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3-03-10 22:25
经济运行为何出现总需求不足?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每经头条 (ID:nbdtoutiao),采访:张怀水,嘉宾:魏建国(商务部原副部长),编辑:陈星,原文标题:《经济运行为何出现总需求不足?每经专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2023年全国两会正在举行。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稳定大宗消费,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恢复。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积极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等高标准经贸协议,主动对照相关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继续发挥进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


号角已经吹响,新的一年,该如何激发消费增长潜力?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扮演怎样的角色?外资在经济增长中又将发挥哪些作用?


针对上述一系列问题,《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在全国两会召开期间专访了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


一、转变成以人为中心的新型消费理念


NBD:总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经济运行为什么会出现总需求不足?


魏建国:总需求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消费不足、投资不足和外需不足。从目前来看,三方面的不足各有各的原因。


外需不足是因为海外订单减少了,但是订单减少是暂时的,这主要是因为欧洲和美国要补库存,形成了逆周期采购,导致去年四季度本来应该是旺季,是可以“翘尾巴”的季节,却出现了持续的下滑。这是外需不足的原因之一,但我个人认为,这只是暂时的。


投资不足方面,应该看到,当前国内民营企业投资不足的现象较为突出,主要体现在找不到项目,也就是说民营投资者对下一步的新兴产业,以及国家下一步的发展规划,还有点看不准、吃不透,所以处于彷徨犹豫的阶段。


当然,随着国家对民营经济支持力度的加大,宣传力度的加大,这些问题是可以解决的。最新数据显示,2月份,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6%,比上月上升2.5个百分点,各分类指数均高于上月。我认为这就说明扩大民企投资起了作用。


PMI高于临界点,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上升


消费不足是当务之急。我们可以看到,2019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规模首次突破40万亿,但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现了负增长。除了疫情因素以外,有些人认为是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不够,也有人认为是消费环境的问题,还有人认为应该多放假促进消费。这些观点都有道理,但我认为是片面的。


我觉得关键一点是长期以来,人们的消费观念仍然没有发生改变。在很长一段时期,我们的消费、经营都是以商品为主,而不是以人为主。这几年,我们原有的消费观念没有改变,新的消费观念也没有产生。新老交替之间出现了暂时性的下跌,需要引起警惕。


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9733亿元,比上年下降0.2%


NBD:如何理解消费观念要转变为以人为主?当前,有哪些场景和成功的案例?


魏建国: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接下来,决定消费转型升级能否成功的关键,就是改变千百年来以商品为核心的经营模式,把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新型消费理念。如果这种新型消费理念能够成功转型,不仅能带来新的产业发展,而且对市场结构的重组也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认为,这种以高品质消费为导向,以人为中心的新型消费理念会在2023年有一个突破。


在这方面,长三角地区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未来五年,长三角地区有望引领整个中国的消费。


首先,长三角地区的人均消费和整体消费规模较高,包括上海、南京、苏州、杭州等,这些城市的消费能力和潜力,得到较好的挖掘。


另外一点就是消费观念的改变。以早餐为例,其他很多地方的早餐相对比较简单,但扬州、苏州等城市将早餐当做一个重要的消费内容和消费场景。让客人在较短时间内尽可能多地体验各式各样的小吃。主动迎合消费者的消费意愿、消费能力和消费时间,这就是以商品为中心的消费模式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消费理念。


我相信,疫情过后,体育、文化、艺术、演出等消费市场,都会朝着以人为主的新型消费模式转变。


二、二季度外贸或迎来快速反弹


NBD:去年四季度,受外部需求收缩等因素影响,我国外贸增长明显承压,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向下拉动GDP1.2个百分点。在这种背景下,您认为今年我国外贸趋势如何?


