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2-09-12 07:58
工作一年后的研究生,为什么会普遍倦怠?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行业研习 (ID:hangyeyanxi),作者:陈静,题图来自:《欢乐颂》


已至秋季,新的一届毕业生已挥别校园,跃入人海,带着期待、好奇、热情步入职场。而作为已经工作一年的职场人,当我们聚在一起再次谈起工作,我们会聊些什么?对比一年前的我们,又发生了哪些转变?


什么都不想做


近期与朋友聊起工作,大家都失去了初入职场的期待与好奇,如果仅用一个词概括当下状态,似乎没有什么词语能够准确形容,许多情绪反复交替出现,只不过负面情绪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正面。聊起刚工作时写下的个人工作计划,不由得感叹当时的我们实属稚气。


职场不是校园环境,我们无法如学生时代一样,每天都能汲取新知识,获得新鲜感。同时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即使有一些工作想法,但自己可以实现的机会少之又少,我们只是身处职场这个大型组织中的一个普普通通打工人,没有权限也没有能力去改变推动什么,或者说在这个组织中,其实更需要服从与执行。沮丧感慢慢袭来,继而演变为妥协,想要大干一场的热血逐渐冷却,取而代之的是在各种报表与台账挣扎的疲惫,变成了回复“收到”的机器人,或许在职场中,本就如此。


每天准点到达工位,我们就像游戏中的角色,定时登入系统,领取当日任务,尽量维持冷静平稳的情绪去应对不同的挑战,当任务全部完成之后我们才能够退出,回归真实生活,不过时不时会面临突发任务,让我们不得不再次返回系统。


小时候幻想着长大后自己能如电影中的主角,在职场中得心应手地处理各项工作任务,在工作岗位上熠熠生辉。实际情况却与幻想相差甚多。工作后,我们仿佛慢慢趋向于变成曾经学生时期讨厌的样子。最为显著的一个改变是迫使自己渐渐降低责任感。在一家国企上班的小H提及她还未毕业前,是一个拥有十足责任感的人,最看不惯的就是所有不负责任的行为。


但工作后,她坦言,只想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尽量不给他人添麻烦,太有责任感反而惹人嫌,敷衍一点差不多就可以了。认真负责地努力工作不等同能够收获回报,反而可能越努力越辛苦,她认为在工作中好像需要少一些责任感、道德感,拥有高道德感的人容易被低道德感的人利用、欺负,她最后只能戏谑道,只要自己没有道德,道德就无法绑架自己。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们从充满激情、满满战斗力的职场新人,逐渐在日复一复的重复性工作中,学会摸鱼、摆烂、妥协。每周的情绪变化也有规律可言,每周五下午是工作日最兴奋的时刻,周日下午心情开始逐渐焦躁,晚上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有些失眠,周一一早顶着熊猫眼浑浑噩噩到达工位,再用一上午的时间慢慢进入状态,摆脱所谓的周一综合症。刚刚开始工作时,我们习惯在日程表上罗列当日工作任务,斗志满满地按照计划处理,即使有时需要加班,但依旧坚持完成当日计划,享受着工作任务在日程表中一项项被划去的快乐。


过了一年,我们渐渐意识到工作是永远不会结束的,活是干不完的,各种任务让我们分身乏术,当日任务也只能一再变为明日工作计划,甚至再变成后日工作计划。我们的精力慢慢被消减,有时会陷入一种什么都不想做的状态中。


不仅仅是情绪转变,发生变化的还有身体。我们试图通过满足口腹之欲带来心情的好转,于是肚子开始慢慢圆润,吃饱喝足还能当成皮鼓一样拍打,用胃的满足消解内心的烦闷,理解工作后容易长胖这一现象。身体健康情况也逐渐出现预警,小到身体酸痛,大到手术住院,见面时彼此发现对方比在学校时憔悴了很多,在工作中,我们不断地进行身体内耗。


工作中的不满与满足


工作中好像总免不了遇见各式各样的麻烦事,一年时间过去,身边的同学有人离开毕业时选择的工作岗位,有人告别广州回到故乡,我们逐渐习惯职场中发生的各式变动。作为打工人,究竟工作中的哪些因素让人无法接受,或者说对于工作,我们在不满意什么?朋友们的回答各式各样,大多谈及的是工作氛围、人际关系、意义感。


研究生室友小D毕业后从事社区改造,是班级同学中为数不多从事与本专业相关性较高的工作岗位。一年前,她仔细挑选,谨慎比对后选择了这份工作。但一年后,她提交了离职信。


由于工作性质的要求,她时常需要穿梭在广州各个区,坐在狭小的房间被迫吸着二手烟强忍不适和建筑单位沟通。她无法长期承受这样的工作环境,精力一点点被消耗,她羡慕每天坐在办公室,有着固定位置办公的人。坐在上海某一间办公室上班的小L,是一名从事社会救助类的社工。她讨厌坐在办公室听同事聚集成小团体在背后评判其它同事,随意给他人贴标签,但她不能表露出厌恶,只能逼迫自己努力隐藏情绪。


虽然从事的是“助人自助”的工作,但她常常感到一种无力感,相比于服务对象,自己好像才是需要被帮助,被关心的那一个。而持续加班的小J,陷入了对工作价值感的怀疑。在刚刚入职时,她满怀热情,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内容,并试图去思考理顺工作背后的逻辑。即使偶尔会听到外界对这个岗位作的一些负面评价。但这毕竟是她选择的人生第一份工作,当时的小J认为自己只需要努力工作,认真思考反思,至于价值感,是靠自己去赋予的。


在被各式各样工作挤压到喘不过气时,在报表和文书中游走的深夜中,她不由得开始思考部分工作内容的必要性,它们是否真的需要存在。她不得不承认,自己逐渐产生了一些对这项工作的厌烦,填不完的报表,写不尽的材料,工作任务永不停歇地朝她涌来,光是完成繁琐工作就很难,何来时间与精力去思考反思背后的意义?


