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Q4策略:新能源赛道的“危与机” | 行研
2023-11-04 10:00

Q4策略:新能源赛道的“危与机” | 行研

文章所属专栏 妙解行业
释放双眼,听听看~
00:00 07:51

出品 | 妙投APP

作者 | 董必政

头图 | 视觉中国


核心看点:

  1. 800V汽车放量,电子元器件存在产品升级的趋势,值得关注;

  2. 光伏行业仍处于洗牌期,Q4产业链仍有降价的空间。

 

妙投在三季度推出了多篇行业研究,阐述了板块的投资逻辑和走势预判,覆盖板块包括周期股、医药、新能源、消费、科技……,很多板块的表现的确也符合预期。

 

那么,进入四季度,这些板块的投资逻辑变化了吗?四季度行情如何演绎?妙投团队将继续推出投资策略系列来回答这些问题。

 

本文是该系列的第5篇,发现新能源赛道的“危与机”。

 

新能源赛道从去年的“小甜甜”,已变成今年的“牛夫人”。那么,Q4新能源赛道会触底反弹还是持续低迷?大家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在新能源行业中,妙投分别选取了用户关注度最高的光伏、具备潜在机会的新能源汽车元器件板块,来分析其中的机会与风险。


一、800V汽车放量,电子元器件升级

 

目前,新能源车型正在从400V向800V高压车型进行演变,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新趋势。

 

相比400V车型,800V车型具备更快的充电速度、更长的续航里程,更能符合消费者买新能源车的诉求。

 

截至目前,保时捷、比亚迪、广汽埃安、北汽极狐、吉利极氪、东风岚图、长安、长城等多家车企均已相继推出基于800V高压平台的高端车型。此外,理想、蔚来、零跑等车企也均发布800V平台架构或规划。

 

2023年以来,800V电气架构纯电汽车产品开始加速投放市场。从4季度新能源汽车上市节奏来看,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Q4将有30款新能源的车型上市,极氪001FR、星纪元ES、昊铂HT、理想MEGA、阿维塔12等6款800V车型也将在Q4上市,占1/5。

 

在800V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方面,据券商预测,2025年全球800V架构新能源汽车销售量达到370万辆,800V高压架构车型渗透率有望从2022年的2%提升至15%。



另外,800V车型渗透提升的背景下,熔断器、薄膜电容等电子元器件将进行相应的产品升级,值得关注。

 

1.熔断器

 

对于熔断器而言,激励熔断器是高压快充车型标配,结合800V车型上市节奏及主要车企布局情况,预计激励熔断器渗透率提升与高压快充车型保持一致趋势。从价值量来看,目前,熔断器在主流的新能源汽车的价格约100~130元。据券商预计,熔断器在800V电压车型的价格约150~160元,涨幅约35%。

 

中熔电气是国内熔断器的头部厂商之一,其熔断器产品通过宁德等主流动力电池、电控系统及其配套厂商进入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主要终端客户有比亚迪、小鹏、理想、特斯拉等。

 

在估值方面,中熔电气的动态市盈率为69.07。从机构预测来看,机构对中熔电气的业绩增长有较高的预期,预计中熔电气2023年、2024年、2025年的归母净利润有望达到1.72亿、3.2亿、4.95亿,分别同比增长12.27%、85.62%、54.66%。若以2024年的业绩预期来看,当下中熔电气的市盈率为24.68。

 

2.薄膜电容

 

在薄膜电容方面,与其他电容器相比,薄膜电容器的耐压范围为50~1600V,而陶瓷电容、铝电解电容、钽电解电容的耐压不超过400V。凭借耐压值高等优势,薄膜电容器将替代铝电解电容,成为电容元器件的升级方向。从价值量来看,据机构预计,目前主流车型薄膜电容单个200~300元,800V平台的薄膜电容价格提升约20%。

 

国内主要的薄膜电容供应商有法拉电子、铜峰电子等。从业务结构来看,法拉电子薄膜电容器业务占比达到94.97%高于铜峰电子的45.74%,业绩弹性更大。从市盈率来看,法拉电子的动态市盈率为23,低于铜峰电子(动态市盈率59.53)。

 

另外,从MLCC行业来看,法拉电子具有较高的安全边际,其动态市盈率也低于顺络电子(动态市盈率36.14)、三环集团(动态市盈率38.93)等基础元器件企业。

 

整体而言,800V汽车的趋势越发明显,处于向上的趋势,而产业链的中熔电气、法拉电子等企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二、光伏仍处于洗牌期

 

当下,光伏行业已经进入行业的洗牌期。虽然2023年光伏装机仍在高速增长,但因竞争加剧Q3光伏企业的盈利能力呈现分化的情况。

 

