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2-09-09 20:33
“苏锡有常”还是“无常”?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读数一帜 (ID:dushuyizhi007),作者:王立峰,编辑:杨秀红,原文标题:《两年净增60万打工人,常州怎么做到的?|城市财富》,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常州,地处江苏南部,常住人口535万人,传统上看成是三线城市。常州历史悠久,经济富庶,改革开放以来更因“苏南模式”获得经济快速发展一度成为全国城市学习的榜样。近些年来,常州装备制造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产业,渐成其城市名片,成为核心产业。


不过,真正引发《城市财富》兴趣的,是近几年来网络上时不时热议的关于苏南城市之间的“鄙视链”,特别是苏州、无锡、常州,远了还要带上南通、南京等。基于经济方面表现的个中差异,市民间“互相看不起”。从更积极的层面看,实则是各地市民对自己所在城市的“真爱”。


我向无锡的朋友问了一下他们对常州的看法,毕竟常州跟无锡是紧密的邻居。朋友的回答简单而直接,无锡人民都是看苏州的,不看常州的,最后还不忘记补一刀,你没听说过那句话吗?“苏锡无常”。


上面这个并不是段子。言谈之间折射了苏南城市之间的激烈竞争,也多少透露出常州当前的经济地位。从规模的角度,相对于苏州、无锡来说,常州还是弱小了不少。这条“鄙视链”实际很长,大到经济,产业布局、交通设施,小到食色民生,比如,挑剔的苏州人就会来一句:无锡酱排骨还能勉强入口,常州萝卜干嚼着就费劲了。


民间的总归只是存留于民间,也并非是全貌,且容易带有情绪宣泄的成分。


实际上,常州的确有其独到之处,且不说历史悠久,就拿经济规模来讲,8808亿元的地区生产总值(GDP)足以让常州在全国城市占据重要席位。《城市财富》之前基于人口规模、创新科技以及教育与社会环境等指标综合考量的结果显示,2021年常州综合实力位居第26位,在全国近500座城市里面处于前5%的位置。


如果只看人均GDP,常州可以排名全国第九!


常州(来源:读数一帜读者)


常州发展经济的姿势


常州,地处上海西北。在百度地图里看,两座城市的中心直线距离100多公里。


由于同时靠近南京与上海,常州享受着地理位置的馈赠。这里交通便利,公路、铁路、水路以及空中样样都通,京沪高铁、沪宁城铁、沪宁高速、宁杭高速、312 国道、京杭运河、常州机场……这极大便利了常州与上海以及南京等周边城市之间的联系,并在经济发展中相对容易的接纳来自上海或者南京的产业转移,从而可以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促成常州经济发展的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其独特的“苏南模式”。所谓“苏南模式”,由社会学家费孝通在20世纪80年代初率先提出,指的是江苏南部的苏州、无锡、常州和南通等地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乡镇企业实现非农化发展的方式。


在“苏南模式”的带动下,常州的民营经济颇具活力,他们在推动常州经济发展过程中贡献巨大。根据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告,早在2010年,民营经济在全市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达59.5%。到2021年,民营经济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占据约70%的份额。


在上述因素的作用下,常州经济很快发展起来了。数据显示,常州的经济规模从1991年的105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8808亿元,29年间增长83倍,GDP年复合增长率17%。



从经济发展的模式与动力看,常州经历了从一开始的依靠出口导向,后来逐步走向依靠内需和消费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后的很多年,常州的经济发展主要是外向型经济,以服务于出口为主,优势的出口产品主要是机电、服装等。外贸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到2008年前后,常州经济对于外贸的依存度高达56%。


2011年后,常州开始主动调整经济结构,可以简单概括为注重科技创新、引进大项目,重视内需和消费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对外贸出口的依存度出现趋势性下降。目前,常州对外贸的出口依存度下降至约30%。与此同时,服务业对GDP增长贡献上升。数据显示,服务业对GDP的贡献从2017年开始就已经超过了50%。


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受益于内部结构的优化调整。常州的信息传输、软件技术、商务服务和文化娱乐等新兴服务业快速增长,并带动服务业投资增长。


常州的旅游业发展较好。常州作为一座历史名城,其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天然的资源基础,如天宁寺、天目湖、舣舟亭等等。游客来这里领略自然风光、历史名迹的同时,还可以顺便了解苏东坡、文征明、盛宣怀、张太雷等一众文化名人。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常州旅游总人数6999.4万人次,实现收入1057亿元,提供就业无数。


游客到了这里后,还可以享受这里的美食,最特别的是那道正宗的“常州萝卜干”。常州萝卜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据说,乾隆年间七下江南,常州萝卜干是上“必吃榜”的,并被列为朝廷贡品。


常州真正的看点还是制造业,这座城市一直将自己的定位立足于制造业,其对GDP的贡献超过四成。


制造业方面,近几年来,常州坚持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全方位布局,从上游材料,到动力电池、电机、电控,再到整车、充电设备,以及其他配套零部件,进行了全产业链布局。与此同时,一批有名的企业,如宁德时代、比亚迪、理想汽车、中创高新、蜂巢能源等,也都开始落户常州。


“苏锡有常”还是“无常”?


