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这里本来有条个人简介

  • 柳胖胖

    海外知名分析师 Ben Thompson 很久之前总结了一套聚合理论(Aggregation Theory),他认为如果一家公司可以掌握三个核心要素就能称之为聚合器(Aggregator),而所有的聚合器公司都拥有极强的护城河。

    所谓的聚合器公司拥有哪三个核心要素呢?

    第一,与用户有直接关系,可能是基于付款的关系,基于帐户的关系,或者只是基于场景的关系。

    第二,服务用户可以做到零边际成本。传统意义上,一家公司在直接为用户提供服务时不得不承担销货成本、渠道成本、交易成本等,而聚合器公司可以做到近乎“零边际成本”。

    第三,则是聚合器公司可以通过构建需求驱动的多边网络来降低获客成本。

    一般来说,只要它获取了第一批用户,平台上的供应商就会根据平台规则有效率、稳定地完成商品化和模块化。随着供应商的变多,平台对更多用户有了吸引力,于是产生良性循环,使得获客成本不断降低,甚至是赢家通吃的结果。

    Ben Thompson 最近又对他的聚合理论做了延展,他认为聚合器公司和平台型公司还是有不小区别。

    以两家知名的电商公司为例,在 Ben Thompson 眼中,Amazon 是聚合器公司,小商家可以在上面开店,但 Amazon 控制所有用户体验,可以压低价格,用户也完全记不住小商家的品牌;而 Shopify 则是平台型公司,帮小商家开店赚钱的同时,电商生态链的各个角色也能分润不少。所以,Shopify 在 2018 年自家公司收入 $10 亿的基础上,还帮生态链上的合作伙伴们共计赚得 $12 亿。

    这样来看,其实国内的京东相对而言更偏聚合器公司;而早期的淘宝、拼多多因为更多扮演平台角色,以撮合交易为主,反而更像是平台型公司。

    2019-07-16
    19
    0
    31
    • 嗅友fTFvx 京东早期全是自营,拉新用户和拓展新供应商都很费钱,物流也是自建自营,成本很高,完全不符合第二条的“零边际成本”,你想说什么?
    • bestbad 接近零成本提供服务,不是腾讯么,一个游戏代码万千玩家买单
  • 柳胖胖

    最近比较关注 TikTok 过去几年在海外的发展和运营情况,发现海外不少媒体和研究机构从各维度数据出发得到了些有意思的结论,分享几个:

    1)收购 Musical.ly:带来用户,增加开支

    Musical.ly 高峰时期月活超过 1 亿,因此 2018 年 8 月与 Musical.ly 的合并为 TikTok 输送了大批量活跃用户,这体现了张一鸣 2018 年在清华大学演讲的一个愿景,“希望在三年内,全球用户占比达到 50%”。

    但同时,根据 Apptopia 的报告,合并后几个月内,字节跳动的海外广告支出也开始大幅增加。这部分解释了 The Information 之前报道的,字节 2018 全年亏损 12 亿美元。

    2)TikTok 海外变现:策略谨慎,定位模糊

    不同于国内抖音,它在信息流广告方面相当克制,唯一变现途径是直播打赏分成。因此截至 2018 年 10 月,TikTok 单月收入只有 350 万美元。不过这个数字同比 2017 年 10 月已经增加 275%。

    但值得注意的是,TikTok 该月直播收入中约 42%(150 万美元)来​​自美国市场,约 39%(140万美元)来自中国市场,且中国 Android 用户并未计入。

    3)TikTok 用户增速:明星级增长案例

    据统计,TikTok(含抖音)只用 1 年,月活即破 2.5 亿;而 Snapchat 花了 3 年。TikTok(含抖音)用了 2 年时间月活过 5 亿;而 Instagram 达到同样规模用时 6 年。

