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熊市是怎么结束的?牛市前夜各大指标走势全梳理|策略(三)
2024-03-06 18:22

熊市是怎么结束的?牛市前夜各大指标走势全梳理|策略(三)

文章所属专栏 每日投资参考·第二季
释放双眼,听听看~
00:00 11:38

作者|朱振鑫

头图|视觉中国


回顾历史上最近五轮熊市(以沪深300为基准),虽然每次的熊市剧本都不一样,但总能找到一些相似的情节。为此我们开了一个《熊市是怎么结束的?》系列专题,帮助大家系统梳理每一轮熊市末期市场大底出现前后各方面指标的变化,以便从中捕捉一些牛熊切换的信号,前两节课讲了前5个信号指标(PMI、房地产销售、PPI、股债比价、中小盘回撤),今天我们继续讲解后面的几个信号。这个专题不只适用于当下的牛熊判断,对长期内的牛熊切换也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信号6:货币宽松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货币供应M1增速触底反转

 

兵马要动,粮草先行。经济和市场要企稳反转,离不开流动性的支持。一般只有货币金融周期见底,流动性开始扩张之后,经济和市场周期才会逐步见底。在众多货币金融指标当中,M1以及M1-M2剪刀差最能代表流动性的变化,和资本市场的相关性最强。

 

所谓M1,指的就是流通中的现金(M0)和单位活期存款,M1加上单位定期存款、个人储蓄存款以及其他存款,就是大家熟悉的M2。不难看出,M1的成分可以在短期内直接快速的用于生产经营活动,是离经济活动最近的货币,这部分钱直接决定了接下来经济活动的活跃度和市场的资金供应,所以常被视作“活跃货币”的代表。

 

而M2则是最广义的货币供应概念,涵盖了一切在未来可以转换成购买力、产生经济活动的“潜在活跃货币”。M1和M2的剪刀差可以视作“货币活化”程度的代表,M1-M2增速的剪刀差越大,说明“活钱”越多,大家预期越乐观,经济越活跃,反之说明大家都去存定期储蓄了,预期悲观,经济萧条。

 

从近几轮熊市来看,熊市触底前基本都伴随着M1以及M1-M2剪刀差的见底,也就是说,一般得等到“活钱”多起来了,股票市场才会逐步的企稳反转。

 

比如,2019年1月熊市触底,M1增速在当月也达到当轮周期最低点0.4%,3个月后就显著回升到4.6%,M1-M2剪刀差则是在1月就与市场同步触底,当月M1-M2为-8%,两个月后收窄到-5%以内,而这段时期A股市场强力反弹,宣告了那轮熊市的结束。

 

本文为妙投会员专享付费内容,上述仅为摘要,添加妙妙子微信huxiuvip302,或扫描二维码,领取七天会员,即刻加入妙投会员解锁音频和全文。


本文是 每日投资参考·第二季 付费栏目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