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No.11

2022-11-02

虎珀拾书
【特别番】滕泰的“个人成长”书单
主理人:
著名经济学家滕泰,每年买200多本书,并阅读其中的100多本。这么多年来,有哪些书是他认为的好书,甚至对他的个人成长起到了明显的助推作用?

本期简报,书入法君精编了滕泰在10月28日参加虎嗅读书直播节目《虎珀拾书》时分享的书单,希望这份书单能够成为你选书时的一份参考,更希望这个书单里的书能够对你的成长有所帮助。
释放双眼,听听看~
00:00 10:38

滕泰

经济学家

经济发展理论 (美) 约瑟夫·熊彼特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20年4月


熊彼特最早发表《经济发展理论》是在1912年,这本书让他成为“创新理论的鼻祖”。
 
我们平时经常说“经济发展”怎么怎样,实际上“经济发展”这个词就是由熊彼特定义的。在熊彼特看来,一般性的生产与消费循环,并不叫经济发展,只有企业家参与的、通过创新带动的生产与消费循环,才是真正的经济发展。
 
那什么叫创新呢? 在熊彼特看来,创造性破坏叫创新,而企业家的天职就是进行创造性破坏。今天互联网人经常说的“颠覆性创新”,实际上就是100年前熊彼特说的“创造性破坏”。
 
需要说明的是,这本书不只讲创新理论,还讲经济周期的知识。在书里,熊彼特总结了四五种经济周期,比如说有3-5年存货周期,9-11年朱格拉周期,15-25年的房地产周期,以及60年的康波周期,这些金融分析师常挂在嘴边的东西,熊彼特当年就总结出来了,并给出了深刻地解释。
 
能够提出什么经济发展,定义企业家精神,提出破坏性创新,还观察到了多种多样的经济周期,这样一个开创性的经济学家,在当年却没有凯恩斯红。没有办法,既生瑜何生亮,他年富力强时,赶上了大萧条时代,用凯恩斯的刺激方法比较灵。
 
风水轮流转,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投资驱动的凯恩斯主义在西方发达国家不太灵了,人们才重新想起了熊彼特。今天的中国,来到了新旧动能转换的窗口期,这个时候的我们,其实更需要熊彼特,而不是凯恩斯。


逃不开的经济周期 (丹)拉斯·特维德 中信出版社 2012年11月


这本书出版很多年了,我记得它第一次在中国出版的时候,应该是在2008年。当时我在美国做了将近一年的访问学者,刚回来,中信出版社就找到我,说能不能给这本书写个推荐。
 
之前我不认识这个作者,也没有读过本书,当我读了出版社给的还有印刷的稿子之后,觉得非常好,就给这本书写了推荐。
 
学者写的东西往往偏理论,很枯燥,不适合大众阅读。《逃不开的经济周期》不是个理论书,而是个讲故事的书。作者把300年的经济周期,用自己的语言串了一遍非常通俗易懂。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了解经济周期,从这种故事书入手,应该更好一些
 
另外,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分析师来说,这本书给他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工具。当初我写推荐时,并没有预想到它成了中国的金融分析师们的必读书。过程是这样,这本书出版后,有些分析师都买了,看了觉得有用,就推荐给了其他的分析师,尤其是新入职的分析师,就这么一代代的传下来了,最后成了几乎所有的分析师都看过这本书。今天,这本书在相关类目的排行榜中还排在前列。


宇宙的琴弦 (美) 布赖恩·格林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8年1月


本书作者莱恩·格林,是著名的弦理论专家,但这本书并不是讲弦理论的,而是把从牛顿以来的物理学史,给大家做了一个科普。
 
我为什么喜欢这本书?因为我是搞经济学的,其实经济学很落后,跟自然科学相比很落后。从历史发展的进程看,向来都是科学在先,经济学在后,经济学在后面负责解释。
 
而科学里面,最领先的又是物理学。毫不夸张地说,今天我们能有地球是圆的这样的世界观,都是物理学带来的。
 
以前的专家都是全才,或者通才,啥都懂,但今天不行了,今天的专家都只会一块,其实需要补充其他学科的知识,这是我自己阅读《宇宙的琴弦》的原因。
 
为什么我会推荐给大家呢?因为这本书很通俗,即便你没有任何物理学基础,如果认真看下来,也能理解一半。这本书对我打开思维都有帮助,我相信对你也会有帮助。


软价值 滕泰 中信出版社 2017年9月


这个世界是由物质和信息构成的,所以这个世界上的财富,也可以简单分成物质财富和信息财富两种。
 
在人类社会的早期,信息财富所占的比重较小。但今天不一样了,今天人类80%的财富都是信息态财富。比如我手里的这个智能手机,估计它的硬件价值只有20%,剩下的80%都是软件价值。
 
