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牧原:下限不低,上限也不高 | 一解财报
2024-04-27 20:00

牧原:下限不低,上限也不高 | 一解财报

文章所属专栏 妙解公司
释放双眼,听听看~
00:00 05:23

出品 | 妙投APP

作者 | 丁萍

头图 | 视觉中国


核心看点:

  1. 牧原股份在生猪养殖业中具备成本控制和运营效率优势,这为其估值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支撑点;

  2. 牧原股份估值上限主要取决于猪周期趋势,当下周期反转概率较低,市场该放低对其上限的预期。


猪企大王,牧原股份迎首次年度亏损。

 

4月26日晚间,牧原股份披露了2023年年报和2024年一季报。财报显示,牧原股份2023年归母净亏损42.63亿元,亏损规模仅次于温氏股份;2024年一季度,牧原股份继续亏损,录得24.21亿元的归母净亏损。

 

业绩深亏的背后,一是售卖猪价低于养殖成本。2023年,牧原股份生猪养殖完全成本为15元/kg,而生猪售卖平均价格约为14.5亿元;二是牧原股份生猪出栏规模较大,2023年售卖生猪6381万头,居行业首位。

 

从数据来看,2023年牧原股份平均每头生猪的亏损为66.8元,可谓是出栏越多,亏损越多。那么,如何看待牧原股份接下来的投资价值?

 

牧原股份作为周期股,其估值波动区间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公司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保证了估值的下限;二是产业趋势决定了估值的上限。

 

经营层面决定下限


牧原股份历来一直争议缠身,其实它主要问题就是生猪出栏增速放缓(牧原股份2024年出栏量仅有个位数增长),这可能引发其估值出现调整,但由于它的经营层面稳定,决定了其估值的下限不低。

 

在资本大规模介入下,本轮猪周期已经发生了严重变形,将原本4年一轮的周期延长至6年。在这个漫长且艰难的周期中,行业巨头如正邦、傲农和天邦相继暴雷。

 

当下,养猪企业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将是如何存活下去,这主要取决于它们在成本控制和融资能力方面的表现。

 

从根本上讲,养殖成本是决定猪企竞争力的核心因素,这又与猪企的管理水平密切相关,即具备优秀管理水平的猪企,能有效降低成本,从而提高其行业壁垒,牧原股份就是最好的代表。

 

在“非瘟”过后,生猪养殖行业在扩张过程中常出现“规模不经济”情况,尤其当养殖规模达到500万头时更为突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点:

 

一是“非瘟”提高了生猪养殖的管理难度,需要严密防控入口,管理上的瑕疵可能会放大,导致生产效率下降;

 

二是养殖企业若加速扩张,将快速增加人员,其中新员工比例较高。这会导致生产和防疫操作执行时出现问题,同时新员工可能难以融入企业文化,影响整体生产效率。

 

牧原股份已经在规模化扩张中实现成本可控

 

2021年和2022年,牧原股份生猪养殖完全平均成本分别为14.7元/kg和15.7元/kg,2023年全年完全成本又降至15元/kg。

 

2024年2月,牧原股份的断奶仔猪成本在325元/头左右;2024年1-2月,牧原股份生猪养殖平均完全成本为15.8元/kg,略有提升,究其原因:

 

一是疫病造成生猪养殖成绩的下降,由于生猪养殖成本是按照出栏批次进行核算,疫病对猪群的影响在成本上的体现会持续一段时间;


二是1、2月存在春节节假日,有效销售天数少、销售数量低,单位期间费用分摊增加。

 

从当前数据来看,牧原股份的养殖成本一直是上市企业最低,这也是其核心竞争壁垒,关键是靠其在繁育环节和防疫过程中的模式和管理优势:

 

(1)自繁自养模式

 

生猪养殖组织模式主要分为散养和规模化养殖,规模化养殖主要包括“自繁自养”和“公司+农户”两种模式。

 

牧原股份采取的是“自繁自养”模式,需要自建养殖厂,投入较大,扩张缓慢,但有利于控制成本和疾病防控。尤其是非瘟之后,自繁自养模式过程可控,这有利于降低育肥阶段的死亡率。具体分析见专栏《牧原安全了?

