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工银瑞信基金经理集体遭遇业绩“滑铁卢”,还值得持有吗?
限免 2022-08-13 10:00

工银瑞信基金经理集体遭遇业绩“滑铁卢”,还值得持有吗?

文章所属专栏 大咖把脉二级市场
释放双眼,听听看~
00:00 16:32

最近,基金业协会公布了二季度非货币理财公募基金月均规模排名,银行系公募龙头工银瑞信二季度月均规模4209.52亿元,较一季度月均规模降低了约80亿元,行业排名也从第十退到11位。


二季度行情明显好于一季度,公募大厂二季度规模普遍回升,而工银瑞信却出现了下滑,很大原因在于旗下明星基金经理业绩较为平淡。


这些年来我们已经习惯了明星基金经理业绩熄火。问题是,业绩不佳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持有人是该继续坚守等待业绩回暖,还是另寻良将?

 

本篇文章里,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工银瑞信的明星基金经理的风格特点,解析今年以来业绩不佳的原因,看一下哪些基金经理的产品值得入手或者继续持有。


曾经良将如潮

 

先来认识一下这家公司。工银瑞信成立于2005年,作为宇宙行工行和国际大行瑞信的合资公司,可谓含着金汤匙出生,2008年规模就进入行业前十,此后至今基本维持在行业前15的行列。目前规模依然稳定行业的十名左右。


基金公司Q2月均规模排名(来源:基金业协会)


长期稳居头部,究其原因一方面大股东是宇宙行,渠道优势明显,另一方面产品线均衡发展,印象中银行系基金都是固收强、权益弱,工银瑞信则不然,除了固收之外,在主动权益基金方面也积累了足够强的实力。


工银瑞信旗下可谓名将云集,知名基金经理仅女性方面就有四位,即被称为工银瑞信四朵金花的袁芳、赵蓓、王筱苓和张宇帆。而杜洋、王君正、鄢耀、何肖颉、黄安乐、单文、谭冬寒等多位男性基金经理也都是长期业绩出色的选手。


截止六月末,全市场共有147位基金经理管理规模过百亿,而工银瑞信管理过百亿的权益基金经理就有7位。


这些明星基金经理按风格以及能力圈来看,主要分三类:


一是偏均衡配置的基金经理,包括袁芳、杜洋、鄢耀、王君正、何肖劼、王筱苓和张宇帆等;

二是偏成长风格的基金经理,主要是单文、黄安乐,配置主要在新能源、TMT、高端制造板块;

三是医药赛道基金经理,主要是赵蓓、谭冬寒。


每位明星基金经理的代表作都有非常能打的长期业绩表现,这些基金经理大多任职年限超过6年的老将或中生代,代表作在任职期内收益都翻倍了,多只基金任职收益超过200% 。且这些基金经理基本都不是靠赌赛道实现高收益,而是基本都以均衡配置为方向。


工银瑞信明星基金经理代表作长期业绩表现


长期业绩出色的基金经理如此之多,且大多有七八年甚至以上的投资经历,这样豪华的阵容其实在头部公司中也并不多见,甚至多于一些排名前五的公司。

 

不过今年以来,工银瑞信旗下的明星基金经理业绩大多都不理想,管理规模也大多下滑,袁芳管理规模较高峰时已下降近百亿。


工银瑞信基金经理管理产品今年以来的业绩表现(产品较多,同个产品仅列举A类)


从绝对收益看,这些名将管理的多数基金亏了15%-20%,同类排名较为落后,其中袁芳、张宇帆、单文、黄安乐管理的基金业绩都落在后1/2位,杜洋、王君正、鄢耀、何肖劼则是半数以上的产品业绩落在后1/2位。这跟上面提到的优秀长期业绩形成很大反差。

 

今年市场不好做,基金经理业绩大多不太好看,不过作为大厂来讲,通常还是需要各条线上有业绩出色的人站出来,东方不亮西方亮。这是大厂的优势所在,人才储备丰富,不过从工银瑞信来看,明星基金经理虽多,但似乎集体进入瓶颈期,缺少能撑起场面的大将。


为什么会这样?

