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当流行文化成为一种“寡头”文化|荐读
2022-06-12 10:00

当流行文化成为一种“寡头”文化|荐读

文章所属专栏 全球科技纵览·趋势必读 第二季
释放双眼,听听看~
00:00 07:43

头图|视觉中国


本期首先从两篇探讨时间的长文开始,时间是不是意识的产物?为什么交通工具上的时间感受如此重要?非常烧脑的两篇长文,也足够过瘾。


流行文化的“寡头化”已经在音乐、电影、图书领域蔓延,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景象?或许可以从供给与消费两侧找到一些线索。本期还将推荐以下议题:


• 人类为何热爱“量化”?

• 数字游牧民的崛起;

• 流媒体音乐平台对于音乐用户的影响;

• 被符号化的人类宇航员(新书推荐);


“More Reading, Less Junk”,欢迎进入本周的深度阅读时间。

 

谈论时间


Annaka Harris|2022-05|链接|20 分钟(阅读时长

Michael Marder|2022-05|链接|45 分钟(阅读时长


“时间”似乎是最容易也最不容易讨论的话题,同样,“时间”也是最容易被忽视,但也最不应该忽视的话题。本期推荐两篇讨论“时间”的长文。


第一篇的作者 Annaka Harris 思考,如何把“时间”和“意识”结合起来,比如,是否存在当下?当我们观察当下的时候,事实上已经成为过去。这个观点让我想起苏珊·桑塔格对于相机捕捉现实的批判:举起相机按下快门的那一刻,你所记录的就是历史,而不是当下。


从这个角度去看,“时间”是不是大脑意识制造出来的概念?如果是,那么“时间”问题就变成了“意识”问题,更进一步,我们对世界的看法,甚至论证过程,或许也和对“时间”的观点类似,不过是意识的产物罢了。


第二篇长文以一个特殊场景的“时间旅行”——乘坐交通工具的时间——为切入点,哲学家 Michael Marder 明确指出,当人类在交通工具上的时候,时间流动与地理位置的流动相互叠加,这是我们可以感知时间的最好方式。


另一方面,我们在不同交通工具上所感知的时间似乎并不相同,十几个小时的越洋航班与五分钟的地铁,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时间感受,这就是“乘客时间”。

 

数字游牧民的崛起


Every|2022-06|链接|30 分钟(阅读时长


和历史上诸多游牧民族不同,“数字游牧民”并没有统一的“民族”或“种族”特点,也没有完全相同的生活方式,他们是数字革命,特别是计算机革命催生的一类人,通过各类数字工具,彻底摆脱工作地点的限制,或近程或远程地完成工作。


这篇长文简要回顾了数字游牧民的发展历程,过去四十年有两个关键的时间点:


一是,上世纪 80 年代个人计算机的出现,让计算机这个“生产力工具”成为一种可携带的工具,由此也解放了那些长期以来被迫在办公室里工作的人,下图是一张 1983 年的杂志封面。

 

二是,2007 年个人成长类畅销书作家 Tim Ferriss 走红,他倡导的诸如四天工作法、远程工作等潮流,吸引着全球的目光;同年 iPhone 发布并席卷全球,移动互联网大潮徐徐开启,个人“可携带的生产力设备”也从个人电脑向智能手机演变。



当下对于数字游牧民的评价存在分歧,很多人将其看作是上一代西方人探险、旅行乃至殖民的延续,但这个问题可能也和之前的殖民行动一样充满复杂性;与此同时,如果以全球化的视角看待数字游牧民的话,你会发现,当贸易、资本、信息能够实现广泛且自由的流动后,人——这个重要的生产要素——还被限制在某个区域,并受到一系列严苛法律的制约,这听起来就像一个阴谋。

 

当流行文化成为一种“寡头”文化


Experiment History|2022-05|链接|20 分钟(阅读时长


抛开疫情影响,认真想一想,你有多久没有看过独立主题的电影了?或者换句话说,当我们不看所谓“xx宇宙”、“xxx三部曲”等系列电影之后,还有多少可以看的电影?


