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振鑫
头图|视觉中国
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隐藏着一部各类主体接力加杠杆的债务史。大概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01年加入WTO到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主要靠海外发达国家加杠杆;
第二阶段是2009年四万亿到2014年地方债务整顿,主要靠地方政府的表外加杠杆(体现为企业部门杠杆)和居民的房地产加杠杆,其中各类地方融资平台和国企是绝对主力;
第三阶段是2015年货币大宽松到2020年疫情爆发,主要靠居民的最后一波房地产加杠杆;
而2020年尤其是2021年以来,我们已经进入第四阶段:伴随着房地产的退潮和城镇化的放缓,居民和企业部门加杠杆能力基本透支,甚至有去杠杆的压力,为了对冲由此带来的需求缺口,政府部门挑起了加杠杆的重担。尤其是以这次的1万亿特别国债为标志,中央政府逐步发力,下一步可能成为稳定宏观杠杆和经济增长的主力。考虑到中国目前的政府部门杠杆率相对较低,未来相比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空间,这个阶段至少可能要持续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本文为妙投会员专享付费内容,上述仅为摘要,添加妙妙子微信huxiuvip302,或扫描二维码,领取七天会员,即刻加入妙投会员解锁音频和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