    2019-07-11
    3
    0
    10
    • bobubole12 自以为赚了用户可以来日方长
    • Rocklalala 回复 st二品不太一样,毕竟买到了实实在在的用户,而不是一堆破烂自行车
  • 柳胖胖

    The Information 最新出炉了一份关于 WeWork 的组织架构图,结合部分财务数据,我们可以一窥这个独角兽目前的状况:

    1)截至今年 3 月底,WeWork 在全球近 30 个国家拥有 485 个办公室,雇员人数约 12000,技术团队过千,会员人数约 466000;

    2)2018 年总收入 18 亿美元,其中 43% 在美国以外。当年净亏损 19 亿美元,主要原因是承担了不小的租金成本压力;

    3)业务继续扩张,WeWork 原来最重要的部分已经更名为 We Company,专注于办公空间的建设,设计,管理和租赁;

    4)销售部门当前重点是说服大公司使用 WeWork 空间,目标是帮助公司将入住率提高到 80% 以上。据透露,截至上季度,其 40% 的会员都来自员工人数超 500 人的公司。而大客户对于 WeWork 赢得二级市场投资者的信心非常重要,因为大客户更稳定可靠,经济下行时退出概率相对较小,有利于 WeWork 业务的稳定性;

    5)Wework 掌舵人 Adam Neumann 至少有 20 个直接下属,且高管队伍里有不少 CEO 的老熟人。比如他的姐夫最近被任命为首席产品官,他的妻子 Rebekah Neumann 担任首席影响官(Chief Impact Officer)。

    6)值得玩味的是,虽然被质疑高管队伍不够稳定,但据知情人透露,这位 CEO 相当擅长管理混乱(Adam is fine with the chaos)。

    2019-07-11
    2
    0
    3
  • 柳胖胖

    调研机构 Protein Agency 不久前和 Snapchat 合作完成了一项不同年龄的人友谊观念和社交现状的调研,研究对象来自全球各地,彼此代际不同、文化熏陶也不同。

    有这样几个关于社交的新发现:

    1)综合来看,尽管社交网络如此发达,但当代人的社交圈子其实不大,每个人平均有 4.3 个知心朋友,7.2 个好朋友以及 20.4 个熟人。(来自统计数据结果)

    2)“诚恳”、“真实”是人们衡量对方是否是自己的知心朋友的最重要标准,至于对方是否交游广阔,在刚开始交朋友时最不被看重。

    3)文化氛围对交朋友这事影响不小。比如印度、中东和东南亚人比较喜欢“聪明”、“懂事”的朋友,而美国、欧洲和澳大利亚的人更看重对方的“非评判性”,即不随便 judge 别人。

    4)不同年纪的人的确对技术接受度有明显差异。在全球范围内,Z 世代(95-00)和千禧一代(00后)最喜欢在线聊天;而 X 世代(65-80)相对而言不那么喜欢在线沟通。

    5)Z 世代和千禧一代中,61% 认为视频和照片可以帮助他们以一种无法言语的方式表达他们想说的话。

    6)千禧一代最愿意和朋友“分享快乐”,也最倾向于多交朋友;而 Z 世代更愿意寻求亲密关系,并且比其他任何一代人都更渴望开放和诚实的关系。

    2019-07-03
    4
    0
    10
  • 柳胖胖

    众所周知,Netflix 过去几年热衷于砸大钱来获得内容上的竞争优势。去年开出 46 亿美元,今年加码到 120 亿美元。什么概念呢?比它市值高一半的巨无霸对手迪士尼的内容开支也不过 133 亿美元。

    这种策略带来的一个最明显回报就是能够为 Netflix 维持住大体量的用户增长,比如 2019Q1 其全球用户达到 1.49 亿,同比增长 25%。

    一个例证是 Netflix 开始向传统的好莱坞公司学习,从对手处挖人的同时部分移植对手的战术。据其内部员工的说法,Netflix 高管正在讨论是否要为影片的制作人员提供一部分激励手段。这种激励在传统的电影行业中很常见,一些制片人可以拿到票房收益的分成。而此前 Netflix 从来没有考虑过类似策略。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Netflix 正在发挥技术优势,把先进的算法应用到“成本评估方法”。