  

业绩不佳背后,集体对行情判断失误

 

基本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自己能力圈范围内的资产整体处在调整期,另一种则是在今年上半年误判行情导致调仓失误。

 

我们逐一来结合每个基金经理的投资特点与持仓结构来分析。医药普遍缺少机会,今年市场上没有哪个医药明星基金经理业绩说得过去,一姐葛兰的基金也都是-14%至-19%的收益率。赵蓓、谭冬寒业绩不佳也可以理解。

 

而两位成长风格的基金经理业绩不佳,就有点说不过去,毕竟这两年里成长股涌现了不少机会。

 

单文趋向均衡配置但对TMT依然有较大依赖

 

单文的代表作工银信息产业在2019-2020年的大牛市中表现非常出色,收益率分别达到63.67%、120.57% 。从2021年开始业绩显露疲态,2月份达到净值高点后,净值震荡下行。这一过程中回撤并不大,最大回撤在26%左右,但已经近一年半的时间没有好的表现。去年近上涨9%,今年截止7月底则已经下滑14.8%。

 

工银信息产业混合净值表现 


单文研究TMT出身,曾任工银瑞信TMT研究组长,2015年开始管专户时经历了净值快速下滑,于是往行业均衡配置方向发展,行业配置上长期以TMT为底仓,再配置消费、医药、新能源、军工、机械等行业龙头来使组合更加均衡降低波动。2019年时TMT配置会达到五成以上,到2021年降低到三成。在大中小盘股的倾向上,以大盘股为主,中盘股为辅。

 

单文业绩的起落,跟板块的起落与市场风格的转换高度相关。2019-2020年的大行情中,单文管理的工银信息产业混合把握住了广联达、恒生电子、东方财富、立讯精密、海康威视、生益科技等TMT龙头的翻倍行情,带来了两年超高的收益率。这两年也是大盘股表现好的时候。单文在此行情中如鱼得水。

 

从2021年开始,估值偏高的TMT陷入调整直到如今,成为单文业绩下滑的主因。2021年单文对于创造巨大超额收益的几只TMT股依然重仓,没有选择落袋为安,业绩也就持续下滑。到了今年,单文陆续减轻了几只TMT股票的仓位,增仓了贵州茅台、百润股份等消费股,以及宁德时代、中航光电等新能源、军工热门赛道,平衡行业配置,均衡配置有助于控制风险,但也会在大反弹中缺乏弹性。


4月26日开始大反弹之后,很多偏成长的基金净值增长超50%,工银信息产业混合只从低点增长了22%。虽然风格偏成长,但单文主要能力圈还是在TMT,在新能源、半导体、军工等成长板块的参与不够早,持股也多是弹性较弱的大盘股,没能把握住2021年至今的成长股行情。


工银信息产业配置变化情况

 

单文的持股明显更偏向于大盘股,而2021年至今则是中小票一直占优,大盘股表现的时间相对更少。

 

另外在2020年6月之前,单文调仓较为频繁,基本上是300%左右的换手率,从2021年底开始,换手率下降到100%左右,向着长期持有优质龙头的风格转型,也使得短期业绩受到影响。

 

如果要等待单文的业绩回暖,可能要等到市场风格转换到大盘股持续上涨的行情,以及等待TMT板块的景气度回升。

 

黄安乐2020年高光之后,调仓多次失误

 

与单文相比,另一位成长风格基金经理黄安乐在新能源上参与度更高,2020年重仓了动力电池产业链、光伏,搭配了康龙化成等医药股,代表作工银主题策略混合实现了129%的收益,工银中小盘收益率达134%,居当年基金收益榜第五位。

 

黄安乐并非新能源基金经理,作为老将,黄安乐2003年就进入到证券行业,早期主要研究汽车、机械、有色金属、钢铁、煤炭等,整体上偏周期,2011年开始在工银瑞信管理基金,覆盖领域扩展到新能源、新材料、互联网、大消费等。其投资风格是比较明显的景气度投资风格,通过筛选景气度高的行业确定重点配置的领域,再精选相关领域的个股,近年来持股上偏成长板块,如新能源、医药等。同时也会配置煤炭、钢铁等价值股来平衡配置。

 

与工银瑞信其他基金经理相比,黄安乐有一些异类,表现为持仓更倾向于中小盘股票,且调仓非常频繁,远高于其他基金经理。截止去年底仍保持六倍左右的换手率。

 

黄安乐在2019-2020业绩较好,2020年收益率前十二名的基金中,黄安乐有三只入围,这也成为他职业生涯最高光的时刻。但从整体表现来看,似乎也没有多出色。2014-2018年的五年中,代表作只有2015年战胜了沪深300指数。


