。


今年上半年,郑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40亿元,同比增长2.5%。同期,无锡、长沙GDP分别为6714.75亿元、6711.29亿元,增速分别为1.6%、4.3%。


这是2020年以来,郑州首次在“季度赛”中取得领先。此前,长沙总是在一季度占据领先优势,而后被无锡追回。



一次性反超两座城市,郑州是怎么做到的?


郑州师范学院国家中心城市研究院院长、河南省社科院原院长喻新安将其归结为名义增速与实际增速的差异。


“统计公报说的GDP数额,一般是用名义增速算出来的GDP,而统计公报描述经济增速时,则一般用实际GDP增速。”


按照他的说法,高科技产业、服务业占比较高的城市,名义增速会明显高于实际增速,因为这些产业的物价上涨较快、财富增值较快,因此,按照市场价格计算出来的名义增速和GDP总量也会比较高,所以形成了“实际增速低但经济增量反而大”的现象。


城叔测算了一下,无锡、长沙、郑州今年上半年GDP增量分别为215.54亿元、345.53亿元、425.1亿元,名义增速分别为3.3%、5.4%、6.7%。



不过,也有专家表示,做城市比较一般以统计局公布数据为准,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的区别仅在做学术分析时使用。


从半年报数据看,郑州对长沙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二产上:2020年上半年郑州还落后于长沙34.42亿元,2021年上半年反超104.29亿元,今年上半年进一步拉大至217.83亿元。


不过,长沙第三产业始终压郑州一头,加上在一产领域的优势,二者的总量差距并未拉开





至于无锡,“工业立市”特征很明显,第二产业增加值不仅一直领先长沙、郑州,今年上半年3221.86亿元的成绩还超过北京、杭州、天津等GDP前排选手。


但另一方面,第三产业又“限制”了其扩大优势的可能。今年上半年,无锡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与郑州、长沙相差374.72亿元、465.21亿元。


在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耀看来,无锡总是在一季度落后于长沙,以及三产逊色于另外两座城市,是“完全符合规律”的。


“长沙和郑州都是省会,省会中心城市的服务业占比今后还会不断提高。”他还提到,这两座城市常住人口均已经超过千万,同时对全省消费市场、服务业具有引领带动作用,在消费的规模、能级上自然比无锡更大。



在中部区域版图上,武汉一直是“老大”。这次半年报释放的信号是,“第二城”变数仍在。


1978年以来,郑州与长沙的经济规模相差不大,但前者长期保持领先,直到2006年——这一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标志着促进中部崛起战略正式形成。


2007年,长沙以10亿元的微弱优势实现反超,并在十年后率先跨过“1万亿”门槛。



2018年则是属于郑州的“高光时刻”,实现GDP突破万亿元、常住人口突破千万人,迈上新台阶。也是这一年,郑州再次跑在长沙前面。


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河南省统计局对郑州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据进行了修订,比初步核算增加526.8亿元;


另一边,长沙同期GDP则由统计公报中的“11003.41亿元”缩减至“10405.63亿元”。


不过,郑州的优势并没有维持太久,2020年“中部第二城”再次交到长沙手上。


在河南省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任晓莉看来,两座城市虽同属中部,但又分属南北,“北方城市在服务业,特别是生活性服务业方面会稍有欠缺。”


她还提到,和前几年的大跨步相比,郑州前进的速度“放慢了”,属于“有进步但还不够”,未来还需在科技创新、产业高端化等方面持续发力。


仅以反映GDP含金量的人均GDP这项指标为例,长沙早在1998年就完成了对郑州的超越,并一直保持至今。2021年,长沙人均GDP达到12.96万元,郑州也突破10万元大关。


不过,与无锡高达18.74万元的人均GDP相比,中部城市仍有很大进步空间。



一次领先不代表完成超越。长沙、郑州等后发城市的确在向无锡发起冲击。按照年初设下的预期目标,无锡保“6%”,长沙、郑州争“7.5%”。


此前,无锡在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后五年的一大目标即是“推动地区生产总值迈上2万亿台阶”。


而郑州、长沙前后脚也确立了“2万亿”的目标期,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间,三座城市免不了要有一番“你追我赶”。


在陈耀看来,无锡作为苏南经济强市,起步较早,产业基础比较扎实,产业结构层次也相对较高,但近年来,苏南地区的发展已不像过去那样突出。


“应该说无锡现在的步伐没有那么快了,这在发展过程中也是正常的,不可能一直走在前面,走一段可能会缓一缓,调整一下。”他表示,从创新驱动来看,后发城市更有优势,能不能及时在新一轮科技变革中抓住机遇,对无锡未来发展“影响非常大”。


目前,无锡正集中力量打造太湖湾科创带,“科技创新动力充分释放”被列为未来五年的重中之重,“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实现倍增”“研发投入强度突破4%、达到发达国家标准”“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70%”很具体。


对照来看,郑州、长沙对“创新”也相当迫切。


在湖南4月发布的《关于实施强省会战略支持长沙市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创新”一词出现48次之多,启动“创新引领工程”,作为十大重点工程之一为长沙赋能——


支持长沙市依托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院所,加快建立具有全新机制的先进技术研究院和创新研究院,争取国家在长沙市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支持建设国家医学中心。


高标准建设岳麓山实验室,打造种业创新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科教资源虽不及长沙,郑州并没有“躺平”,而是举全省之力集聚创新资源。城叔此前曾详细剖析了“河南苦科创实力不强久矣”的来龙去脉,河南要建“国家创新高地”,郑州必然要挑大梁。


根据年度计划,今年郑州的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要突破2.6%——2018年仅有1.74%,此外,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400亿元;新增有效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科技型企业1500家;新建省级以上研发平台100家。


一个细节是,截至目前,科技部批准建立的10所国家超级计算中心,长沙、郑州、无锡均在列。“超算”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产业,将为地方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助力。


比起郑州长沙“缠斗”多年的“中部第二城”争夺,新的赛场机不可失。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城市进化论 (ID:urban_evolution),作者:余蕊均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