    虽然 Netflix 对外很少公布关于节目和电影的收视率信息,但其内部员工知道每一个细节。每一天,内容团队的成员都会收到一封电子邮件,显示前一天各地区数据表现最优的节目。而 Netflix 非常重视的关键指标是:该节目拉新和留存的数字。

    这个数字的算法并不简单,比如它会“歧视”用户。什么样的用户是重要的?订阅后 24 小时内观看节目的观众(说明真实消费了,初期好感度可能不错),好几周都没有观看节目的观众(有流失风险),所以算法会给予他们更高权重。而经常观看内容的人,相对来说没那么重要。

    做完用户分层之后,再结合各节目的舒适率、内容预算一起分析,就可以得出比较严谨的“效率得分”。按照 Netflix 前员工的说法,这是评估项目成功与否最重要的内部指标。

    值得玩味的是,虽然这个指标对 Netflix 员工很重要,但他们并不会和外人讨论。

    2019-07-02
    2
    0
    18
    • 嗅友UGXVy 已取消订阅,内容越来越平庸
    • 嗅友ona9y 你这个 众所周知 怎么来的
  • 柳胖胖

    调研机构皮尤前段时间出了份主要针对美国社交网络巨头——Facebook 的新报告,结论不少。有这样几条值得关注:

    1)根据 2019 年年初的调查,Facebook 在美国成年人中渗透率大概 70%,和 2016 年 4 月相比没有变化,但比 2012 年 8 月的 54% 有所上升。

    这个数字明显远超其他同类产品(Snapchat、Twitter、LinkedIn 等),可以一比的只有 YouTube(73% 渗透率)。

    2)Facebook 在美国青少年中颓势渐显。根据 2018 年的调研数据,年龄在 13-17 的青少年只有 51% 使用 Facebook,而这个数字在 2015 年的调研中还是 71%。

    美国青少年现在主要用什么呢?YouTube(85%)、Instagram(72%)和Snapchat(69%)。

    3)Facebook 仍然是美国成年人获取新闻的重要渠道之一。根据 2018 年的调查,从 Facebook了解新闻的美国成年人的比例超过 40%,远高于YouTube(21%)、Twitter(12%)、Instagram(8%)、LinkedIn(6%)。

    2019-07-01
    2
    0
    7
  • 柳胖胖

    【中美广告主都偏爱腰部红人(mid-size KOL)?】

    最近看到一份国内外广告营销行业的研究和主要渠道(微信、Instagram、YouTube 等)的差异性比较,部分数据不是太新,但结论依然适用。

    市场调研公司 Influence 对 2885 名 KOL 的调查显示,Ins 上超过 100 万粉丝的 KOL,广告帖的均价是 1405 美元。

    通过相关信息的交叉印证,假设一个百万粉丝的 Ins 账号广告贴单价在 1000-5000 美元(取决于粉丝参与度),每年接 40-100 个合作(每周 1-2 个,算比较高频了),那么年收入 4-50 万美元。

    YouTube 这个渠道的触达效果和粉丝粘性更好,所以每个粉丝的“价格”大约是 Ins 的两倍,百万粉丝账号的广告贴单价在 5000-10000 美元之间。

    但是 YouTube 上的广告相对而言不高频,一个百万粉丝账号每年最多只接 10-20 个品牌合作,可以得到 5-20 万美元收入。

    而中国的广告营销生态略有不同,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方面国内的 CPC/CPM 结算机制没有海外发达;其次是美国由 Google、Facebook 包揽,而国内生态更复杂,没有直接的对标。

