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新产品线、营收飙涨……iPad要承载苹果哪些“野心”? | iPad 生产力指南
2020-12-15 18:00

新产品线、营收飙涨……iPad要承载苹果哪些“野心”? | iPad 生产力指南

文章所属专栏 全球科技纵览·趋势必读

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2020 年的疫情深刻改变了这个星球,从数字硬件到数字应用,从各种尺寸的屏幕到屏幕上流动的各种数据,这些数字工具像极了人类历史上每一次技术变革所创造的伟大工具一样,它们由人类创造,又与人类共同进化,共同定义着这个全新的“人机共生”时代。


在这个特殊的一年,这份聚焦 iPad、iPadOS 与个人生产力的栏目,成为“人机共生”时代的参与者与记录者,通过不断探索与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的数字工具与方法论,为阅读者提供中文互联网领域优质的 iPad 使用技巧、应用指南以及数字化思考。


2020 年即将过去,站在这个时间点去回顾与总结,不是为了回忆痛苦,而是为了酝酿希望。


本周开始,《iPad 生产力指南》将通过两期内容,全面而系统地回顾 2020 年围绕 iPad(硬件/周边)、iPadOS 以及 iPad 应用生态的新变化与新趋势,以此梳理出一幅属于 2020 的计算设备与个人生产力共同进化的图景它不是苹果的独角戏,而是这个星球上的人——包括你和我——共同参与并演出的一场大戏。


本篇将首先梳理 iPad 硬件产品线及其周边产品的变化态势,然后探讨 Apple Silicon 的 Mac 和 iPad 之间的关系,同时结合 iPadOS 14 与苹果的“屏幕野心”,进一步展现 iPad 产品线的未来进化方向。

 

iPad 的 2020“答题卡”


2020 年是 iPad 发售的第 10 个年头。消费电子产品的 10 年与人类“正常时间”的 10 年如何换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而通过下面这张信息图(来自@RafaelZeier),你所感受到的,可能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也会惊讶于计算设备的进化速度。




iPad Pro 2020:“你的下一台电脑”从这里开始


与 iPad Pro 2020 一起“发布”的,还有一句引发热议的广告语:“你的下一台电脑,何必是电脑”。




理解这句话的角度有很多,而如果把视线聚焦在这台新设备上,会有两个值得关注的变化:其一,同步发售适配 iPad Pro 的妙控键盘;其二,后置镜头模组里加入激光雷达扫描仪。


如果说妙控键盘的加入使得 iPad Pro 回归到“传统”的鼠标(触控板)键盘交互的时代,某种意义上也是向传统使用习惯的妥协;那么利用激光雷达,iPad Pro 2020 具备了更多探索的意义,而其探索的,或许就是下一台或下一代的电脑。


利用此次硬件层面的升级,苹果再一次向业界展示了其对于 AR 的野心。过去四年时间,苹果不断升级 ARKit 功能,引导开发者加入到基于 iOS AR 开发的阵营。事实上,现在的 App Store 里,“AR 应用”已经成为一个重要品类。




借助于 iPad Pro 的性能与续航能力,可以在现阶段完整承载 AR 应用,从而吸引更多用户与更多开发者、厂商加入其中。而利用 iPad Pro 平台构建一个庞大的 AR 生态,进一步拓宽 iPhone 的生态护城河,当今年 iPhone 12 系列发布,激光雷达也成为新一代 iPhone 旗舰的重要特性。


但 iPad Pro 显然不是苹果 AR 战略的核心,其根本原因在于,AR 应用赋予设备全新的交互,这是传统计算设备所无法完全消化的。


如果 iPad Pro 不是 AR 的重心,谁是苹果 AR 战略的要点?iPhone 吗?或许都不是,或许都是。正如开发者 Troughton-Smith 去年在 iOS 13 代码里所发现的那样,传闻中的苹果 AR 设备将是基于 iOS 设备的“配件”。从这个角度上说,当下 iPad Pro 上的 AR 硬件与应用生态,都在为“下一台电脑”储蓄能量。多年以后,当用户带着 AR 眼镜翻看这句经典广告语的时候,一定会记起吐槽这句话的那个 2020 年初春。

 

Mac 与 iPad 的关系


在搭载 Apple Silicon 的 Mac 电脑“秒杀”英特尔芯片的 Mac 的同时,还有一个焦点议题是:当 Mac 运行 iOS/iPadOS 应用成为新卖点,iPad Pro 会被 Mac 取代吗?或者另一个角度去提问,Mac 会和 iPad 合体吗?



