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看点:
国内HPV疫苗的供需环境恶化,“躺赚”时代已过去;
并未看到有其他大单品可以完全弥补HPV疫苗的销售“缺口”,发展前景不乐观。
2月5日,智飞生物代理的HPV疫苗供应商默沙东表示,受整体市场环境、消费者需求疲软及渠道库存高等因素影响,其与合作伙伴智飞生物进行了深入沟通后作出该决定,本次发货调整预计会持续至2025年年中。
该消息传来,市场争议较大。
悲观派认为,默沙东作为国内最大的HPV疫苗供应商,此操作背后无疑是国内HPV疫苗“卖不动”了,并影响智飞生物的业绩;而乐观派认为,智飞生物终于解脱了库存的压力,且能减轻资金压力,形成良性循环,反而对业绩增长有利。
那么,智飞生物的发展前景究竟如何?
本文结合智飞生物产品收入构成、HPV疫苗行业供需、竞争情况等,对上述事件会给智飞生物业绩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对投资价值做出判断。
供需环境恶化,“躺赚”时代已过去
智飞生物是国内一家比较特殊的疫苗公司,以代理产品为主,2023年这一比例为98.05%。而代理业务收入主要是来自默沙东的四价和九价HPV疫苗,可以说是HPV疫苗养活了这家公司。
即,默沙东的HPV疫苗在国内销售情况,将极大程度影响智飞生物的业绩。
虽然,默沙东回应只是在国内调整HPV疫苗的发货节奏,并不是暂停供货。但财务数据显示,智飞生物存货金额飙升。截至2024年9月末,智飞生物存货余额达到206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超过117亿元,原因主要是按计划采购代理产品所致。
同时,存货周转天数从2023年度的80天激增至今年前三季度的242天,可进一步说明智飞生物存货被积压,坐实默沙东本次调整发货节奏,或更多是销售遇阻下的暂停供货。
这也是默沙东宣布调整HPV在国内发货节奏后,智飞生物受到市场热议的重要原因。
且值得注意的是,从行业数据及企业业绩看,不只是默沙东HPV疫苗销售受阻,国内HPV疫苗行业显然进入了“寒冬期”。当前,无论是供给端还是需求端,处境都在恶化。
根据致癌潜能,HPV可被划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两类。HPV6和11为诱发尖锐湿疣的主要低危型HPV:此外,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还定义了12种具致癌性的HPV为高危型: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
显然,九价HPV疫苗预防的HPV类型更多,竞争力更强。
这也是,2022年下半年起虽然同行万泰生物、沃森生物降价抢夺市场情况下,智飞生物凭借在国内垄断市场的九价HPV疫苗,虽批签发增速有下滑,但仍能在2023年还有2024年前三季度保持批签发正增长的重要原因。
只不过,智飞生物代理的四价HPV疫苗确实受到了价格战影响。因为四价HPV疫苗只比国产二价多覆盖两种亚型,但售价却在800元/针左右,远高于二价HPV疫苗当下几十元的价格。此情况下,智飞生物的四价疫苗销量深陷萎靡中,2023年、2024年前三季度,智飞的四价批签发走低。
注:2024年3月,根据江苏政府采购网发布的信息,厦门万泰沧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86元/支的价格中标499206支国产二价HPV疫苗,较之前329元/支降幅73%;2024年8月,沃森生物二价HPV疫苗在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购中的中标价已降低至27.5元/针,价格降幅超过90%,再次刷新了国产二价HPV疫苗的价格。
但要注意的是,随着国内部分地区免费接种二价HPV疫苗,以及随着价格下滑,有需求的人群能打的基本都打了HPV疫苗后,之前HPV疫苗一针难求局面已不见。销售端情况显示,在各地的疫苗接种中心,HPV疫苗供应充足,消费者可以随来随打。
并且,在市场需求不足情况下,降价已经不好使了。
