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2-12-31 17:22
我们的匮乏感,可能才刚刚开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那些原本是废话的常识 (ID:feihuayuchangshi),作者:叶克飞,编辑:二蛋,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前些天带儿子去牙科换牙套,正坐在等候区刷手机,突然听到一阵争吵声。


争吵声来自收银台,持续了大概十几分钟。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妇人揪着收银台的服务人员,说刚才有一笔钱没有到账。听了半天,也不知道是一笔什么钱,只知道是医院这边退给个人的,大概半小时前操作,但老妇人随即去旁边银行排队打存折,发现还未到账。她认为是医院没有给她退,或者是操作错误,收银员则反复强调这笔钱医院已经退了,但是银行到账可能需要时间。老妇人说那就马上提供证明给她,收银员说她提供不了书面的东西,因为她管不到银行,但可以让老妇人看看电脑上的记录,老妇人说她不懂电脑,谁知道是不是收银员自己随便打几个字骗人的……


收银员的态度其实已经很不错,但双方处于完全说不通道理的状态。最后,一个中年女性实在看不下去,过来劝了几句,还说可以陪老妇人再去银行看看,于是将她拉走。


老妇人错了吗?也没有。因为她紧张自己的钱,同时没有到账这件事情确实超出了她的认知。


在生活中,我们时常会遇到这样的场面,当事双方都不能说错,但就是讲不通道理。一件看起来简单无比的事情,放在某些人身上就会变得十分复杂。她们争吵时,还有这样一句对话:


老妇人说:“我在银行还要排队,麻烦得很,你这边给我出证明不行吗?”


收银员说:“你直接去柜员机查一下就可以了。”


老妇人则回应:“我没有卡,我也不信卡,谁知道柜员机会不会把我卡吞了,我就要去柜台。”


这种老人对“卡”的恐惧,在生活中并不少见。前几年我去银行销掉一个弃用的账户,前面也是一位老妇人,她跟柜台人员争吵了半个小时,核心问题就是“不要卡只要存折”,柜台人员说都是存折和卡一起提供的,您用起来也方便,老妇人说她就是不要卡,卡不安全。


这几年,中国人早已习惯移动支付,老人家用微信和支付宝付款,在城市中也很普遍。但它真的是社会常态吗?我内心是存疑的。因为大多数老人的生活是“隐藏”的,似乎无人提起。农村如此,即使是城市,也有许多不被关注甚至无从发出的声音。


前几年我写过一篇无现金社会的稿子,当时许多人认为,中国的移动支付已经走在了世界最前列,“无现金社会”指日可待。我则认为,中国只是强行跨越了信用卡支付这个历史阶段,直接从现金支付走向智能手机支付。所以,许多老人甚至连储蓄卡和信用卡的分别都搞不懂,就已经开始用手机进行支付了。


这个跨越本身没什么问题,但话说回来,如果以信用卡和储蓄卡的使用来衡量,西方社会步入“无现金社会”完全可以更早。不过留意一下西方人的支付方式就会发现,用卡是主流,但仍然坚持用现金的也不少,而且这种支付差异与年龄无关。年轻人在超市掏出现金买东西并不少见,八十多岁老太太在咖啡馆用信用卡支付也不奇怪。这几年移动支付也逐渐兴起,我在荷兰和塞尔维亚都见过开着老爷车的老太太,用智能手机支付停车费。


我个人是不赞同“无现金社会”的,因为它对许多老人来说并不友好,尤其是那些连智能手机都没有的老人,他们不是少数。更重要的是,这种跨越不能证明什么,很多时候反而凸显了匮乏感,比如医院里的这位老妇人,她可能已经会用微信支付买菜,但她对“卡”反而缺乏了解,也无法接受“不能即时到账”这个事实。


这说到底是一种匮乏感,我们身边的大多数老人,即使是那些有一定社会地位和见识的老人,生命中都缺少了许多东西。他们可能自我标榜经历了许多事情,但所经历的多半是苦难,而不是文明社会里的那些元素。所以,你让他们节俭,甚至一张纸巾撕开几块用,他们能做到,还很擅长,可是现代社会里的许多基本生活,就非他们所能理解。


信用卡只是一个例子而已。他们对汽车、对各种家用电器的了解,可能都是中年之后的事情。在中年之前,他们不但没用过,甚至对许多东西闻所未闻。但同样的东西,在发达国家已经是几代人的生活常态,甚至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已经开始使用。


所以你会发现,许多老年人在电器、计算机这些方面显得极为笨拙,在生活用品上也很抗拒所谓的情趣情调,认为审美是一样多余的东西。这是因为在他们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最强的时候,却还没见过这些东西。


相反,我在国外旅行时常常能见到那种看起来非常洒脱的老人,开着老爷车的、在自动入住机前办理入住的、在酒店大堂玩电动游戏的……他们没有过匮乏时期,这几十年的世界文明演进,他们一步步都跟上了,始终没有学习上的断层。