首先必须明确目前 Mac 可以运行的应用类型,根据途径的不同的包括以下几个类别:


  • Universal 类应用:这是苹果与一系列应用大厂共同合作的应用,旨在提升 Apple Silicon 的应用生态;

  • Rosetta 2 转换的应用:苹果向其他 X86 架构的应用开发者提供了一套工具,可以将应用快速迁移到 ARM 架构;

  • iOS/iPadOS 应用:这一类应用也将成为未来 macOS 的原生应用;


一个事实是,长期以来,受限于屏幕尺寸与交互方式,iOS/iPadOS 的主流应用依然是内容消费型应用,这还不包括海量的游戏;更重要的一点,每一个迁移到 Mac 平台的 iOS/iPadOS 应用由开发者自主决定,这里也涉及应用开发者的利益,包括但不限于应用收益、数据以及安全,比如某些原来在 Mac 平台和 iOS/iPadOS 平台单独销售的应用,这些应用开发者是否有动力将应用迁移到 Mac 上,都是一个未知数。


但另一方面,长期以来,iPad 优质应用非常稀缺,这既是开发者偷懒不愿适配,也是因为苹果对 iPad 产品线定位的模糊,导致从开发者到用户,都不知道 iPad 还能做什么。


而借助苹果此次对于 Mac 产品线的重构,苹果打通了横亘在移动(iOS/iPadOS)与桌面(macOS)之间的那一堵围墙,既为 macOS 用户带来更丰富的内容消费应用,也推动更多原来基于 X86 架构的桌面应用适配到 iPadOS,这对提升 iPadOS 平台上的应用数量与质量意义重大。也因此,我认为每一个 iPad 重度用户都应该为 ARM 架构的 Mac 系列感到高兴。


其次,如果将时空切回到 2010 年乔布斯发布第一代 iPad 的舞台,乔布斯将 iPad 放在 MacBook 与 iPhone 之间,这是长久以来 iPad 的定位:它比智能手机更大的屏幕可承载更多 iPhone 不容易实现的工作,同时基于触控的的交互又能完成 MacBook 上的一系列轻量工作。



但正如上文所言,由于 iPad 与 MacBook 之间底层系统的不同,导致 iPad 很长一段时间甚至无法触及到 MacBook 生产力的“底限”,这也是为何 iPad 被称之为“大号 iPhone”的原因所在。


而在 Mac 迁移到 ARM 架构后,随着越来越多 X86 架构的应用适配 iPadOS,iPad 也真正具备了贯通 MacBook 与 iPhone 之间工作流的能力。iPad 的大屏幕、模块化多样性的交互以及丰富的应用,既可以提升 iPhone 上的工作效率,还可以简化 MacBook 的工作流程,所有的流程、应用与数据在不同屏幕之间灵活流动。


从这两个角度出发,我不认为 iPad 会被 MacBook 取代,消费者多样化的计算需求,可以容纳这些不同侧重点的产品。或许两个产品线未来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但价格以及“精准刀法”的配置都将成为新的区分点。

  

iPad 复杂产品线与日益分化的用户群体


上月发布的苹果 2020 财年第四季度财报里,iPad 营收达到 68 亿美元,同比增长了 45.9%,如下图所示,这是 iPad 过去 15 个季度里收入最多的季度。



