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振鑫
头图|视觉中国
万物皆周期。对长期基本面没有问题的资产来说,牛市里必然超涨、高估,涨到极限然后转熊,反过来,熊市里也必然超跌、低估,跌到极限然后转牛。从历史来看,这种价格与价值之间的循环往复非常有规律,尤其是在熊市阶段,每一轮出清的时间和幅度都有一定的相似性。
虽然由于宏观周期和微观周期的差异,每一轮出清周期肯定有明显不同,但不管是参照历史进行纵向对比,还是参照同期其他赛道横向对比,都能大概看出一个板块的出清程度。
比如,在一轮熊市出清周期里,长期价值和历史表现差不多的赛道,有的赛道跌了两年、跌幅超50%,而有的赛道才刚开始跌不到半年、最大跌幅不足20%,那显然前者的出清更彻底,后者的出清还欠火候。当然,这只是一个交易层面的参考,关键还得看基本面。但在这个坐标的基础上,再结合其基本面判断,得出的结论显然会更加全面和靠谱。
从2021年以来,A股进入了一轮大出清周期。从金融到消费,再到周期,最后到科技成长,各个赛道先后经历了杀估值和杀业绩的洗礼。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出清较早的赛道已经开始反转。
最先出清完的是金融,以银行为代表的大金融赛道实际上从去年底就已反转,过去一年多也有非常不错的表现。然后是一些业绩比较稳定的消费,消费赛道也出现一些结构性机会。最后出清的是业绩波动较大的科技和周期,这里面行业赛道很多,但普遍从2021年底或者2022年才开始出清,所以今年大部分遭受了巨大的出清压力,表现也远不及金融和消费板块,尤其是一些之前上涨较多的明星科技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