苏南,靠近上海,经济发达,过去惯有的说法是“苏锡有常”。后来由于经济发展差距有所拉大, 民间就有了“苏锡无常”的说法了。


与隔壁的苏州、无锡相比,常州有一定的差距。不过,经过仔细对比就会发现,这种差距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大。总量有差距,人均水平很接近;经济活跃度方面,有差距,但是也与经济结构有一定关系;教育、科技创新投入等基本持平。


管辖面积方面,苏州8657平方公里;无锡与常州接近,前者4627平方公里,后者为4385平方公里。人口方面,截至2021年底,苏州常住人口1285万人,无锡748万人,常州535万人。


从经济规模来看,2021年苏州GDP2.3万亿元,无锡1.4万亿元,常州当年GDP是8808亿元。据此来看,常州与前两者确实存在不小的差距,苏州接近三个常州,无锡是1.6个常州。


人均GDP方面,常州与无锡以及苏州的差距并没有那么大。2021年,苏州人均GDP是17.82万元,无锡最高是18.74万元,常州虽然最低但是与前两者差距很小,为16.57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只看人均GDP,苏州、无锡与常州都在全国前十。这一数据足以说明当地经济的富庶,无锡更是高居探花位置,这自然会让无锡人相对常州人多了一份骄傲。


市场活力方面,常州要弱于苏州、无锡。截至2020年10月底,常州市实有市场主体(含分支机构)65.17万户,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约122户;截至2021年底,苏州市实有各类市场主体244.07万户,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189户,无锡市场主体数量103万户,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138户。


不过,前述数据表征的市场活力不见得全面。常州当地经济优势在于制造业,而制造业相对信息科技等服务业来说投资要大,这本身会限制常州市场主体的设立。


科技创新方面,苏州最舍得花钱。据地方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1年常州科技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为3.3%,总额约291亿元;对比来看,苏州全年科技研发投入863亿元,占GDP的3.8%,无锡全年科技研发投入448亿元,占GDP的3.2%。


值得一提的是,从教育水平来看,苏州、无锡、常州三座城市每10万人高等教育人口比例均不算高,分别为22.51%、21.87%以及20.69%。国内也有一些城市,如南京、济南、杭州、长沙等,包括上海,尽管高等教育人口占比较高,但是这些城市的人均GDP方面并未显示出足够的优势。究其原因,可能与苏南当地民间崇尚经商有关。


常州的制造业上市公司


如前所述,就常州的经济来说,其最具特色的是制造业优势。据今年6月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发布会,常州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1.5%,全省第三。以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新材料为核心的十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已成为“常州智造”产业名片,装备制造业占工业经济的比重达52.6%。


另据常州政府介绍,常州拥有同类城市中最完备的产业体系,国家工业门类41个大类中有33个,207个中类有189个,666个小类有598个。


常州当地的上市公司也是以制造业见长。当地最早的上市公司是苏常柴A(000570.SZ),这是一家内燃机专业制造商,于1994年登陆深交所。此后,上市公司数量稳步增长。迄今为止,常州上市公司共计57家,这其中32家公司是2017年以后上市。


从行业分布来看,这些上市公司涵盖半导体、材料、硬件与设备、汽车零配件以及资本货物(如机械设备)等,2021年总收入约1366亿元,占常州全部上市公司收入的比重超过40%。上市公司的这一数据表现,与常州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大致吻合。


不过,也应该看到不足。财务数据也折射出常州当地上市公司市场竞争力较弱,盈利能力有待提升的问题。数据统计发现,57家上市公司2021年总收入3342亿元,实现净利润254亿元,净利润率仅为7.6%,这与隔壁的无锡相比差距较大,不过高于苏州。数据显示,无锡2021年上市公司净利润率近13%,苏州为6%。


市值方面,常州明显矮了一截。截至9月7日,57家常州上市公司总市值5882亿元;无锡上市公司64家,总市值9840亿元;苏州121家上市公司,总市值1.3万亿元。


千亿以上市值公司,常州、苏州以及无锡各有一家,分别是常州的天合光能,涉足太阳能行业,总市值约1600亿元;无锡的药明康德,隶属医疗保健行业,总市值2400亿元;苏州的东方盛虹,涉足化工,总市值约1400亿元。


恒立液压是常州的制造业明星,外界有“机械茅”称谓。这家公司以生产液压元件以及液压系统闻名,所生产的产品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挖掘机、地下掘进设备、海工海事、高空作业特种车辆、以及风电太阳能等行业与领域,并与卡特彼勒、神钢、日立建机、久保田建机、三一重工、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世界500强企业建立广泛而密切的业务往来。


尽管相对苏州、无锡有一定差距,但相对于国内很多城市,常州颇具吸引力。


人口可以反映这一结论。《城市财富》研究中发现一个很有意义的细节,常州的常住人口在2011年至2019年期间,整体变动不大,大约在470万人上下。从2020年开始,常州人口开始快速上升,至2021年底,常住人口达到了535万人,两年人口净流入超60万。



人口持续大幅流入,原因是这里有富足的经济,还有繁荣的制造业,特别是有一个朝阳的新能源产业,可以确保城市持续快速发展。众多的大公司纷纷布局,提供了充足的就业机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读数一帜 (ID:dushuyizhi007),作者:王立峰,编辑:杨秀红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