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CXO板块:虽道路曲折,但前途光明 | 行研
2022-09-15 08:00

CXO板块:虽道路曲折,但前途光明 | 行研

文章所属专栏 妙解行业
释放双眼,听听看~
00:00 06:38

出品 | 妙投APP

作者 | 张贝贝

头图 | 视觉中国

 

核心看点:

  1. 短期看,美“生物制造行政命令”对国内CXO企业影响不大;

  2. 长期看,国内CXO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更加激烈,具有多维度新订单获取能力的CXO企业竞争优势更强。

 

9月12日,白宫官网发布简报,宣布拜登正式签署《国家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计划》的行政命令,帮助扩大美国从药物到燃料再到塑料的生物制造业发展,以降低美国对国外的依赖。

 

此消息一出,市场不少人认为,这是漂亮国要“打压”中国生物制造业的征兆。而CXO作为国内创新药产业链国际化走在最前列的赛道,受到该消息的影响最为直接。(大部分CXO公司一半以上的收入来自海外药企)

 

次日开盘,A股、港股的CXO板块大部分公司全面下跌。其中,药明康德、凯莱英跌停,康龙化成、药石科技的跌幅超过10%,港股的药明生物更是大跌超过20%。

 

但妙投认为,市场关于上述消息有点反应过度了。

 

一方面,该行政命令是针对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相关的,而国内CXO企业承接的大部分是海外化药订单。正如凯莱英回应,目前看,公司与美国的合作是在小分子化药领域的CDMO订单,没有生物药方面的合作。

 

另一方面,在国内CXO企业订单质量可控且具有人工成本优势的背景下,小分子CXO订单回流意味着包括辉瑞、强生等跨国药企们的化药“成本”将大幅攀升。这在疫情扰动企业生存是大问题的背景下对漂亮国而言,并无益处。

 

而盘中多家CXO企业关于上述消息的回应也能侧面验证上述判断,目前国内大部分CXO企业的业务和运营受到影响不大。详细分析见下文。

 

(资料来源:Choice数据)

 

美“生物制造行政命令”对国内CXO企业短期影响不大

 

关于这个问题,需要正确理解美“生物制造行政命令”的内容,及国内CXO企业的业务覆盖。接下来围绕这两个方面展开。

 

在白宫同期发布的情况说明书中,其对于这一计划的背景释义,是这样的:

 

“借助生物技术,我们可以对微生物进行编程,以制造特殊化学品和化合物,这一过程称为‘生物制造’。这些进步促使工业界接受生物制造以作为基于石油基的替代品来重塑塑料、燃料、材料和药品等产品。(注:微生物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非细胞生物”)

 

即该行政命令关于药品领域的影响是针对生物药相关的。

 

而国内CXO企业承接的大部分是海外化药小分子订单,故整体看上述行政命令对除药明生物主营生物类CDMO业务外其他国内CXO企业影响不大。

 

(资料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梳理)

 

至于主营生物药CDMO业务的药明生物,上述行政命令带来的影响也无需过度悲观。

 

一方面,该行政命令更多细则还未公布。具体怎么鼓励,需要多久才能实现,因为生物药建厂周期长并且监管严,估计也要五到十年才能有具体影响。

 

不过,考虑到药明生物在美国本土有生产基地,在有当地员工工作的情况下,即使未来该行政命令生效,未来药明生物在美国当地的生产基地业务可能不受影响。(目前,公司运营中的美国基地包括美国新泽西州克兰伯里地区的M18生物药原液生产基地以及DP12制剂生产基地)

 

另一方面,该行政命令并不限制中国生产,只是计划减少对国外企业的依赖,所以该命令只是多了美国本土企业竞争,国内CXO企业只要有竞争力还是没有问题的。


药明生物作为全球生物药CDMO行业前TOP3企业之一,承接的订单一般为GSK、阿斯利康等跨国企业的大规模订单。而能承接较大规模订单也就头部生物CDMO企业可能有承接能力,如LONZA(龙沙)、BI(勃林格殷格翰)、三星生物等。

 