2021年战胜了沪深300指数,但收益也只有4.46%。其实在一二季度持仓表现还可以,以高景气的新能源车、光伏产业链为主,不过三四季度的调仓出现失误,三季度在新能源车产业链高光的时候调入了医药、稀土、半导体股票进入前十大重仓股,这些在三季度均出现了下跌。四季度又把重仓股大幅调回到新能源车产业链,前十大重仓中有八只是该领域股票,又判断错了方向。在四季度因为新能源车产业链估值较高,且市场担心各环节大幅扩产导致格局变差,新能源车产业链调整明显,表现不及光伏板块。而作为一个研究周期出身的基金经理,也没有在去年底及时发现并布局煤炭、地产等业绩、政策预期出现反转的板块的机会。

 

今年以来黄安乐在调仓中又做了较大调整,在重仓新能源车的同时,在前十大重仓股中调入两只猪周期股票,一只煤炭股,行业配置方向是没错的,但在猪周期个股上选择了温氏和新希望两个缺乏弹性的个股,没有获得多少收益,煤炭股也只有一只,且只是第十大重仓股,因此没能改善业绩,一季度出现了较大回撤,跟去年三季度高点相比回撤了44%左右。二季度重回新能源车、光伏的配置,在4月26日后的行情中总算有了较大的反弹,从低点涨了约30%,目前年内亏损幅度在13%左右。

 

工银主题策略混合今年以来配置变化


总体来说,黄安乐在经历了2020年高光之后,业绩表现差强人意,没有展现出老将应有的稳定性,不算是长跑型选手,超额收益的积累更依赖于短期的爆发。最近黄安乐管理的基金均增配了基金经理,或是离职的前兆。

 

相比于成长型选手,工银瑞信更盛产均衡配置的选手。袁芳、杜洋、鄢耀、王君正、何肖颉、张宇帆等都是如此。

 

袁芳受规模和风格拖累

 

袁芳是工银瑞信最具知名度的基金经理,随着近年来的出色业绩而成功出圈。同时也是2021年以来业绩下滑比较明显的基金经理。

 

从2015年底开始管理代表作工银瑞信文体产业开始,产品在2016年-2021年均跑赢了沪深300指数,可谓长期业绩非常出色,一直在积累超额收益,特别是在2016年的熊市中,实现了15%的正收益,在2018年的大跌中,只有-10%的回撤。每年的业绩可能都算不上特别有爆发力,比如收益最高的年份是2020年,也只是79%,那一年有几十只的翻倍基。但这种比较持续的业绩是大家所喜欢的,所以袁芳规模持续增加,最高时在2021年达到385.58亿元,机构持有比例在2020年6月底时达到76%。

 

总结袁芳的特色,主要就是偏爱大盘股、在不同行业均衡配置降低风险、持股分散(最大重仓股占比也只有6%左右)、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消费升级+科技成长”、通过高换手进行灵活调仓切换。带来的结果就是前些年收益不错且回撤较低。

 

随着规模的扩大,收益不可避免地受影响,2021年工银瑞信文体产业收益率只有10%,机构持有比例也迅速降到了12%。截止今年6月底,袁芳管理规模降到了274亿元,较巅峰时少了100多亿。

 

今年以来,袁芳管理的产品更是出现了较大幅度亏损,普遍在-16%至-20%之间。4月26日的低点相对于去年7月时的高点回撤了约27%。4月26日之后的反弹幅度也有限,到目前只有20%。

 

究其原因,更多还是风格变化的影响。袁芳担任基金经理以来的几年里,从2016-2020大部分时间是比较明显的大盘股占优的行情,而袁芳的持股风格也一直是持有“消费+科技成长”领域的龙头进行均衡配置,大盘股风格非常明显。市场风格从根本上确定了袁芳的业绩。在这种风格的基础上,袁芳展现了出色的组合管理能力、调仓能力,来获取超额收益。而从2021年至今,大盘股的涨幅明显不及中小盘股。以新能源为例,动力电池产业链上的材料公司大多是中小盘股,其可以贡献的机会也远大过万亿市值的宁德时代。

 

从行业分布来看,袁芳配置虽然广泛,但主要就是大消费领域,以及科技成长中的TMT。这些构成了袁芳的底仓。而从2021年至今,这些板块都处在调整中,也就很难为袁芳贡献收益。


工银文体产业配置变化

 