一直以来,对于物质财富,人们研究的比较多,已经没有什么新东西了。但非物质财富,研究的人还比较少,我对此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软价值。软价值对应的是信息财富,也就是非物质财富。
 
最近几百年,整个世界发展的趋势就是由硬到软,比方原来创业,需要土地,厂房,设备,成本很大,一般人干不了。但今天,写个公众号,拍个短视频也是创业,不需要多贵的设备,就可以创作出被人们阅读的内容,这就是软价值。
 
这本书会告诉你,软价值是什么,它的机制是什么样的,我们需要如何应对,这是我这本书所传达的。
 
另外我还要说明一下,由硬到软并不是脱实向虚,我提出软价值,并不是要否定制造业。软件从来都离不开硬件,我们也离不开制造业。但是这个时代,需要的不再是傻大笨粗的制造业,而是智能化的制造业,软硬结合才能给我们带来美好生活。


三体 刘慈欣 重庆出版社 2008年1月


这本书还是我儿子推荐给我的,那时候他才读初中。有一天他跟我说《三体》这本书特别好看,我没有太在意。
 
过了一年多,作者获了雨果奖后,我才开始去看,看了以后发现我也非常喜欢。这本书有漫无边际的超乎常人的想象力,而这种想象力又建立在一定的逻辑之上,这对激发想象力有帮助。
 
不管你读初中、高中、大学、博士,都可以看一看这本书,除了能打开思维,它的故事讲的也很好,很享受,我是把它当个娱乐书看的。
 
有不少企业家喜欢刘慈欣的“黑暗森林”法则,我不喜欢,我觉得那个不一定对。


中国思想史 钱穆 九州出版社 2012年4月


十几年前,我去台湾参加一个国学班,回来就买了一些名家的书,其中有一本就是钱穆的《中国思想史》。
 
买了以后没有看,因为我买的这本书既是繁体字,又是竖版,读起来有点费劲。多年后的一天,我把这本书又拿出来翻了翻,结果发现不那么吃力了,就把它给读完了。
 
我为什么给大家推荐这本书,因为作者讲的历史跟我们平时学的历史有所区别,没有很多框框的东西。
 
比如说封建社会这个词,在钱穆的书里就没有。封建社会这个词,是郭沫若给定义的,他照抄了马克思关于欧洲的研究,把资本主义之前的农业社会叫做封建社会。这个实际上这个错的。
 
什么叫封建?封建就是分封建制。中国的封建社会是在周朝,到了秦始皇的时候,把封建制改成了郡县制,封建制就没有了。
 
钱穆的这本书,是在原汁原味地讲中国传统文化,没有把一些西方的东西强加在里面,所以你在读的时候,能对照之前学的思想史,你的看法会有变化,会更全面。


全球通胀与衰退 滕泰 张海冰 中译出版社 2022年2月


过去20年,中国经历了三轮通胀,2003年一轮,2007年一轮,2010年到2011年一轮。所以,我们国家对通胀其实比较熟悉了。
 
现在我们国家没有通胀,至少没有严重的通胀,9月我们的CPI是2.8,估计到10月、11月,12月还会下来。中国目前来看主要问题是通缩和经济下行,欧洲、美国面临的问题才是通胀。
 
这是一本通货膨胀的入门书,主要讲了通胀的原因和机制,观察的指标,应对的措施等。如果你是一名经济学小白,读读还是不错的。
 
另外,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如何捍卫和保护我们家庭的财富,如何进行资产配置,我在书里都有讲述,这个对大家也会有帮助。


深度转型 滕泰 朱长征 企业管理出版社 2022年5月


这是我最新的一本书,叫《深度转型》,大家更要重视这个副标题——大分化时代中国怎么办?
 
首先讲讲什么叫大分化时代,首先是东西方的大分化,西方是通货膨胀,中国是经济下行,这种情况是很罕见的,正常来讲,西方通胀我们也应该通胀,西方经济下行我们也应该经济下行,现在不一样了,这种分化是如何产生的?这本书里有解释。
 
其次是产业分化,这个分化跟你的工作相关。过去四十年,我国的经济增长是一个普惠式增长,各个行业、各个阶层都是增长的受益者,以后不是这样了,以后是少数行业引领的增长。哪些行业未来会引领经济增长,哪些行业是走下坡路的,一定要把这个事情看清楚。这本书里也有说明。
 
为什么书名叫《深度转型》呢?因为中国经济到了转型的时间窗口了,原来我们是投资驱动,经济一下行,我们就去修桥修路修机场,现在这一招虽然不能说不灵,但效果没以前好了,所以必须要转型,从投资驱动向创新/消费驱动上转。怎么个转法,这种转型会影响到哪些行业,我在书里也都有讲。


如果你对以上内容感兴趣,点击这里,查看本期虎嗅读书直播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