据国投证券研报,2024年前三季度,万泰生物、沃森生物、GSK的二价HPV疫苗,以及默沙东的四价HPV疫苗批签发均开始下降;更糟糕的是,2024年4季度,智飞生物代理的默沙东九价HPV疫苗也未能独善其身,再结合生物海汇公号数据2024全年国内九价HPV疫苗批签发104批,可看到2024Q4单季度仅获批4批次,销售也遇阻了。
在此背景下,智飞生物的业绩开始走弱,预计2024年归属净利润同比下降67%-77%;万泰生物预计2024年归属净利润同比下降90%-93%;沃森生物预计2024年归属净利润同比下降57%-67%。
总结看,在国内HPV疫苗供需环境均变差,以及默沙东四价和九价HPV疫苗也均受到影响情况下,智飞生物凭借代理HPV疫苗,受益国内HPV疫苗行业扩容实现“躺赚”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而默沙东宣布调整发货节奏,虽然能减轻智飞生物短期的HPV疫苗库存压力和资金压力,但并不能改变国内HPV疫苗供需环境变差的事实,当下智飞生物亟需新的业绩增量破局。
遗憾的是,目前还看不到。
“自研+代理”前景均不乐观
由上述,智飞生物一直是靠代理产品“为生”,强项是销售。截至2023年底,智飞已经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600多个区县,30000多个基层卫生服务点(乡镇接种点、社区门诊),市场团队规模已达3990人,拥有国内同行业规模领先、覆盖健全、深入终端的疫苗营销网络体系。
所以对于国内HPV疫苗市场的剧变,智飞生物更多还是希望通过外延合作来破局,其2023年10月与GSK达成合作,并于2024年12月宣布延长至十年期的战略合作聚焦了市场更多目光。
但是,分析下来,并不乐观。
按照协议,智飞生物代理GSK的产品主要有两款,一是带状疱疹疫苗Shingrix,二是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其中,GSK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在国内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国内尚未获批,所以短期并不会有合作。
则,智飞当下唯一可依赖的或仅有GSK的带状疱疹疫苗Shingrix。
根据2024年12月公告:智飞只需根据市场预期需求在2024-2029年期间,采购带状疱疹疫苗Shingrix金额在216亿元即可,这意味着每年平均采购不低于43.2亿元(按5年计算),仅是2025年本应按协议向默沙东采购HPV疫苗金额260.33亿元的1/6。
所以,仅靠代理GSK的带状疱疹疫苗Shingrix,或难以弥补默沙东2025年暂停供货HPV疫苗下的业绩“缺口”。
另外,结合GSK的带状疱疹疫苗Shingrix在国内的当下唯一竞争对手百克生物在2024年业绩预告中所述,其业绩预亏的原因之一就是受民众疫苗接种意愿降低、市场需求减少等因素影响,公司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销售、使用受到较大影响,导致接种、发货数量下降,营收及净利润同比下滑。
从上述维度看,智飞生物代理的GSK的带状疱疹疫苗Shingrix销售放量或不会很乐观,且可能还需要较大投入进行该疫苗接种的市场进一步培育,则2025年凭借该产品或难挽业绩颓势。至于2026年或更远期合作如何,暂时还看不清楚。
只能说,公司与GSK的代理合作,或并不能挽救智飞的业绩颓势。
至于自研产品,结合2024年半年报研发进展,目前进入申报上市阶段或完成临床试验,有望在2025年获批上市的产品分别为流感疫苗和狂犬疫苗,但均不是1类申报。而现实情况下,国内流感疫苗和狂犬疫苗国内布局企业众多,竞争加剧下多家开始降价保份额。从此维度看,上述自研产品难撑起公司的第二业绩增长“大旗”。
由此,我们认为,智飞生物2025年的业绩承压仍不小,资本市场可能会继续下跌,或会出现“业绩、估值”双杀的局面,投资还需谨慎些。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文内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谨慎作出投资决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