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2-12-07 09:20
恢复堂食后,广州人满血复活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 (ID:new-weekly),图文:林泽君,编辑:詹智彦,头图来自:新周刊,林泽君拍摄


被誉为“美食之都“的广州,餐饮一直是本地生活的温度计,“今天吃什么”是大家最关心的事,这个话题最容易打开一个广州人的话匣子。


路边久经考验的大排档、排长龙的烧腊店、你家楼下的云吞店、转个弯就到的茶餐厅……都是刻在广州人DNA的记忆。


12月4日晚,位于广州天河东路的广九餐室,门前已经有几十位食客在等位。


11月30日,广州11区陆续解除封控,恢复堂食。《新周刊》记者当晚走出家门,拍摄了一期图片故事《广州的烟火气,回来了》,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过去这几天,广州人吃得还好吗?我们继续深入烟火气的内部,走访多家餐厅,寻找广州的这座城市的人气和镬气。



12月3日,广州酒家文昌路店。


第一站,我们来到广州酒家文昌路店。疫情前,来这里喝早茶都需要排队等候。据店内负责人介绍,在疫情期间,许多员工也没歇着,参与支援保障供应工作。恢复堂食后,上座率恢复到了五成,三层共能接待2000人左右,二楼目前暂未开放。


聊着公司的八卦、喝着热腾腾的铁观音,一转眼就坐到了中午,黄小姐笑称这是“广式brunch”。


“这是我第一次叹早茶。”居家隔离10天后黄小姐实在憋不住了,一大早克服严寒,约上三五好友,从海珠区赶到文昌路的广州酒家。


来广州工作半年,不会做饭的黄小姐不得不面对在家吃饭的挑战。还好,她得到了不少关照。“多亏我几个室友姐姐,做好饭就敲门叫我,我每天只要负责买菜和洗碗就行了。要不是有她们,我恐怕要吃10天泡面。”


从小在成都生活的她首次体验早茶,面对“花里胡哨”的菜单显得有些束手无策。她一边感叹广州的叔叔阿姨生活安逸,一边跟朋友学习倒茶时叩桌的礼仪,听朋友讲“三元及第粥”的由来。最后,抵不住诱惑的她还点了个脆皮烧鹅。这是她最爱吃的粤菜,皮脆、肉嫩、骨香、肥而不腻。


广东人冬天有吃羊肉的习惯。位于海珠区江泰路的清心羊传统炭炉羊肉煲,一到冬天便成热门打卡地。


二楼天台上,清一色的年轻人在围炉取暖。


来自湖南的王先生住在海珠区西滘村。此前,他被送到佛山的酒店集中隔离,8天后回到海珠区,他所在的低风险区域迎来解封:“幸福来得太突然了,那天我在街上走了十几公里,看看有啥变化。”


虽然收入减少,但他觉得“这是一次难忘的人生体验”。隔离期间,他每天坚持在房间里做半小时无氧运动,希望能增强免疫力。从事销售工作的他需要经常出差“跑单”,但疫情期间出行不便,他开始转战股市。“幸好11月股市行情还不错,压力减轻不少。”未来的生活怎么打算?他说:“希望今年可以回家过年。”


每次下馆子不知道吃什么时,来自汕头的陈先生就会踏入牛肉火锅店。味蕾上的享受,能缓解他的乡愁。他认为牛肉营养丰富,打火锅的方式最能吃出肉的风味,“而且不上火”。


11月初,陈先生本想约定朋友撮一顿火锅,不料遇到“暂停堂食”。身处天河区,陈先生庆幸疫情对他影响不大,每日叫外卖解决三餐。从事新媒体工作,居家也能完成KPI,只是在床边办公效率会变低,“工作不了一会儿,我就躺在床上玩手机了。感觉整个人郁郁寡欢,总想出去走走。”


迟到半个月的火锅,圆梦于解封后的第一个周末。他说,火锅和冬天更配。


潮发牛肉火锅店后厨,工作人员正在切肉。


潮发牛肉火锅店负责人林先生称,他们创店已有17年,目前在广州有38家直营店,其中海珠区有7家店。冬天是火锅行业的“春天”,目前店铺大多数已开门迎客。暂停堂食这段时间,他们积极应对,推出牛肉火锅外卖和冷藏的牛肉丸,“销量还不错,最多一天卖出近800斤的牛肉丸”。


他希望广州可以像灯笼一样,慢慢点亮,照亮生活,恢复如常。


12月3日晚,海珠区东晓南附近的美食街,这里是远近闻名的宵夜集中地,恢复堂食后,生意开始慢慢回归。


东晓南美食街人气最旺的,是一家自选串串火锅店,大老远就能闻到香辣味。寒冷天气下,上座率恢复到了6成左右。


12月4日,广州天河南一路,各色饮品店逐渐恢复人气。短短的一条街,将体育西路地铁站和几个大商场串联起来。年轻人出来逛街,最爱在这里买杯喝的捧在手上。这里的饮品店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更新迭代,这周还在营业的奶茶店,下周可能就消失了,被网友笑称为“奶茶店试验场”。


12月5日星期一的中午,海珠区细岗路煲仔饭。


王小姐很开心,自己终于吃上了最爱的滑鸡鱼腩煲仔饭。她觉得热气腾腾的煲仔饭令人“暖粒粒”,薄薄的一层锅巴更是让她欲罢不能,“用肉汁拌着米饭很绝”。


暂停堂食那段时间,工作日中午她只能带便当,“少了很多快乐,因为自己做饭并不好吃”,跟同事一起出去吃饭,是她一天中最开心的时光。有时遇上不认识的同事,一起吃顿饭就加上微信了。难怪她会认为,工作日午餐是行走职场的“杀手锏”。


12月5日晚,广州正佳广场,怂重庆火锅厂。如果不是空气里弥漫着香味,你可能以为这是个酒吧。店里的员工都很年轻,颜值、穿搭都在线,跟客人打起招呼来也是活力满满。



晚上8点,整个店开始躁动起来,全部员工跳起热舞。食客拍照分享至社交平台,打卡氛围感十足的火锅店。



“一直都这么多人排队。”店内员工介绍。恢复堂食后,生意迅速恢复,即使是工作日也要排队半小时以上。


“上镜且有意思”,这就够了吗?已吃过多次的刘小姐,对怂火锅的奶茶和柠檬茶赞不绝口。土生土长的张先生则说:“我被辣哭了!”


“终于吃到不坨的粉了!”


家住荔湾区的李小姐在海珠区上班,这家“周成芝螺蛳粉”令她心念已久。之前点过2次外卖,“跑腿费要9元呢”。这是她第一次在店里嗦粉,挑起米粉拍照某打卡APP。


用料十足的螺蛳粉。


李小姐笑称,自己正在打造一个“美食博主”的网络人设,这样即便失业也能有点事做。疫情前,她每天都在盘算广州有什么好吃的店,然后约上朋友一起去,拍照、调色、写文案、蹭热点,想标题,一气呵成,越来越轻车熟路。


虽然粉丝不多,也不赚钱,但她很喜欢与别人分享这座城市的美食,那里有最真实的烟火气,人们的脸上有最珍贵的快乐,毕竟,“吃到好吃的东西就会感到幸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 (ID:new-weekly),图文:林泽君,编辑:詹智彦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