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三个维度解读“元宇宙”|荐读
2022-02-19 08:30

三个维度解读“元宇宙”|荐读

文章所属专栏 全球科技纵览·趋势必读 第二季
释放双眼,听听看~
00:00 06:38

头图|视觉中国


本期“荐读”将从三个维度推荐一组,关于“元宇宙”的解读:


  • 历史维度:为什么 1851 年是“元宇宙”的起点?

  • 产业维度:为什么技术不是“元宇宙”的最难问题?

  • 哲学维度:从“第二人生”到“元宇宙”,为什么关于虚拟世界的哲学反思从未改变?


“More Reading,Less Junk”,欢迎进入本周的深度阅读时间。


“元宇宙”显然会成为 2022 年最具话题性的科技产业名词,补充几个背景:


  • 两周前,Meta (原 Facebook)公司财报引发华尔街对其推行元宇宙产品的担忧,股价暴跌近 30%,市值蒸发掉 2000 多亿美元;

  • 2022 年 1 月到 2 月,中国各地地方政府相继将“元宇宙”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甚至设立专门的机构;

  • 本周,中国首家元宇宙行业协会——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元宇宙产业委员会公布第四批成员名单。


这些产业、政策层面的新动向使得“元宇宙”充满了炒作的意味,越是在这样的情景里,越需要以更冷静的心态去审视“元宇宙”,比如历史维度。在《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专栏作者 Genevieve Bellarchive(链接)看来,“元宇宙”的真正概念并不是来自科幻小说《雪崩》,我们甚至可以追溯到 1851 年伦敦的“万国博览会”


这场博览会以数不胜数的收藏品、面向未来的发明创造,展示出一个未来世界的样子,从狄更斯到达尔文,从马克思到法拉第、勃朗特以及数十万英国人,每个进入展区,特别是进入水晶宫的人都会被“沉浸式”的体验所折服,这场持续半年的博览会就是第一个“元宇宙”产品。


伦敦之后,芝加哥、纽约等地相继举办了类似的展览,这一类展览的发展历程既体现了技术的进化(从蒸汽时代到电力时代),也是一种全球权力结构的调整(从英国到美国)。从这个观点继续延伸下去,下一个“元宇宙”产品或许将带来更沉浸式的体验,但依然是现实世界的某种映射,就像人们只看到水晶宫里无数个惊艳发明而忽略了隐藏的蒸汽动力一样,每一个“元宇宙”都不是魔法,而是技术与权力的结合。


Genevieve Bellarchive 的观点让我想到去年读的两本书:


  • The Tangled Web We Weave: Inside The Shadow System That Shapes the Internet(亚马逊 Kindle 链接,14.99 美元)。从互联网硬件、传输架构层面入手,展现了“纯互联网”的权力体系,你会了解到所谓互联网产品、公司之外的互联网真正争夺战发生在哪里;


  • Atlas of AI: Power, Politics and the Planetary Cost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亚马逊 Kindle 商店、14.99 美元)。如该书副标题所言,作者把政治、经济甚至气候成本纳入到人工智能发展的分析框架里,你会看到人工智能技术突破冰山下面的庞大成本以及围绕技术的政治、经济竞争态势。


长期从事游戏行业的 Playable Worlds CEO Raph Koster 给出了从游戏视角思考“元宇宙”的方式(链接)。一方面,过去三十多年来,游戏行业一直致力于构建各种各样的“元宇宙”;而另一方面,困扰“元宇宙”发展的并非仅仅是技术难题,还包括商业与社会层面的挑战。


首先,如果没有像 HTTP 这样统一的“元宇宙协议”,未来的“元宇宙”将成为一个个孤立存在,用户只能局限在某一个商业公司开发的“元宇宙”里,而无法与其他“元宇宙”用户进行互动,这几乎和万维网协议出现前的网络世界没有差别。


其次,从产品层面来看,“元宇宙”进一步拓展了传统社交媒体的场景,这种“真实的虚拟体验”并不会直接解决当下社交媒体所面临的诸如虚假信息、仇恨言论等问题,甚至还会持续放大这些问题的负面影响。更进一步,过往互联网产品曾经“颠覆”过的金融、知识产权、隐私,也会再一次被“元宇宙”重塑与“颠覆”,所有这些,远不是改一改产品或公司名称就能轻易完成的事情。


跳出行业视角之后,来看一组哲学反思。美国哲学家休伯特·L.德雷福斯以沉浸式游戏“第二人生”为切入口,从存在主义者、尼采、克尔凯郭尔以及海德格尔的视角,系统阐释了这款游戏的哲学意义。


尽管“第二人生”与当下所谈的“元宇宙”并不完全相等,但德雷福斯的这些思考仍然具有现实意义,比如,即便计算机发展迅速,但还是无法完成对情感或情绪的编程。这意味着,我们依然需要在笛卡尔的“身体/精神”框架里思考,这更意味着,我们纵容可以通过更形象的数字人或数字替身在元宇宙中做任何事情,但情感/情绪层面缺失,使得这些“替身”无法真正代表人类自己。


遗憾的是,我没有找到这篇名为“虚拟的涉身:『第二人生』的神话”文章的中文版本,收录这篇文章的《论因特网》一书也长期缺货,我选取了该文的英文版本(PDF 链接、32 页)供各位阅读、参考。


或许德雷福斯的思考略显复杂,不妨再来看看一场“元宇宙里的午餐会”,关注心灵哲学与认知科学的纽约大学教授 David Chalmers 上周,和 FT 的记者坐在“餐馆”里(如下图),畅谈元宇宙的议题。



这真的是一场“边吃边聊”的“午餐会”(链接镜像),两人的议题涉及到互联网公司之于社会的影响、人类是否生活在一个巨大的“模拟器”里、元宇宙带来潜在挑战等,两位参与者甚至还“吃”了寿司(视频链接),但就像 David Chalmers 所言:吃东西是人们在 VR 里最后体验到事情。


1953 年,哲学家海德格尔在一个《关于技术的问题(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PDF 链接、14 页)演讲中强调,技术不仅仅是一系列设备的组合,“技术的本质也不是技术”,技术揭示了人类存在中重要关系。


从这个角度出发,他希望我们在关注一项技术的时候,除了要问这些技术或机器能做什么,还要关注这些机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与关系。彼时海德格尔眼中的新技术,还是诸如打字机、电影放映机等机器,但无论是后来的计算机、互联网还是即将到来的“元宇宙”,人类对于新技术的认知,远没有进步。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