我们是否能从工作中获得什么?工作是否有满意的地方?答案是肯定的。小L的同事大多都是同龄人,大家都在努力为团队共同付出,没有所谓上下级的“等级”制度,工作氛围让她感到放松。以往只是从课堂、书本中获取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科知识,现从事社会工作职业,她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为全面、深入的了解。“工作之后,我学会了批判性思维,不会认为书本中的内容或者是老师传授的一定就是对的,也就是不会用非黑即白的观念去看待事物。”


同时,小L也在工作中逐渐变得更加勇敢,“在工作前是比较怯懦的人,工作需要我和服务对象或者陌生人保持电话沟通,在电话接起前自己要做足心理建设,但是在电话接起之后,我需要让自己变成一个很会社交的人,长此以往,自己也慢慢地敢于和陌生人交谈”。小D也拥有可以和下属去街边大排档吃着串串一起吐槽工作的领导,她认为自己很幸运有平易近人的上司和友好相处的同事。而小J渐渐学会了如何更加高效地与领导、同事沟通,更加有逻辑性地进行表达,懂得了一些职场技巧。


具备什么因素的工作,才会让我们认为是一份相对满意的工作?和几位工作一年的朋友聊起这个问题,大家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有人认为一份理想工作应当拥有好沟通的领导和几位友好相处的同事,这个回答得到了大多数朋友的认同,置身于良好的工作氛围中,能够让职场人拥有一种松弛感,身心愉悦地投入到工作中。除此之外,工作内容也被反复提及。一份让人满意的工作应当是在工作内容中,人们可以获取价值感,又或者值得人们花费大量时间精力主动投入其中。在不同的回答中,优渥工资在大家认为的一份满意工作应当具备的因素中排名靠后。或许对于刚毕业一年的职场人而言,相比于快速获取丰厚的工资,我们更加渴求能够在职场中获得认同,找寻自己内心真正的企求与渴望。


把自己作为方法


我们很少主动思考自己具体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或者说在当下越来越“卷”的背景下,身处教育系统中,大家都匆忙地在各式各样的“竞技场”中角逐,停下脚步思考这些问题好似没有意义。


努力考取一个好分数,自然就能进入一个好学校,读了一所好学校,自然拿到一个好学位,拿到一个好学位,毕业后自然就会有一份好工作,可以出人头地,这在大多数人眼里看来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教育和就业的关系就这样简单地串联起来。但事实是如此吗?朋友们聊起一年前找工作的时期,竞争对手不乏国内外名校学生,多数岗位招聘要求是硕士生甚至是博士生,学历在就业市场上的含金量已下降。这一现象在《文凭社会:教育与分层的历史社会学》一书中被叫做“文凭的通货膨胀”,即: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获得更高的学位,工作职位对教育水平的要求也在水涨船高。当有越来越多的人获得某一教育文凭或学位时,其价值也就随之下降。越来越多的清北名校生出现在街道办等岗位,“985废物”等话题也引发广泛讨论。


毕业后回到家乡成为一名选调生的小F不断被同事询问“为什么一个985毕业的研究生要回到这个小地方”,在这些同事眼中,小F应该在大城市闯出一番天地,回到小地方实在是屈才。但同事们不知道的是,这个岗位是小F与众多国内外名校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生竞争获得的。


同时,柯林斯在书中提出人在学校的成绩与事业的成功与否并无直接的关系,绝大多数工作技能也并非是通过学校教育习得。那教育的功能到底是什么?在家乡从事社会工作职业的小Y认为不能简单将教育与工作、人生成就直接挂钩,而是要将其作为获取知识,探寻自我的一个途径。获取工作技能仅仅只是人们需求中的一部分,应当更加享受在校园生活中的拥有的人生体验,而不是仅仅将其当成一个跳板。她认为学历影响人职业发展的因素众多,个体应当更加注重自我的提升。


工作一年后,我们越来越意识到,无论自己身处于学校还是职场中,都需要对自我有清晰的认识。或许当初毕业时随着人潮中在十字路口匆忙作出选择,而经过了一年的探索,大家似乎都对自我有了清晰一些的了解。从象牙塔里出来一年的职场人,依旧还是有各种期盼,四处碰撞中找寻自己的方向,我们对所在的职场环境做出自我评价,在有限的选择中做出适合自己的决定。


认识自我,审查自我,向内探寻,注重个人成长,汲取自我内在力量,可能比盲目跟随大众意义上的标准好得多。


在广州,人们似乎拥有了无尽的夏天,有时抬头看天空,小J偶尔会想起毕业时收到的祝福,往后人生道路宽广,途径的每一个夏天,都草木葱茏,满目生机。


她知道不管当下的境况如何,在人潮中,只有继续迎风向前才是唯一的方法。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行业研习 (ID:hangyeyanxi),作者:陈静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