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2-12-02 08:18
从“通胀暂时论”到“加息不会停”,鲍威尔又犯错了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巴伦周刊 (ID:barronschina),作者:郭力群,编辑:彭韧,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11月30日在布鲁金斯学会发表讲话时表示,美联储最早可能在12月份放慢加息步伐。


鲍威尔说: “在利率接近足以降低通胀的限制水平之际,应该考虑放慢加息速度,这样做的时机可能最早会在12月份的会议上到来。”


鲍威尔的讲话推动美股市场大幅上涨,道指11月30日收涨2.2%,标普500指数和纳指分别收涨3.1%和4.4%。


这反映出投资者越来越乐观地认为美联储的紧缩路径可能已接近尾声。根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的数据,投资者目前预计12月加息50个基点的可能性为77%,高于11月29日的66%。 


一、加息不会停,鲍威尔立场仍偏“鹰派”


美联储在今年的六次会议上已将利率上调了3.75个百分点。过去四次会议中每次加息75个基点。鲍威尔表示,美联储放慢步伐的目的是为了在看到今年加息对更广泛经济的影响后,摸索得出一个合适的利率水平。 


另一个目的是通过放慢步伐将过度紧缩的风险降至最低;过度紧缩会导致经济陷入衰退,从而需要美联储通过放松政策来应对。鲍威尔说:“我们不想很快降息,所以认为应该放慢目前的加息速度。” 


鲍威尔同时强调,对抗高通胀的力度不会减弱,最终利率可能上升到高于预期的水平,并且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在高位。 


他说:“比放慢加息速度更重要的是,为了控制通胀必须把利率提高到什么水平,以及在多长时间内把利率维持在这一水平。” 


鲍威尔在谈到未来加息路径时语气偏鹰派。他警告称,美联储尚未看到“在减缓通胀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因此官员们“还要继续行动”。鲍威尔表示,虽然有关通胀的预测显示明年物价涨势会放缓,但他希望看到的能够降低物价的经济条件还没有出现。 


鲍威尔说: “事实上,未来的通胀路径仍高度不确定。” 


虽然供应链瓶颈已经缓解,明年房地产价格上涨有望放缓,但极度紧张的劳动力市场导致工资上涨压力居高不下。鲍威尔称,这进而导致不包括住房在内的服务业通胀居高不下。 


劳动力市场是未来通胀走向的关键信号,因其在美联储最关注的通胀指标PCE中的比重超过一半。为了降低服务业的通胀,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必须恢复平衡,要么通过失业率上升来实现,要么通过雇主需求下降来实现,或者需要二者同时实现。


鲍威尔称,虽然其他领域的通胀压力有所缓解,但美联储迄今“只看到了劳动力需求放缓的初步迹象”。本周公布的10月份劳动力市场数据显示,尽管职位空缺数量比峰值水平低了很多,但仍远远高于疫情暴发前的任何时期。 


二、衰退担忧加剧,华尔街和企业认为美联储继续加息是在犯错


美联储抗通胀工作的难点在于,鲍威尔和其他官员必须在不完全抑制经济增长的情况下减缓通胀,他们正在尝试实现经济软着陆。


但市场不确定美联储能否成功,因为经济看起来越来越疲软。 


目前美国国债收益率处于倒挂状态,即长期国债收益率低于短期国债收益率,这表明投资者预计未来几个季度经济形势将出现恶化。


华尔街对经济前景的看法也越来越悲观。摩根大通(J.P. Morgan)宏观量化和衍生品研究全球主管马尔科·科拉诺维奇(Marko Kolanovic)周三在研报中写道:“由于对短期利率峰值的预测从3%升至5%......再加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降级的前景从初秋开始消退,我们放弃了对市场的积极看法。”科拉诺维奇现在押注市场将进一步疲软,直到美联储在2023年某个时候停止加息。 


企业对经济衰退的担忧也越来越大。运营着庞大商业帝国的马斯克周三发布推文说:“宏观经济趋势令人担忧,美联储必须立刻降息,美联储正在放大发生严重衰退的可能性。”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马斯克的表态反映出许多制造商的担忧,衡量美国工业活动的ISM采购经理人指数目前在50的荣枯分水岭上下徘徊,远低于一年前的61左右。 


最新的ISM采购经理人指数将于当地时间周四(12月1日)公布,经济学家预计指数将降到49.7。


美国企业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德斯蒙德·拉克曼(Desmond Lachman)近日撰文也指出,美联储应该改变其进一步大幅加息的想法,以避免经济出现不必要的硬着陆。


他写道,现在的普遍预期是美国经济将在明年陷入衰退,如果果真如此,劳动力市场的紧张程度将较现在大大下降,工资上涨的速度将放缓,再加上近期其他领域出现的通胀缓和迹象,整体通胀前景正在改善。


拉克曼认为,美联储之前犯了误判通胀形势的错误,现在又在犯让经济滑向衰退的错误,美联储实际上是在为没必要出现的硬着陆做准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巴伦周刊 (ID:barronschina),作者:郭力群,编辑:彭韧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