    对国内而言,微信是一个主要渠道,广告收入来自两部分,其一是品牌投放,单个阅读价格在 0.5-1.5 元之间。

    而对比微博、小红书、美拍、抖音、微信五个渠道,可以发现同样的预算带来的展现量差异极大。

    单独从展现量数据来看,微博比微信“便宜” 55 倍,但这并不是说微博广告比微信的回报率高 55 倍,因为单纯的展现数不能等价于广告效果。

    这份研究的结论比较有意思:第一,它认为中国的广告生态更有活力,因为参与者够多够复杂;第二,品牌广告商正在越来越多地专注于腰部 KOL,因为这样投放边际成本相对最低。

    2019-06-29
    4
    0
    13
  • 柳胖胖

    最近微博和百度在二级市场上跌跌不休,相继来到估值“洼地”。怎么理解二者的广告营收增速不及预期呢?

    星展银行(DBS Bank)曾经出过一份关于中国数字广告行业的研究,调研了各个行业的广告代理商和广告主。那份报告的核心意思是,广告目标决定了广告主的预算分配,而广告目标可以分为注意力(Attention)、兴趣与欲望(Interest & Desire)和行动(Action)三大类。

    移动互联网作为近些年快速兴起的重要渠道,在吸引注意力、培养兴趣、刺激欲望等方面已经做得很好了。但是广告主现在越来越重视广告的实际效果,即是否能带来转化和行动。

    过去,微博在注意力方面相对占优,有一份报告测算了 10w 人民币分别投放微博、抖音和微信之后的曝光效果,认为微博能够带来最大的曝光量(而且远超后两者,见下图)。

    但是问题出在广告主预算的收紧和偏好向“行动”转移,这样一来,微博在广告方面的优势不容易受到广告主认可,营收增速不及预期也就不令人意外了。

    百度同理,它的使用场景也更有利于激发用户的“兴趣和欲望”,但难以顺利转化为“行动”。加之年初的一波大红包雨,导致最近一期财报不忍直视。

    相对而言,阿里这个电商平台上更偏效果型的广告依然持续受到青睐,对比三大公司过去几个重要季度的广告营收增速可以发现,微博和百度增速都在迅猛减缓,唯有阿里可以在广告市场大环境剧烈波动的情况下保持相对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那份报告的论点:相比于引发注意和激发兴趣,广告主更重视产生“行动”。

    2019-06-28
    0
    0
    8
    • 闻还是嗅 任何广告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卖出产品,这样就好理解为什么阿里的持续增高了吧
  • 柳胖胖

    名创优品拟上市,“十元店”逆袭的背后操作。

    彭博社不久前发了条消息,主打廉价家居和消费品的零售商名创优品(所谓“十元店”)正计划 IPO。“十元店”的说法来源于日本“百元店”,最初是因为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大商场的昂贵商品无人问津,于是人们开始青睐所谓的“百元店”。这暗含一个道理:越是经济不景气,高性价比的商业模式越受大众欢迎。

    作为很多人眼中的“十元店”,单价不高的名创优品现在体量已经不小。其官网的说法是,2018 年营收破 25 亿美元,同比 2017 年的 18 亿美元增长了 39%。它始终尝试“对标”的无印良品 2018 财年(201803-201902)营收 38 亿美元,2017 财年营收 26 亿美元。看上去目标近在咫尺。

    名创优品在早期颇值得玩味的扩张模式,被大家冠以“投资型加盟”的说法。简单来说,加盟商投钱,总部负责培训、运营,然后分成。

    这种方式看上去是在借别人的“场”,用自己的“人”,卖自己的“货”,所以名创优品其实是 to B 的企业,门店数越多,销售额越大,总部赚得越多。但如果深入了解,会发现其中的金融属性非常明显。

    加盟商先是花了真金白银承担初始费用,然后交由总部负责具体运营,“什么都不干”即可获得门店每日 38% 的营收,去除人工、店租及税费,剩下的就是净利。而所有的供货等商品成本,则由另外 62% 营收抵扣。