规模的增长对于袁芳的业绩也有影响。袁芳偏爱大盘股,特别是前十大重仓股中几乎都是大盘股,理论上策略容量较大,但袁芳并非买入优质公司然后长期持有的选手,其收益的一部分来自于行业轮动,根据对不同板块的预判,几乎每季度都会对重仓股进行大幅调整,如在2020年Q1 ,对消费龙头有较多的持股,包括伊利、格力、五粮液、中炬高新,到了二季度则大幅减持了这几个股票,买入了东方财富、恒生电子、芒果超媒等TMT股票进行重仓,三季度则是重仓春风动力、中国巨石、福耀玻璃等制造业股票,轮动风格非常明显,大多是比较优秀的调仓,带来了收益。


这也使得袁芳的换手率一直较高。在2020年以前都是四倍到六倍之间的高换手率,2020年之后随着规模扩大,换手率逐渐下降到两倍左右。换仓不再像之前那样频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袁芳的业绩。

 

袁芳管理的工银文体产业换手率变化情况


张宇帆调仓成功率出现下降

 

张宇帆也是历史业绩出色的女将,2016年开始管理代表作工银物流产业,2017年-2021年都战胜了沪深300指数,在很多基金经理开始业绩变差的2021年,工银物流产业依然实现了37.88%的较好收益。不过进入2022年工银物流产业表现不佳,开年以来至今跌了17%。

 

工银物流产业选股并不局限于物流,而是在大制造领域选股,这也是张宇帆的主要能力圈所在。从重仓股历年配置来看,基本都是在配置1-3只物流股票之外,配置汽车、电子、机械、新能源等板块的股票,行业上较均衡配置,并进行较快的调仓轮动,增强收益。


以2021年为例,在成长股下跌的一季度,张宇帆重点配置了银行和基建股,增强抗跌能力,在二季度又迅速切回到新能源车产业链,赶上了该板块的一波上涨,三四季度减持了新能源,增配了电子和汽车零部件,体现了较好的灵活性。当然伴随这种灵活调仓的,是较高的换手率水平,常年在300%-600%之间。张宇帆管理规模不大,不足50亿元,这种灵活性相对比较好保证。在大中小盘的选择上,持有大盘股超过50%,但中盘股也有较多的比例。

 

2022年以来,张宇帆业绩不佳,主要是调仓上判断错了方向,一季度没有像去年一样配置银行和基建,而是在物流基础上,配置了电子、军工、光伏电站运营、核电等板块,并没有讨到好处,二季度分散配置了新能源、军工、通信、汽车、水电板块的个股,在反弹中的力度也不够大。这可能跟公司研究团队的整体判断有关。


工银物流产业配置变化情况

 

何肖颉Q1重仓新能源、Q2减持新能源带来亏损

 

何肖颉是一位证券从业超过20年的老将,2008年加入工银瑞信,2014年开始管理代表作工银核心价值混合,目前管理的主要产品中,工银核心价值混合偏价值风格,工银新趋势灵活配置混合偏成长风格,均是在不同行业均衡配置,而工银生态环境股票基金则是新能源赛道基金。从今年业绩看,这只新能源赛道基金表现最好,截止8月1日收益为—6.03%。


因为这只基金重仓股都是新能源,且多是锂业这样的资源股,在4月26日之后的反弹中力道更足。工银核心价值和工银新趋势两只均衡配置基金的收益则在-13%和-15%左右。前者在一季度重仓了新能源车与光伏产业链,跌幅较深,二季度整体仓位下降,又卖出一些新能源仓位调入多只化工股,在反弹中表现较差;后者也是方向失误,在二季度卖光了宁德时代,减持了比亚迪,错过了新能源的大涨,增仓了东方财富,在反弹中力度有限,拖累了净值的上涨。

 

这种阶段性的判断失误在长期的投资生涯中可能是无法避免的,评价基金经理还是得看看长期表现。

 

从历史收益看,工银新趋势与工银核心价值都不能算是很出色,工银核心价值2014-2021年的8年里虽然6年跑赢沪深300,但大多年份只是稍稍跑赢,超额收益比较低,只有2020年超额收益较高。2021年跑赢了沪深300,但绝对收益也只有5.02%。

 

工银核心价值业绩表现


工银新趋势收益率相对更好,在2016-2021的六年里四次战胜沪深300,其中2018年、2020、2021年的超额收益比较明显。不过2019年的牛市中并没有战胜指数。