硬科技如此,软文明就更是如此。比如为什么中国老人多半认为动画片和漫画是小孩子才看的东西?因为在他们的成长经历中,这些生活元素是完全不存在的。他们错过了这部分的熏陶,也失去了对这个领域的了解。所以他们坚持认为,这些都是“非必需品”。


匮乏感的存在,不是生活的改善可以弥补的,它甚至会跟随人一辈子。


这两天有篇文章,赞美“赤脚医生”。说实话,这种文章弥漫的反智气息让我厌恶。但这样的文章,在我们身处的社会里会很有市场。


其实很多问题,归根到底就是匮乏感。很多人不信正经药正经医生,就信所谓偏方,把自己吃死也在所不惜。你要是说偏方没有任何科学依据,他就会告诉你偏方治好了隔壁村王大爷或者楼上李奶奶,用个例证明偏方比现代医学管用一万倍。这当然是愚昧的,但愚昧从何而来?简单点说,就是因为一辈子都无法摆脱的匮乏感。


如果一个人,从小生活在正常文明社会,生病了有家庭医生,大病去医院,一切遵循正途,哪怕只是看看《妙手仁心》《Oncall36小时》这样的港剧,他都会正常得多。但是,如果从小没见过正经医生,药品极度匮乏,不信偏方信什么?


匮乏感不但是病,而且会让人心理极度扭曲,让人深陷于一种“什么都能将就”“偏方(包括各种歪路和钻空子)就是管用”的意识里。你不能指望一个没见过现代文明的人,去相信文明的力量,除了能治好隔壁村王大爷和楼上李奶奶的偏方,他们一无所知,也就一无所信。


又比如说,在中国社会的语境里,说一个人“单纯”,大多数时候不是夸奖,反而是嘲笑。在中国人喜爱的品质里,它的排位并不高,如果用来评价一个成年人,往往等同于“没心眼”。


记得当年出国游刚刚流行的时候,有些中国大爷大妈出去跟团玩了两次,回来就会嘲笑西欧人特别傻。比如地铁明明不检票,可是他们还是习惯乖乖买票,超市明明有无条件退货服务,却不会买回来用几天再退货……但嘲笑者却从未想过:如果一个人不会钻空子,显得很蠢,可能是因为他从小就什么也不缺,不需要这样做也能生活得很好。一个没有匮乏感,无需为小利益而挖空心思的人,人生难道不幸运吗?


哈佛大学一篇论文曾指出,匮乏感会导致认知和判断力的下降。无论这种匮乏是金钱上的还是时间上的,人的思维方式都会受其影响。


国内有些心灵鸡汤文会将之衍生为简单的“阶层论”,认为穷人家孩子天生有匮乏感,富人家孩子天生从容。也有很多人习惯将一切性格问题都归结于经济,总喜欢将“你没穷过你不懂”“他就是因为太穷才这样做”之类的话挂在嘴边。这个结论显然是武断的,因为它将“匮乏”简单等同于“缺钱”。但实际上,“匮乏感”这种心理观念可以出现在生活的每一个层面,而不仅仅是经济因素,比如缺爱、缺关怀,都是一种匮乏感。


换言之,会让人心理扭曲的匮乏感,与贫富从来都没有绝对关系。


我有一个朋友,挺能挣钱,但从没见过他有钱的时候。他不但自己花,还经常做善事。如果要寻找他性格中的豁达开朗,可以从他的父母那里找到痕迹——他不止一次提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父母在自身很拮据的情况下,仍冒着极大风险救助别人家孩子的经历。这段曾经见诸于报刊和书中的经历,不但曾让他受益,也造就了他的性格。


也有一些人,家里条件明明不错,可却总有一种严重匮乏感,甚至因此影响了人生选择和人际关系。究其原因,是父母对物质的过分看重,刻意灌输的金钱观念,还有过分节俭的思维方式,使之难以摆脱匮乏感,忽视了人生中更需要追寻的东西。


所以我一直都说:看一个人的内心,就看他生活中的必需品有多少。如果一个人能将尊严、自由这些不能当饭吃的东西当成自己的必需品,那肯定坏不到哪里去。前两天一位朋友发了一条朋友圈,说不少人心里只有基因存续,他们认为最有价值的是两种人,一是能够供给生存资源的,一是能生孩子的,对于这些人来说,理解人的自由和尊严,是很困难的一件事。这些人当然是匮乏的,即使他们有足够的钱,仍然是匮乏的,因为他的必需品太少了,只有“基因存续”这一条。


衡量一个社会也是这样,人们心里的必需品越多,社会往往就越开放多元,如果觉得填饱肚子就足够了,其他都是矫情,那么社会肯定存在很大的戾气。


过去的这一年,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几乎每一个人,都在或多或少让渡自己的权利和内心,都在减少自己的必需品。刚才看到一条朋友圈,说今年春天,许多上海人最在意的是每天的咖啡,还引来许多嘲笑,但最悲哀的事情其实是许多上海人已经不在意咖啡了,他们的“必需品”在一点点减少。


我们的匮乏感,可能才刚刚开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那些原本是废话的常识 (ID:feihuayuchangshi),作者:叶克飞,编辑:二蛋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