    这套玩法的优点在于极大减小加盟商压力,只需要投钱。为了让这套模式跑得更快,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甚至搞出分利宝的 P2P 产品,通过有偿贷款的方式给加盟商提供资金。

    主要靠着分利宝和名创优品两个工具,这套表面上是“十元店”的商业模式一路滚雪球,成长为今天的庞然大物。

    2019-06-28
    2
    0
    15
    • 小fo子 我觉得非常不错,经常买些生活用品,比超市和品牌店安心多
  • 柳胖胖

    最近看到一份关于 YouTube 平台内容的研究,从数据角度分析了这个平台过去几年的发展,以及各类别内容的分布和受欢迎情况。有几个点挺有意思:

    1)截至 2018 年底,用户一共往 YouTube 平台上传了 52 亿个视频(仅 2018 一年就上传 13 亿个),共计产生 29 万亿次观看,留下 330 亿条评论。

    2)普通用户最喜欢上传游戏视频,这类内容是 YouTube 平台迄今为止增长最快的。据统计,从绝对数字来看,YouTube 的游戏视频比 Twitch(亚马逊旗下的游戏直播平台)还多。但是,这类占比最多的内容并不是最受欢迎的。

    3)在 YouTube 平台上最受欢迎的是音乐视频(MV),他们的平均播放数最高。有意思的是,这类内容的平均时长也是最短的。

    4)在 2018 年,音乐视频占 YouTube 内容数量的 5%,但它们撑起了整个平台 20% 的观看量。

    5) 用观看量占比/内容数量占比,可以算出各个类别对于 YouTube 的“收入贡献值”,因为观看量多广告收入就多,内容量少托管成本就低,而音乐、娱乐类是能够提供更高贡献值的两类内容。

    2019-06-27
    0
    0
    5
    • 嗅友VjlPd 回复 风起时云知道抖音是短视频,和油管不是一类,和b站比还差不多
    • 歪理斜说 喜欢YouTube上的培训类视频
  • 柳胖胖

    为什么华尔街投行愿意向中国科技独角兽提供数十亿美元贷款?

    除了 VC 愿意在早期投资高估值但持续亏损的科技公司(如 Uber),包括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在内的投资银行,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帮助硅谷独角兽融资、为其“输血”。

    近几年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是,他们把这种合作形式带到了中国。今年 4 月,头条拿到 13 亿+美元的贷款,据说瓜子(4 亿左右)、贝壳(10 亿左右)也正在积极借助这种方式获取贷款。

    大投行之所以愿意帮助独角兽公司撮合交易、提供利息(相对)不高的大额贷款,目的在于通过后续 IPO 等服务赚取利润。

    比如,摩根士丹利是 Uber IPO 的主承销商,在那个 case 里赚了 4100 万美元,而就在一年之前,它曾帮 Uber 完成 11 亿美元的贷款。再如 Dropbox 在 2017 年也曾借助高盛获得 6 亿美元的信贷额度,一年后 IPO,高盛是主承销商之一。