工银新趋势业绩表现


从行业配置上来看,何肖颉这两只基金配置相当广泛,至少配置过20个以上的行业。且能够根据风格变化来做板块的轮动,如在2014-2015年,工银核心价值持有了较多的通信、电子类个股,匹配当时的小盘成长行情。


在2016-2019年大盘价值行情中,持仓基本以金融、地产、化工、家电、造纸等领域的白马股为主。2020年下半年至今,在配置价值股的同时,显著增加了新能源、电子领域的配置。这只基金换手率较低,在100%-150%之间,对重仓股持股周期较久。这也比较适合偏价值风格的投资。

 

工银新趋势的持股成长性更明显,2019年-2020年主要是家电、医药、电子、TMT等,2020年底至今主要是新能源、半导体等景气板块。这只基金的换手率非常高,2020年至今仍在400%-600%之间。

 

这体现了何肖颉风格:能力圈广泛,通过均衡配置来分散风险,通过自上而下的判断进行行业的轮动,增强灵活性。从业绩来看,何肖颉更适合做成长风格的投资。不过何肖颉在2020年之前业绩不算出色,背后是长期的决策胜率不够高。

 

杜洋代表作业绩较好,其他产品表现不佳

 

杜洋、鄢耀、王君正三位明星基金经理则属于管理的产品业绩分化较大,都有一两只产品相对收益较好,跌幅较浅,但也都有跌幅较大的产品。

 

杜洋目任工银瑞信研究部副总经理、投资总监,是能源设施组组长,还同时分管上游组、中游组研究团队。能力圈覆盖上相当广泛,包括了建筑建材、新能源、电力设备、公用事业、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军工、机械和环保等领域。

 

杜洋2010年加入工银瑞信,2015年2月开始管理代表作工银瑞信战略转型主题,无论是历史业绩还是今年以来的表现都相当不错。2016-2021年每年都跑赢了沪深300,同类排名都在前1/3。任期内绝对收益达到284%。今年以来截止8月1日收益为-1.99%。

 

不过杜洋管理的其他基金业绩大多不太好。工银稳健成长混合今年以来跌了17%,工银战略新兴产业混合和工银创业板两年定开混合都跌了19%,工银战略远见混合和工银新能源汽车都跌了9%左右。

 

原因主要在于杜洋对每个基金的定位与操作不尽相同,不像其他公司的基金经理往往管理的多只基金持股非常相似。

 

代表作工银瑞信战略转型主题一直以来都以传统产业为主要的投资领域,其中金融、地产、建材、基建、能源等构成了重仓股的主基调,对于新能源车、食品饮料等热门板块配置极低,可以说是一个靠相对冷门的个股来获取较高收益的基金。

 

在投资框架上,杜洋首先基于自上而下的判断进行风格和行业配置,再自下而上精选个股来获取超额收益。从2020年至今的表现来看,其行业判断和配置大多取得了良好效果,Q1-Q3重仓的光伏、风电、传媒互联网都实现了大涨,Q4又将仓位调回到金融、地产、基建等价值板块,避开了成长股的下跌,使得2020年实现107%的收益率。


2021年虽然没有把握住新能源的机会,但通过前三季度买金融、第四季度把握地产的政策预期放在的机会、全年稳拿基建股的操作,依然实现了27%的收益。今年以来依然没有参与热门板块,仓位主要集中在基建、金融、地产方面,回撤控制得非常好,最大回撤也只有15%左右,并在随后的反弹中收益率接近回正。

 

与工银瑞信其他明星基金经理不同,杜洋的换手率最近几年逐渐下降,股票的持股周期相对也比较长,并不依赖高换手来获取收益,更多是靠行业配置、个股选择以及仓位择时。相对来说稳定性更强一些。以工银战略转型股票为例,今年Q2前十大重仓股只换了一个,同时重仓股大多减持了一部分仓位。

 

杜洋换手率变化情况

 

其他产品亏损较大主要原因定位不同,工银创业板两年定开混合更像是均衡成长风格,通过配置创业板的新能源、半导体、医药、互联网传媒等成长板块获取收益,今年以来业绩就很难保证。


工银稳健成长混合想要通过价值股与成长股的均衡配置来实现稳健的收益表现,但操作上出现了失误,一季度重仓了白酒、基建、新能源,新能源跌幅较大,二季度卖光了新能源买入了银行、地产、家电,反向操作带来了亏损;工银战略新兴产业混合也是比较明显的成长风格,重仓的主要是半导体与港股的互联网龙头,亏损也比较明显。