但头部CDMO企业本身不缺订单,且产能利用处于饱和状态。则头部生物CDMO企业需要新建产能,而即使借助了头部CXO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其产能从新建到投入使用一般也需要1-2年时间。

 

故,妙投认为,本次漂亮国签署的关于生物技术、生物制造的行政命令,带来的更多是市场短期情绪的波动,但从中长期看,国内CXO行业受到影响不大,不必过度悲观。

 

资料来源:药明生物2019年业绩说明会材料

 

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国内大部分CXO企业正在由化药业务向生物药业务延伸,且处于开拓期。拉长周期看,若漂亮国的上述行政命令落地实施,国内部分CXO企业新开拓的生物药业务发展可能会有承压。

 

那么,上述情况下,哪些CXO企业能更快走出“困境”呢?

 

长期看,具有多维度下新订单获取能力的CXO企业竞争优势更强

 

在回答上述问题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该行政命令对国内CXO行业的投资逻辑有没有影响。若大的逻辑未发生变化,再进行讨论CXO行业竞争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以及哪类企业优势更强。接下来围绕这几个方面展开。

 

1)国内CXO行业有两大长期投资逻辑未发生变化。第一,CXO的商业模式决定了其“业绩强确定性”的优势长期存在。即承接药企订单后,不论新药研发成功或失败,药企均需要向CXO企业支付费用。

 

第二,CXO行业的高成长性仍有支撑。这依赖于人类对健康的需求大逻辑支撑下,全球生物医药行业的研发投入;以及生物医药企业生产研发外包率的不断提升,和工程师红利下国内CXO企业竞争力的维持或提升。

 

A研发投入持续。据Frost&Sullivan数据,全球医药行业研发投入将由2021年的2241亿美元增长至2026年的312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约6.9%。中国医药行业研发投入将由2021年的298亿美元增长至2026年的551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约13.1%。

 

B外包比例逐年提升。从药企外包比例来看,全球药企的外包比例预计将由2021年的43%提升至2026年的52.7%;中国的外包比例预计将由2021年的39.4%提升至2026年的49.9%,即国内外药企外包渗透率均呈逐年上升态势。

 

C国内工程师红利优势仍在。国内CXO行业员工薪酬在3-4万美元/年,美国的员工薪酬成本在5-6万美元/年

 

长期看,上述两点并未发生变化。而漂亮国本次签署的行政命令也并不影响上述两大投资逻辑中的任何一个。即整体看,CXO行业的投资逻辑并未发生变化。

 

2)本次漂亮国签署的“生物制造行政命令”虽不限制中国生产,但多了美国本土企业竞争,即国内CXO企业面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了,所以未来CXO企业发展最关键比拼的还是竞争力。

 

即CXO的驱动力,并不只来自全球药物研发生产外包产业链的转移,更多是新技术、新工艺以及高性价比等多种因素带来的新客户、新订单获取能力的比拼。

 

因此,展望未来,妙投认为,国内具备规模效应的、拥有完善灵活的研发生产体系的龙头CXO公司将持续占优,尤其是能够通过技术赋能,提升客户研发、生产效率的企业将会脱颖而出。即 “强者恒强”的投资逻辑凸显。

 

目前,上市公司中生物药(妙投将CGT细胞基因治疗也归类其中)业务贡献收入的包括药明生物、药明康德、康龙化成、凯莱英、昭衍新药和泰格医药等企业。总体看,可分为三类,包括具有国际化品牌优势且具有海外基地布局的企业、强技术优势的企业、以及大部分业绩来源于国内订单的企业。

 

其中,药明生物、药明康德、康龙化成具有国际化品牌优势的企业订单获取能力最强,具有强技术优势的凯莱英次之,昭衍新药和泰格医药更多依赖国内业务订单的企业发展天花板相对低一些。

 

(资料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梳理)

 

故,整体看,国内CXO虽道路曲折,但前途依然光明,仍值得关注。其中,可重点关注具有国际化品牌优势且具有海外基地布局或具有强技术优势的CXO企业。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照,文内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谨慎作出投资决策。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