    这种方式对于国内独角兽非常有吸引力。不仅快,而且不需公开披露太多信息,对于不想将太多信息泄露给竞争对手的新兴独角兽而言相当适合。

    但缺陷在于,长期的债权借款客观上延缓了 IPO 时间,导致其高估值久居不下,一旦上市就有可能破发,且中小投资者很难较早参与其中、分享企业成长红利。

    此外,这种操作对于投行的风险在于,如果中美之间的矛盾持续下去,大环境不够安定,投行可能需要等待更长时间。

    2019-06-24
    0
    0
    9
    • 为谁疯狂 谁说世界要“去美元化”,我们美国人带上美元全世界去投资!
  • 柳胖胖

    上市首日大涨 48%+ 的 Slack 背后有不少故事可挖,比如我们可以用一张股权架构图串起整个故事线。

    持股最多的四家早期投资机构分别是 Accel、A16Z、Social Capital 和软银,他们合计持股超 50% 。

    其中,Accel 和 A16Z 入局最早,二者领投了 2010 年的 A 轮,且一年之后 Accel 再次领投 B 轮。两轮合计融 1600 万美元。

    但有意思的是,这两家当时投的并不是 SaaS 公司,也从来没想过这个团队能做好企业服务,他们当时以为这会是一家不错的游戏公司。

    更有意思的是,他们之所以愿意投这个游戏公司,是因为一直想做好游戏的创始人几年前成功搞出一个图片分享应用,并作价 3500 万美金卖给了雅虎。

    哦对了,那个图片分享应用叫 Flickr,后来被雅虎彻底毁了。

    而这家游戏公司,很不巧,因为获客问题和押错了 Flash 这个大坑,最终宣告失败。

    但巧合的是,因为团队成员异地办公,当时的工作通讯软件又不好用,于是他们自己开发了一个内部办公工具。正是这个小玩意在数年后接过接力棒、续命成功。

    名为 Slack 的产品正式上线时间是 2014 年 2 月,没过多久 Social Capital 嗅到味道,急忙领投 C 轮。再过不到半年,Google Ventures 和 KPCB 在 D 轮加码 1.2 亿纷纷入局。

    得到资本加持的 Slack 此后顺风顺水。直到 2017 年 9 月,软银拿出 2.5 亿助力 Slack 完成 G 轮,自此它再无现金流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2017 年 Slack 悄悄发生变化:它开始允许不同公司的用户加入同一 channel。这个功能实用性其实不高,但从此,Slack 终于有了“社交网络”的可能。

    2019-06-21
    0
    0
    12
  • 柳胖胖

    微博 2019Q1 财报出炉后,因为营收增速不及预期,在二级市场的表现颇为惨淡。Seekingalpha 最近有篇文章专门分析它,倒是找了点新维度。

    比如认为微博用户量级够大(月活 4.65 亿&日活超 2 亿)。截止 2018 年底,它是全球第七大最受欢迎的社交媒体平台(以 MAU 计),这是其价值的根基。

    其次,虽然因为宏观形势的影响,广告主开始收缩广告支出。但对比过去一年市值/营收的比值,眼下微博似乎要比 Facebook、Twitter 都便宜,或许可以部分证明它存在货币化潜力。

    不过做完过去九个季度微博和 Twitter 的营收、MAU、ARPU 变化对比后你会发现,微博的商业化能力常年只有推特的一半??

    2019-06-20
    0
    0
    7
    • Jackie_ 回复 恺恺你是来去之间家的保姆吗?戳到你的痛点了?现在微博除去营销和水军数据,早就过了巅峰了,财报上2位数的增长率你信?国内要用微博的早就用了,用户哪里来?普通人没那么闲得无聊开小号!
    • 恺恺 回复 SSer131154说话前先过一下脑子,秀无知还一堆人点赞,虎嗅用户都喜欢抱团取暖,物以类聚吗?
  • 柳胖胖

    预计下周四上市的 Slack 最近牵动了很多人的心弦。它的特殊之处在于选择了直接上市,不发新股募资,且早期投资者可以直接交易;而且作为微软的有力竞对,它的股价表现可以反映二级市场上多方看法。

    要具体理解这事始末,需要补充些信息:

    1)10 个月前 Slack 的私募轮估值 71 亿美元,而目前二级市场给到 170 亿美元。大家认可这个价格的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是 SaaS 业务实在热门且暴利,其二是它的营收增长实在太快,2020 财年同比增长 50%,而 2018、2019 财年这个数字分别是 110%、82%;

    2)Slack 上市后股价波动将取决于四个知名的早期投资者:Accel Capital,A16Z,Social Capital 和软银,这四家共同持有 Slack 一半以上的流通股;