魏建国:去年,我国外贸发展的确受到了一些影响,但我不太同意部分学者对于当前外贸形势的悲观判断和情绪。


当前,我国外贸发展和走向已经越过低谷,呈现出企稳向上的V字型走势。我把这称为“小荷才露尖尖角”。也就是说,今年的外贸已经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预计全年外贸有望出现两位数的增长。


特别是在今年二季度,将是整个外贸增长的关键时期,我认为,今年二季度,我国外贸会开启迅速反弹的局面。


稳外贸政策持续发力,外贸呈现较强发展韧性


NBD:2022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42.07万亿元,规模再创历史新高。您认为今年外贸会出现两位数增长,理由是什么?


魏建国:去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成绩来之不易。今年,我认为会在去年的基础上,再有10%左右的增长。全年外贸进出口规模有望达到46万亿元左右。具体来看,出口今年有可能达到26万亿左右,进口会达到20万亿元。对此,我是充满信心的。


理由有三点:第一,经过三年疫情,我国外贸的韧性很强,外贸结构不是“稻草人”,而是“钢筋水泥”,是打不倒、压不垮的。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不断增强,我们的物流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此前,中国面对很多困难,我们都挺过来了。在我国外贸结构中,一般贸易比重在不断地提升,这些都充分说明,我国外贸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


第二,民营企业在我国外贸中的占比不断提升。2022年,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59.8万家,增加5.6%。其中,民营企业51万家,增加7%,进出口21.4万亿元,增长12.9%,占进出口总值的50.9%,提升2.3个百分点,年度占比首次超过一半,对我国外贸增长贡献率达到80.8%。


今年,随着我国外贸主体继续增多,以及海外订单的增加,民营企业对外贸的贡献会更大。


第三,我国外贸的主要对象并没有发生变化。开年以来,外贸出现一些波折,我认为这只是暂时的现象。应该看到,我们和其他一些重要经济体贸易之间的互补性是非常强的。


随着RCEP的生效实施,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我国外贸“朋友圈”会进一步扩大,外贸增长的潜力会得到进一步的释放。


三、实际使用外资有望保持两位数增长


NBD: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今年,我们在吸引外资方面如何发力?


魏建国:近年来,围绕稳外资,我国连续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努力构建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包括在知识产权保护、缩减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等方面迈出了更大步伐。今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有望保持两位数增长,规模或将达到2300亿~2500亿美元。


更大力度吸引外资,就是要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上释放更大红利。比如近年来,我们不断修改、完善对外贸易、吸引外资方面的规则、制度,中国市场对外资吸引力不断增强。因此,制度型开放是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抓手。


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2327亿元,增长6.3%,折1891亿美元,增长8.0%


NBD:如何实现制度型开放,让规则、制度等释放更大红利?


魏建国:制度型开放是全面的、内在的,因此释放的潜力是无穷的。这是加入WTO以后,中国改革开放的又一个里程碑,也是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最难啃的骨头就在这个阶段,在这个阶段,改革涉及人的观念,是一场从未有过的深刻的革命。


这个改革涉及的面很广,我们已经推进了一些先行先试。我国的制度型开放更具有中国特色,这种特色表现得更加全面也更加长远。深圳已经积累了较好的先行先试经验,海南自由贸易港也正在这方面发挥探索作用,上海浦东也在抓紧制定一系列政策。未来中国制度型开放将会从这些地方开始,逐渐向全国推开。


具体的建议有以下几点:


第一,制度型开放一定要做好顶层设计。在大胆闯、大胆试的自主改革进程指导下,以问题为导向,拿出前瞻性较强、操作性简易可行、政策提供到位的顶层设计。


第二,要自动对焦目前我们所实行的各种自贸协定。


第三,不要搞单兵推进,也不要搞零打碎敲,要真正实行立体式全方位的制度型开放。包括海关、金融、财税等各部门要协同。另外,制度型开放将给民营企业带来极大的发展机遇,将是民营企业的又一个春天。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每经头条 (ID:nbdtoutiao),采访:张怀水,嘉宾:魏建国(商务部原副部长),编辑:陈星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