 

鄢耀与王君正表现相对稳定

 

鄢耀与王君正是一对黄金搭档,二人都以金融地产为核心,并以此向其他领域扩展能力圈。鄢耀成长风格更明显,能力圈扩展到消费、科技。王君正则将能力圈构建到消费、医药。二人从2013年以来长期以来联合管理着工银瑞信金融地产,在2014年获得当年的收益冠军,至今任职回报达到293.54%,机构持股比例一直超过50%,作为一只偏稳健的金融地产赛道基金,比较适合作为底仓来配置。不过从去年至今,表现不能算出色,全年配置一直在金融股上,没能抓住去年底以来的地产股的机会,去年收益只有0.26%。今年以来跌幅也达到了8.93%。

 

除了共管的基金,二人各有自己独立管理的代表作。鄢耀代表作为工银新金融股票,在配置金融的基础上,从2019年开始会在消费、TMT、新能源、半导体等板块进行轮动配置,2019-2021的业绩也都不错。

 

工银新金融股票业绩表现


今年截至8月1日跌了14%,源于配置了金融、白酒、军工,亮点不算多。

 

王君正的代表作为工银美丽城镇,主要配置方向是金融、消费、医药,爆发力不及鄢耀重仓的成长板块,所以在绝对收益上比鄢耀弱一些。但回撤控制得更好。

 

工银美丽城镇业绩表现


今年以来的收益跌幅也比鄢耀小,截止8月1日年内净值跌幅为9.3%。因为其配置上除了金融就是消费、医药、这二者虽然也不景气,但去年跌幅足够大,今年以来的跌幅相比于成长股要小很多。

 

集体误判原因在哪儿, 业绩不佳会持续吗?

 

总结起来,工银瑞信旗下基金经理有如下共性特点:

 

  • 能力圈都比较广泛,偏好在不同行业甚至不同风格之间进行均衡配置;

  • 基本上都是偏爱重仓大中盘的股票,很少有重仓小票的选手;

  • 大都有自上而下进行机会和风格判断,从而进行行业轮动的特点。普遍调仓灵活,换手率高。

  • 偏爱传统产业股票的基金经理相对较多,如果说易方达是大酒庄,那么工银瑞信更像是金融地产的乐园。

 

头部基金公司二季度末行业配置对比(资料来源:招商证券)


不同公司的持仓对比来看,工银瑞信在不同资产的配置是相对更加均衡的,而易方达、汇添富、景顺长城等公司在消费上配置较多,广发基金在中游制造上配置过多。均衡是工银瑞信的显著特色。


坚持均衡持股、调仓较为灵活,都是值得称道的。不过灵活调仓往往是双刃剑,当判断失误的时候就会陷入亏损。


今年以来工银瑞信基金经理业绩大多不佳,主要原因在于对行情和板块表现判断集体出现失误,大多一季度持有新能源承受了较大亏损,二季度又大多减仓了新能源没能赶上新能源的大反弹,调入的板块又没有新能源那么大的弹性,从而整体上出现了亏损。另外这些基金经理大多在半导体、军工等成长板块上参与较少,也就没有大幅度把握住大反弹的机会。体现在上图的持仓上,就是中游制造+周期持股较少(新能源属于中游制造,上游锂矿、钴矿属于周期)。

 

为何会陷入集体误判?


究其原因,或在于工银瑞信的新能源等主要的成长股资产的研究实力受到了削弱。长期以来这些基金经理在半导体、军工上参与就少,而新能源基金经理闫思倩今年1月离开工银瑞信转投鹏华基金,也对工银瑞信的新能源投研实力构成了一定影响。杜洋与闫思倩共同管理工银新能源汽车时,该基金获得了较好的回报。闫思倩自2018年11月至2022年1月管理工银新能源汽车,3年又61天里实现了306.25%的收益。今年闫思倩在鹏华基金也延续了较好的业绩,把握住了新能源大反弹的机会。自5月7日管理鹏华沪深港新兴成长混合,至今97天里获得55.84%的任职回报。而工银瑞信的多位基金经理在二季度行情和领涨板块、新能源走势的判断上集体犯了一些错误。