类似的,音乐、图书、电子游戏都出现这种现象,这篇文章的作者将其描述为“流行文化寡头”,文中有大量图表,展现出本世纪前二十年一个最值得玩味的现象。


更进一步,作者分析了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他把问题分为两个部分:其一,为什么内容创作者开始热衷创作更多相同主题的东西;其二,为什么这个世纪的内容消费者喜欢这样的内容。

 

为什么无法停止量化


《卫报》|2022-05|链接|40 分钟(阅读时长


“量化”似乎是数字时代的特权,比如通过手环、智能手表等设备记录自己的身体状态,或者利用某些工具,实现对自己在线行为的记录,进而得出一张张“量化图表”。


但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关于“量化”、“测量”的历史非常悠久,有明确可考的“量化”历史可追溯到古埃及金字塔;发明于法国大革命的“公制”测量,很快成为一种统治工具;19 世纪末开始兴起的“泰勒主义”则让工业生产变成了一种“量化游戏”;进入 21 世纪,从自我提升到公司业绩再到国家发展,“量化”已经无处不在。


文章最后提到一个非常有趣的思考:尽管我们痴迷于“量化”,但似乎并不在意某些“量化”单位的起源到底是什么,比如为什么一公斤就是一公斤?答案也出乎人的意料,记得读到最后。

 

流媒体音乐的代价


Pitch Fork|2022-05|链接|45 分钟(阅读时长


经历了十几年的努力之后,流媒体音乐平台如今已经成为音乐行业的新“看门人”,他们处在音乐人与听众之间,通过制定分配算法构建影响力,比如把哪些音乐分配给哪些用户,把哪些钱分配给哪些歌手。


不过,本文并不是谈论流媒体平台对于音乐行业的价值,而是聚焦在用户层面,像极了社交媒体替代现实中的广场一样,流媒体平台也让音乐变成了一种更复杂的产品,深刻影响用户的音乐消费习惯。


作者将音乐用户分为三类:被动、辅助和有目的性。其中,被动类的音乐用户最多,比如我们经常在商场购物时被音乐包围,我们没有任何选择权,只能接受。而“辅助”类用户则是把音乐变成一种“场景增强”,比如深度工作时的音乐列表、阅读时的音乐等等。


在作者看来,流媒体音乐解决了上述两类音乐用户的需求,让他们拥有更丰富的音乐选择。但对于那些极少数“有目的性”的音乐用户而言,流媒体音乐却成为一种限制,因为你的一举一动都成了一场和算法的游戏,正如作者所言,“音乐是流媒体平台的广告”,那么流媒体平台的“产品”又是什么呢?

 

被符号化的人类宇航员


Donald Goldsmith &Martin Rees|2022-04 出版|亚马逊 Kindle 书店


本周随着“神舟 14”顺利升空,三位宇航员也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这期也推荐一本关于宇航员的新书:The End of Astronauts: Why Robots Are the Future of Exploration。



是的,就像书名所指,这并不是一本“政治正确”的图书,很长一段时间里,人类对于宇宙的探索都被赋予太多意义。比如,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从未停止对自然的征服,而地球之外的星球或文明也成为新的征服对象;再比如,冷战期间的宇宙探索更像是一场“新战争”,承担“战士”角色的宇航员也被认为是国家英雄。


但这本书提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观点:面向未来的太空探索,我们无需依靠人类宇航员,机器人应该成为新“宇航员”。


这当然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观点,但两位作者还是展示出了一番雄心,本书最为关键的论据在于,无论是经济成本还是时间成本,当下依靠人类探索宇宙的实践都是不可持续的。


不过,正如这本书里反复强调的一点,宇宙探索所蕴含的情感意义可能更大于实际意义,至少在现阶段,人类还不可能接受机器人宇航员代表自己向宇宙出发。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