    3)Slack 效仿的是 Spotify,后者当年也放弃传统 IPO 选择了直接上市,开盘第一天股价很稳,但没过几周股价开始跌跌不休。

    现在 Slack 重走此路,对后来者参考意义不小:毕竟早期投资者都喜欢自家 portfolio 直接上市且不需遵循“禁售期”的限制,但这需要建立在价格波动不大的前提下,而大多数公司不仅需要通过二级市场募资,也很少有信心跳过路演阶段;

    4)和 Slack 有比较强直接竞争关系的是微软旗下 Teams 套装。两边的公开数据显示,目前超过 500000 个组织在用 Teams,而 Slack 用户超过 600000。

    大家普遍猜测,Slack 有可能削弱微软未来的财务业绩,而微软的应对策略很可能会是直接收购。如果 Slack 股价持续下跌,这事就更容易被大家惦记。

    2019-06-19
    0
    0
    10
  • 柳胖胖

    关于腾讯金融科技业务高管换人的事,有两点可以展开:其一,虚拟银行是什么回事?

    虚拟银行简单来讲就是无实体分支机构的网络银行,等价于我们常说的“互联网银行”。香港的传统银行业务渗透率很高,且头部效应明显(香港资产排名前四的银行,2017年税前总收入占整个香港银行业收入的86.5%),因此发展创新业务的动力较小。

    2017 年 9 月,香港金管局正式宣布将引入虚拟银行,它希望虚拟银行能帮助促进普及金融;而香港银行业对于虚拟银行的共识是:成为银行业的有益补充,而非将传统银行取而代之。

    截止到今年 5 月 9 日,香港金管局共计发出 8 张虚拟银行牌照,众多知名互联网、金融巨头纷纷入局(如下图)。

    从长远来看,互联网巨头当然不会止步于零售银行业务,不仅它们的海外扩张从此有了金融支持,包含电商零售、并购融资在内的动作应该也会更频繁。

    其二,腾讯金融科技业务值得关注,今年首次在财报中作为独立业务披露营收

    腾讯 2019Q1 财报显示,腾讯 2019 年第一季度总收入为人民币 854.65 亿元,其中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收入达到 217.89 亿元,同比增长 44%,占总收入比重超过 25%。根据目前数据,“腾讯金融科技业务+企业服务”已经成为腾讯最具成长性的收入来源。

    赖智明此次被委以重任,或许意味着腾讯将进一步强化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科技布局和业务创新。而林海峰作为腾讯金融科技所在的CDG老大刘炽平麾下最重要的投资并购部负责人,上任后可能会在资本层面进一步加速腾讯金融科技和企业服务方面的发展。

    2019-06-19
    0
    0
    6
  • 柳胖胖

    The Information 刚刚发了篇关于 Snapchat 的文章很有看头,题为 The People Who Matter at Snap。讲述最近一年多来,这家内部动荡不安、股价最低下探至 5 美元的公司是如何“起死回生”、进而带动股价回升到 14 美元的。

    表面原因是,最近几个月 Snap 发布的新产品屡获成功。最经典的莫过于不久前的性别转换镜头(Gender Swap),在美国、台湾的社交平台掀起了一股性转风潮,因为它能通过非常易用的方式抓住人们的好奇心:「如果我是女生/ 男生会是什么模样?」(见下图)。

    Sensor Tower 数据显示,这项功能的病毒式裂变几乎帮助 Snapchat 下载量翻番;而其他产品(如 Snap Kit 及游戏平台计划)进展也相当顺利。

    当然,更深层原因则是,这家公司的领导层开始稳定、趋于多样化,以及 CEO 本人的的确确把更多心思花在了公司经营上。

    比如,新的管理层中不仅积极引入来自亚马逊、赫芬顿邮报的人,也开始有更多女性(之前 1 位、现在 4 位)和黑人(麦当劳的前营销副总裁来担任 CMO)。

    换个角度看,Snap 的老高层在 IPO 之初就能赚不少钱,相对而言没太大必要坚持下去(特别是股价在整个 18 年跌跌不休)。而拿了股权激励的新高层完全有动力搞些新花样,直到股价真正复苏。