 

(2)二元轮回杂交育种体系

 

在育种体系中,牧原股份采用的是与众不同的二元轮回杂交,此法虽然初期生产效率较低,但灵活性高,有利于快速补充母猪,特别是在疾病爆发时。具体分析见《牧原的成长性被低估了

 

(3)精细化管理

 

牧原股份在仔猪保育和育肥阶段展现出高效的组织管理能力,这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相当于企业的内在基因,很难在短时间内被竞对追赶或超越。具体分析见专栏《牧原安全了?

 

总之,牧原股份在生猪养殖业中具备成本控制和运营效率优势,这为其估值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支撑点。这意味着,即使在猪肉价格低迷的周期中,牧原的成本控制能力也能够为其经营成果设定一个较高的安全边际,从而确保了其估值的下限

 

周期趋势决定上限

 

生猪养殖业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牧原股份的业绩和股价同样受到整个行业周期波动的影响。

 

当前生猪产能仍然处于过剩状态。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我国能繁母猪存栏3992万头,相当于目标保有量3900万头的102.4%。

 

如果行业出现巨头完全退出市场或者猪病干扰、政策干预等情况,猪周期或将加快反转,这有利于打开牧原股份的估值空间

 

假设2025年或者之后迎来下一轮周期高点,我们采用采用PE法为牧原股份估值,即按照周期顶部时的头均利润乘以PE倍数计算总市值。

 

牧原股份届时完全成本达到14.5元/kg,全年销售均价为21元/kg,出栏均重110kg/头。基于以上假设,我们可以估算出牧原股份周期高点的头均利润是715元,若给予其8倍PE,按照7000万头的出栏目标,那么牧原股份的远期市值约为4000亿元,距当前市值还有约70%的上涨空间。

 

但问题是,当前并未出现猪肉周期反转的明确信号。相反,当前存在多个不利于产业去化的因素

 

(1)猪价上涨对去化造成阻碍

 

2023年末因猪病导致的大范围淘汰与提前抛售导致猪价下跌,但2024年初猪病缓解后猪价回升,减缓了去化的主动性;

 

 

此外,我们预期2024年二季度猪价大概率会出现超预期上涨,这将进一步阻碍产能出清。

 

首先,我们通过平衡表推算出,仔猪存栏量在2023年10月至2024年1月期间持续环比下降,累计降幅近10%,这一趋势预示着从2024年4月到7月,生猪的供应量可能会显著减少;

 

其次,在育肥环节,生猪疾病导致的死亡率尤为明显。从涌益咨询数据来看,2023年10月以来的非瘟疫情影响了育肥期间的存活率,使这一指标降到了2022年初的水平;

 

最后,当前数据显示近期出栏均重略有增加,但幅度不大,意味着短期供给层面不会面临集中释放的压力。

 

因此,我们认为2024年二季度猪价大幅上涨的概率较大,这种上涨有可能促使养殖户更加惜售,引发更多压栏和二次育肥行为,推动猪价超预期上涨,这将进一步减缓产能主动去化。

 

(2)饲养仔猪变盈利减慢了淘汰速度

 

受非瘟、仔猪腹泻等疫病影响,近期仔猪供给紧张,使其售卖价格持续走强,截至2024年3月30日周度数据,7kg的仔猪价格达到565元/头,出现了盈利,使得养殖仔猪变得有利可图;

 

(3)饲料价格下降增强了猪企抗风险能力

 

饲料成本占养殖总成本的一半以上,玉米和豆粕作为主要原料,其价格自2023年10月起持续下降,降低了养殖成本,从而增强了猪企的生存能力,延缓了去化进程。

 

在以上情况下,猪周期磨底时间会再度被拉长,导致行业进入微利时代。不过,作为行业中成本控制最佳的企业之一,牧原股份无疑将是这一趋势下的主要受益者。

 

总之,牧原股份属于确定性高而弹性低的标的。考虑到当前周期反转的可能性较低,市场对其估值上限的预期也应该适度降低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