疫情引发的在线办公/教育热潮催生了巨大的计算设备需求,iPad 连同 Mac 以及整个 PC 行业都迎来重要增长机遇。2020 年,苹果已经完成了 iPad 产品线的更新换代,3 月份的 iPad Pro 2020 与 9 月的两款 iPad,形成了 2020 的 iPad 产品线组合,下图来自苹果官网截图。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产品线,也是极具区分度的产品序列。其一是屏幕尺寸的区分,从 7.9 英寸的 iPad mini 到 12.9 英寸的 iPad Pro,覆盖了用户从沙发到书桌的多个场景。


其二,苹果为不同尺寸的 iPad“规定”了不同的交互方式。7.9 英寸的 iPad mini更像是一个内容消费设备,以至于苹果都没有提供官方键盘,仅仅“推荐”第一代 Apple Pencil 作为创意工作的工具。而从 10.2 英寸最便宜的 iPad 开始,官方智能键盘、键盘式智能双面夹、妙控键盘等配件,延伸出若干个不同的 iPad 使用场景和体验。



其三,iPadOS 的体验正在变得完全不同。在 2019 年 6 月 iPadOS 亮相之后,我就谈到了这个“新系统”对于 iPad 产品并非一视同仁,譬如 iPadOS 对于屏幕的有效利用,对于 7.9 英寸的 iPad mini 几乎没有任何意义;而今年增加的触控板交互方式,也同样不会对 iPad mini 产生多大价值。


其四,苹果仅用一个接口就区分了所谓 “Pro 用户”与“普通用户”。只属于 iPad Pro 的 USB-C 接口,丰富了 iPad Pro 的外设硬件生态,也极大提升了围绕 iPad Pro 的数据存储与数据交换效率。再比如,两代 Apple Pencil 与不同 iPad 的兼容性,进一步区分了用户群体,这大概也算是一种“精准的刀法”。


如果我们以每个用户都是理性购买的假设作为前提,他们至少花上 3000 元人民币购置的这台设备,理应是最符合其需求的产品,当产品的可选择性越多,其需求被满足的可能性也越大。从这个角度上说,iPad 用户群体的分化已经在发生,而且还在加速。


我曾一度怀疑 iPad mini 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不过在苹果今年陆续发布 iPhone 12 mini、Mac mini 与 HomePod mini 后,我非常期待 iPad mini 6 的出现。相比于越来越大的 iPhone,比如今年 iPhone 12 Pro Max 的屏幕尺寸已经达到 6.7 英寸(对角线),但 7.9 英寸 iPad mini 带来的是完全不同的操作体验,其搭载的 iPadOS 能够有效利用屏幕优势,同时电池、散热等方面也比大屏幕的手机体验更好。

 

iPadOS 14 与苹果的“屏幕野心”


如果说 2019 年 iPadOS 亮相是一个从 “0 到 1” 的开创性发布,那么一年后的 iPadOS 14 更像是一个从 “1 到 N” 的新起点,更多的功能创新被隐藏在底层,用户所感知的,不过是 UI 的统一与某些小功能的创新,但 iPadOS 14 进一步凸显了苹果的“屏幕野心”。


2020 年的 WWDC 上,如果不是苹果在介绍 iPadOS 与 macOS 之间加了两个分割线——watchOS 与 tvOS,或许我们会更直观地感觉到,iPadOS 与 macOS 就是一个系统。


比如,iPadOS 14 无处不在的侧边栏,以及那个经过重新设计的“通用搜索”,这都是来自 macOS 的灵感。



而 macOS 应用图标统一为圆角矩形、新增加的通知中心,无一都能从 iOS/iPadOS 上找到影子,更不要不说苹果演示时的两张风格类似的壁纸了。



到这里,关于 iPad 与 Mac 系列合并或替代的猜测已经没有任何意义。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苹果从第一个版本的 iPadOS 开始,首先在系统层面完成了对于 macOS 的“去格式化粘贴”。


接着,通过配件的更迭,进一步拉近了 iPad Pro 与 MacBook Pro 的距离,比如今年 3 月发布的妙控键盘,直接为 iPad Pro 提供了一体化的触控板。