    2019-06-18
    0
    0
    16
    • 西桥与多米 这个发明挺靠谱,比预测孩子长相有根据
  • 柳胖胖

    不走传统 IPO 路线,Slack 将于下周直接上市。

    Slack 是一款聊天和协作办公软件,去年 8 月份私募轮估值 71 亿美元,预计上市市值在 170 亿美金左右。

    从它的财务数据来看,2020 财年预计营收 5.9 亿美元,同比上一财年增长 50%。而其 2018、2019 财年的年收入增长分别是 110% 和 82%。

    值得注意的是,与大多数科技公司的上市路径不同,Slack 选择了直接上市的方式。即,公司不发新股筹集资金,但可以为早期投资者打通退出路径,他们可以出手手头股票。

    2019-06-14
    0
    0
    5
    • Skitter 为了套现,不择手段了
  • 柳胖胖

    【头条继续发力国际化】

    为了 TikTok 今年的全球商业化,以及迎击来自美国互联网巨头们的竞争,继年初刚从 YouTube 管理层挖人之后,头条又挖到了在Facebook 工作近 10 年、负责全球商业合作事务的Blake Chandlee,直接向头条商业化负责人张利东和张一鸣汇报。

    Blake 之前帮助过Facebook 在欧洲、北美、南美等地谈妥了很多商业合作。目前来看,虽然抖音国内广告变现效率不错,但他们花了重金推广的 TikTok 商业化才刚刚开始,而且面临Facebook和Google移动广告双巨头的夹击,不知道在 Blake 接手之后,后面TikTok 的变现进程是否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2019-06-14
    0
    0
    19
    • 麻酱 别搞太大,省得分拆成tik 和 tok
    • 闲人1989 扩张我觉得没什么问题,抖音的内容自生能力很强,加强监管维持扩张趋势,大有可为
  • 柳胖胖

    通过朋友看了一些QM数据,没特别说明都是日活,一般来说肯定不怎么准,看个趋势,微信是7.7亿,可以做为参考:

    -拼多多1.08亿,微博1.67亿,探探1000万,陌陌3300万;
    -WiFi万能钥匙排名总体第14,月活3.8亿,
    -酷狗音乐排在QQ音乐前面,总榜第20名 ,2.3亿月活;
    -趣头条2466万;作业帮月活9000万;
    -雪球14.99万;富途17.27万;老虎3.71万;
    -纯银的一罐41万;
    -小红书1899;美拍200万,西瓜3900万,皮皮虾550万,快手概念版16万;
    -B站2300万,B站在过去一年月活从6000万涨到现在的9200万,主要是去年4月到8月涨的,最近几个月基本没变化;
    -多闪407万日活,多闪月活居然有4500万,2月份的时候高达6800万,最近掉得厉害;
    -即刻日活76万,月活500万。

    2019-04-21
    0
    0
    18
    • 圈子圈套 回复 小车不倒只管推日活5千,活不过一个月50万
    • 夏天007 纯银的一罐41万,这是什么鬼
  • 柳胖胖

    股市已经热到什么地步呢?今天看大盘快到3%的时候,我想起朋友给我发过三联这期的封面截图,所以想在报刊亭买一本,哪知连路过两家都说卖完,然后我找到第三家老板说还有一本,我松了口气,然后拍了下面这张照片准备发我朋友,结果斜刺里杀出一五六十岁老太,说我要这本,麻溜地微信一扫码就拿了走人了,剩下我一人在今天的妖风中飘零。

    2019-03-30
    0
    0
    12
    • 休斯顿火箭 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章口就莱。
    • Ai.star 回复 嗅友GNCoS作者文章写的挺多的,水平有的,这也就是有感而发?叨叨俩句😄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