而从更底层的角度讲,则是一套投研体系下培养出来的基金经理,思维模式可能比较相似,缺乏差异。与其他基金公司相比,工银瑞信投研团队的特色是基金经理大多是自己培养,老、中、新传帮带,自主培养的基金经理占投资团队总人数的比例超50%,而在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团队中,自主培养的基金经理占比超90%。


这对于批量培养明星基金经理团队当然很有帮助,但反面来看,带来的影响是基金经理风格过于统一,都偏爱中大盘股票,都是均衡配置风格,都有比较频繁的轮动,每人也都有换手率很高的基金。这是长期投研风格的影响。统一风格之下内部的投研效率可能较高,研究员按照既定风格来研究股票,向基金经理推票,基金经理采纳并快速建仓把握机会的概率也更大,大家的成长路径也都明确,但当出现研究的预判时,容易集体陷入业绩沉寂,就像现在一样。作为头部基金公司,还是需要有不同风格的基金经理存在,更容易出现东方不亮西方亮的状态。

 

目前还不能说工银瑞信基金经理会持续这样的业绩低谷。主要源于这些基金经理大多不是买入后长期持有的风格,这种风格在看错后会经理至少一两年的业绩停滞。工银瑞信的基金经理大多是行业轮动风格,每季度的调仓力度都比较大,相对来说看错后更容易修正。另外这些基金经理基本都是均衡配置,除了主题基金外,不会对某些板块进行满仓操作,相对来说亏损下限也比较高。

 

还有哪些基金经理值得期待?


工银瑞信的基金经理配置上目前主要问题还在于,由于大多都对高换手有依赖,随着规模的增长,显然需要降低换手来适应。目前袁芳是比较典型的,从以前的交易型选手向持股型选手转变,少了高换手带来的灵活性和收益,业绩表现难免受到影响。另外长期持股的选手往往也是会经历较长的业绩不佳的阶段,能力圈范围内的板块表现不好,自己看好的股票不在风口上,都会让长期持股的选手陷入业绩低迷期,张坤、谢治宇这两年都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其实长期持股的风格不一定就比行业轮动更好,如果基金经理有比较好的宏观视野和中观行业筛选能力,通过一定程度的换手来维持业绩也是不错的,只要能通过这种方式实现长期内的出色业绩,对自己和持有人都有利,不一定非要转换风格。当然这需要基金经理戒除对高规模的贪恋,需要基金公司通过培养更多后起之秀来分担明星基金经理的规模压力。

 

从这个角度看工银瑞信在基金经理阵容上也存在软肋,即当下超十年工作经理的老将和中生代基金经理有不少,这当然是公司的优质资产,但近年来工银瑞信缺少表现出色的新生代涌现出来。夏雨作为新生代基金经理,大多时间在跟杜洋等老将一起管理基金,独立的工银科技创新6个月定开混合业绩表现一般。

 

目前工银瑞信的明星基金经都分管多只基金,基金经理也基本都对管理的每个基金进行了不同的定位,不同基金持仓和操作不同,这样使得每个基金可能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卖点,也有可能使自己在不同环境不同阶段下都有表现相对不错的基金,不过也加大了工作量与选股压力。

 

这样来看,工银瑞信的这些基金经理虽然长期历史业绩都比较出色,但要继续保持这样的业绩,挑战很大。

 

具体到基金经理,袁芳管理规模下降,灵活性可能会比去年好一些。但目前主要持股依然在消费和TMT,而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消费和TMT很难有明显的增长和上市公司的业绩恢复,估值也并没有有效下降,持续上涨的机会比较有限。袁芳的基金可能还将经历一段平淡阶段。

 

其他均衡风格的基金经理中,杜洋、鄢耀、王君正均有在不同风格资产进行轮动配置的能力。与市场上其他均衡风格基金经理相比,这三位的特点在于有在金融地产等传统行业选股配置的优势,在其他价值、成长资产有也有能力圈的布局。其中杜洋在能力圈的范围广度以及不同行业的轮动配置能力上,更为出色一些。其产品一直表现分化,其代表作更值得关注一些。代表作在传统产业上配置更多,历史上选股也体现了比较出色的能力,在市场上更有稀缺性。杜洋管理的其他产品更多在偏成长风格资产上均衡配置,在市场上众多产品中缺少足够的特色。

 

成长风格的基金经理单文、黄安乐在市场上众多成长风格基金经理好手中算不上很突出,单文更多还是在TMT行情中有优势,可以继续观察,在相关板块行情启动时更有投资价值。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