这些 UI 与交互的变化,使得 iPadOS 与 macOS 越来越像。这种相似不仅是 UI 与用户体验,更是底层硬件架构的逐步打通。这显然不是所谓替代与合并,而是在硬件架构与用户体验一致的情况下,苹果要“霸占”用户各个场景的计算需求——从口袋里的智能手机,到沙发场景中的平板电脑,再到各种专业场景里的笔记本电脑以及台式机。


站在用户的角度去看,苹果所做的,就是要去掉所谓硬件形态上的区分,所有的架构、复杂性被“封装”到了屏幕之下。未来,用户在 iPhone、iPad 以及 Mac 上的体验----从系统到第三方应用----将是完全一致的,这意味着,即便 iPadOS 的系统更新不再令人激动,但当大量桌面级的应用将逐步下沉到 iPadOS,未来的 iPad Pro 还会有更多值得期待的突破。


而从具体功能层面,iPadOS 14 带来的两个重要更新:更严格的隐私保护与基于机器学习的 Apple Pencil 新能力。


隐私一贯是苹果主打的“品牌”,新的系统里,苹果赋予用户更多管理自身隐私的权力,对于一些内容消费型的应用,用户可以在“位置”、“本地网络”、“后台刷新”等方面做出更详细的权限控制,从而有效保护自己的隐私。



对于那些需要读取相册的应用,iPadOS 14 的权限设置也非常“精细”,如下图所示,用户可以不再允许某个应用读取相册里的全部照片:



在我每天使用最多的 Safari 中,iPadOS 14 可以向用户展示所访问网站的追踪器数量以及类型,这些名称与数字背后,都是围绕用户行为的广告生意。



我曾在之前的电子书里提及:Apple Pencil 的流行,将推动手写笔记的复兴。而在 iPadOS 14 的体系里,Apple Pencil 不再仅仅局限在笔记应用,它可以像“鼠标”一样进行精准定位,也可以扮演手写输入的角色。


当设备更新 iPadOS 14 后,请打开“设置——Apple Pencil”,拉到底部,默认“涂文字”已经勾选,点击下面的帮助文字(蓝色),跳出下图的界面:



这就是 Apple Pencil 的新特性,它可以让用户在任意输入界面书写,并实时转为文字,比如 Drafts。



同时,还可以直接在输入界面使用 Apple Pencil 删除已经输入的文本,还记得小时候用笔删改文字的“操作手势”吗?对,就是这样。



更进一步,用“画圈圈”选择一行或一段文字,用笔尖在文字中间敲一下即可进入插入文字……所有的操作都是非常自然的手势和逻辑,用户几乎没有任何学习成本。

 

尾巴


2010 年代既是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黄金十年,也是通用计算设备逐渐边缘化的十年。个人电脑不再是人人都需要添置的计算设备,一台可以联网的智能手机,足以满足一个普通人日常的数字化生存需求。


iPad 正是“出生并成长”在这十年里。它的外观、内核(操作系统)与 iPhone 同源,在一条时空平行线里,作为“大号 iPhone” 的 iPad 非常鸡肋,作为“触控 Macbook” 的 iPad 又非常简陋,而作为“泡面神器”又略显昂贵;而在另一个时空里,iPad 又是一款典型的“模块化计算设备”,或是直接触控把玩游戏、或是利用 Apple Pencil 进行艺术创作、或是连接鼠标键盘写一本书。


或许在更多平行的时间线里,iPad 还在扮演着更多有趣的角色,但无一例外的是,十年的时间里,iPad 从来都不是类似 PC 或 Mac 的通用计算设备。即便是在 2020 年,iPad 的强大与它的脆弱都显而易见,这也是整个行业从通用计算设备向专属计算设备演进的必然态势。


对于你我这样的普通用户,如果你在 2020 年的数字化工作与生活可以通过一台灵活、轻便又强大的 iPad(Pro)高效完成,那么这台设备就是属于你的“生产力设备”,这是十岁的 iPad 带给用户的最大价值。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