从我国装机数据来看,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23年1~9月我国光伏新增装机128.94GW,同比增长145.13%,其中9月光伏新增装机15.78GW,同比增长94.1%。

 

在光伏出口方面,1~9月份全国组件累计出口金额为2520.28亿元,同比增长5.27%。据机构测算,9月组件出口量约22.32GW,同比增长54.22%,环比增长5.74%。

 

截至Q3,我国光伏在本土装机量、对外出货量方面依然出现较高的增长。然而,强劲的需求也无法解决因扩产带来的产能过剩。根据SMM预测,2023年多晶硅料产量约150万吨,对应组件供给超600GW,而机构普遍预测2023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为400GW左右,远不足600GW。

 

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光伏产业链的价格也持续低迷。Q3硅料、硅片因供给偏紧其价格有所反弹,而Q3电池片、组件价格因产能释放及竞争加剧,其价格仍在下滑。




对于4季度,整个光伏产业链仍有降价的可能。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组件供过于求,“价格血战”成为影响光伏产业链价格变化的主要因素。

 

当前组件产能快速扩张,对组件需求的增速无法与供给匹配。为了取得订单,企业间价格战将持续加剧,国内组件投标价格出现新低。10月18日,中国华电集团2023年第三批光伏组件集采招标项目开标。投标价格创出了新低,跌破1元/W,来到0.993元/W,一线企业投标均价为1.125元/W。


(数据来源:SMM)

 

从盈利能力来看,据SMM统计,10月份不含硅料的一体化企业虽然有一定毛利,但净利润已经为负值。因此,在当前成本压力支撑下,Q4组件降价空间较为有限,预计今年底P型组件跌破1元/W的可能性较小,低价的价格会趋近1元/W大关。明年,组件价格有可能跌破1元/W。

 

对于电池片而言,受市场环境影响,电池价格跌跌不休,竞争激烈,价格不断逼近成本线。为了应对电池片快速下跌,减产势在必行。

 

10月光伏组件厂陆续调低光伏电池外采量,一体化组件厂的电池自给率提升,部分组件厂直接暂停电池外采量,给电池市场带来较大的冲击。因此,在下游降低采购的背景下,电池的价格仍未出现止跌迹象,电池环节仍有降价的可能性。

 

在硅片环节,10月份硅片库存出现较大幅度地增长。而二三线厂商致力于去库存,低价出清消纳库存。目前组件企业减产消息频频流传,15日甚至有某二线组件企业三个N型基地夜班减产50%的消息传出。另外,电池片已有多家企业传出减产消息,市场整体低迷,企业采购态度谨慎。在此背景下,Q4硅片价格仍会下降。


(数据来源:SMM)

 

对于硅料而言,从供给来看,Q4硅料的供给量环比Q3仍有提升。据SMM了解,10月多晶硅料实际产量14.4万吨环比9月增长6.7%,对于11-12月SMM预计虽有增长但增幅预计有限。而Q4下游硅片、电池、组件企业减少排产,硅料企业维持较高的排产,会导致硅料库存增加和硅料下跌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总体而言,妙投认为,Q4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均有降价的可能性,未出现明显的止跌信号。

 

在历次光伏行业周期底部都出现了“组件价格战”、“产能过剩”、“海外贸易政策不明朗”、“行业融资收紧”等标签,甚至还出现了光伏企业破产的现象。

 

目前而言,从Q3业绩表现来看,光伏企业的业绩也出现了分化,但并未出现普遍亏损的情况。当下,光伏行业仍处于洗牌期,不少企业的产能仍在释放,价格战还在持续,Q4光伏行业难言向上反转。后续,可持续关注光伏价格触底企稳。

 

三、小结

 

从产业发展的趋势来看,光伏仍在行业洗牌期,短期难言反转。而800V新能源汽车将是未来的趋势,将带动熔断器、薄膜电容器等元器件升级,值得关注。

 

对于熔断器、薄膜电容器这两个赛道,投资者尽量关注业绩弹性大、安全边际高的企业;若企业的市盈率较高,可待具备较高的安全边际后,再择机布局。


如果您错过了第一篇《周期股四季度行情如何演绎? | 行研》、第二篇《四季度将迎来医疗器械板块的上涨窗口 | 行研》、第三篇《茅台提价,四季度食品饮料可以嗨了? | 行研》,第四篇《四季度中药板块行情有望好转 | 行研》请点击标题链接一键直达,接下来本系列还将推出科半导体等板块的投资策略,敬请关注。

 

(如果看完文章有收获,希望点赞收藏,或者分享出去,前20名小伙伴可以免费读哈)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文内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谨慎作出投资决策。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